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人口共有894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他们分布较广,除贵州、云南、湖南西部有较大的聚居区外,广西、四川、海南及湖北也有不少苗族聚居和杂居区。
苗族自称有“牡”、“蒙”、“毛”、“果雄”等。过去,由于各地苗族的服饰或居住地区的不同,分别还有“长裙苗”、“短裙苗”、“红苗”、“青苗”、“白苗”、“花苗”、“高坡苗”、“平地苗”等不同名称,因而有“百苗”之说。新中国成立后通称为苗族。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东部)、黔东(中部)和川黔滇(西部)三大方言。1956年,创制了4种方言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的也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古老的“三苗”
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来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
“三苗”与尧舜禹为首的华夏部落曾发生战争,战败后,一部分被迫迁到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离开此地经过漫长的岁月迁至四川南部、云南东北、贵州西北等地,形成后来西部方言苗族的远祖。
留在江、汉流域的部分苗族的先民在周代初期,仍归附于周王室。春秋战国之际,随着楚国势力的向外扩张,境内的少数民族包括苗族也慢慢地向西、南两方迁徙,陆续迁入今贵州、湖南、广西、湖北、河南等省毗连的山区,成为今日东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
秦汉时代,苗族的祖先已经聚居在至今还是他们比较集中的湘西、黔东这个当时称作“五溪”的地区。
因为战乱和生活的困苦,苗族的祖先怀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憧憬,进行了世界上罕见的远距离、长时间、大量而频繁的迁徙。苗族民间流传的悲壮的“古歌”,追述了他们曾在湖泊众多的平原上住过的远祖,怎样历尽千险万难流徙到现在居住的地方。“日月向西走,江河往东流,我们的祖先啊,顺着日落的方向走,跋山涉水到西方”,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大约在公元3世纪,有一部分当时被称为“五溪蛮”的苗族的先民沿乌江西上,进入今黔西北和川南;5世纪又有一部分进入川东、鄂西;9世纪有一部分被掳入云南;16世纪有一部分被征调落户到海南岛,这些都是比较大规模的迁徙。
苗族迁徙的足迹不仅遍布南中国的山山水水,而且越洋过境,走向他邦。苗族从中国大规模的迁往越南有3次,分别在300多年前、200多年前和100—140多年前。有的还从越南到泰国、老挝,到欧洲、美洲。今天,居住在美国的拥有10万之众的苗族人还成立了全美苗人协会。
此起彼伏的苗民起义
历史上,为了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苗族人民曾多次进行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都得到了苗族人民的积极响应。元末,湘西苗、土家、侗、瑶和汉族等6万多人在吴天保的领导下,在1346——1349年间,先后攻占靖、沅、辰等州县,与元末刘福通、徐寿辉等农民起义军遥相呼应。1430年湘西、黔东北苗族起义,与12万明军奋战4年。明英宗年间,湘、黔苗族20万人起义,以清平县香炉山为根据地,屡败明军,斗争坚持了两年多。1513年爆发以龙麻阳为首的湘、黔、川三省边区的苗族人民起义,明朝政府勾结地主武装经过两年的时间,才将起义暂时镇压下去。到1539年,这一地区的苗族人民又在龙许保、吴黑苗等人的领导下起义,一直坚持斗争到1553年,前后共历15年之久。此后,苗族人民的反抗此起彼伏,多年不止。
清乾、嘉年间,湘西、黔东北地区(松桃厅、凤凰、乾州、永绥等地)的苗族人民在石柳邓、石山保、吴半生、吴八月等领导下,于1795年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清起义,以“逐客民(指满、汉地主、官吏),复故地”为口号,并提出“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其来我去,其去我来”和“穷兄弟跟我走,大户官吏我不饶”等口号。起义军声势浩大,所到之处,对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和满、苗、汉地主恶霸给予严处。清政府慌忙调集云贵、两广、两湖和四川七省兵力前来镇压。后来起义军与白莲教军相呼应,使清军顾此失彼,斗争坚持到1807年,前后达12年之久。
英雄张秀眉
张秀眉,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领袖,贵州黔东南人。1855年,因苗族地区灾荒,无力缴纳军粮款,张秀眉联合众人歃血盟誓起义。起义军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几乎攻占了整个黔东南地区。他们与各地汉族为主的“教军”、“号军”相互配合,和侗、水、布依、瑶等族农民起义军密切联系,协同作战,后来还与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部队取得了联系。张秀眉有组织地训练士兵,打了很多胜仗,1872年兵败被俘遇害。张秀眉领导的苗民起义直接或间接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起义先后坚持了18年(1855—1873)之久,是苗族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斗争。
