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黔东南州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乡

2011-11-25 19:49  

  【概况】
  尚寨土家族乡位于镇远县西北部,距县城48公里,东临岑巩县客楼乡,西接本县羊场镇,南与本县都坪镇相邻,北与石阡县伍德镇接壤。

  1953年设尚寨乡,1958年成立尚寨乡人民公社,1983年撤消乡人民公社,改称乡人民政府。撒并建前隶属羊场区,自1988年成立土家族乡至2003年,全乡辖6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2004年,尚寨村与杨柳塘村合并为尚寨中心行政村,丰收村与苗屯村合并为丰收中心行政村,现辖4个行政村61个村民组。截止2010年,全乡总人口为7630人,土家族人口为702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2%。

  尚寨地处高寒山区,辖区内山陵起伏,海拔落差较大,最高海拔达1200米,最低为700米,土壤以白岩沙地为主、黄壤地为辅。辖区国土面积7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487亩(其中田面积为3415亩),林地面积4465.6公顷。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高度在700至12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4—1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4℃,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4.8℃,年平均降雨量为1278.1毫米,森林覆盖率56%,素有“森林之乡”的美誉。乡内旅游景点主要有高过河风景名胜区和白水滩景区,特色物产资源主要有油茶和茶叶,现有天然油茶林1000余公顷,茶叶150多公顷。

  【经济发展】

  乡政府制定了“稳定粮油,主抓烟畜,吹响唢呐,发展旅游”的工作思路和烤烟强乡、畜牧富乡,文化兴乡,旅游活乡的“四乡”战略。一是继续巩固和抓好传统农业生产,提高粮油种植水平及产量;二是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动群众种植优质烤烟和改良畜牧品种,切实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走 “一村一产业,一户一技能”的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动群众种植烤烟,将烤烟培育成尚寨的支柱产业;三是进一步挖掘和发展土家民族文化,结合高过河旅游景区的开发,切实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尚寨的知名度,推动经济发展。

  截止2010年,尚寨的烤烟产业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一个发展过程,烤烟种植规模从2002年的300亩增长到2010年的2450余亩,年创产值300余万元,创税80余万元,成为支撑全乡经济的一大支柱。2010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为3150万元,人均纯收入的2450元。

  【社会事业】

  在公路建设方面,截止2009年,全乡实现了村村“三通”,即:通公路、通电、通电话,全乡61个村民小组已实现组组通公路。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1998年,实施了尚寨街道硬化工程,改善了街道社区的居住环境;2003年,实施了12户异地移民搬迁工程,规划了尚寨街道新区建设,于2006年8月对异地移民新区街道进行硬化并对老街排水沟进行整修,2007年11月,安装了街道路灯,改善了街道居民的生活环境。

  在办公设施建设方面,1997年,修建了尚寨民族中学,结束了尚寨乡无中学的历史;2002年修建了尚寨村和律令村委会办公楼,2003年修建了丰收村和大河村委会办公楼,改善了村级办公条件;2004年,尚寨土家族乡人民政府办公大楼落成,购置了全新的办公设备,使乡人民政府正式步入了现代化办公的历史时代。

  【民族文化】

  服饰 尚寨土家族服装式样为三大。即衣大、袖大、裤脚大,男女头上缠着包头帕。妇女的上衣向右开襟,称“琵琶衣,和尚领”,布扣子,大袖口。搭肩,袖口,衣脚边均有三条显眼的花边栏布杆。大裤脚,白布裤腰,裤脚也有显眼的三条花边栏布杆。脚穿绣花鞋,胸前围绣花围腰。男上衣为对襟衣,布扣子。裤子是青蓝布,白布做裤腰,大裤脚,脚穿青布面白底鞋。包“裹脚”,腰系布带。结婚时,头戴顶子帽,脚穿新娘送的绣花踩堂鞋,长衫套裤。老年人喜欢冬天穿棉套裤,脚穿布鞋和 “双鼻梁鞋”,下雨天穿布底桐油钉鞋。

  土家族歌谣 土家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大山深处,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男耕女织的生活,其歌谣带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泥土气息,折射出土家族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现实。歌谣主要有:情歌、酒歌、叙事歌、木叶歌、伴嫁歌、哭嫁歌、哭丧歌、孝歌。除歌谣外,还流传讲吉语等口头文学。

