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

2009-11-22 03:12  

维吾尔族,现有839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有一小部分居住在湖南的常德和桃源。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古代称为西域,是我国离海洋最远的陆地,面积有16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有“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也有我国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吐鲁番盆地;有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也有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有天鹅的家园——巴音布鲁克草原,也有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天山天池。

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现行维吾尔文是阿拉伯字母的拼音文字。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

 

悠久的历史

维吾尔族的先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北方的游牧民族丁零和后来的铁勒。

不同的历史年代对“维吾尔”一词的译音也不尽相同。北魏时期译为袁纥、乌护;隋朝时译为韦纥;唐朝和宋朝时译为回纥、回鹘;元朝和明朝时译为畏兀儿。

唐代天宝三年(744),回纥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游牧的封建汗国(回纥汗国),与唐朝长期保持从属关系,并且两次派兵协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

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被黠戛斯击败,各部落纷纷离散,有的被黠戛斯俘获,有的往南迁到内地,但大部分迁到了西域,进入安西都护府管辖的领域和于阗以西的地方。在西域定居的回鹘,即融合了早就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语各部落,又融合了两汉以来移居到这里的汉人,他们同原来就居住在南疆广大地区操焉耆、龟兹、于田语的人民,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长期相处繁衍发展,逐步形成了维吾尔族。

12世纪蒙古兴起后,有许多汉族人民被调遣到天山南北屯田,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维吾尔族的手工业工匠和知识分子进入内地,他们中间就有今天湖南常德、桃源维吾尔族的先民。元代,维吾尔人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他们对元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最早的蒙古文就是塔塔统阿根据回鹘文字母创制的。廉希宪、桑哥、阿礼海涯、燕只不花、脱烈海牙等在元朝中央和地方政府中担任过中书平章政事、尚书右宰相和平章政事、宣慰使等重要职务。著名的维吾尔族文学家贯云石创作了流传于明代的散曲“海盐腔”。史学家沙刺班、廉惠山海牙参加了《金史》、《辽史》和宋英宗、显宗实录的修订和编纂工作。杰出的农学家鲁明善著有《农桑衣食撮要》。《资治通鉴》、《本草》、《贞观政要》等书籍在当时也都译成了回鹘文。

 

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维吾尔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上曾配合清军先后平定了准噶尔、大小和卓的分裂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为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维吾尔族人民又多次举行武装起义。其中,1765年的乌什起义,是维吾尔族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反封建斗争。

1864年,在太平天国和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农民武装起义的影响下,库车的维吾尔族人民首先发动了反对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随后,乌鲁木齐、莎车、伊犁等九个地区也相继发动起义。

维吾尔族人民不仅在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9世纪以后先后配合清军粉碎了英国扶植下的张格尔、阿古柏傀儡政权,抗击俄国对伊犁地区的侵占,维护了祖国统一。1933年,英帝国主义策动泛突厥主义分子穆罕默德·伊敏成立“和田伊斯兰教共和国”,泛伊斯兰主义分子萨比提达毛拉拼凑“东突厥斯坦伊斯兰教共和国”;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又阴谋发动马木提、尧乐巴斯组织所谓“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这一系列罪恶活动由于遭到维吾尔族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击,帝国主义企图分裂祖国的阴谋始终没有得逞。

 

迎来新疆解放的曙光

    1933年到1942年,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和实现和平民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5年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当时新疆的统治者盛世才不得不采取一些进步措施,提出了“反帝、亲苏、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等六大政策。1937年北上抗日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一部分进入新疆。党中央、毛主席又先后派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到新疆,积极开展工作,努力贯彻抗日战争十大纲领,使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1942年,盛世才公开投靠国民党,残酷镇压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把以陈潭秋为首的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投入监狱。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4年,在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爆发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这就是“三区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三区革命领导人阿合买提江·哈斯木、阿巴索夫等人,与美蒋特务、匪徒麦斯武德、穆罕默德·伊敏、艾沙、乌斯满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在新疆的反动统治。

