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迎来一批游客,点单要看马社火。村支书赵小龙立即召集村民披马化妆,村民放下锄头就是演员。2016年,新和村整合资源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活动室、排练室等一应俱全,依托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马社火,开发马社火展演、农事体验等旅游资源。“已接待游客3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可达6200元,比上年增加500多元。”赵小龙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年把“文化惠民”列入民生计划。如今,宁夏“文化惠民”做足了便民、乐民、育民、富民四篇文章。
自治区财政连续多年投入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示范性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层文艺团队、农民文化大院985个,目前全区共有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90个、民间文艺团队1136支、农民文化大院730个,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连续5年将免费开放服务列入文化民生工程,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十二五”期间免费开放服务人群累计510万人次,“文化便民”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宁夏大力开展“文化乐民”“文化育民”各项活动。5年来,年均开展送戏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工地演出1600多场,累计开展“送戏下乡”公益性演出8608场。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创作了《回民干娘》《花儿》《月上贺兰》等一批文化精品。以“清凉宁夏”为主题,示范带动全区发展特色品牌群众文化活动40多个,每年开展广场文化演出1500多场,观众累计达10多万人次。
宁夏培育发展文化产业不遗余力,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由2012年的54家增加到目前的107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51.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4.94亿元。“文化富民”更多地还表现在文化精准扶贫方面。2016年,争取专项资金1700余万元,为110个贫困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了文化广场、简易戏台、多功能活动室等。今年又争取支持资金1.5亿元,力争到8月底全面建成宁夏贫困地区606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网络建设的重点,抓好这一工程,就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杨学农 龚其云 王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