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鄂温克族

2009-10-12 03:36  

“鄂温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意思是“住在大森林中的人们”,可见这个民族与森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这个民族的大部分人已经走出森林从事牧业和农耕生产,但仍然有一些人还是离不开森林。

鄂温克族人口比较少,现有3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但分布比较广,除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自治旗外,在呼伦贝尔盟的其他6个旗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县都有分布。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和敖鲁古雅3种方言。无本民族文字,牧区通用蒙古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

鄂温克族大部分信仰萨满教,牧区有的还同时信仰喇嘛教。

 

骁 勇 善 战

鄂温克族的祖先原来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从事渔猎生产和饲养驯鹿。17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沙俄的侵略,清朝将他们迁到大兴安岭嫩江流域居住。1732年,又从布特哈地区抽调1600多名鄂温克族官兵,携带家属到呼伦贝尔草原驻守边防。这部分人就是今天居住在鄂温克自治旗的鄂温克族。

1651年,沙俄侵占黑龙江上游鄂温克族聚居区,激起了鄂温克族人民的愤怒和反抗,纷纷拿起大刀、长矛和弓箭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狠狠打击了侵略者。1664年,他们同当地蒙古族人民一起围攻并沉重打击了盘踞在尼布楚的沙俄侵略者。以后,又英勇地参加了反击和收复雅克萨城的战斗,同时,提供马匹、“安设驿站”、出“夫役”、侦察敌情,配合清军打击侵略者。

由于鄂温克族八旗官兵骁勇善战,被清政府调往全国各地征战。据《黑龙江志稿》记载,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官兵在内,其转战地方达22个省,曾驻防东北、西北边疆的爱辉、墨尔根、齐齐哈尔、呼伦贝尔、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参加过平定厄鲁特蒙古准葛尔部葛尔丹的叛乱;赴西藏驱逐尼泊尔廓尔喀入侵者,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建立了历史功勋。

“九一八”事变后,鄂温克族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展开了武装斗争。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后,许多鄂温克族儿女踊跃参加抗联,转战于兴安岭的森林中,群众则积极支持抗联抗日,帮他们当向导、送信、运粮食、掩护侦察员、护养伤病员等。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鄂温克猎民还自动组织起来,将在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负隅顽抗、拒不投降的30多名日军消灭干净。鄂温克族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衣着离不开皮子

鄂温克族主要从事牧业,部分从事农业,小部分从事狩猎业。由于所在地区气候比较寒冷,他们的衣着基本上离不开皮子。冬春一般穿用长毛皮、厚毛皮做的长袍,这种衣服由七八张羊皮做成,皮板朝外,男衣下边开衩,女衣下边不开衩,是鄂温克人最经常、最普遍的衣着;夏秋一般穿用去了毛的光板皮或小毛皮做的衣服。此外,还有皮裤、皮套裤、皮袜子、皮靴、皮帽子、皮手套、皮褥子等。当然,也有用布匹、绸缎等衣料做衬衣、坎肩、长衫、夹大袄、棉袍等衣服的。

鄂温克人喜欢在衣服、靴帽上进行装饰,不论男女的衣服都喜欢用色彩鲜艳的布料镶边,妇女喜欢镶绿边,男子喜欢镶金黄色边。未婚女子的长袍上还缝有倒垂直角的独特花边,十分美观。

男子穿长袍时,无论老人或儿童,都必须系宽长的腰带,尤其是在见长辈时,不系腰带则会被认为是极大的失礼,轻者要挨骂,重者要受罚。所以他们在见长辈之前一定要认真地整理一下腰带。女子穿长袍时,一般不系腰带,只有出远门或劳动时才临时系一下。腰带的颜色一般为绿色或金黄色,以象征生命和希望。 

鄂温克人穿长袍时,还喜欢戴帽子、穿长筒皮靴。帽子呈圆锥形,帽顶尖扎红色穗子,帽面多用蓝色布料,并绣各种图案。妇女喜欢佩戴耳坠、耳环、手镯、戒指等装饰品。

 

