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藏族

2009-11-23 03:10  

藏族,有541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中约有242万人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其余聚居在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黄南、玉树、果洛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自称“博巴”。据古文献记载,藏族是由两汉西羌人中称为“发羌”(“发”,藏语古音读“博”)的一支逐渐发展形成的。

7世纪初,西藏山南部落联盟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整个西藏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吐蕃王朝。吐蕃建政后,即与唐朝通好求婚,派遣贵族子弟赴长安入国学,请唐朝派人掌管吐蕃的表疏,接受唐朝的封号,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了藏汉各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也促进了藏族社会的发展。

9世纪后半期,吐蕃王室分裂,奴隶制社会解体,藏族地区出现分裂割据局面。为结束藏族地区割据混乱局面,使西藏统一于祖国,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萨班·贡噶坚赞,于1247年应成吉思汗之孙阔端之请,携侄子八思巴由萨迦经拉萨到凉州,与阔端议定归顺事宜,并致书卫藏、阿里各地僧俗首领。从此,藏族地区的分裂局面统一到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语按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藏文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期,属拼音文字,由左向右书写,字体主要为“有头字”(楷体)和“无头字”(草体)两种,通行于所有藏族地区。

藏族信仰藏传佛教。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西藏地区的藏族就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关系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吐蕃建政后,他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制定法律,设官授职,划分军政区域,同时陆续派遣贵族子弟远赴长安求学,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吐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立和发展了藏汉友好关系,对促进西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松赞干布还是一位很有远见的政治家。在他执政初期,公元634年,就派遣使臣带着珍贵礼品赴唐朝致礼。唐太宗热情地接待了吐蕃使者,并果断地做出决定,派遣使臣携带丰富的礼品,随同吐蕃使者前往西藏答礼。松赞干布隆重地接待了唐朝使臣。这是汉藏友好关系的良好开端。

唐朝繁荣强盛,驰名中外,松赞干布想借助唐朝的声威巩固吐蕃政权,于是委派许多使臣,携带礼品,专程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充分认识到了公主嫁给吐蕃对巩固边疆的重大意义,答应了吐蕃的请求。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表现的就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根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把佛像、珍宝、经书、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饰物作为公主的嫁妆,又给予狮子、凤凰、树木、宝器等花纹装饰的锦绸垫帔,卜筮经典、营造与工技著作、医方、诊断法、医疗器械、医学论著,还有大批珍宝、绸帛、衣服及日常需用品和农作物蔬菜种子等等。这些,对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成公主笃信佛法,博学多才。为了发展吐蕃的佛教,她大兴土木,修建了小昭寺。文成公主深受藏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藏族人民中间流传着许多有关汉藏友好和文成公主的动人故事和诗歌。在藏族中,有一传统的优秀剧目《文成公主》,就是歌颂她的。

公元710年,应赞普墀德祖赞的请求,唐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唐朝与吐蕃联姻,对于藏汉各族关系的密切和增强,对于藏族社会的发展和推进,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雪 域 壮 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帝国主义不断入侵西藏。藏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与英帝国主义侵略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1888年的隆吐山战役和1904年的江孜保卫战中,都给英军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写下了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其中,江孜保卫战最为壮烈。

1904年春,英军向江孜方向推进。藏军3000余人,在团长赖丁代本和囊姆赛林代本的率领下,于江孜以南的曲米新古地方和英军相遇。敌人先是耍弄诱骗手法,继而逞凶大肆杀戮。但藏军不畏强暴,同装备精良的侵略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打得敌人心寒胆颤。

在康马宗附近,僧俗群众想出许多的妙计去杀伤敌人。他们知道,侵略军一来准要抢劫牛羊,便反穿羊皮袄埋伏在羊群里。等侵略军下马抓羊时,他们就一齐跃起,持刀砍杀。有一次,他们一举杀伤敌军二三十人,吓得侵略者再也不敢贸然出来抢劫牛羊了。

