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兴安岭,
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匹马,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满岭打不尽。
……
可以说,这首流行于50年代的民歌,形象地唱出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的狩猎生活。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0.8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他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的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一般通用汉文。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崇拜各种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但以崇拜祖先为主。
兴安岭的王者
“鄂伦春”是本民族的自称。“鄂伦”意为“山岭上”,“春”为人们的意思。鄂伦春族早先居住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地区。17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沙俄帝国主义者的侵略,迫使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两岸的鄂伦春族南移到大、小兴安岭地区。
莽莽的原始森林,幽幽的河川峡谷,使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只能靠一匹马、一杆枪、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赶着獐狍野鹿,过着飘泊不定的游猎生活。长期的游猎生涯,造就了鄂伦春人勇敢强悍、不屈不挠的性格。鄂伦春男孩从七八岁起就跟着大人们学习打猎、捕鱼,到十五六岁时,就可以单枪匹马独立出没于深山老林,几乎每个成年男子都是好猎手。所以,有人把鄂伦春誉为“兴安岭的王者”。
长期以来,鄂伦春族人民不仅为开发和建设兴安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而且在维护祖国统一、抵御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激起了鄂伦春人民的极大愤慨,他们和东北各族人民一道,奋起抗击沙俄入侵者,“击杀罗刹(沙俄侵略者)甚众”。在1685年和1686年两次收复雅克萨城的战斗中,他们密切配合清军,运送物资,侦察敌情,英勇作战。在1900年秋的瑷珲战斗中,鄂伦春500多人的马队与义和团一起,同沙俄侵略军进行血战,狠狠打击了侵略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鄂伦春族人民的优秀儿女,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投身革命斗争,在抗联北满三、六、九、十一军中都有鄂伦春子弟,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保家卫国的光辉篇章。
狍皮衣和狍头帽
鄂伦春族有句俗话:“男人不怕山高,女人不怕活细。”由于鄂伦春妇女从小就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熟皮子、做针线,所以,对兽皮的加工具有特殊的技能。她们加工的狍皮,结实、柔软、轻便;为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所创制的狍皮衣和狍头帽,可说是独具匠心,别具特色。
狍皮衣,鄂伦春语叫“苏恩”。“苏恩”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也有用烟熏成黄色的,一般用狍筋搓成细线缝制,形式多半为右偏襟长袍。为便于骑马,长袍都开衩,衩接缝的地方装饰着“弓箭形”、“鹿角形”、“云卷形”等图案,既美观又结实。尤其女袍更漂亮,领口、袖口和衣襟边都用不同颜色的狍皮镶一条宽边,再绣上艳丽的彩线,并且在衩口图案中还装饰铜纽或彩色扣子,给人以典雅明快的感觉。
狍头帽,既生动又逼真,而且很保暖。它是用一副狍子头皮草鞣制而成的,不但完整地保留着狍子的双角、双耳,而且在原来的眼眶处绣出眼珠,戴着看上去很像一个狍子头,非常精巧别致,大人和小孩都喜欢戴。
鄂伦春妇女还善于刺绣,从头上戴的到脚上穿的,都要绣上花、鸟、鱼、虫和小动物的图案,显示出她们丰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桦皮桶煮肉和晒肉干
过去,鄂伦春人主要是以食兽肉为主。特别喜欢生吃狍肝。喜欢喝烧酒和马奶酒。遇客人来访,总是要以丰盛的酒肉款待,对投宿的客人,也会奉为上宾。喝酒时让长者先喝,吃肉也请长者先动刀切。
