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赫哲族

2009-10-04 03:41  

    在东北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世代居住着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主要生产和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赫哲族。

    赫哲族人口很少,只有0.4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县,其余分布在佳木斯、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赫哲族居住地区景色壮丽、河流交织。盛产各种鱼类,其中以鲤鱼、鲟鱼和鲑鱼(大马哈鱼)最为著名。

    赫哲族历史悠久,与我国东北的古代民族“肃慎”、“挹娄”、“勿吉”、“黑水靺鞨”、“女真”等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清代的“黑斤”、“赫哲哈喇”即赫哲族的先民。

    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大多数通用汉文。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

 

苦难的历史  英勇的斗争

    赫哲族是一个饱经磨难而又富有斗争精神的民族。早在清朝建立之前,不甘忍受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和剥削的赫哲族人民就多次起来进行反抗。17世纪中叶,为抵抗沙俄的入侵,赫哲族人民与东北各族人民一道,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抗俄斗争:1643年,英勇地阻击了沙俄波雅科夫的“侦查队”对松花江口的入侵,除两名匪徒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1651年,对入侵的沙俄哈巴罗夫匪徒,进行了英勇的反抗;1682年,沉重地打击了入侵黑龙江下游地区的沙俄侵略者;1854年,同以穆拉维约夫为首的沙俄入侵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赫哲族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赫哲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求生存、求解放,赫哲族人民与东北各族人民奋起反抗,许多赫哲人参加抗日义勇军,转战于虎林、饶河、密山等地。抗日联军成立后,不少赫哲族的优秀儿女参加,与日军进行殊死斗争。

    面对赫哲族人民的英勇反抗,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了惨无人道的民族灭绝政策,一方面诱逼赫哲人吸食鸦片,另一方面实行“集家并屯”,强迫赫哲人离开适于渔猎生产的故乡,集中到荒草丛生、满目荆棘的深山密林里,归并为所谓“一部落”、“二部落”、“三部落”,与世隔绝起来。在那有进无出的人间地狱“集团部落”里,赫哲族人民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地窨子”,吃的是橡子面和野菜,穿的是“更生步”和麻袋片,疾病蔓延,人口锐减,一个原来有几千人口的赫哲族,到解放时只剩下了300多人,濒于民族灭绝的悲惨境地。

 

鱼 皮 衣 服

    过去,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他们不仅以鱼肉、兽肉为主食,而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做的。

    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的狍皮大衣,大衣的袖口、衣襟多镶边或染成黑色云纹,有的还在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钮扣。女子多穿鱼皮和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腰身较窄,下身和衣摆较宽大,便于走动。衣服的领边、袖口、衣边都绣上用鹿皮剪成的各种云纹和动物花样,有的还饰以海贝壳,美观大方。男女都穿鱼皮套裤,穿狍皮、鹿皮靴子和鱼皮靰鞡。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她们把大鱼十几斤至数十斤重的皮剥下后,去鳞、晾干、揉搓,使其如同绒棉一样柔软,然后拼接、裁剪、缝制。有关鱼皮制衣,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从前,黑龙江边有一对年轻夫妻,男的是叉鱼能手,女的是缝衣巧匠。一天,丈夫捕获了一条大鱼,背回家后对妻子说:“这条鱼,不仅皮质好,而且皮面宽,够你做件好衣服了,你就施展你的手艺吧……”可妻子看了看,却嫌鱼身上伤痕太多,而且又叉有窟窿。对丈夫说:“这样的鱼皮,手艺再高,做出来的衣服也不会好看,以后叉鱼不能叉鱼身,只能叉鱼鳍和鱼嘴。”丈夫根据妻子的要求,反复实践,结果男的叉鱼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女的做出的鱼皮衣服也越来越漂亮。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赫哲人穿鱼皮衣服已成为历史,棉布、毛料等布料已逐渐替代了鱼皮和兽皮。

 

   

    以渔猎生产为主的赫哲人,饭桌上的主要菜肴离不开鱼,他们在吃鱼方面很有些讲究。日常都吃新鲜鱼,而且吃的方法很多。有把鱼穿在烤叉上用火烧烤,待鱼肉烤得“吱吱”发响冒热气时,撒上食盐吃;有把鱼肉切成薄片,加上食盐、生姜、葱进行蒸食的。有把冻鱼去皮、切成薄片,加上食盐,稍事熏烤即吃的。但妇女最擅长的还是炒鱼毛。

    炒鱼毛,即将各种鲜嫩的肥鱼,如槐头、草根、胖头鱼等,洗净煮熟,然后去皮、去骨,弄成丝,再加佐料炒成“它斯罕”(“鱼毛”)。这种“鱼毛”不仅吃起来味美可口,而且能储存很长时间不变质,是赫哲族的一道风味佳肴。

