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壮族

2009-11-19 03:14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617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中,有1420多万人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的居住在与广西相邻的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区。不同地区的壮族有“布壮”、“布土”、“布越”、“布侬”等十几个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初期,壮族统称“僮族”,后来经周恩来总理提议才改用现在的名称。

壮族地区,山多水多,风景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就座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自古以来善种稻米。壮族地区是全国有名的产蔗和产糖区。美丽的壮乡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水果飘香,所产的龙眼、荔枝、菠萝、沙田柚、芒果、香蕉等闻名全国。壮乡到处是江河溪流,左江、右江、邕江、红水河、柳江、郁江等大河流日夜滋润着壮乡大地,奔腾于山谷间的红水河流量是黄河三倍,蕴藏巨大的水能资源。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壮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在广大的壮族农村地区,人们以壮语为主要交际工具,有半数以上的人还兼通汉语。历史上,壮族民间曾经模仿汉字创制过壮族文字,俗称“生字”,现在一般叫“方块壮字”,这种文字不规范,也不流行,所以壮族基本上还是用汉文进行书面交流。50年代,中央政府帮助壮族创制了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壮族开始有了自己的正式文字。

壮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佛教、道教对壮族的影响很大。

 

悠久的历史  光荣的传统

壮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相当悠久。早在秦朝的势力进入岭南以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就已居住着“百越”。壮族就是“百越”的一部分发展形成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派50万大军进军岭南,到公元前214年,统一了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派遣官吏进行统治。

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从中原迁来了一批汉族到岭南与百越人杂居。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社会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开发岭南、促进岭南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壮族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对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曾经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北宋壮族首领侬智高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及由大批壮族人民参与的太平天国起义,震动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加速了腐败政权的垮台。在反抗外国侵略、捍卫祖国统一、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壮族人民以大局为重,积极投入。明代壮族女将瓦氏夫人率领壮族士兵前往浙江沿海抗击倭寇,取得了赫赫战果,扬名一时。在近代的抗法斗争中,壮族人民始终站在战争的最前线,组织力量痛击法国侵略者,保卫祖国的安全。在革命战争时期,壮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举行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先后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第八军,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以后的斗争中,壮族人民与各兄弟民族并肩作战,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壮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1958年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同年又建立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如今,壮族地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色彩鲜艳、美味可口的五色饭是壮族的传统节日食品,是三月三节不可缺少的主食。它的作法是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液分别浸泡糯米,然后用蒸笼蒸制而成,蒸熟后的糯米饭呈红、黄、黑、紫,加上糯米的本色白色共五色,所以叫五色饭。每到三月三,壮族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饭,作为祭祀和待客的美味佳品。

壮族为什么做五色饭?一种说法是有仙女来到壮乡,好客的壮族想尽办法招待天上来的仙女,他们知道仙女喜欢多彩多色,于是就搭建五色干栏房让她们住,用五彩斑斓的壮锦做衣服给她们穿,做五色饭给她们吃。五色饭就这样流传下来。另一种说法,说有一位大娘将一条快要冻死的五色花蛇救活,并把它精心饲养在身边。老人死后,五色蛇刮一阵风把她的遗体运到一个干净的洞中安葬,每逢三月三还要回来祭祀。人们为了感谢五色蛇,便做五色饭来纪念。

 

   

    粽粑是壮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每到春节和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粑。壮族的粽粑种类很多,其中驼背粽是壮族独有的。其作法是将上等糯米洗净、浸泡之后,用粽叶包裹。这种阔叶植物叶面柔韧光滑,带有一股清香,煮熟后不崩裂。包的时候,在糯米中间放一条用佐料拌好的肉条,或放一些绿豆沙,然后包成两头扁平、背面中间隆起的形状,形如驼背,所以称为驼背粽。这种粽粑大的用二三十斤米做成,小的也要用一斤米左右,要煮很长时间才能煮熟。煮熟后用细线将粽子割成薄片,即可食用,不用其他佐料或菜肴。凉的粽粑可切成薄片后油炸,外焦里嫩,脆香可口。壮族群众常用粽粑作为馈赠礼品。

 

   

