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祖国的北部有一片狭长的高原地带,由东北向西南斜伸,横贯东北、华北和西北。它就是辽阔、富饶、美丽的内蒙古自治区。早在700多年前就以成吉思汗的英名威震世界,以能征善战名扬天下的蒙古族,如今就主要聚居在这里。
蒙古族,现有581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除399多万人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外,其余182多万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持、巴尔虎布里亚特3种方言;文字是13世纪初用回鹘文字母创制的,后经多次改进,现已规范。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宗教在其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统一中国 建立元朝
“蒙古”最早见于唐代,汉文译为“蒙兀室韦”,是当时蒙古地区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
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是蒙古部落的摇篮。大约在7世纪,蒙古部落开始向西部草原迁移,到12世纪时分布在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肯持山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还有其他一些大小不等的部落。13世纪初,蒙古部落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于1206年被推崇为大汗,号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从此,蒙古地区诸部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共同体——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勇于开拓的民族。13世纪初,刚刚形成的蒙古族就在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不断西征,先后建立了横跨亚欧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汗国,打通了亚洲和欧洲的陆路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特别是把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的文明进步。
在西征的同时,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古思汗又挥师南下,不断巩固和开拓祖国的疆土。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多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比过去任何一个朝代的疆域都要辽阔得多的元朝,定都北京,建立行省制度,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
空前统一而强盛的元朝,确立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巩固和发展了我们多民族的国家。
近代革命的历程
到了近代以后,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蒙古族人民又英勇地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蒙古族人民踊跃捐献马匹和银两支援前线,并组织好骑兵随时听候调遣。在镇海保卫战中,蒙古族将领、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率领所部将士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以身殉国,表现了一个爱国将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侵略军进犯大沽口,为了保卫大沽口,驻守在那里的2000多名蒙古族骑兵,在内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指挥下,奋起自卫还击。经过昼夜激战,击沉敌舰4艘,毙伤敌军400多人,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局部战斗胜利。
太平天国时期,鄂尔多斯草原爆发了反抗封建统治的“独贵龙”运动(参加者,开会时围成圆圈而坐,发表文件签名时也签成一个圆圈,以保护领导者)。此后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蒙古族人民便以“独贵龙”的形式,同反动统治阶级不断地展开斗争,其中最杰出的领导人是锡尼喇嘛。
辛亥革命时期,蒙古族人民又开展了以保护牧场和反夺地为中心的反抗北洋军阀的斗争,以锡尼喇嘛领导的乌审旗“独贵龙”运动,成为当时伊克昭盟革命的中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蒙古族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924年,多松年、李裕智、乌兰夫、奎壁、吉雅泰等蒙古族先进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北京蒙藏学校组成蒙古族的第一个党支部。此后,一大批蒙古族优秀儿女积极投身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道,为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并率先于1947年5月1日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
科技文化的贡献
具有悠久历史的蒙古族,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以其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浩如烟海的灿烂文化和卓越的科技成果,为丰富祖国文化宝库,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蒙古族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以巨大的艺术概括力,生动地叙述英雄江格尔及其他勇士同来犯之敌顽强斗争,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