三区革命在配合全国的解放战争,促成新疆解放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499月,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全国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向新疆挺进。新疆军政界首脑陶峙岳、包尔汉·沙希迪分别代表新疆的国民党驻军和省政府向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大会发去了起义通电,新疆宣告和平解放。

19551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新疆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给予幸福的知识”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古典叙事长诗。原名《库达德库比利克》,意思是“给予幸福的知识”。作者玉索甫·哈斯·哈吉甫是11世纪维吾尔族的著名诗人。

这本书写成于10691070年,一共82章,13290行,使用的是突厥语。这本书按伊斯兰教的道德标准宣扬为人的道理,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方面,此书在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艺术瑰宝《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是维吾尔语的音译,意思是“大曲”。《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民间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历经16世纪、19世纪等几个发展时期,是在传统民歌、古典歌曲和民间古老歌舞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创作,不断吸取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美音乐形成的。《十二木卡姆》是中华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人类音乐文化的巨大贡献。

这十二套大组曲都具有曲调丰富、结构严整的特点,每一套大组曲又各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歌词都是著名诗人的诗歌、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歌谣,内容主要是反映维吾尔族人民反对封建势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意愿。乐曲有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演奏主要采用民间乐器,有沙他尔、弹布尔、热瓦甫、手鼓、独塔尔等。全部《十二木卡姆》一共有170多首曲牌和72首乐曲,从头到尾演奏一共需要20多个小时。

 

百科全书《突厥语大词典》

《突厥语大词典》是我国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的突厥语辞书。这本书写成于公元10721074年,一共有八卷,收入了7500个词条。每一卷由上下分卷组成,每个分卷再分门,门下按词根分类,类内又用词型和语音特征排列。这本词典内容十分丰富,它全面地介绍了11世纪突厥语族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学、文化、政治、军事、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这对研究新疆及中亚地区古代文化和突厥语族的语言和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前保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图书馆的《突厥语大词典》是仅存的1266年的传抄本。1981年,我国出版了维吾尔文本。

作者马赫穆德·喀什噶尔是历史上著名的维吾尔族文学家,是新疆喀什乌帕尔人,《突厥语大词典》是他在长期对新疆南部和中亚细亚地区进行学术考察的基础上写成的。

 

风格各异的小花帽

花帽,维吾尔语叫“多帕”,是传统的民族工艺品。

花帽的图案主要以新疆当地花卉果实的自然形象为基本骨架,图案姿态各异,色彩绚丽。花帽上还附加一些装饰物,比如镂刻金银片,缀上翡翠、玛瑙、琥珀、珊瑚或装上金银宝石花、孔雀翎等,一个小花帽就这样被装点得五彩缤纷,鲜艳夺目。

花帽的种类、颜色和图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也有所不同。南疆比较流行以巴旦木图案为主的巴旦木花帽;东疆吐鲁番地区的群众喜欢红花绿叶、颜色艳丽的花帽;北疆则流行无边小帽。和田、民丰、策勒、且末一带妇女的花帽十分小巧,它直径不到十厘米,用针别在盖头披巾上,别有一番情趣。家庭比较富有的妇女喜欢戴用珍珠串成各种图案的玛勒江花帽。妇女结婚前一般是戴以地毯图案为主的吉连姆花帽和绣有小花的金丝绒杜哈瓦花帽。男性中年人和知识分子喜欢浅色底小红花的齐曼喀什干花帽,而宗教人士一般是戴用黑皮绒、帽沿用羊皮做成的赛勒布西吐克马克帽。

 

