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怎样认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

2009-12-18 14:13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近1亿多,绝大多数陆地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两个以上民族成分。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们必须从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从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

民族、阶级、国家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因素会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民族问题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发展繁荣的时期,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但民族问题依然复杂,民族工作的任务依然繁重。一是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实现后,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别依然存在,旧社会民族问题上的遗毒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全消除的。二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权益,主要是经济权益方面,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三是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由于相互了解或尊重不够,也容易造成某些误会和纠纷。四是民族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甚至酿成冲突。五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有时会做出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甚至违法犯罪。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国外敌对势力支持国内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正在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妄图利用民族问题打开缺口,进行和平演变。这就使我们在处理民族问题时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情况。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现代化,少数民族的振兴同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东部地区,也离不开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西部民族地区的多种丰富资源和某些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快中、西部包括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的团结进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新时期,我国的民族工作虽然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今后的道路更长,任务更艰巨。从世界范围看,民族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而且是比较复杂和相当敏感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各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固有特点和差异仍然存在,特别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因而民族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属人民内部矛盾,如果重视、处理得当,就能妥善解决;如果掉以轻心,处理不当,在国内外一定气候作用下,矛盾也可能激化,甚至发生某种对抗,导致社会动荡。为了大局稳定,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把民族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