成书于13世纪的《蒙古秘史》,是我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巨著,它与成书于17世纪中的《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有关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文学家尹湛纳希撰写的历史小说《清史演义》和长篇小说《一层楼》、《泣红亭》、《红运泪》,开创了蒙古族长篇小说的先河;
元宪宗蒙哥是我国研究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第一人。
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明安图,是我国第一个用解析方法计算圆周率的人,他撰写的《割圆密率捷法》独立证明了3个三角函数解析式,为我国数学在19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墨尔根是我国最早将冰冻麻醉法用到外科手术中的医生。
元太医忽思慧,用汉文写的《饮膳正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营养学专著。
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他所拟定的生物蜒科化签定分类工作十项标准,为各国所采用。
兽医学博士旭日干用试管培育出世界第一只“试管山羊”,被称为“试管山羊之父”。
玛拉沁夫、宝音德力格尔、德德玛、滕格尔、莫德格玛,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歌唱家、舞蹈家;摔跤运动员宝玉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夺得古典式摔跤100公斤级冠军,实现了我国摔跤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的零的突破……
蒙古袍与蒙古包
蒙古族为了便于骑马、放牧以及抵御严寒酷暑,发明了适合自己生活需要的服饰——蒙古袍。
蒙古袍,是一种右衽、斜襟、高领、长袖、镶边、下摆不开衩的长袍。穿上这种又肥又大又长的蒙古袍,在骑马放牧时能护膝防寒,在夜间睡觉时又能当被子用;长长的袖筒,冬天可护手持缰,夏天可防蚊虫叮咬;宽宽的腰带,在骑马时还能保持腰板的稳定和垂直。所以,蒙古族无沦男女老少都喜欢穿它。
蒙古袍的用料有季节之分,颜色也由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夏袍(亦称单袍),多用细布、绸缎之类制作;冬袍(亦称棉袍或皮袍),多用粗布、毛料等制作。男子大多喜欢棕色和深蓝色;女子大多喜欢桔红、浅绿或粉红、浅蓝色;老年男子则大多喜欢青、灰两种颜色。
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住房。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易装易拆,易于搬迁。一座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搭盖起来。再有,蒙古包看起来外形不大,但包内的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也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很适合牧民的生产生活。
蒙古包有大中小三种规格,由条木椽子、网状编壁(蒙古语称“哈那”)、天窗、门和毡子等构成。搭盖蒙古包有严格的程序:竖立包门,支撑“哈那”,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哈那”毡子,蒙包顶衬毡,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布,围“哈那”底部围毡,最后用绳索加固,一座蒙古包就算搭成了。
蒙古包一般坐西北朝东南。包内中央设炉灶,烟囱从天窗伸出去。炉灶周围铺毛毡,经济条件好的还要铺上地毯。包内右侧是家中主要成员的起居处,左侧是晚辈的坐处及睡觉的地方。
手把肉 烤全羊
蒙古族人以肉食、奶食为主,尤其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人,更喜欢吃绵羊肉,而且吃法也很有特点。
“手把肉”,是蒙古族人传统的食肉方法之一。具体操作是,将一只肥嫩的绵羊切开胸膛,用手拉住主动脉,剥皮取出内脏,洗净,去掉头和蹄子,然后将其切成若干块,不加任何佐料放入白水中煮,等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让大家用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下来蘸着佐料吃。“手把肉”,吃起来不腻不膻,肉嫩味美,营养丰富。
“烤全羊”,是宴席上最高贵的佳肴。其做法是,将煺尽毛的整绵羊,去内脏,洗净,带着头串在特备的装置上吊好,将各种调味品放入整羊体外的切口和腹腔内,再在羊皮上涂一层食油,然后装炉烤制。大约经过三四个小时,一只外皮香酥、肉嫩味美的全羊就烤成了。吃“烤全羊”时,先把“烤全羊”放在大盘中端到宴席上请宾客观赏后,再把“烤全羊”端回去按皮和肉分别切成块或片,然后再重新端回席桌供宾客享用。
还有一种吃法叫作煮“羊背子”,也就是通常人们常说的“整羊席”。这是仅次于“烤全车”的宴席。煮“羊背子”,就是将宰杀后去了皮和内脏的整只绵羊,从脊背上第七根肋骨到尾部截为一段,四肢、肋、胛各为一件,入锅在白水中煮熟取出,按卧羊的姿势置于大盘中,将羊头置于羊的颈部位置,然后上桌供宾主食用。吃“羊背子”时,由主人按照民族传统礼节,先请客人食用,以示敬意,然后大家才可以动刀割肉吃。
奶茶 马奶酒
蒙古族人酷爱饮茶,而且特别喜欢饮用砖茶煮的奶茶。煮奶茶,一般是将砖茶捣碎,放入锅中加水煮,煮好后将茶叶滤去,再加入鲜牛奶并不断用勺扬茶,直到茶乳交融即可饮用。
牧民喝奶茶,都喜欢用奶茶泡着炒米、奶豆腐、奶皮子喝,这样既能温暖肚腹,抵御严寒,又能帮助消化,还能补充因吃蔬菜不多而缺少的维生素。因此,在牧民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餐无茶。”