19045月,西藏军民经过周密部署,使江孜保卫战转入强有力的反攻。4日,他们一夜之间便收复了江孜的宗山、白居寺、曲尤寺等重要据点,并进攻英军的大本营。

英军贼心不死,6月下旬,仗着重炮和新式武器,疯狂向藏军反扑过来。藏军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沉着应战,使敌军根本无法靠近。藏军中有一批来自工布地区的民兵,战斗中十分英勇。他们挥舞大刀,勇敢杀敌,杀得敌军胆战心惊,抱头鼠窜。

英军久攻不克,就把藏军团团围困起来。西藏军民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战斗。山上的水喝干了,他们就趁夜间用绳索放人下去,取泥潭里的水解渴。最后弹尽粮绝,藏军也毫不退缩。当敌人攻上山时,许多战士徒手和敌人肉搏;来不及突围的就跳崖自尽,决不落人敌手,表现出了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废除农奴制  翻身做主人

1959年前的西藏实行的是“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

西藏广大的农奴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作为农奴主的官僚、贵族和上层僧侣不到西藏人口的5%,却占有着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和大部分牲畜。占人口90%以上的农奴只能由农奴主任意买卖、转让、赠送、抵债、交换和虐待。农奴的子女一朝落地,就会永世为奴。

旧西藏的法典将人明确划分为三等九级,用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不平等地位。旧西藏的司法制度赋予寺院和领主办理诉讼的大权,允许他们使用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手段。法庭的刑罚极为残酷,如剜目、割耳、断手、剁脚、抽筋、推崖、投水等。西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即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到北京谈判西藏和平解放”。1951523日,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十七条协议”。根据协议,中央对西藏当时的现行政治制度,不予变更,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也不加强迫。直至1959年达赖发动武装叛乱后才进行民主改革。通过民主改革,废除了西藏黑暗的农奴制,使受苦受压的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19659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人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格萨尔王传》和《藏文大藏经》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藏族具有勤劳、勇敢、智慧、朴实的高尚品质,他们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集体创作的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长100多万行,共1500多万字。这部结构宏伟、卷帙浩繁的史诗以说唱的形式描写和反映了藏族古代的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古代社会的重要文献。

《格萨尔王传》塑造了以格萨尔王为首的英雄群体。他们降妖伏魔,抑强扶弱,为人民谋取幸福,表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和思想性。这部史诗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又有涉及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描写,素有藏族古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之称。

12世纪从内地传人西藏的木刻印刷技术,在佛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的刻印中得到了完善的发挥。这两部佛经合在一起就是举世闻名的《藏文大藏经》,实际上它也是一部汇集藏族文化精华的百科全书。

此外,成书于8世纪的藏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也是古代藏族智慧的结晶。

 

雄伟的布达拉宫

藏族的建筑艺术别具风格,层楼重叠,整齐壮观。

拉萨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大兴土木,修建的宫室,后多次修筑。到17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受清朝册封后,又进行大规模扩建,历时近50年,始具今日宏伟规模,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高达13层,工程艰巨,气势宏伟,金顶巍峨,红白垩壁,起落自然,浑然一体,是藏汉民族建筑艺术交流的结晶。历史悠久,建筑精良的布达拉宫一直受到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的精心维护。1989年国务院两次拨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近6年的大规模维修,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工程管理及施工单位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施工项目111项,工程所及几乎包括布达拉宫各个角落。19947月底,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全面顺利竣工。

藏族的雕塑技艺高超,为大活佛造的肉身泥塑,酷肖本人。藏画以铁线描法为主,结构严谨,神态逼真,色泽鲜艳。

 

多用的藏袍

藏袍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衣着,它宽体长身,大襟广袖。缝藏袍,农区多用氆氇为料子,或者用呢料、绸缎、布匹等;牧区则多用皮毛,一半不加面子。农区、牧区都沿领边、袖口、襟边、下摆等处缝以呢绒、绸缎或獭皮的镶边。

藏袍一般都很长,穿时须于腰际提起,用带束于腰间,腹前、腰后形成一个很大的空囊(怀兜),可以装物,也可放置幼儿,极为实用。襟上有系带,系于腋下。天热或者劳动时,根据需要可以袒出右臂或双臂,将两袖系于腰间,需要时再穿上,非常方便。夜晚睡觉时,解下腰带,脱下两袖,铺一半盖一半,非常暖和。

