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获悉:西藏自治区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8名。其中,五年内新增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3项;新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得到不断健全。
据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周泓洋介绍,五年来,西藏紧扣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战略目标,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着力在名录建设、活态传承、合理利用和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全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西藏现有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323项,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50名;市(地)级代表性项目289项,县级代表性项目1153项;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67名。
“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33亿多元,为国家级项目的保护、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以及相关传习传播活动提供了经费保障。”周泓洋说,西藏还出台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高经费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各级财政对藏戏、格萨尔两项联合国项目的累积投入超过1500万元,重点保护和扶持民间业余藏戏队和格萨尔艺人。目前,全区民间藏戏队由此前不足50支迅速发展到140余支,藏戏艺人近3000人,格萨尔说唱艺人近100人。
另外,在已有的2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藏戏、格萨尔)基础上,藏医药项目从未进入国内预备名单的前提下,前置进入前三位,并于今年3月,作为我国唯一项目,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