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有1.5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居住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其中以伊犁地区较多,其余散居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陆续从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迁入新疆等地的,大批移民拥入发生在19世纪至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的时期,他们居住的村庄被称为“归化村”,而“归化村”的居民亦叫为“归化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归化人”被正式命名为俄罗斯族。
俄罗斯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俄文。俄罗斯族大都信仰东正教,一小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丰富的民间文学
俄罗斯族文学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风格,其主要源泉是俄罗斯族祖先为后辈留下来的极为丰富的民间故事、寓言古诗和民歌等口头文学遗产。像赞扬勇士精神的《伊戈尔远征记》,歌颂拉辛和普加乔夫领导农民起义的史诗,以及讽刺贵族老爷的幽默故事等都长期在民间传颂。
俄罗斯族能歌善舞,手风琴是他们的重要乐器,其次是小提琴、吉他和钢琴。每逢喜庆之日或亲友相聚之时,都要拉起手风琴,唱歌跳舞。舞步矫健,节奏感强,情绪欢快,舞姿优雅的踢踏舞,是俄罗斯族青年最喜爱的舞蹈。
四方头巾和对襟长袍
我国的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基本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相同。俄罗斯族妇女,上身穿粗布上衣,外面罩一件无袖、高腰身、对襟长袍,下身穿毛织长裙。男子的内衣是斜领衫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带耳罩的毛皮帽。逢年过节,花色鲜艳一些。春秋季节穿粗呢长袍,冬季穿羊皮短外套或皮大衣。夏季,农民还穿一种用桦树皮条编成的简易鞋子。冬天着毡靴或毛皮鞋。未婚少女梳发辫,喜戴色泽鲜艳的四方头巾,戴耳环等饰品。现在的俄罗斯族男女都喜欢穿现代服装。
无茶不成“席”
俄罗斯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爱喝茶的民族,他们每天都离不开茶。他们每天喝茶与其说是为了解渴,不如说是为了充饥。喝茶时,端上糖块、点心、面包圈、蜂蜜和各种果酱,茶里还放牛奶、鲜奶油和糖。一些地区的俄罗斯族早餐时喝茶,一般吃夹火腿或腊肠的面包片、小馅饼、奶渣饼。午餐后也喝茶,茶里放柠檬、奶油和糖。他们认为星期天、节日或洗过热水澡后长时间喝茶别具风味。晚间,来客人喝茶,端上甜点心、大蛋糕、大馅饼,直喝得宾主都满意为止。为了适应俄罗斯族喝茶的习惯,工匠们常将茶炊的把手、龙头和支脚雕铸成金鱼、公鸡、海豚和狮子等许多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所以,茶炊不仅可供喝茶用,还可以作为工艺美术品陈设在室内。
在饮食上,俄罗斯族以面食为主。面包、馕、各种馅饼等为主食。一般一日三餐,中餐丰盛,早晚简单。他们还爱吃黄瓜、西红柿等营养丰富的生蔬菜,爱喝白酒、啤酒。另外有种叫“克瓦斯”的低度饮料也是俄罗斯族喜欢的。他们禁食驴、马肉,有的不吃猪肉、狗肉。
接吻与点烟
俄罗斯族很讲究礼节。见面时要打招呼,或鞠躬行礼、握手。在社交中,接吻礼节也比较盛行。到俄罗斯人家作客时,要先敲门,进了屋子要摘帽,坐在主人让给的座位上,不能坐床。在给人递烟时,不得单独递一支,而要递烟盒。点烟时,不能一根火柴点三个人的烟。吸烟借火时,不能拿对方的烟。妇女在长辈或客人面前,必须戴头巾,以示尊重。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善意和友谊。来客须用刀子切下块面包蘸少许盐吃下后才可进屋,过去是用于迎新娘和贵宾,现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吃饭用过的刀、叉、勺不得放在桌布上,要搭在盘沿上。俄罗斯人忌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而蓝色则代表友谊。
木屋和庭院
俄罗斯族的住宅多是圆木建造的木墙结构,房顶呈两半坡形,用麦秸覆盖,土墙围院,前院种植树木花草,后院架设畜圈,建有库房,挖有地窖。为了御寒,室内砌有火炉。火炉的用途极广,除炉顶上可以睡人外,还可以用来烧饭、烤面包,冬季可取暖。
烧石头洗澡
俄罗斯族人盛行一种独特的洗澡方式——蒸汽浴。洗澡的人不但用蒸汽熏洗,而且用嫩树枝敲打身子。蒸洗之后,再用冷水冲身,冬季有人喜欢用雪擦身。蒸汽室一般盖在离住房不远的院角,蒸汽浴炉膛上安的是铁板或铁条,上面堆放石头。洗澡时,从备好的热水桶里舀一瓢水浇在滚烫的石头上,热水瞬间变成蒸汽然后再洗,同时用经过挑选的嫩白桦枝或细树条拍打身上各部位。洗毕,为使身体凉爽些再到更衣室用冷水冲身,最后擦干穿衣。有人经冷水浇身后感到凉爽,又再到浴室蒸洗片刻,如此来回重复几次。传统的洗澡顺序是先老后少,先男后女。
传统节日
我国的俄罗斯族过的传统节日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的节日基本相同,有的地方也过谢肉节。谢肉节是多神教的传统节日,亦称“狂欢节”、“嘉年华会”,在封斋节期间举行。封斋期间禁止食肉,因此,人们在此之前举行各种宴饮、跳舞等活动,称谢肉节。相传,谢肉节的来源同祭祀太阳有关,有的称为太阳节。过节时,人们吃象征太阳的春饼,欢庆太阳的“复苏”。谢肉节从洗礼节后即1月20日开始,每天都有不同的名称,依次为迎节日、始节日、大宴狂欢日、拳赛日、岳母晚会日、小姑子聚会日、送别日。谢肉节期间,人们除了狂欢、宴饮外,还要举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