烤整猪是壮族的传统食品。选择烤制的猪是很讲究的,一般是用十几斤的细嫩小猪,或者是专门饲养的几十斤重的小猪。其中以广西巴马香猪最有名,这种猪一般长到70斤左右就不长了,它的肉质鲜嫩,烤后有一种特别的香味。烤整猪的方法是:先将生猪宰杀后脱毛洗净,掏出内脏,冲洗干净,再选用优良火炭,将整猪用长条铁棍穿好,放在火上慢慢烘烤,边烤边转动,还不时在肉皮上涂一些香料、盐等,烤成后的整猪,外焦里嫩,香气扑鼻,油而不腻,是待客的上乘佳肴。

 

   

    白斩鸡是壮族最喜欢吃的肉食品,壮族把白斩鸡当做最上等的美味佳肴,有“无鸡不成宴”之说。白斩鸡的作法比较简单,首先将鸡(最好是未生蛋的小母鸡)宰杀,去内脏并洗净,然后将整只鸡放入白水中煮到七八成熟后取出,煮时不放任何佐料。取出后将鸡剖开切成小块,鸡骨往往还略带血丝。吃时要蘸佐料,佐料用酱油、葱、姜、蒜、香菜、芝麻油等调成。白斩鸡脆嫩可口,略带甜味,是壮族过节及待客的佳肴。

 

   

    铜鼓是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化象征,有很高的文化价值。铜鼓最早发源于云南,公元前3世纪传入壮族地区。壮族祖先把铜鼓当做神圣的宝贝给予保护和膜拜。铜鼓传入壮族地区以后,得到不断开发与利用,被赋予更多的内容,所以发展很快,铜鼓的鼎盛期发生在壮族地区。铜鼓的类型很多,专家们经过研究归纳,把壮族地区的铜鼓分为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等三种代表性的铜鼓。这三种类型的铜鼓自成体系,融入了产地的文化,被称为东式鼓或粤式鼓。目前广西有铜鼓近千面,占世界现存的一半。

铜鼓全身用铜制成,它分鼓面、鼓胸、鼓腰和鼓足四部分,做工讲究,整鼓沉重结实,鼓面最大直径有100多厘米,重600多斤。击打时声音嘹亮,动听悦耳。铜鼓全身铸满花纹图案,鼓面正中往往画上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纹。这可能与壮族祖先崇拜太阳神有关。壮族祖先把太阳形象地称为“白天的眼睛”,壮族有祭太阳的风俗,把太阳当做不容亵渎的神,不能朝太阳大小便。鼓面、鼓胸、鼓腰一般都铸有青蛙,反映了壮族以蛙为图腾,崇拜青蛙。其他花纹主要有船纹、羽人纹、水波纹、席纹、鹿纹等多种多样。所有的花纹都是象征性的,形象夸张、奇特,给人一种神秘的气氛。

关于铜鼓的用途,专家们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和铜鼓出土情况及今天它在民间使用的情况分析,普遍认为铜鼓最早是用来作一般乐器使用,主要用于祭祀的场合。古代主要的祭祀活动是为了求雨,祈求农业丰收。铜鼓身上铸有云雷纹、青蛙,反映了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作为祭祀礼仪的伴奏乐器大概是它的主要用途。后来又用作指挥战争的战鼓,战争时击鼓以聚众,战斗时击鼓以鼓舞士气,鼓在人心在,鼓失人心失。由于铜鼓是贵重和神圣的东西,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铜鼓又演变成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有鼓的人被称为“都老”,有权有势,受到人们的尊畏。随着社会的发展,铜鼓的使用也大众化了,节日里,铜鼓成为人们娱乐的乐器,人们随铜鼓的打击声跳铜鼓舞。壮族使用铜鼓的习俗延续到本世纪初,现在已很少使用,只有一些地方还跳铜鼓舞。在过去,人们把铜鼓当做重要宝物,不用时把它埋入地下,以防丢失。擂鼓一般也有专人,不得随便敲击,十分庄重。

铜鼓在壮族地区发扬光大,凝聚了历代壮族的文化和智慧,是现代人研究古代壮族文化的重要资料。

 

闻名遐迩的花山崖壁画

在广西的西南部,清碧的左江及其支流浸润着壮乡大地。沿江青山挺拔,草木成茵,一片亚热带的绮丽风光。在这块古代壮族活动中心的故土上,比自然风光更迷人的是花山崖壁画焕发出的古代壮族文化的灿烂光辉。

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经过调查发现,在左江流域的各大小河流的沿岸峭壁上,有大量古代壮族先民留下的崖壁画,共有近200处,绵延几百里,规模宏大,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崖壁画画廊。其中以广西宁明县境内明江岸边的花山崖壁画保留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所以也有人把在这一领域内所发现的崖壁画统称为“花山崖壁画”。