藏袍内上着衬衣,下身男子穿裤,女子着裙。妇女多在腰间系一条色彩鲜艳的腰裙,藏语称为“邦典”。藏袍的袖子比较长,平时绾起来,一有聚会娱乐,放下长袖,翩翩起舞,彩袖挥扬,五色眩目。一件藏袍,真是可以一物多用。

藏族男女都喜欢戴呢帽或皮帽。皮帽上绣以金线、银线,非常美观,又称金花帽。

藏族惯穿长靴,靴底多用牛皮,靴帮或为皮革,或为氆氇,上绣各种彩色花样,美观大方。

 

糌粑与酥油茶

藏族的主食和饮料主要是糌粑、酥油茶,及肉食和奶制品。

糌粑是藏族特有的一种主食,是用青稞或豌豆等炒熟后磨成的面粉。它与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藏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一般也不去皮。吃糌粑时,大都先把酥油茶或青稞酒倒入碗里,然后放入酥油,加白糖、奶渣,最后把糌粑放在上边。再用手指向一个方向不断搅拌。同时将碗自然旋转,直到湿度均匀,能捏成团为止。吃糌粑时一般佐以菜肴、酥油茶和辣椒。

酥油茶除了进餐时用外,也是藏族平时不可缺少的饮料。它是用熬制后的茶汁和盐巴、酥油(类似黄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在一个特制的酥油桶内,用一种活塞式的棍轴在桶内上下冲击、搅打,使水、油交融而成。打好以后,将酥油茶倒入茶壶内,置于文火之上,可以全天饮用,不会变凉。倒茶时向一个方向摇动茶壶,随喝随倒。酥油茶不仅有滋补身体、防止唇裂、提神解渴的作用,而且能产生很大的热量,饮后即可御寒充饥,是高寒地区的最佳饮料。有客人来访,家庭主妇会马上端出清香可口的酥油茶,恭恭敬敬地捧到客人面前,殷勤待客,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高兴。

除了酥油茶外,藏族人民的饮料还有青稞酒。尤其是后藏地区,喝青稞酒的习惯极为普遍。

 

垒石建房与活动房屋

藏族的农区及城镇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造型及色泽质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帐篷在藏区素有活动房屋之称,农区和牧区都有。农区一般是在过林卡节、演藏戏等节假日时才搭起来。一般为布料缝制,边上饰有彩色绸缎。通常能容纳七八人至十多人,大的可容纳上百人。

牧区则普遍使用牦牛毛帐篷作为住房。牧民用牦牛毛纺线,织成粗氆氇,缝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帐篷。使用时,当中支撑木杆,外面用毛绳拉开钉在四周的地上,牦牛毛帐篷冬暖夏凉,迁移方便。

 

世界屋脊的征服者

青藏高原,山脉纵横,高峰林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不仅具有高原般豪迈奔放的性格,而且也是世界屋脊的征服者。他们为祖国的登山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0年代末开始,许多藏族运动员以其适应高原环境的壮健体魄和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活跃在中国登山运动的行列,并成为这项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与汉族运动员一起团结奋斗,先后征服了30多座60007000米、670008000米、两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我国两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把五星红旗插上地球之巅的12名运动员中,就有9名藏族运动员。1960525日藏族运动员贡布与队友王富洲、屈银华一起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首创了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纪录。1975527日,藏族运动员索南罗布、潘多()、罗列、桑珠、大平措、贡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钦和汉族运动员侯福生,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创造了集体登上珠峰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其中潘多首创女子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女运动员。

 

吉祥如意的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藏语称为“洛萨”,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妇从河里背回“吉祥水”,全家人穿好新衣,按辈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朝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以示“吉祥”。此后长辈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回贺“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圆满)。举行新年仪式后,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酒。初一这天一般是闭门欢聚,互不走访。这天禁止扫地,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初二亲友之间相互登门拜贺新年,互赠哈达。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见面互道“扎西德勒”、“节日愉快”。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节日期间人们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雪顿节和望果节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原来是夏秋之季宗教活动中举行的奶酪宴会,俗称吃酸奶子节,后因雪顿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因此它也被称为“藏戏节”。

