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宁夏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扶贫功能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7-09-29 11:16来源:国家民委网站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实施“技能致富”计划,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举措,与发展地方经济、劳务经济、设施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不仅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更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持续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人才智力基础。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制度及资金保障机制,解决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可持续的问题。9月11日,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宁夏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以扶贫开发重点县职业教育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为主要对象,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为延伸,以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为抓手,引导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提素质、学技能,稳就业、增收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职教强民、资助惠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自治区切实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强化经费保障“十二五”期间,自治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从2008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现在每年1亿元,市、县政府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争取中央各类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累计10多亿元。坚持经费投入重点向中南部贫困地区倾斜,使得中南部地区民族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二是加强民族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做到“应保尽保”,解决学生“进的来、有学上”的问题。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自治区调整布局、整合资源,强化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投入61.74亿元建设西部最大的职业教育园区,占地8.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1.3万平方米,截至2016年年底,园区已入驻学校14所,在校生达6.8万人,全部建成后可同时容纳10万人学习和实验实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并且规定园区院校优先录取宁夏中南部地区学生。自治区还投入近9亿元在西海固地区新建、改扩建7所职业学校。重点支持5个地级市建设综合性实验实训基地,支持人口在20万以上的县建设县级职教中心,打造自治区、市、县三级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目前全区建设各类职业院校37所,其中10所高职学院,27所中职学校,基本保证各县域均有一所中等职业院校。在这些学校中,有3所高职院校、14所中职学校已建成国家示范学校,13所中职学校进入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行列,特别是固原民族职业学校、西吉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隆德县职业教育中心、海原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4所山区中等民族职业学校建成了国家级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目前高职院校能容纳5万名、中等职业学校能容纳12万名以上学生,全区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7万人。在专业设置上,各地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统筹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开设了物流管理、枸杞保鲜与加工等特色专业100多个。“十二五”期间,全区23.3万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向东部输入9万多学生,有8万学生来自中南部山区贫困家庭,稳定就业就有5万多名,有97%的学生实现了一次性就业。 “十三五”期间,将充分发挥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作用,挂牌建设11个自治区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技能培训基地,为贫困人员免费开展高水平的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三是建立比较完善的资助体系,做到“应助尽助”,解决学生“上得起学”的问题。自治区从2013年以省为单位在西部率先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初中毕业未升入普通高中、高中毕业未被大学录取的学生成为宁夏教育扶贫的重点帮扶对象,不仅全部被纳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涉农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还能获得每人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2016年开始,固原市辖区学生免收住宿费、书本费并增加生活补助(其中住宿费800元、书本费400元、增加生活补助500元),生均每年补助1100元。从2017年开始,自治区将“9+3”(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实行3年免费中职教育)职业教育政策范围从固原市四县一区扩大到中南部九县区。“十三五”期间,对全区高职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实施免学费政策(每生每年4200元)。同时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构建起国家资助、扶贫资助和社会资助三大体系。自2007年以来,全区中等民族职业学校学生共有23万人次享受到每人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有3.5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得到“雨露计划”每人每年1500元的补助;近1万名学生接受了社会资助基金。自治区从基层实际出发,探索构建教育扶贫立体框架,创新推出“3318”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即:在建档立卡贫困生全程资助体系、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结对帮扶体系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对一师生关爱体系三个体系之下,通过领导干部定点联系、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和教育扶贫成效考核评估三套工作机制,着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富民、贫困学生资助惠民等10个专项行动,以实现普及水平全面提升、薄弱学校全部达标、困难学生全程资助、职业教育全力助推等8个教育扶贫目标。

  四是加大民族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力度,解决学生“学得好”的问题。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上好学成为宁夏教育扶贫的当务之急。自治区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职业教育教师编制管理方式和专业技能型师资引进、聘用、培训办法,针对全区存在职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通过国家级、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专业课教师基本轮训了一遍。近三年来,自治区和天津市进行教师双向交流,天津派遣教师支宁、宁夏派遣教师到天津挂职锻炼,学习天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从2016年开始,天津市财政出资,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每年为宁夏培养50名职业教育免费师范生,改变全区教师结构问题。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有力促进了民族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解决了学生“学的好”的问题。自治区充分发挥示范骨干职业院校辐射带动作用,探索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教学联盟等多种办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结对帮扶。通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着力提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质量。按照“2+1”模式,为贫困地区每一所中职学校安排一所高职学院和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开展结对帮扶。

  五是加强职业教育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解决学生“能就业、用得上”的问题。自治区多渠道帮扶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精准实施职业院校贫困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帮扶,建立职业院校贫困家庭学生实名制信息库并建档立卡,点对点做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为了鼓励中南部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到东部发达地区创业就业,自治区成立了山东、福建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站,为到东部地区实习的学生提供服务,并协调地区、校级之间做好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2006年至今,宁夏赴东部地区实习和就业的学生总数已超过9万人,其中来自中南部地区学生约为8万人,已经有超过7万名毕业生在东部地区成功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5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会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宁夏增加了本科招生计划50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已经落实了100名免费师范生培养经费共480万元。

  近年来,宁夏全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5.8%,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2%,职业教育总体就业率达到95%以上。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改变农村学生命运,成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助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