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毛南族

2009-10-22 03:31  

毛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有10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河池、南丹、都安等地,其中70%聚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俗称“三南”,素有“毛南山乡”之称。

毛南族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宋代的《岭外代答》一书,以后史籍中有“茅滩”、“冒南”称呼。毛南族的先民,是先秦时“百越”的一支,唐时为“僚人”的一部分。毛南族自称“阿南”,意为“这个地方的人”,旧称“毛难族”。19866月改称毛南族,同年11月,正式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毛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由于毛南族人民长期与壮、汉族人民交往密切,许多人都能讲壮语和汉语,通用汉文。

毛南族民间以信仰道教为主,兼有一些佛教成分。

 

历 史 贡 献

为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毛南族人民曾不断起来斗争。宋庆历四年,以思恩县(今环江县)区希范为首的反抗斗争,就攻破环江、河池等地,斗争持续一年之久。太平天国革命后期,石达开回师广西时,不少毛南族人民参加了太平军队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七军北上经过毛南族地区时,一些毛南族儿女投身革命加入了红军队伍。抗日战争时期,毛南族人民响应党的号召,与汉、壮等族人民一起组织了抗日人民游击队痛击日寇,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毛南族人民和当地汉族、壮族等族人民一起,又组织了武装队伍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毛南族地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南族人民始终与当地汉族、壮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反帝反封建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放鸟飞是毛南族的一种迎春风俗。春节将到,家家户户上山采集菖蒲叶回来。除夕这天,他们用菖蒲叶精心编织百鸟,给百鸟的空腹灌上香糯米,有的还拌饭豆或加上芝麻馅。煮熟后,给家里的小孩每人分一只,再用一根甘蔗把几十只鸟儿用麻绳系上,间隔均匀地摆开,横挂在香火堂前,让百鸟尾朝板壁,面向大门,这叫“槽鸟”。还在香火堂上摆开一些齐整的带有一两片绿叶的广柑、橙子等鲜果。两边各放一碗红糯米饭,各垒一堆锥形体的粽子塔,塔上点清油灯。百鸟形状甚多,有滚爬大肚的鹧鸪、轻盈敏捷的春燕、长颈秃尾的鸬鹚、细头长尾的山鸡……灯光闪闪,衬托着桌上各色供品和空中的各式鸟群,宛如民间艺术展览。关于放鸟飞,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毛南族一个后生与老法师女儿相好,经常在一起学艺,天长日久,两人吐露心情,决定正月初一完婚,结为终身伴侣,但老法师要考后生的本领,结果,后生在姑娘的帮助下,一一战胜老法师。除夕那天,老法师对后生说,后山上的地翻好了,你要在天黑前把种子撒完,后生便把糯谷撒在山上了,可老法师查后对后生说,山上应撒小米种子,错撒了糯谷种子,要他捡回来,后生这时傻了眼。在姑娘的帮助下,他俩把平时编织的百鸟抬到山上,姑娘吹了口气,霎时,满山遍野的鸟把山上的糯谷捡得一粒未剩,后生又马上把小米种上。老法师见他有本领,又诚实勤快,便同意他俩正月十五完婚。因此,毛南人家从除夕槽鸟,直到正月十五熄灭油灯,搬出糯粽塔,剥好红果品,重蒸红糯饭,砍断甜甘蔗,再煮百鸟群。把香火堂打扫干净,鸣炮迎春,全家同进年节最后一次盛餐,用百鸟当饭,果蔗解腻,这就是放鸟飞。

 

   