绚丽多彩的爱得莱斯绸

爱得莱斯绸就是扎染绸,它是维吾尔族妇女制作连衣裙的主要面料。爱得莱斯绸主要产于新疆南部的喀什、莎车、和田、洛浦等地。新疆的丝织业相传是一千多年前由一位汉族人将蚕种带到西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爱得莱斯绸是古代西域丝织工匠在吸取中原地区的染色和织绸技术基础上,创造的别具特色的丝绸。各地出产的爱得莱斯绸在风格上又各有特色。和田、洛浦的爱得莱斯绸比较注重黑白对比,一般采用黑白波浪式的粗线条图案,线条粗犷,有彩色花纹做点缀。这种丝绸比较素淡典雅。喀什、莎车的爱得莱斯绸色彩鲜艳、图纹细密严谨。图案的花纹与色彩对比强烈,而且多采用宽窄对称的条花平行排列。丝绸的图案千变万化,但是基本图案仍然离不开维吾尔人生活中常见的巴旦木花、梳子花、木板纹花等花型,经过艺人的精心设计和加工,就形成了爱得莱斯绸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驰名中外的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是喀什地区一个县的名字,因此,人们把生产于这里的小刀便称之为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小刀在制作时,要选用优质弹簧钢板为原料,再加上高明的淬火技术,所以刃口非常锋利,用它削铁,刃口竟然能够不崩不卷。

英吉沙小刀有二十多个品种,四十多种样式。传统造型有弯式、直式、箭式、鸽式等,但维吾尔人最喜爱的还是弯式小刀。刀柄上镶嵌着铜、银、玉、骨、宝石,并且用它们拼出直、方、圆、齿、三角形等图案。刀鞘用牛皮或羊皮做成。

英吉沙小刀很注重自己的标记,每把刀体上都要打上巴旦木花、月形、太阳形、葫芦形等图案做标记,有的还打上制刀人的名号。

英吉沙小刀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传说在英吉沙城南卡尔窝西镇住着一位叫买买提的维吾尔制刀师傅,他制的小刀精良,刀体美观,刀刃锋利,很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供不应求。附近的工匠纷纷仿制,互相竞争,于是花样不断翻新,质量也不断提高。从此,英吉沙小刀不仅成了新疆农牧民离不开的生产和生活工具,而且也成了个人收藏或赠送亲友的佳品。

 

香喷喷的烤馕

馕,是维吾尔族每天都不能缺少的主要面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传说,唐僧去印度取经,就是靠着身上带的馕走出新疆大沙漠的。

馕不仅是维吾尔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而且它还具有其他意义。比如:至今维吾尔人还保留着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在婚礼上,德高望重的主婚人要分别赐给新郎新娘一小块馕,两位新人必须郑重、高兴地将馕蘸着盐水吃下去,以此表示要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馕用面粉制作,呈圆形。根据形状、大小、厚薄和面粉里佐料的不同,馕的名称也有十几种。馕都是在一种特制的烘炉里烤制,这个烘炉就是平常所说的“馕坑”。

 

色香味美的抓饭

抓饭,是因为用干净的手抓着吃而得名。

抓饭营养丰富,它的主要原料有鲜羊肉、胡罗卜、洋葱、大米、羊油、植物油等。从中医的观点看,它有壮阳益肾、补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渴的功效。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医生,年迈体弱,吃药治疗都没有效果,于是他就改为食疗,每天早晚都吃上一小碗这种饭,结果食欲大增,没多久,身体就康复了。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纷纷效仿。后来,这种灵验的“药物”便传到了维吾尔族的家家户户。这个“药物”就是今天的抓饭。

凡是遇到婚丧大事、宾客临门或是节假日,维吾尔族都要做抓饭。吃饭时,请客人团团围坐。主人拿着水壶,端着小盆,递送毛巾,请每一位客人洗手。然后端上香喷喷的抓饭,请客人直接从盘中抓着吃。

抓饭里最讲究的是“包子抓饭”,维吾尔人称它为“阿西曼吐”,也就是在每碗抓饭上放上几个薄皮包子,用来招待贵宾好友。

 

令人馋涎欲滴的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选用的是绵羊肉。新疆羊肉和其他地区羊肉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肉质鲜香肥嫩,没有膻味。新疆最著名的肉用羊种主要有:阿勒泰大尾羊、哈萨克羊、巴音布鲁克大尾羊和塔什库尔干大尾羊等。