花山崖壁画上的图案形象主要是人物,还有少量的犬、铜鼓、铜锣、渡船、鸟、鹿等形象。画面都是朱红色,虽然经过长期曝晒和雨水冲洗,颜色仍然鲜艳明晰,表现了很高的技艺。人物形象高的达三米,小的也有几十厘米,姿态比较单一,多是双手弯肘上举,双脚下蹲成骑马状,也像青蛙在水中游泳的形态。整个场面像是在举行盛大的活动。人物形象有大、中、小之分,高大的人物画像往往身佩环形刀,站立在马(或猛兽)的背上,像是首领。其他人物不佩戴任何东西,并往往面朝着最大的人物。

花山崖擘画创作于哪个年代,史书上没有记载,地方志提到它也是很晚的事了。而在壮族民间,关于花山崖壁画的传说很多。有的说是唐朝黄巢和李克用的兵在这里打仗的情景映到山崖上;也有的说是明朝朱洪武的败兵过江被淹死后显现成画的;还有的说是清兵被老百姓打败后跳江淹死映成壁画的。但传说的年代相差很远,不足为据。现代的学者经过研究比较,有的认为是中古甚至是上古时代创制的,有的认为是唐代的产物,有的认为是北宋以后创制的,目前学者们还没有统一的看法。

由于年代不清,壁画本身反映的时代烙印也不明显,又没有文字说明和记载,所以壁画上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在江边峭壁上作这些画?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是征战前的誓师大会;有人说是战争胜利后的庆祝大会;有人说是农民庆祝丰收的景象;也有人说是一种语言符号;还有人说是镇妖图,主要用来镇水妖。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花山崖壁画不仅是古代壮族先民杰出的艺术品,它对研究古代壮族的社会形态、风俗习惯、信仰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壮族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调查的深入和新的证据不断被挖掘出来,花山崖壁画之谜将会揭开。如今,花山崖壁画成为广西南部的重要文化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和研究人员前往参观调查。

 

驰名中外的壮锦

壮乡山青水秀,大自然绮丽的风光陶冶了爱美的壮族妇女,她们追求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巧手编织出中国著名的织锦之一——壮锦。壮锦是壮族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古书记载,汉代壮族地区有用五色麻线织成色泽斑斓、质地厚实的“斑布”,这种布可能就是壮锦的前身。隋唐时代开始有壮锦的记载。宋明时期,壮锦在壮族地区开始流行。宋代,朝廷在四川建立了“蜀锦院”,专为皇帝、贵族织锦,其中就有一种叫“广西锦”的,这种锦就是壮锦。到了明代,织有龙凤花纹图案的壮锦已充作贡品,成为全国有名的织锦之一。清代时壮族地区生产和使用壮锦已很普遍。清乾隆年间修的《柳州府志》说:“僮锦各州县出,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编织,如花鸟状。”

壮锦是很精致美观的,它以棉纱为经线,以各种彩色鲜艳的绒线为纬线编织而成。它的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有自己的特色。常见的有万字纹、水波纹、云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如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球、跃马奔腾等几十种图像。比较复杂的还织成山水风景图案。一幅壮锦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壮锦美观大方,而且结实耐用,过去壮族喜欢用它作衣服的花边、腰带、背婴儿用的背带、头巾、围巾、被面等,出嫁的新娘一般都要备有一至两床以壮锦作被面的棉被。现在壮锦多用于装饰摆设,比如做台布、几垫、沙发套、提包、挂包、床单、窗帘、壁挂、锦屏等。壮锦既是实用织物,又是很雅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品,深受人们喜欢。50年代壮锦开始外销,现已经远销到日本、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到壮族地区来的客人都喜欢买一些壮锦作为装饰品,或作为馈赠亲友的贵重礼物。

  目前用手工编织壮锦越来越少,机器编织代替了手工编织,壮锦的花色品种更加多样,质地更好,是壮族最有特色的民族工艺产品之一。

 

歌 海 浪 花

壮族是一个善歌唱的民族,人们喜欢以歌代言,以歌传情。壮乡号称“歌海”,“歌仙”刘三姐就出在这里。壮乡山水秀,无处不飞歌。每逢节假日,或婚丧嫁娶,或农闲时期,人们举行各种规模不等的对歌活动。壮族把对歌、赛歌活动称为“歌圩”。