庙节又称“分龙节”,是毛南族特有的节日,一般在农历五月间进行。毛南族人民根据自己的气象经验和宗教观念,每年夏至后第一个辰日,雨水不太均匀,易出现旱灾。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以保丰收,就要祭神,用三天左右,前二天为庙祭,在三界庙前进行,后一天是各家各户自行在家祭献神农和家神。由于毛南山乡地势不同,依铁坳为界,又分为“上团庙”和“下团庙”。从夏至之日起,按地支顺序,数到第一个辰日,就是下团的“庙节”。“上团庙”比“下团庙”提前五天,即从辰日倒数至亥日便是。这样做,方便上、下团的群众来往。过节时,家家户户蒸制五色糯米饭、杀鸡鸭、做粉蒸肉,在家里祭祀祖先、三界公等,并从田地里采回几株青苗放在香火堂前,祈求五谷丰收。这一天,还让牛在栏下休息,用青叶包一团糯饭和粉蒸肉喂它,感谢它一年的劳累。他们还折回竹枝插在神龛前,把五色糯饭揉成拇指大的小团,密密麻麻地粘在竹枝上,象征果实累累,五谷丰登。妇女们携儿带女,把五色糯饭包好放到竹篮里,回娘家和亲朋好友团聚。年轻后生和姑娘们穿起节日盛装,双双走出村子到山坳口和同脚榕树下对唱山歌,村里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圈 养 菜 牛

养菜牛,是毛南族的一种传统生产方式。每户几乎都养一头至数头,饲养的菜牛不劳役,专供食用。毛南族有一套独特的饲养方法即“圈养”法,可经过圈养、囤肥、改膘三个阶段。

人们将小牛犊圈养喂大,或从外地采购老牛、瘦牛圈养喂肥。用竹子围成牛圈,除喂足草料外,还加精料特别护理。把玉米、高粱、饭豆、红薯等杂粮加工煮熟拌好喂食。精心饲养一个月以后,瘦牛;即可以恢复元气,渐渐肥壮。

囤肥、就是把牛畜肥满骨架。每天每头牛要喂60公斤草料。此时,以竹叶草、莎树叶、野麻叶等营养丰富的草料及其他野菜来饲养。除白天喂饱外,半夜他们还起来给牛加喂夜餐,这段时间保持水足、草饱,使牛不断长膘满骨架。

最后就是改膘了,也就是菜牛即将出栏,每天采回大量的鲜草嫩叶,让菜牛昼夜吃个不停。此外,还得特加精料,把小米、米,带穗泡水发芽喂给牛吃。还把泡胀了的黄豆磨成豆浆,掺着拌喂。经过四十多天的精心喂养,牛背长肉凹成一条肉槽,背上放一只大木盆,牵牛走动,木盆不会掉下来,全身变得滚瓜溜圆,皮毛由发亮而凝成无数的油疙瘩,就可以出栏了。

毛南族人圈养的菜牛肉呈粉红色,肉质鲜嫩,油而不腻。毛南族吃菜牛肉,有炖有炒,但最爱打边炉,即将牛肉切成薄片,调以佐料,在滚汤里边涮边吃,其风味胜似北京涮羊肉。菜牛不仅畅销自治区及外省市场,而且在港澳市场被称为特级菜牛,享有很高的声誉。

 

毛南三酸

毛南族喜欢的酸食品很多,其中以“腩腥”、“罗番”、“瓮煨”为最普遍,称为“毛南三酸”。

“罗番”是螺蛳酸汤。以山溪里生长的大钉螺为原料,把洗清的钉螺用猪油干炒,待透熟发香后,趁热倒入坛里,同时把猪筒胃烤香放进去,加上几把生糯米粒和淘米水倒入坛中,然后密封。三个月就可以揭盖吃用。启用后要注意,舀出汤水时要搅拌,要汤不要渣,舀后要及时盖好坛口、汤水少了要及时补进淘米水。螺蛳、生糯米粒化尽了要及时添补。食用时,调以葱花、韭菜、番茄、青椒和食盐等煮开。食之可以增强食欲,还可以防止中暑,解热去痧。

“腩腥”即酸肉。把猪、牛肉切成薄片,用盐粉拌匀,两三天后,用香糯蒸熟,放在簸箕里凉冷,与肉片揉搓均匀,放在坛里压紧密封。三个月便可以食用。酸肉腌得越久,酸味越美。在毛南山乡,家里有没有常备的腩腥,是衡量富裕的标志。如今交通便利,买鲜肉较容易,但是处于深山区的农家还是喜爱制作腩腥的。