    另外,对捕获旺季吃不了的鱼,赫哲人就用日晒火烤的办法进行加工、贮存,以备淡季食用。“稍鲁”就是一种用火烤干的便于贮的鱼肉块或鱼条子,吃的时候,炒、炖、煎均可。他们常将“稍鲁”当点心给孩子吃。

 

   

    地窨子,赫哲人称“胡如布”,是赫哲人早先居住的比较原始、简陋的住所。其搭盖方法是:先在地上挖约一米深的坑(坑的大小依住的人数多少而定),再在紧挨坑边的地面上筑起约一米高的土墙,支上楔形架子,架上梁木,搭上檩子、椽子,铺上箔条或树枝,培上约20 厘米厚的土,然后苫上草。这样,一座地窨子就算搭成了。

地窨子一般选择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搭盖,大都座北朝南,门旁开一小窗,用以透气和采光。里边大都筑火炕,也有搭铺板的,上铺兽皮,以防潮防寒。室内中间设火炉,烟囱由房顶伸出。

新中国成立后,赫哲人的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住上了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砖瓦房。

 

狗 拉 雪 撬

用狗拉雪撬,是赫哲人过去主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

雪撬构造简单,用两根长约3米的榆树或桦树杆子,削薄两头后弯成弓形使两头翘起,再在两根平行的树杆前后安上高约50厘米的四根立柱,然后用四根横档拼接,中间稍作铺垫即成。但用来拉雪撬的狗倒需要经过训练。一般从幼犬开始,就得用脖套将其挂在家中的木桩上,以锻炼其臂膀的拉力,然后逐渐训练其耐力和听从主人指挥等,尤其头狗还要经过特殊的训练。

一架雪撬,可用5-7只狗拉,也可用十几只狗拉。头狗拉一长绳走最前面,其余的狗套在支绳上合力拉总绳。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拉70斤左右,日行200-300里。

后来,狗拉雪撬虽然已被马拉雪撬逐渐代替,但经过训练的狗仍然是赫哲人的好帮手,它们在狩猎、看家、保护主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干 钩 钓 鱼

    赫哲族在长期捕鱼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不仅对各种鱼类的习性相当熟悉,而且还能根据鱼在水中游动的波纹识别出是什么鱼;不仅能根据波纹的变化知道鱼的走向,手起叉落将鱼叉出水面,而且还掌握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干钩钓鱼。

所谓干钩钓鱼,就是拿不用鱼饵的钓钩钓鱼。这种钓钩约10厘米长,样子像一条小鱼,头部和尾部有利钩,用铅熔铸而成。当冰封江面的时候,赫哲人就到冰面上凿出直径30厘米的窟窿,把钓钩用线挂着垂入冰窟里,并且不停地拉动,使钓钩一起一落像活蹦乱跳的小鱼,诱使蜇罗鱼、雅巴沙鱼、兔子鱼、白鱼和狗鱼等来吞食,并把它们钓上来。

    这种钓鱼的方法,赫哲族男女老幼都喜欢,虽然在江面上钓鱼很冷,有的脸颊冻得红扑扑的,有的眉毛、胡子都挂了霜,但他们一点都不在乎,聚精会神地拉动着鱼钩,一条一条地把鱼钓上来。钓上来的鱼,有几斤重和十几斤重的,也有几十斤重的。既是物质的收获,也是精神上的享受。

 

   

“依玛坎”是赫哲族的一种说唱文学,它流传很广,深受人们喜爱。

“依玛坎”形式比较自由、活泼,说一段唱一段,不需乐器伴奏;语言生动、形象、押韵,情节扣人心弦;腔调很多,有男腔、女腔和苍劲、悲壮的"老翁腔",也有委婉轻柔的少女腔,有欢乐调,还有悲泣调。内容主要是歌颂英雄、歌颂爱情和记述围猎、捕鱼、战争等史迹。歌手们在劳动之余和节庆之际,或聚于江边或集于庭院,烧起篝火,边说边唱,有时一唱就连续好几天。

赫哲族人民还喜欢音乐,善于唱歌,流传着许多民间歌曲。其中“嫁令阔”曲调轻柔悠扬,用以歌颂大自然和抒发对家乡的热爱;民间小调“呵呢呐”,曲调明快,尤为妇女所喜爱;船歌、情歌和猎歌则婉转清秀,优美舒展,旋律奔放。赫哲族人唱歌,歌词大都是触景生情,即兴而编的。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