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锡伯族

2009-10-19 03:32  

锡伯族有18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还有部分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

锡伯族是本民族的自称。锡伯族与古代鲜卑有渊源关系。最初游牧在大兴安岭,到十六国时(公元304439),一部分鲜卑人迁到黄河流域,并建立了政权,后融于汉族。一部分鲜卑人仍然居住在嫩江、松花江一带,保持了原有生产方式。这部分鲜卑就是今日锡伯族的先民。清代以前,锡伯族一直生活在东北地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

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锡伯族被编入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在100多年中,锡伯族人民从自己长期聚居的地区分散到许多地区,随着频繁的驻防、调防,有的被远遣云南、新疆。1764年,有1000多人被征调新疆戍边,携同随军家属2000多人,从此,这些人就在新疆定居了。

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的基础上略加改动而形成的。锡伯族基本通晓汉语文。新疆的锡伯族有的还兼通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

锡伯族的宗教信仰早期属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后来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

 

开发边疆  保卫祖国

锡伯族人民勤劳勇敢,为开发边疆、保卫祖国作出了贡献。移居新疆的锡伯族人民对于伊犁、塔城和博尔塔拉地区的农田水利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新疆锡伯族编为八个旗,在伊犁河流域屯田驻防。1802年,在锡伯族总管图尔根的支持下,经过艰苦奋战,从察布查尔山口引水,开凿大渠,终于引来伊犁河水灌溉农田,故取名叫做“察布查尔渠”,意为“粮仓”。锡伯族人民先后在大渠南北定居。其后,又与八旗兵一起,在伊犁、博尔塔拉、塔城等地开凿一些水渠,开垦了10余万亩良田,并使当地一些兄弟民族学到了许多生产知识和技术。

19世纪20年代,英国殖民主义者的走狗张格尔披着宗教的外衣,在南疆煽动叛乱,锡伯营官兵800余人应征随同清军出师讨伐,在追歼残敌的喀尔铁盖山战斗中,生擒张格尔。接着,他们在反抗伊犁地区“苏丹汗国”,抗击沙皇对伊犁的殖民统治的斗争中,英勇不屈。1876年,当清军收复新疆时,他们在总管喀尔莽的带领下,积极配合,为收复南疆和伊犁作出了贡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居住在新疆的锡伯族人民和当地兄弟民族一起积极响应,但斗争果实被封建军阀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所篡夺,锡伯族人民又处于他们的统治之下。19449月,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爆发,察布查尔锡伯族组成锡伯独立骑兵连,塔城、霍城的锡伯族建立武装队伍,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参加这一革命,进行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居住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和汉、满等族人民一起投入抗日斗争。在这一时期有不少锡伯族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东北和新疆的锡伯族民先后在1946年和1949年获得了解放。

 

服饰  饮食  住宅

因为锡伯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和新疆,所以各地锡伯族的服饰也不尽相同。东北地区的锡伯族由于长期与当地满族、汉族杂居,他们的服饰已和当地满族、汉族的基本相同。新疆的锡伯族妇女喜欢穿长至脚面的旗袍,大襟、下摆、袖口多镶滚边。男子穿对襟短衫、长裤,裤脚扎紧,冬天也穿大襟开衩长袍。

锡伯族的饮食以米、面为主。在面食中,锡伯族人喜欢吃“发面饼”,香软可口,很有民族特色。冬天喜欢喝油茶。其他如馒头、面条、拉面、抓饭、米饭、高粱饭以及奶茶等也都是家常饭。在饮食上,锡伯族忌食狗肉。吃饭时,严禁拍打桌子,乱放筷子,筷子不能搭在碗上。

锡伯族居住的房子称为正房。正房内宽敞明亮,屋顶大都有一个“气眼”。住宅一般多是三间,东边的称东屋,西边的称西屋,中间的称外屋。东西两屋住人,外屋做饭,以西屋为上,常常由长辈居住。在院内东西两侧,有圆形或方形的小仓库,用来储备粮食。院子周围有三尺高的小墙,院前院后或东西两侧都有小菜园,种些蔬菜等。

 