壮族歌圩历史悠久,隋唐时代就出现,宋代以后非常盛行。举行歌圩的日期各地不完全一样,通常在春节、三月三、四月八、中元节、中秋节等节日举行,以三月三最为隆重,所以三月三又称为歌节。举行歌圩的地点一般在野外的山坡或河边,每个地方都有固定的地点。壮族称歌圩为“窝坡”、“落峒”,意思是到山坡去,到田边去。每当举行歌圩,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各村赶赴传统的歌圩地点,尽情歌唱。对歌可以是分组对唱,也可以是单人对唱,一般是男跟女对唱。男女青年利用歌圩选择对象,如一方对另一方有意,就用歌声向对方表白,对方用歌声回答愿意或不愿意。如双方都有意,可另找地方倾诉衷肠。比较隆重的歌圩,除对歌外,往往还有抢花炮、演戏、舞彩蝶彩马、同吃五色饭、抛绣球、碰红蛋等丰富的活动。歌圩上男女对唱有一定的程序,比如有引歌、初会歌、搭话歌、初问歌、盘歌、赞美歌、追求歌、初恋歌、定情歌、深交歌、赠礼歌、分别歌等,其中盘歌是用来考察对方的智慧,内容很丰富,古往今来、天上地下无所不包。

壮族山歌各地的曲调不完全一样,当然同一地方的曲调一般是固定的,而歌词则是现唱现编,这就要求唱歌的人知识要全面,反应要敏捷。所以对歌赛歌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有促进作用。壮族很多人由于从小受到歌圩活动的熏陶和锻炼,比较能言善变,思维敏捷。甚至一些几岁孩童也能出口成章,与大人歌唱应答。

在壮族地区,歌唱得好的人被认为是最有知识的人,被人们尊称为歌师或歌王,受到人们的敬仰。被尊称为歌仙的刘三姐更是深受人们的崇拜。

壮乡处处有歌声,为了宏扬这一民族文化,广西每年三月十五日举行隆重的民歌节,邀请海内外民歌爱好者到壮乡歌海来交流和分享歌唱的快乐。

 

倚 歌 择 配

前面我们谈到壮族青年男女在歌圩上选择对象,用歌声表达爱情的风俗,人们常把这种风俗叫做“倚歌择配”。

民间传说,漂亮的姑娘,都有众多的追求者,但她们只嫁给在赛歌中唱得最好、取得优胜的小伙子。“倚歌择配”反映了壮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和婚姻道德观念。它缘于歌而重于情,在歌圩多次交往过程中,双方建立深厚的感情,追求自主的婚姻。正如一首传统歌所唱:“竹篙打水浪飞飞,我俩结交不用媒,不用猪羊不用酒,唱首山歌带妹回。”这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具有抗争意义。青年男女的“倚歌择配”、“答歌成婚”活动,从唱“见面歌”到“约歌”都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成为社交的礼俗。“倚歌择配”将男女社交活动“歌化”,将生括艺术化,因而为群众喜闻乐见。虽为历代统治者所禁止,但仍然是禁而不止,盛行不衰,这种风俗与当今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风尚相当吻合。

壮族婚恋歌种类繁多,演唱时有比较严格的程序。下面介绍一些“倚歌择配”的歌唱种类和方式:

沿路歌  又称“游歌”,为青年男女赶赴歌圩时即兴所唱的山歌。他们边唱边游串,以物色合适唱歌的对象。

见面歌  又称“初会歌”,“倚歌择配”歌式之一。这类歌常借物喻意,询问对方姓名,家住何方,探明对方来意。它能表现歌者的才智,使对方加深第一印象,达到以歌交情的目的。

求歌  又称“请歌”或“请诗”,即请求对方正式对歌而唱,为“倚歌择配”歌式之二。在选择合适的对象之后,重新发歌开唱,南部壮语叫“西噌”,意即“起头歌”。求歌有恳求法、激将法、喻理法、劝说法等几种手法,所以必须出奇制胜,灵活多变,才能将对方引来对歌。

接歌  又称“和歌”,为“倚歌择配”歌式之三。被邀请一方表示接受“求歌”者邀请,将对方所唱的歌题、歌韵接过来并与之唱和。一般唱接歌是有条件、有选择的,可据对方的求歌内容唱“应题式”、“反制式”等“接歌”。

