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什么是傩舞?

2009-12-18 15:44  

  傩舞是一种传统祭仪歌舞。亦称“傩”、“大傩”。源于古时驱鬼逐疫祭仪的巫舞。《论语·乡党》有“乡人傩”之载。至汉代,宫廷傩舞规模壮观,有“方相舞”、“十二神舞”等舞目。舞者戴面具,执干戈等兵器,表演驱鬼逐疫内容。官方祭仪舞事由奉常(太常)主持。流行于中原千百年,渐向娱人方面演变,加入了表现劳动生活和民间传说故事内容。至今,主要流行于桂、黔、浙、赣及湘西等地。通常于农历腊月表演。湘西土家族、苗族傩舞传统色彩甚浓,舞时由四人扮主角,戴面具和神冠,着熊皮,执戈盾,口呼“傩、傩”之声,亦称“方相”;或由十二人表演,朱发画衣,执米余长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亦称“十二神舞”。有音乐伴奏。有的地方发展成戏曲,称“傩戏”。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