肉的做法主要有煮、烤、烧、炖等几种,其中,用桦皮桶煮肉,是因鄂伦春猎民在没有铁锅的情况下发明的一种办法。首先将洗干净的狍肉放到盛有水的桦皮桶里,然后将石头烧红不断投入桶内,再不断将桶内石头取出烧红,轮换利用石头的热量来把肉煮熟。
在夏季,当人们猎获较多时,则要采取晒肉干的办法把肉保存起来。一种是把肉切成条,撒上盐放在支好的湿木杆上晾晒,再在下边点上一小堆火。经日晒、火燎、烟熏出来的干肉条,一般可保存三四个月。另一种是将肉切成块,放到锅里,加上适量的调料,煮熟后再捞出来晒干。
烧 面 圈
烧面圈,鄂伦春语称之为“布拉曼乌恩”,是鄂伦春人最爱吃的面食。具体做法是:将和好的面擀成圆圈,然后埋在火灰里烧熟。有的猎人早上出门前,将生面圈埋在火灰里,晚上归来时就可取出食用。用这种方法烧的面圈,外皮焦脆,里面松软,吃起来喷香可口。
据说,鄂伦春人之所以喜欢吃烧面圈,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从前,小兴安岭脚下住着一个犸猊(妖怪),不仅吃马匹,而且还经常伤人。有一天,一位老人从炭火里取出面圈,自言自语地说:“唉,这是最后一个了,吃完了怎么办呢?”话还没说完,面圈就从老人的手上蹦下来往前滚。老人说:“面圈、面圈,你去哪里?”面圈说:“我去杀掉那个该死的犸猊!”面圈滚到了犸猊的住所,趁犸猊不在,赶紧将一块野猪皮放在门口,然后将两个野鸭蛋埋在火盆里,最后又拿一把野刺玫枝放在犸猊的铺位上。一会儿,犸猊回来了,一进门踩着野猪皮便摔倒在地,它又气又恼,爬起来匆匆走到火盆前,准备烧点肉吃,没想到木棍碰到炭火,里面的野鸭蛋就炸开了,炸伤了犸猊的眼睛,犸猊捂着眼睛摸到铺位,谁知刚躺下就又被刺得跳了起来,在房里东碰西撞,最后倒在火盆里烧死了。从此以后,烧面圈便成了鄂伦春人最爱吃的面食,他们认为吃烧面圈,人会更聪明,更勇敢。
仙 人 柱
“仙人柱”是鄂伦春族传统的居住房屋。它类似于美洲印第安人的庐帐住所,容易拆盖,很适合于游猎生活。
“仙人柱”高约五六米,底部直径约七八米,用30-40根松木或桦木杆搭成圆锥形架子,冬季用狍皮围盖,春、夏、秋季用桦树皮或少量棉布为盖,顶部不围盖,以便通烟和采光,遇下雨、下雪时,才暂时将上头盖一下。“仙人柱”的门一般朝南或偏东,正对着门的铺位叫“玛珞”,是男客人或未成年孩子的卧席;左右两侧的铺位叫“奥珞”,左侧是老年夫妇的席位,右侧是青年夫妇的席位。中央生一堆柴火,供做饭、取暖和照明用,任何人不得用刀或木棍拨火,更不能往火上倒水。
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人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住进了木头垒成的“木楞房”或砖瓦房。不过在房子旁边还习惯搭一个“仙人柱”,夏季天热时,住进去凉爽宜人,妇女们也喜欢在里面做针线、熟皮子。
猎人的伙伴
猎马和猎狗是鄂伦春猎民必不可少的狩猎帮手,尤其是在使用弓箭和火枪的时期,没有猎马的速度和猎狗的灵敏,再出色的猎手也难以对付凶猛的野兽。
鄂伦春人的马,眼尖、耳灵,很通人性。猎人若是看见了野兽下马打猎,它就静静地站着,一动不动,生怕惊动野兽逃走;若是猎人没看见野兽,它看见了,就打响鼻告诉主人。马群若遇见狼,母马就把小马驹围在中间,不让狼接近,公马就挺身出来与狼搏斗,直到把狼赶跑。马还是鄂伦春人的重要交通工具,不仅打猎时骑它,而且驮运猎获物、粮食和搬家,都离不开马。
猎狗也是猎人的好帮手,它不仅可以帮助寻找、追踪和捕捉野兽,而且在遇到危难关头时,还能挺身搭救主人。传说,以前鄂伦春人既养狗又养狼,因为狼在帮助主人狩猎时,表现得比狗还出色。但是有一次,一个猎人几天没有猎获,又饿又累,倒在地上睡着了。睡梦中听到狗和狼打架,他起来训斥了它们一顿就又睡下了。当他再次被吵醒时,感到很奇怪,便佯装睡着悄悄进行观察,结果看到了狼正张着血盆大口一步一步朝自己逼来,而狗为了保护自己竟不顾一切地向狼扑去……他明白了原因,开枪打死了狼。
出于对猎马和猎狗的特殊感情,鄂伦春人一般不杀马和狗,也不吃马肉和狗肉。
桦 皮 制 品
鄂伦春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们常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民歌曲调种类很多,风格多样,即兴填词,随编随唱。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模仿动物和飞禽动作的《黑熊搏斗舞》、《树鸡舞》,有表现狩猎的《依哈嫩舞》,有表现生活和娱乐性的《扇舞》、《转圈舞》等。
长期音乐舞蹈的熏陶,赋予了鄂伦春妇女丰富的想象力,她们不仅善于制作皮制品,而且很擅长用白桦树皮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在每年农历五六月间,也就是桦树水分充足容易剥皮的时候,用刀在白桦树上取一定距离横划两道,再直划一道,用手一掀,一圈桦树皮就剥下来了。剥下来的桦树皮用水煮一煮,就可以任意使用了。
鄂伦春妇女用桦皮制作的生活用品,主要有桦皮桶、桦皮篓、桦皮盒、桦皮碗、桦皮箱等器具,不但轻巧耐用,而且雕刻的花纹图案形象生动,美观大方,体现了鄂伦春妇女的勤劳和智慧。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