经过300多年的发展,雪顿节已形成独具雪域大地特色的戏剧艺术节。除了进行藏戏会演外,其他各专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文艺宣传队也参加演出。在节日期间,商业部门以及附近各乡农民还拉来各种物资,搭摊设棚,进行物资交流,使雪顿节更显得欢腾、热闹。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望”是田地的意思,“果”是转圈的意思。“望果”从字面上讲,就是“转地头”的意思。在藏区农村,除了藏历年就算望果节热闹了。

望果节一般是在谷物将要成熟时举行,没有固定的日子。届时,农区的人们打着各色彩旗,男女老少穿着节日新装,擎着青稞麦穗,抬着用青稞、麦穗等物搭成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喜庆的歌曲,绕田边地头转动。

节日期间,人们除参加和观看赛马、射箭、藏戏、跳舞以外,还要进行丰盛的郊宴。这时城镇中的亲朋好友也赶来作客,一起欢度节日。

 

五彩哈达寄深情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来到藏区,你都会看到或经历这一藏族最普遍的礼节:献哈达。婚礼节庆,迎送馈赠,拜会尊长,觐见活佛,喜讯往来,藏族都有献哈达的习惯。

哈达是藏族和部分蒙古族用于礼仪的一种用丝织成的长条礼帛。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祝愿、纯洁、诚心的意思。

藏族人喜爱白色,自古以来,他们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祥,所以哈达一般为白色。按佛教教义的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是仙女的飘带,神圣无比,是最珍贵的礼物。五彩是蓝、白、绿、红、黄。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江河湖水,红色代表护法神,黄色则象征大地。

 

藏传佛教与活佛转世

公元4世纪,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传人吐蕃。外来佛教与西藏原有的本教长期相互斗争、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有它自己的特点,如活佛转世制度,就为国内外的其他佛教派别所没有。一个大活佛圆寂后,由其弟子选定一名被认为是前辈化身的幼童,就是活佛转世。

活佛转世制度,为藏传佛教的格鲁派所实行。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就是这一教派的两大活佛转世系统。1653年、1713年清代顺治、康熙皇帝分别正式册封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五世达赖喇嘛和五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明确了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1793年,清中央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金瓶掣签”制度,以认定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的转世;并规定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须经中央政府批准。

 

新中国的第一次班禅转世

19951129,藏历木猪年十月八日,是藏传佛教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这一天,认定第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在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按照藏传佛教的仪轨隆重举行。

经过金瓶掣签,1990213日出生于西藏那曲地区一个普通藏民家庭的坚赞诺布被认定为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真身,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随着第十一世班禅坐床继位等活动的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班禅转世圆满完成。包括藏族在内的全国人民齐表欢心,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不停的转经筒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藏传佛教并没有随着民主改革和工业化的兴起而消失,相反却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在藏族聚居的地方,我们常常见到一些老人手中擎着一个小小的桶状物,口中念念有词,不停地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不管是行走或站立都不停歇。他们手中之物,便是转经筒。

转经筒是藏族佛教徒祈祷用的法物。它形状似筒,中贯以轴,内装纸印经文,上下两端固以轴承,筒内用梵文刻有六字真言,筒外加金属箍壳,精致美观。信徒们认为转动一周等于念筒内所藏经咒一遍,长此转动,可使自身广积功德,修好来世。所以信徒们在寺庙里会用手推动一排排的转经轮,老人在家或走在路上也转动转经筒,用以积德求福。

 

特殊的优惠政策

西藏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很差,致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为改变西藏相对落后的面貌,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量扶持和特殊的照顾。

1951年以来,中央财政不但没有从西藏拿走一分钱,相反,中央政府每年拨给西藏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经费等各项资金累计达350亿元人民币。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给西藏的拨款每年都保证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另外,中央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扶持西藏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央对西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对西藏的农牧民免征农牧业税,并宣布这个政策到2000年以前一直有效。

1951年至今,是藏族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以西藏为例,1982年——1990年,其藏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34‰,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数2.64个千分点。西藏的农牧区是全国唯一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国家在西藏实行免费医疗和从小学到大学的免费教育政策,一些地区的小学还对学生实行“包吃、包住、包穿”的政策,在内地一些省市还建立了西藏中学或西藏班,帮助西藏培养人才。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