独特的婚俗

“春天的清风和煦,秋天的婚礼热闹”,这是锡伯族的一句谚语。它说明锡伯族的婚礼一般都在深秋或初冬农闲时举行。举办婚礼时,男女双方大摆宴席,招待宾客。

在未迎娶之前,先由男家媒人去女方家里“请命”,征求女方父母的意见。女方父母同意后,双方择吉选定迎娶的日子,家中即开始婚前的各种准备。

婚礼的迎亲场面十分热闹。迎亲的第一天,由男家聘请“迎亲父”(由未丧偶的青、壮年男子充当)、“迎亲母”(由未丧偶而多子女的中年妇女充当)和媒人一起赶着“喜篷车”,将彩礼送到女家。女家杀猪宰羊,款待来宾。第二天,新娘不露面,而由新郎在女家招待客人。新郎在岳父母的带领下一一给来宾敬喜酒,叫做“认女婿”。宾客们频频举杯恭贺新人。晚上,男方的“迎亲父”、“迎亲母”率“丁把”(由能歌善舞、滑稽活泼的青年男女组成)队伍,带着乐器前往新娘家贺喜,这叫“打丁把”。“丁把”同女方对歌对舞,不能认输,所以他们总是互相配合,积极主动,争取压倒对方。第三天,是迎接新娘、举行结婚仪式的日子。由“迎亲父”、“迎亲母”带着“时辰书”到女家迎亲。“迎亲母”到达后,先向女方家长宣读“时辰书”。这时,女方家人往往故意将“时辰书”藏起来,让“迎亲母”亲自唱歌跳舞。经过一番精采表演后,才允许把新娘接走。喜篷车到新郎家门口,由伴娘扶着新娘下车和新郎并肩踩着红毯,走到正屋门前,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喇嘛在屋内念经,然后新郎先入门,与门外的新娘对跪,新郎用手中的马鞭挑开蒙在新娘头上的大红巾。新郎、新娘并肩到锅灶前对跪,用哈达将羊尾巴油片投入灶火中,宣誓白头到老永不分离,再到堂屋跪拜男方的父母。之后,新娘进洞房,直到晚上喝完“合欢酒”,新娘才可以下炕给公婆装烟、敬酒,整个迎亲婚礼才算结束。

 

“喜利妈妈"和“海尔堪”

锡伯族除信仰萨满教、喇嘛教之外,还祭祀祖先。供奉的主要神灵有“喜利妈妈”和“海尔堪”。

“喜利妈妈”是锡伯族崇拜的女始祖。“喜利”,在锡伯语中的意思是延续。锡伯族供奉喜利妈妈是希望在女始祖的保护下,子子孙孙不断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喜利妈妈”的象征物,是在长约七米的丝绳上,系有小弓箭、箭筒、小摇车、红绿布条等。生男孩子时拴弓箭,生女孩子时拴布条。平时装入布袋,挂在室内西北墙角上。每年农历除夕,由家中男主人将“喜利妈妈”请下,将丝绳拉开,从屋内西北角扯到东南角,供上香、烛等供品。到二月二日再将“喜利妈妈”收在一起,包好放回原处。制作“喜利妈妈”要请村里年纪最大、辈份高、子孙满堂的长者。立“喜利妈妈”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杀猪宰羊,请家族人举行祭祀仪式后,摆设酒宴款待。

“海尔堪”是保护牲畜兴旺的祖神。在古代,锡伯族的经济生活中,畜牧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他们对牲畜的繁殖和安全非常关心,所以,锡伯族家家都供奉“海尔堪”。“海尔堪”供在屋外西南墙的房檐下。在墙内挖一个洞,里边放个木匣子,装有木雕或泥塑、纸画的男人坐像,代表这一家族的老人通知各家,在某日祭“海尔堪”。届时,亲戚也都来参加。祭拜的当天杀一头猪,由族长献上祭品,焚香磕头,其他人都随着跪拜。主人还要把自己最喜爱的骏马献给“海尔堪”,骏马十字披红,将羽毛或红布条系在马尾上,把马牵到神位前,举行隆重的牵马仪式。此后,这匹马就被称为“神马”。“神马”不干活、不剪鬃、不修尾,用细草精料单独喂养,除主人外,别人不能骑用。

 

丰富多彩的节日

锡伯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摸黑节、清明节、杜因拜专扎坤节、端午节、中秋节、十月节、腊八节等。

锡伯族的春节既有民族特点,又有宗教色彩。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当天,要打扫庭院,晚上送灶王爷上天,称为祭灶。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包饺子。除夕那天,家家杀猪宰羊,准备各种美味佳肴,午后,请出诸位神祖,摆上祭礼供品。男家长携带子孙、带上纸钱去坟地,将坟堆上的积雪打扫干净,回来后,在大门口摆设饭桌,祭拜祖宗,然后,再进屋吃团圆饭。初一至初五,要在神像前烧香,每日早、午、晚烧香三次,向神像行叩拜礼。初六是出行日。这天,锡伯族各家男女都骑马驾车,按占卜吉利的方向飞驰。来到有横道的路上,全家人下车下马,撮土烧香,鸣放鞭炮,向四方叩拜,然后返回。锡伯人认为只有出行后才能出门办事或探亲访友。