毛南族为了能随时吃到酸食品,家家户户还有一种特殊的盐水坛。先把盐水煮开,冷却过滤倒入坛中。把用石灰水沟过晒干的菖头投入盐水坛里,再放几十颗生黄豆,把坛口封好。菖头和黄豆在坛里发酵,一个月后就成为有酸味的盐水坛。毛南语把这称“瓮煨”。这样的一坛瓮煨,可腌制多种瓜菜,如青椒、萝卜、豆角、番茄、黄瓜、刀豆、生姜等。如果坛里的酸味没了可有时加一小碗菖酸味。除了腌制瓜菜类外,还可以腌煮熟的肥猪肉、猪耳朵、猪头肉等,使猪肉变酸、脆化、发香。用瓮煨腌的肉,毛南人叫做“腩清”。腩清不但肉质变脆,还清除了腻味。逢年过节和接待宾客,都是不可缺少的佳品。

 

   

花竹帽,毛南族称之为“顶卡花”,是用本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编织而成的。

编织时,拿出一个直径约5060厘米宽的帽架,摆在编者膝前。帽架是个伞形的转盘,可以转动自如。“顶卡花”分表里两层,通常先编表层,后编里层。编表层时,选出15片主篾,每片两端分成24片分篾,共720片分篾,细如发丝。加上60--80片横栅;上下交叉编织,就成金黄细密、不渗雨不透光的表层。编里层时,选出12片主篾,每片两端均分成15片分篾,共360片分篾,加上2030片横栅,交叉编织,就成帽的里层。表里两层编好后,里层上面覆一层薄纱纸,顶部覆上一块花布,再覆一块深蓝布,将表层盖在上面,然后边沿用细篾把两层覆合串紧。表层的顶部略尖,为了防止磨损,还用鹅毛根破成片,顺着主篾编织的脉络覆上,耐用,又显得美观。经过这样的精心编织,就成一顶锦缎似的多层繁花竹幅,即“顶卡花”了。

“顶卡花”是毛南族精美的手工艺品,又是姑娘们珍爱的装饰品。很久以来,毛南族青年在相恋的时候,就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心上人。传说古时候,有一位毛南族后生编了一顶“顶卡花”,戴着去赶圩。途中被一位美丽的姑娘相中了。她十分喜爱这顶“顶卡花”,便邀请这位后生到山边对歌。一唱就唱了三天三夜,临别时,后生把“顶卡花”赠给这位姑娘作定情礼物。这件事在山乡传为美谈。后来,“顶卡花”就成为男女青年之间的珍贵礼物了。

毛南姑娘出嫁时,所置备的嫁妆中也必有此帽,有歌云:“哪个姑娘要出嫁,买顶花竹帽最要紧”;“新娘少顶花竹帽,伴娘也觉丑三分。”此外,妇女们参加亲友的婚礼,以至走亲访友,出门赶圩,也都必戴花竹帽。

 

同填与同顶

“同填”、“同顶”,毛南语,意为两人对抗比赛。他们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室内外都可以进行,不需要什么器材,是人们喜欢的传统体育项目。

“同填”比赛时,在地上画一个直径约三米左右的圆圈,中间划一直线。比赛前,甲、乙站好各自的位置,把前臂屈回胸前,双手握左右上臂下端肘关节,双脚打开约50厘米,上身下蹬。哨声一响,双方不受中线的限制,可用力冲拱,谁被拱倒或被拱出圈线外,即算输一局。

冲拱时,只许肩膀对肩膀。冲拱对方其他部位,用手推人,用脚踢人,都是犯规的,自动退出圈外者也算输。

“同顶“可随时比赛随时画场地。场地宽二米,长六米。中间划一条中线。比赛时,要一根一米长、直径八厘米的木杠,木杠中间系一条红布,绳子也可以。运动员腰扎一条腰带,没有腰带的可以用几层布垫在腹部。比赛开始。甲乙运动员面对面各站离中线一米,木杠中间系的红布(或绳子)对准中线。裁判员提起木杠,运动员各双手握紧木杠的一端,贴在自己的腰带或垫布上,拉开左脚或前弓后箭。哨声一响,双方用力对顶,谁被顶倒或被顶出线外,就算输了一局。

对顶开始后,不受中线限制,但不许一方突然放下木杠,如放下木杠就算犯规,也算输掉此局。

这两种比赛,随时随地都可以。是广大毛南族群众简易而又全民性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是劳动间隙中的一种娱乐活动。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