除奶茶外,马奶酒也是蒙古族牧民的传统饮料之一。马奶酒的酿制,一般是先将马奶子装入皮桶里,加入酒曲使之发酵,并且每天用木杵子搅动若干次,数天以后,乳脂分离,酒浆自出,就成了甘醇可口的马奶酒了。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发现马奶中维生素的含量比牛奶高9倍,鲜马奶酿成酸马奶后对许多慢性疾病有疗效。所以,喝马奶酒、制马奶酒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勒 勒 车
勒勒车是蒙古族牧民过去的主要运输工具。勒勒车,由于其轮子特别大,一般直径在1.5米左右,所以,又叫大轱辘车。正因为其轮子大,无论是草原的沼泽地,深雪的原野,还是泥泞的土路,它都能适应,所以,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
勒勒车多选用桦木、柞木、榆木和柳木做原料,制作时,先将选好的木条烘烤成弯形,然后将其拼接成外轮,再在外轮与车轴轮之间穿安上十几根车辐,便成了大轱辘。两个大轱辘间安上车轴,加上车辕就成了“勒勒车”。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特别是在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和锡林郭勒盟一带,每个牧民家都有两三辆勒勒车,有的牧民家甚至有十几辆乃至几十辆。一牛驾一车,每辆车的牛缰绳相互挂着,一人就可以赶七八辆以至十几辆。平时用它运木料、牛粪,转场时用它搬运蒙古包。由于家家都有很多勒勒车,所以,平时不用车时,常常将勒勒车围在蒙古包四周,作栅栏用。
“那达慕”大会
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蒙古语即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13世纪初,蒙古族的首领们每当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时,都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
最初的“那达慕”,只进行摔跤、赛马和射箭中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将摔跤、赛马、射箭比赛结合在一起,成了男子三项竞技的固定形式。正如当时“那达慕”颂词中所唱的那样:“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三项‘那达慕’接连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并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以前均有发展。但由于王公、贵族的操纵,“那达慕”成为王公、贵族得名得利的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那达慕”大会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丰富的发展。除有传统的摔跤、赛马和射箭外,还增加了马术、武术、射击、拔河、赛骆驼、打布鲁等比赛。同时,还进行文艺演出和物资交流等。
摔 跤
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没有摔跤就不能称其为“那达慕”。
蒙古式摔跤,首先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将参加摔跤的摔跤手进行编排和配对,人数必须遵循2的倍数,不得出现奇数,最多可达512人或1024人,参加者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比赛采取单淘汰制,失败者不得再上场。
摔跤手的服装很特别,上身为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背心边沿镶有铜钉,系腰带;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脚登蒙古靴,颈上套五色绸穗制成的彩条,彩条越多,标志着他获得的奖越多。摔跤手出场、收场,都要跳跃。出场时跳跃高而快,时间也长,是激烈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收场时是慢跳回原地,是放松活动。比赛时,不限时间,不许抱腿和跪腿,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即失败。凡参加摔跤比赛的摔跤手都有奖品,前三名的奖品比较重。蒙古族对最有成就、最负盛名、最有威望的摔跤手,授予“达尔罕”终身的荣誉称号。
每当摔跤比赛结束,歌手们就唱起了对摔跤手的赞词:
从七百勒远挥舞而来,震得山摇地动;
从八百勒远挥舞而来,震得草原颤动:
他咆哮着狂舞,越舞力气越盛。
从前面猛一看,他好像一只斑虎;
从后面乍一看,他好像一只狸虎。
他有雄狮般大的力气,他有巨象般高的身躯,堪称举世第一。
射 箭
弓箭,是古代蒙古族人解决衣食问题的工具,也是进行自卫防身和进攻的武器。历代相传的弯弓射箭之术。至今仍然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体育和娱乐项目。
关于弓箭,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传说。这些传说除了传颂各个时代蒙古族弓箭手射杀猛兽、恶魔,战胜各种敌人的英雄事迹外,还有一个叫做《天降弓矢》的故事。它说的是,在古代,蒙古族人有一次同敌人作战,不幸被敌人包围,而这时,自己的弓多数已经坏了,箭也用完了。正在万分危急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雨,雨停时一看,遍地都是弓箭,于是蒙古族士兵迅速拾起天降弓箭射杀敌人,打了胜仗。这虽然是个传说,但它反映了弓箭对于古代蒙古族人的繁衍和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蒙古族射箭分骑射和静射两种。蒙古族最善于骑射。在枪炮等火器出现之前,他们的骑射是相当利害的。他们除了善于骑射,而且还善于利用毡车、毡帐等物防御敌人进攻的弓箭,使自己不受任何损伤。
射箭比赛时。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无具体规定,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前,比赛的设施也比较简单,一般都是备一个牛皮靶子,置于四五十步远处,五六人一组轮射,以能射穿靶子者为胜。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不仅设施日益讲究,而且也立了一些新规矩。
