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方针,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以水资源消耗总量和消耗强度的刚性约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转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区用水总量190.29亿立方米,在保证全区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5618.4亿元增长到2016年7758.24亿元的同时,实现了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0年的40.19立方米/万元减少到2016年的22.4立方米/万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大小河流40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96条,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
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自治区重点开展了节水增粮、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水权转让等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为内蒙古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加强已建项目的计划用水管理和水平衡测试管理,强力推进新建工业项目的节水水平。严格执行城镇生活节水强制性标准,全区12个盟市所在地全部出台并实施了居民阶梯水价制度、非居民用水超计划或者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生活用水浪费现象逐渐减少。
内蒙古还强化用水监控管理,严格执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用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对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征收了累进加价水资源费,并将本级水资源费纳入自治区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2016年,内蒙古共对1万余户纳入取水许可管理和部分公共管网覆盖范围的用水大户实施了计划用水管理,对超计划取用水户实施了累进加价制度。全区各级征收水资源费达到9.02亿元,比2015年提高48%。
与此同时,内蒙古大力推进节水载体建设。从2007年开始,自治区共安排2500万元水资源费,分5批对130个节水型单位以“以奖代补”形式进行了表彰奖励。钢铁、石油炼制、纺织染整、造纸和火电等5个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到63%。并通过规范用水管理、加强用水计量、建立水价机制、加大再生水利用等手段,开展以县域为单位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区共建成节水型企业、机关、学校、幼儿园、社区等各类节水示范载体400余处。2016年,内蒙古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第二批水情教育基地,已有10万多名中小学生接受了节水科技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