盘歌  为“倚歌择配”歌式之四,为男女相互盘问唱答之歌。所唱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天文地理、岁时农业、生活礼仪、物象猜谜等,以考察对方的才智和试探对方的情意。

甜歌  又称“交情歌”,为“倚歌择配”歌式之五。男女经求歌、盘歌后,彼此爱慕,为抒发情怀而唱“甜歌”。

信歌  又称“赠物歌”或“定情歌”,为“倚歌择配”歌式之六。这是男女在歌圩上确定婚姻关系、互赠信物时所唱的歌,如有“送鞋歌”、“扇歌”、“巾歌”等“信歌”。

盟歌  又称“誓盟歌”。为“倚歌择配”歌式之七。男女定情之后,以歌誓盟,表示他们忠贞不渝、誓死不移的爱情。

思歌  又称“思恋歌”、“念情歌”或“相思歌”,为“倚歌择配”歌式之八。为男女在定情之后所唱。恋人常采用借物寓意、拟景托情、谐音双关以及夸张的手法,将自己的痴情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抒发思恋情怀。

别歌  又称“离别歌”或“相送歌”,为“倚歌择配”歌式之九。歌圩将散的时候,人们要唱离别歌,表达依依不舍的心情。

约歌  又称“相约歌”或“约会歌”,为“倚歌择配”歌式之十。歌圩散后,情人相送,告别分手时以歌相约再会。内容有询问对方地址、约定下次相会的地点等。

 

神化人物  布洛陀

壮族把讲故事叫做“讲古”,各地壮族都特别喜欢听人讲古。所以壮族民间故事丰富多采,内容题材非常广泛,故事种类繁多,数量很大,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这些故事当中,有反映开天辟地的故事,如《布洛陀》、《雷王的故事》、《兄妹结婚》等;有儿童故事《熊外婆》;有反映仙女下凡的故事《孤儿与仙女》和《百鸟衣》等;有反映壮族青年的机智勇敢如《巧哥的故事》等。这些故事在壮族地区广为流传。

《布洛陀》是壮族流行很广泛、群众特别喜欢的民间故事之一,故事内容如下:

在古老的年代,天地分成三界,天上面叫做上界,地上面叫做中界,地下面叫做下界。三界都有人居住。上界由雷公管理,中界由布洛陀管理,下界由龙王管理。上界和中界隔着一层白云,中界和下界隔着一层地皮。三界都封得密密实实,没有门路相通,凡人不能往来,只有雷公、布洛陀和龙王可以超越三界,自由来往。那时,天只有三尺三寸高,地只有三尺三寸厚。三界的人说起话来可以相互听得到。中界没有水,只要叫一声,上界就放下雨水;中界没有火,叫一声,下界就送火来。大家相安无事,互相帮助。

管理中界的布洛陀是个极聪明、极能干又很公道的圣人,三界的事情,他都知道。中界里的人类和动物都敬佩他、归服他,遇到什么难题都要去求他,他都判得合情合理,令人心服口服。

有一次,鸟兽到布洛陀那里诉苦,说:“布洛陀啊,叫人们搬到别处去住吧!他们的孩子不讲道理,打破了我们的蛋,捏死了我们的孩子,这样下去,我们会绝种的。”于是,布洛陀就叫人们搬到山坡、平原去居住,鸟兽仍在树林里住,把鸟兽和人分开来。

过了不久,人们又到布洛陀那里去诉苦,说:“布洛陀啊,住在山坡、平原上,没有树叶遮阴,没有岩洞栖身,人们整天挨风吹日晒,实在难熬啊。”于是,布洛陀叫人们用木头来搭棚屋,用树叶来做衣服。从那时起,人们开始有房子住,有衣服穿。

但是,人们还是感到不满足。过了不久,他们又到布洛陀那里去诉苦,说:“布洛陀啊,我们住的地方离树林太远,每天到林子里去吃果实特别麻烦,请你帮我们想个办法吧!”于是布洛陀就教导人们用火烧树木,拔除杂草,播种粮食和果树。这样人们学会了种植的方法,无忧无虑地定居下来。

牛、马、狗、猪等动物受不了老虎和狮子的骚扰,跑来求布洛陀保护,布洛陀让人们收留了这些动物。这些动物成为了人们的家畜。

由于天太矮,地太薄,中界人动一动地,都会影响下界人,举高一点东西,也影响上界人,中界人和上界、下界人经常为此闹矛盾。人们就告到布洛陀那里来了。于是布洛陀叫上界人把天往上升。上界的人问道:

    “要升多高?”布洛陀说:“三十三条楠竹那么高。”

    布洛陀又叫下界的人把地加厚。下界的人问道:

    “要加多厚?”布洛陀说:“三十三座石山那么厚。”

    所以如今的天很高很高,地很厚很厚。

    从那以后,人们开始安居乐业,生息繁衍。布洛陀被认为是壮族的始祖,受到世代人的尊重。

 

三 月 三 节

农历三月,壮乡桃花盛开,大自然生机盎然。就在这个时候,壮族迎来自己一个重要的节日——三月三。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隆重的扫墓活动,远离家乡的人一般都要回来扫墓,从这点上看它像汉族的清明节。在三月三,壮族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歌圩,所以三月三也叫做歌节。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壮族各家做五色饭,然后带上五色饭、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墓供祭,行拜礼,烧纸钱,鸣鞭炮,祈祷阴间祖先过得好,希望祖先保佑人们健康平安。同族同姓的一般在一起供祭,场面很大,大家往往利用这种聚会商讨族中大事,加深相互间的感情。三月三那天,山岗林间,白色的魂幡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到处是鞭炮声响。在部分壮族地区,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认为,把供品带回家会把鬼招进门。

在三月初三那天,人们除了扫墓,还要举行隆重的歌圩。三月三的歌圩比平时的歌圩更是隆重热烈。节日那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五色饭、红鸡蛋、绣球等赶到歌坡(举行歌圩的地点)相互对歌。青年男女主要对唱情歌,未婚青年利用歌圩选择对象,用歌声向自己中意的人表白爱情。三月三的壮乡,处处传来美妙的歌声。

现在,每年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都要在南宁举行盛大的歌舞盛会,欢度壮族这一传统节日。

 

历 史 名 人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人物。隋朝南越首领冼氏夫人、唐朝越国公冯盎、明朝抗倭名将瓦氏夫人,他们为维护祖国的统一,抵抗外国的入侵,进行顽强的斗争。唐朝西原州黄峒首领黄乾曜,明朝农民起义领袖韦银豹,他们领导农民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北宋时侬智高领导的反抗宋王朝的残酷统治的农民起义,震动整个宋代王朝。太平天国起义,是近代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涌现了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林凤祥、蒙得恩、谭绍光、李开芳、李文彩、黄鼎凤、吴凌云等领袖人物。辛亥革命时期,许多壮族人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涌现了像王和顺、黄明堂、韦云卿等著名的革命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韦拔群、韦国清、陈洪涛、韦杰等一批壮族先进分子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和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贯彻执行了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壮族干部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广西壮族干部从建国初期的1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9万多人,增加了28倍。

壮族人民不仅具有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而且在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医学、体育等领域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近代以来,通过汉文化的中间介绍,壮族接受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加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涌现出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如中国第一个女电子学博士韦钰、体操王子李宁、电影艺术家岑范等。

在漫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乡大地,英才辈出,举不胜举。下面介绍其中的几位人物。

冼夫人,南朝时人,又称“石龙夫人”、“僬国夫人”、“锦伞夫人”,是当时岭南地区俚人(壮族先民)的首领。她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她率兵平定岭南各州的叛乱,陈武帝诏封她为“石龙夫人”,被岭南各部敬奉为“圣母”,并建立寺庙供奉她。

瓦氏夫人,明朝广西田州人,从小聪明好学,熟悉兵法,精通武艺。她响应明王朝的征调,率领几千壮族士兵前往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入侵,屡立战功,被朝廷赐予“淑人”的封号。

韦拔群,原名秉乾,广西东兰县人,农民运动领袖。1916年参加护国军,1920年到广州任改造广西同志会政治组副组长。1921年回东兰,领导农民斗争。后到广州第三届农讲所学习,结业后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奉命回广西领导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常委兼右江农军第一路军总指挥。1929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第三纵队队长、右江特委常委、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红21师师长、独立三师师长、第一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1930年指挥右江苏区进行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斗。1932年在东兰被叛徒杀害。

韦国清,原名邦宽,广西东兰县人,参加过百色起义。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参加了长征。在艰苦的战斗中表现出机智勇敢和很高的指挥才能,曾经任抗日大学一分校副校长、第四师副师长、苏北兵团司令、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委等职。建国后,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广西省省长、省委第一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全国政协第四、五届副主席,国防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至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第四至第七届委员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614日在北京病逝。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