饮食离不开奶茶

鄂温克人的饮食,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肉食逐渐减少,粮食和蔬菜逐渐增多,但他们仍然非常喜欢喝奶茶,一日三餐离不开奶茶,尤其是老人,从早到晚都不能断奶茶。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一天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喝奶茶。”奶茶是鄂温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鄂温克人喝的奶茶内容丰富,喷香可口。其做法是:水烧温热后,把捣碎的砖茶放入水里,加适量食盐,煮开至水呈较浓的茶色时,滤去茶叶,放入炒好的小米或稷米,再加入鲜奶煮沸就可以喝了。有的喝奶茶时,还在茶里放入奶油、奶皮子、奶酪和一些薄薄的熟肉片等。所以,鄂温克人一般是早晨和中午喝奶茶、吃烙饼,有的只喝奶茶,到晚上才吃肉粥或肉面。但是,晚饭后无论如何也要熬一锅奶茶喝,否则,总觉得没吃饱似的。鄂温克人除特别喜欢喝奶茶外,还喜欢喝面茶和肉茶。面茶,即用炒熟的米面冲茶水,加入奶子等乳制品和食盐;肉茶,即把煮熟的肉切成碎块放进碗里泡茶喝。肉茶一般不放奶子,只放少许炒好的米。有的喜欢边吃手扒肉边喝肉茶。

 

   

“撮罗子”是鄂温克猎民上山打猎临时居住的圆锥形房子。它高约3米,直径约4米,是先用3根上端有叉的木杆搭成三角架,再搭上2530根辅助木杆,然后上部盖桦树皮,下部夏秋围布围子,冬春围犴皮围子,顶部不封口。从外表看,它就像一把雨伞半开后立在地上。所以,有人又把“撮罗子”称为“伞房”。

“撮罗子”的门朝日出的方向,用犴皮或帆布做门帘。里边不设炕,也不安床,直接在地上铺放既防潮又防寒的犴皮等物。男子住北面,女子住南面。中间留一空地,用来生火做饭、照明和取暖。

由于猎民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处,夏秋时在一个地方最多住上20天就要搬一次家,在冬季狩猎时,两三天就得搬一次家。所以,猎民们就选择了易搭易拆的“撮罗子”作为临时住房,走到哪里就把“撮罗子”盖到那里。虽然经常搬家,但他们的移动也是有规律的。春天打完灰鼠后,逐渐向夏季、秋季和冬季猎场移动,往返的路线基本上是一样的,原来留下的“撮罗子”架子仍可继续利用,各户住处也差不多是原来的位置。

 

饲 养 驯 鹿

鄂温克族是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驯鹿是一种野生动物,由于其角似鹿而非鹿,其蹄似牛而非牛,其头似马而非马,其身似驴而非驴,所以又称之为“四不像”。

驯鹿不仅具有顽强的抗寒能力,善于在沼泽、森林、雪原中行走,而且性情温和,易于饲养。所以,它是鄂温克族的主要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被誉为“林海之舟”

鄂温克人饲养驯鹿,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传说在很早以前,有8个猎人在森林里打猎时,活捉了6只野驯鹿崽,他们把它们带回部落,用“藓苔”喂养它们长大,以后逐渐繁殖,便成了鄂温克人的家驯鹿,成了鄂温克人生产生活的好帮手。

驯鹿不仅是鄂温克人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而且也是鄂温克人重要的生活资料和主要经济来源。驯鹿的奶芳香、甘醇,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驯鹿的皮可做衣服、皮靴、褥子等;驯鹿的角茸还是珍贵的药材。正因为驯鹿在鄂温克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鄂温克人与驯鹿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妇女像疼爱自己孩子一样照顾着它们,给每只驯鹿取名字,过节时还要给驯鹿戴上铜铃。春季接鹿羔时,还日夜守护在驯鹿身旁,点起火堆为驯鹿取暖和驱赶蚊虫。

 