现在,骑射比赛一般每人射9箭,分3轮射完并以中靶的箭数多少来决定名次。比赛的场地通常为85米长,场上根据参加比赛者的多少来设靶。靶位有高有低,在设3个靶位时,一般是把第一靶设在2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直径大约0.3米的彩色布袋,第二靶为另一颜色的布袋,第三靶不仅布袋颜色与前两靶的不同,而且在形态上也有区别,以三角形者居多。每个布袋里填满绒毛或棉花。比赛时,射手手持弓箭,策马向前,在快速飞奔中发箭,以射中环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静射比赛,射手一般是在规定的距离点,静立发射。
赛马和马术
每当草原举行“那达慕”大会,近者方圆50公里,远者上百公里以外的牧民,都要驱车乘马赶去参加披红扎彩的长距离赛马。
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均可一齐上阵。赛程20、30、40公里不等。为了减轻马的负荷,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的彩衣,配上长长的飘带,显得格外的英武。
蒙古族喜爱赛马,也十分注重马术。历史上,成吉思汗的13个“古列延”(军事组织)里,能骑善射的就达3万多人。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牧民特别是青年结合民兵训练和边防建设,广泛地开展了群众性的马术运动。1951年,内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了马术队,并有计划地培训骨干,制订规划,举办竞赛,以提高骑术水平。40多年来,他们在马球、赛马、驯马和障碍、斩劈、轻乘等马上技巧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除了能在马上做各种平衡、支撑、倒立、空翻、转体、飞身上马等动作外,还能在奔驰的马背上叠罗汉和进行双械表演,动作高难,非常精彩。
内蒙古自治区马术队,还先后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进行示范表演。同时,还深入到农村、边防哨卡,慰问广大农牧民和边防战士并传授骑术。
赛 骆 驼
赛骆驼,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一般都在节日里举行。
骆驼与马的跑法不同。马是前双腿和后双腿分别同时着地,呈前后波浪状,而骆驼则是左双腿和右双腿分别同时着地,此起彼落,呈左右摇摆状。所以,在草原上赛骆驼比较容易,而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运动场上进行比赛,则不大容易驾驭,需要平时多训练。
骆驼,看上去身体庞大、笨重,似乎难于奔跑。其实不然,骆驼跑起来每小时可达60公里,不仅能像草原上的骏马一样奔驰,而且比马有耐力。平时,牧民寻找丢失的牲畜或者追赶桀骜不驯的劣马,基本上是骑着骆驼去的。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是有名的“骆驼之乡”。1983年,这里曾经举行百峰骆驼大赛,被称为“万峰驼乡”的努尔盖乡的几峰骆驼获得了15公里40分零4秒的好成绩。在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赛骆驼的精彩表演,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音乐舞蹈“好来宝”
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和“诗歌民族”之称。河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河套的民歌比牛毛多,唱了三年才唱了一只牛耳朵。”反映了内蒙古民歌之丰富。
在浩瀚的蒙古族民歌中主要有长调和短调两种。长调,字少腔长,嘹亮悠扬,节奏自由,流行于牧区,体现了草原辽阔无边的气势和牧民宽广的胸怀;短调,节奏规则,节拍固定,流行于半农半牧区。蒙古族民歌,无沦长调还是短调,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灯舞》、《盅碗舞》、《鄂尔多斯舞》等,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各种马步步伐最有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犷的气质,特别是根据草原生活创作的《牧马人》舞蹈,造型挺拔豪迈,舞步潇洒轻盈,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都充分展现了马背上民族强悍、勇敢的雄姿。
“好来宝”是蒙古族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自拉自唱、即兴创作的表演艺术。有固定的曲调,没有固定的唱词。唱词多为四句一小节,讲究押头韵;曲调朴素无华,明快流畅,多用叠句。所以,听起来似小溪流水,铮铮淙淙、连绵不断,韵味幽雅,悦耳怡心,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马头琴的传说
马头琴,是蒙古族古老的拉弦乐器。其演奏技巧复杂,讲究弓法和指法。演奏的风格不一样,表现出来音色也不一样,既可赋予粗犷豪放、浩瀚深邃的性格,又可达到圆润婉转、如歌如诉的效果。
关于马头琴,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草原上有一个年轻牧民叫苏和,他唯一的伙伴是一匹枣红马。有一年,旗里开“敖包会”,王爷要亲自挑选一名出色的骑手,把公主许配给他。在这天的赛马中,苏和的枣红马一路领先,第一个跑到了终点。但王爷听说他是个穷小子,不仅食言拒嫁公主,而且还要强占他的枣红马,于是就派人把苏和抓进了王府。王爷对他说:“我给你十两银子,把你的马给我留下。”苏和说:“请王爷恕罪,你就是给我金山银山,我也不给你马!”王爷大怒,令府丁把苏和毒打了一顿,并把枣红马霸占为已有。苏和回到家里,大病不起。一天他正在呻吟中,蒙蒙眬眬见到枣红马身中数根利箭跑回家来。苏和抱着马的脖子,边哭边拔掉利箭,血从箭孔中不停地往外冒,马因流血过多,不幸死了。苏和怀念枣红马,饭不吃,夜不眠。一天夜里,他梦见枣红马对他说:“主人,请不必为我悲伤,用我的尸骨做张琴吧!你唱歌,我永远为你伴奏。”苏和醒来后,就用马的头骨做琴头,身躯做琴箱,马尾做琴弓,制成了一张琴。从此,草原上就有了马头琴。
马头琴的音箱呈梯形,用木板制成,琴面蒙上绘有图案的马皮或羊皮,也有的蒙蟒皮或木板。琴身用硬木制作,琴弦为两股雄性马尾。近年来,马头琴开始选用类似大提琴的弓子,用尼龙丝弦代替马尾弦,并将定弦提高了四度,既保留了原来柔和深厚的音色,又增强了音量和音色的亮度。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