锡伯族的抹黑节是在农历正月十六日。人们清晨起来,把准备好的抹黑的布或毡片带上,挨家挨户,不分男女互相往脸上抹黑。见了老年人,先请安,然后跪下一条腿,再向老人脸上抹一点点黑。据传说,抹黑节的用意是请求五谷之神,免掉庄稼的黑穗病,保证丰收。

锡伯族的清明节一般在农历三月过一次,但新疆塔城地区的锡伯人每年要在农历三月和七月过两次清明节。过节时人们分别用鱼和瓜果祭供,所以分别称为鱼清明和瓜清明。

杜因拜专扎坤节是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它来源于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政府为了巩固和加强西北地区的边防力量,从现在的沈阳一带选调能骑善射、骁勇强悍的锡伯族官兵1000多人携同家眷共2000多人,调往新疆伊犁驻防屯边。当天,将要西迁伊犁和留居故乡的锡伯族同胞聚居在沈阳锡伯家庙,为远征的亲人

盛宴饯行。第二天清晨,西迁的锡伯族同胞踏上了漫漫征途。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战胜了饥饿、干旱、疾病等重重困难,以保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于乾隆三十年(1765)农历七月先后抵达伊犁地区。为了纪念这个历史的壮举,西北、东北的锡伯族把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作为自己的传统节日,沿袭至今。每逢节日到来之际,锡伯族人民欢聚一堂,举行集会、野餐、游园等活动,缅怀先辈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同时进行摔跤、射箭等比赛,以重温怀亲之情,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传统的体育活动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体育活动很多,主要有赛马、叼羊、射箭、打秋千、打螃蟹、抓嘎拉查库、踢熊头、扔坑、艾曼占地游戏、嘎尔出克游戏、抓石头游戏、跑马城、踢毪等。古代锡伯族以狩猎为生,经常骑上骏马,驰骋在深山老林、茫茫原野,拉弓射箭,猎取飞禽走兽。后来部分锡伯族官兵和家属从东北迁往新疆伊犁,弓箭又成为了锡伯族进行渔猎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弓箭逐渐增添了民间体育活动的色彩。每逢节日或闲暇之时,锡伯族人民经常举行各种射箭比赛活动。锡伯族运动员曾多次在国内外重大的射箭比赛中荣获冠军,为祖国增光添彩。

锡伯族的打秋千是有传统习俗演变而成的体育运动。从前,锡伯族民间有“树秋千以引来贵子”的习俗。婚后久不生育或孩子少的人家,春节期间在门前树起秋千吸引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来荡着玩,说这样能引来贵子,自家的孩子就会多起来。后来这种习俗逐渐变成一项经常性的民间体育活动。现在一般锡伯族人家里都树有秋千,供孩子们玩耍。

打螃蟹是锡伯族有趣的一种体育活动。相传,因锡伯族人民耿直刚强,对蛮不讲理、横行霸道者,嫉恶如仇,因见螃蟹总是横行,所以狠狠打之,以象征惩治横行者。后来,逐渐变成一种体育活动。一个直径约10厘米、高约7厘米的木饼,叫螃蟹;再做一个长约150厘米,下部弯曲的木棍,叫打螃蟹棒。比赛时分两队,每队三人,先画一条线为中线,然后在两边三五丈的地方,各画一条线为双方底线。比赛开始时,先将螃蟹立在中线上,然后,双方各出一人到中线,在螃蟹两边对面站好,当宣布开始时,两人先用螃蟹棒互击三下,之后开打。六名队员在场地上跑来跑去,互相争打,非常激烈。边打边喊:“看你再横行!”“叫你横行霸道!”将螃蟹打过对方底线算胜一次,最后,累计双方胜负次数.,胜多者为赢。

抓嘎拉查库是锡伯族的一种传统竞技活动。嘎拉查库是羊后腿踝骨中间活动的骨头。这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活动。但孩子们玩简单的。规模大、正式的由成年人来玩。有两种玩法:一种是用钱把头(十多个铜钱穿成一串)的,多是女的玩,后来铜钱少了,改用口袋;另一种是铜球的(也有用玉石球的),成年男子都是用铅球,球有鸽子蛋大小。玩时炕上要铺上毡子,毡子有弹性,球落下能蹦起来。毡子上面撤上嘎拉查库。抓时将球向上抛起,趁此去抓一把,待球落到毡子上蹦起来时,再去接球,不能碰到别的子儿,碰到了则无效。接不住球,当然更无效了。有时是一替一次轮流抓,有时是按人轮流,只要不坏,就可以连续抓下去,直到坏了,才轮给下一个人。抓时往往分成两伙,对抗赛(一伙二至四人不等),是抓二百子的或二百四十子的事先讲好,哪伙先抓够为赢。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