套马杆和杆子马

套马杆,是鄂温克牧民必备的生产工具,无论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人,人人都有一根或两根套马杆。他们除了放牧时必须携带外,有时串门、赶集也带着它。

套马杆,主要用来套马、抓马,也用来套牛、套骆驼、套羊等,有时遇到黄羊、狍子、狼、狐狸时,主人也毫不犹豫策马向前,用套马杆套住。所以,鄂温克牧民常说:“手中有了套马杆,妖怪见了也躲开。”

鄂温克牧民的套马杆,一般长2-3。套马杆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主人的套马技术,技术越高,使用的套马杆就越长,因为套马杆越长,套马的距离就越远,所需的准确性和技术也就要求越高。虽然套马杆的杆子,需要随着季节变化而不断更换,如夏季用的柳树杆制作(不易变形、断裂),冬季用桦树杆制作(轻便),秋季用李子树杆制作(坚韧,适宜套膘肥体壮的马和其他牲畜),但套马杆上的套马绳子却始终是由三股牛皮绳制成的,其长短同杆子一样,也是技术越高皮绳越长。

与套马杆配套的还有杆子马。杆子马,鄂温克语叫“浩格尼毛林”,意思是专为套马用的马。杆子马不但要跑得快,而且还必须聪明、机灵、听从主人的指挥。这就需要对它进行专门的训练。鄂温克小伙子特别擅长训练杆子马。他们从套牛、套羊等笨拙的牲畜开始,进而训练套小马,然后训练在马群中套骒马(因为骒马肚子大,虽有力气,但跑得不快)。这些训练结束后,还得训练杆子马的速度和在快速中的急停、转身、左右转弯等敏捷动作以及善解人意的能力。经过这些严格、艰苦的训练,使杆子马做到:套马杆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哪怕是在成千上万的马群中,也能使主人随心所欲地把要套的马套住。

 

歌舞与传说

鄂温克族的男女老少都会唱歌跳舞,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鄂温克民歌悠扬、奔放,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和森林气息,尤其是牧歌和猎歌,特别激人心弦,表现了鄂温克人宽广的胸怀和质朴的性格。他们以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触景生情,即兴填词,歌唱生活中的喜悦与忧伤、要求与希望。有很多歌是用同一曲调,根据不同场景填上不同的词,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有的地方,说的还不如唱的多,如朋友相见的相互问候和祝福,要唱歌;久别亲友重逢,其别后的思念之情也要唱歌。他们认为,只会放牧、打猎而不会唱歌的,不能算是好牧民和好猎手。所以,许多有名的牧民和猎手,同时也是有名的歌手。

鄂温克人不仅善于唱歌,而且也非常喜欢跳舞。他们除了在节日、喜庆的时候要尽情跳舞外,平时,舞蹈也是一种娱乐活动。舞蹈大多是集体舞,舞步虽然简单,但矫健有力、生动活泼。内容以表现生产生活为主,也有表现动物相互搏斗的。

鄂温克族还有许多一代一代用口头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和故事,这些民间文学,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但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非常优美动听。例如:

《牧童的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聪明的牧童,主人给了他一匹又瘦又小跑得很慢的马。他呢,总向往着自己能有一匹千里马,于是细心照料瘦马,希望它成为千里马。经过他的精心饲养和驯服,瘦马终于成了一匹飞快的骏马。故事表现了牧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勇于克服困难,不怕艰险的性格。

《金鱼姑娘》,说的是从前有个鱼童,钓了一天的鱼没有钓到,最后钓着了一条金鱼。他看着这条金鱼既可爱又可怜,就把它放回湖里。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能钓着很多鱼,而且每天回到家时,就已经有人给他打扫了房子,帮他做好了饭。原来这些都是那条美丽的金鱼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而做的。后来,这事被国王知道了,便想方设法要霸占这个姑娘。但由于金鱼姑娘聪明、机智,冲破了道道难关,终于和牧童过上幸福的生活。故事歌颂了美丽、善良、勇敢的金鱼姑娘,讽刺了国王和他手下的大臣,告诉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