制作烤羊肉串,首先要把新鲜羊肉切成大约三厘米大小的肉片,穿在干净的铁钎子上,再放在铁皮制成的烤肉槽上烤。在红红的碳火上,羊肉串滋滋冒油,边烤边撒上适量的精盐、孜然粉、辣椒面,过几分钟再翻过铁钎烤另一面,同样撒上调料,再过三四分钟就烤熟了。烤羊肉串肉质鲜嫩,在碳火烤制中孜然与羊肉混合的特殊香味令人馋涎欲滴,吃了还想吃。

改革开放后,新疆的烤羊肉串以其独特的风味,行销到内地、沿海各大、中城市,成为人们都爱吃的美味佳肴。

 

欢乐的节日

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有两个最重要的节日,这就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

“古尔邦”是阿拉伯语,意思为“牺牲献身”。汉语也译成忠孝节、献牲节和宰牲节,是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宗教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节期为3天。过节前,家家都要打扫房屋,女主人要炸馓子、烤饼干、做蛋糕。节日清晨,穆斯林们沐浴完毕后,要去清真寺在伊玛目(教长)的带领下,一边诵赞词,一边步入礼拜大殿,举行节日会礼,观看宰牲仪式。会礼结束后,经济宽裕的人家要宰杀羊、牛或骆驼,并要按规定把一部分肉送给清真寺,剩余部分留下来招待客人或赠送亲友。

关于古尔邦节的来历,古代阿拉伯地区有这样的传说:“先知”伊卜拉欣梦见安拉要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依,一是为了献祭,二是要考验他对安拉是否忠诚。当伊卜拉欣向儿子举起刀时,安拉被他的忠诚所感动,便立刻派特使送来一只绵羊,让他以羊代子来献祭。为了感激安拉的仁慈,体现穆斯林的忠诚,宰牲献祭便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在阿拉伯民族中间流传开来。久而久之,就成了节日。

维吾尔族在过这个节日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在广场举行盛大的歌舞集会“麦西莱甫”。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稚气未脱的儿童,都会在“达甫”鼓、“沙巴依”、“卡龙”等民间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肉孜”是波斯语,意思为“斋戒”。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穆斯林称之为“肉孜节”,是采用了波斯语的音译。而其他地区的穆斯林称这一节日为“开斋节”,是采用了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这是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宗教节日,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举行。在过这个节日的前一个月,是穆斯林们的斋月,人们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白天封斋(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以表示“清心寡欲,专事敬主”,只在太阳出来以前和星星出来以后进餐,而且决不沾荤腥的食物。封斋满一个月后的十月一日是肉孜节。这一天,成年男子要去清真寺会礼。乐师们高坐在清真寺内的拱门上,吹奏唢呐,敲击手鼓。人们穿着新衣服,互相登门拜年,赠送礼品。除此之外,还要举行叼羊、赛马、摔跤、歌舞等娱乐活动。

 

欢快热烈的麦西莱甫

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一种娱乐性的民间歌舞聚会。它保留着古代维吾尔族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表现了维吾尔族纯朴、热情、粗犷、豪放的性格。

麦西莱甫有小型和大型两种类型。小型麦西莱甫是利用业余、晚间休息和近邻、亲友们聚会时举行。在重大节日时常常举办大规模的麦西莱甫,跳舞的人可以达到数百人。

麦西莱甫种类繁多。从形式上看,有同行间轮流举行的麦西莱甫,有郊游麦西莱甫,有少女少妇之间的麦西莱甫,也有同龄人之间冬季举行的麦西莱甫。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节日麦西莱甫、喜庆麦西莱甫、集体麦西莱甫、邀请麦西莱甫、赔情麦西莱甫、和解麦西莱甫等。

根据地域的不同,麦西莱甫又分为许多种类。其中流传于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的“多郎麦西莱甫”最负盛名。它的音乐是“多郎木卡姆”,共分九个乐章,用多种传统民间乐器演奏,配有以情歌和歌谣为内容的传统民歌,热情奔放,富有生活气息。它的舞蹈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内容有敬茶、对诗、抢腰带、唱民歌、判官司等等。大型麦西莱甫常常是歌、舞、娱乐、表演、惩罚等形式交叉进行,妙趣横生。

麦西莱甫作为一种民间自娱自乐的方式,在维吾尔族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