  土家族舞蹈 尚寨土家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唢呐舞、傩戏舞和摆手舞。 唢呐舞主要是男性所跳,在唢呐吹奏时伴以舞蹈,往往会陶醉其中。傩戏舞是土家人在还愿、驱逐鬼邪时,巫师身着法衣,手执彩旗边跳边念咒语,世代相传便成了今天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摆手舞是土家妇女最擅长的一种舞蹈,妇女们手拿丝巾,一边轻轻迈动舞步,一边轻摔手臂,其舞步轻盈,姿态优雅。土家族的这些舞蹈是土家人长期的生活结晶,它来自生活,在时光流逝的漫漫长河中得以不断地升华,成为今天土家民族文化之瑰宝。

  传统习俗 尚寨土家族有拜祭土王的习俗。该地区有较大的一宫、一桥、两庙、三阁,即:禹王宫、凉天桥、朝阳庙、 飞山庙。每个村落都修有土地庙。土地庙种类很多,有“天门土地”、“把坳土地”、“桥梁土地”、“寨头土地”、“长生土地”、“山神土地”、“秧苗土地”等。每年初一、十五和春节,都要敬土地。敬祭方式:一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大祭时,都集中于土王庙,据苗屯村朝阳庙和尚刘志说:祭时,除念经祈求保佑外,还有唱歌、跳舞等活动项目,热闹非凡。

  唢呐 尚寨土家族人民有吹唢呐的传统和技术。唢呐调有72种。曲调名称主要有《大红花》、《四季牌》、《行路牌》、《迎亲曲》、《谢茶曲》、《拜客曲》、《送客曲》、《上轿牌》、《下轿牌》等。在立新房、住新房、结新娘、给老人祝寿等喜庆场合,普遍吹《大红花》等曲调。曲调轻松活泼,节奏平稳规整,旋律淳朴典雅,加上吹鼓手的技艺高强,使喜庆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行路牌》、《步步高》、《贺喜牌》等多用于接新姑娘、给新居主人或对老人祝寿、送匾时吹奏。催促姑娘上下轿,只要把《上轿牌》、《下轿牌》用唢呐一吹奏,说明时辰已到,娘家尽快安排姑娘出门,婆家也急忙准备接新娘拜堂。

  傩戏 尚寨土家族傩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具体起源于什么时候,因无文字记载,无据可考。相传在很久以前,土家族人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与外界的联系很少,过着自给自足的丛林生活。由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天灾人祸时常发生,为了驱赶邪魔,土家人头戴用树皮制作的面具,群起而舞,口念驱邪咒语,祈求上苍保佑。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今天的傩戏地戏文化,在封建社会,傩戏成为土家人祈求平安的精神寄托和信仰。经过代代相传,现尚寨土家族乡仍有部分传人,较为完整的傩戏剧本保存在丰收村苗屯刘安银处。傩戏剧本分为追魂造案篇、开天门篇、办儿解关煞篇、翻案篇、开山干生篇五个个部分。刀功部分的主要节目有:脚飞钢刀、过刀尖、头顶刀杆飞人、过刀桥、上刀台、上刀山、上刀车等。

  愿戏 土家族愿戏分为六个部分,即六场。第一场:领兵土地与押兵先师。第二场:开路将军,开路先锋。第三场:灵官小鬼。第四场:甘生八朗领生九朗。第五场:卖香童子,白脸先锋。第六场:梁山土地。愿戏往往是二人一唱一和的形式,法师身着法衣,头戴面具,手拿法器,边唱边伴以舞蹈,在锣、鼓、铁等乐器敲打中进行,所唱内容十分滑稽,常常逗得围观者哄堂大笑。尚寨土家族愿戏在尚寨曾姓中传承,律令村冉溪组曾华为第十八代传人。

  省级自然风景区——高挂河
  高挂河风景区属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一个鲜为人知而又充满野趣神韵的旅游处女地,它以龙江河的上段——高挂河为轴线,向西北蜿蜒11公里,河流落差200米,两岸原始森林植被拓展数公里。景区内山势险峻,河谷深切,森林密布,人迹罕至。

(资料来源:贵州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乡政府)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