《解放苗、瑶决议案》
中国共产党一直关怀着我国各少数民族的解放。早在1926年12月,在毛泽东同志亲临指导下的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就通过了一个《解放苗、瑶决议案》,号召苗、瑶人民参加或组织农民协会,要求各地农民协会积极援助苗、瑶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苗族人民积极参加了广东海南岛吊罗山和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1934年5月,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转移到川东南、黔东南一带,在贵州松桃等县建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同年7月召开的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还特地作了《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团结苗族人民共同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和地主豪绅的统治,帮助苗族农民没收地主土地和废除屯田制度;全力帮助苗族人民建立工农民主的自治区和自己的军队;发展苗族人民的文化等等。这就大大鼓舞了湘、鄂、川、黔一带苗族人民的革命斗志,苗族人民积极参加了这一带工农民主政权的建设。
红军长征时,经过苗族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1934年12月,红军刚进入贵州黎平县时,总政治部就立即通告全军,必须严格遵守革命纪律,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红军经过的广大苗族地区,苗族人民纷纷起来,支援红军,参加红军,有的还组织了自卫队,在当地坚持武装斗争。
芦笙舞与飞歌
芦笙是流行于苗族地区的著名乐器,一般由6支或8支竹管组合而成,大的长到一二丈,小的只有八九寸。很多地区的苗族青年还擅长吹木叶(树叶)。
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目,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就曾进入宫廷表演。大的队形主要有两排一字形和圆形两种,一般由数十名青年男子在前吹笙引导,数十名至百余名青年妇女踏着芦笙节拍,跟随于后,进三步退一步,围绕场地循序而进。芦笙舞多于节日在旷野举行。黔西北的芦笙舞除集体表演外,数人表演的水平更高,集舞蹈、音乐、杂技、体操于一体,有许多惊险的高难动作。
苗族的鼓舞也很著名,舞姿优美,堪称苗族艺术一绝。长鼓舞有明显的跳跃式,节奏明快,被誉为“东方迪斯科”。其他的如板凳舞、锦鸡舞、铜鼓舞也各具特色。
唱歌也是苗族人民一种特别爱好,迎亲送别,多以歌来表达感情;妇女们常以歌来叙述家常,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也往往以歌来作媒介。苗族“飞歌”以其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极富感染力的特点,而享有盛誉。
东方明珠 蜡染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久负盛名。用蜡刀蘸蜡在白布上画好图案花纹后,浸入染缸染色,然后用水煮沸,脱去黄蜡现出蓝底白纹图案的蜡染工艺,被国际上誉为“东方明珠”,其历史已有千年左右。现在蜡染工艺已能染彩色图案,产品向国外出口。
五色衣裳共云天
苗族的服饰丰富多彩,样式色调繁多,且以色彩艳丽闻名。早在《后汉书》中,就有五溪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写下了“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多用于节日及重要的场合,华丽、庄重、美观、大方,是苗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盛装”仅头饰就有几十种,一般挽发髻盘扎于头顶,上插牛角形银饰或木梳及其他装饰物,类似云髻为多,其中也因地区的不同各有差异。仅就贵州而言,黄平的少女头上戴金紫色的小平帽,惠水、平坝地区有的戴青色尖帽,遵义苗族妇女包头巾,平而宽圆,上覆盖绣花红巾,周围缀以数十条珠式垂链,有如古代皇后的垂帘巾,美丽而又高雅。
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着百褶裙。裙长不一,以长至小腿肚为多,也有的长到脚背,短的仅至膝。贵州雷山、丹寨接壤一带还有长不盈尺的“超短裙”。裙子的花饰有素净、浓艳等不同风格。妇女盛装时还佩戴耳环、项圈、手镯等多种银饰。
与盛装相对,平常服饰是头上包头帕,上身穿大襟短衣,下身着长裤,衣边、裤脚都镶“花边”,衣服两肩及胸前、背肩上也绣“花边”,胸前再系绣花围腰一幅。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也有的用深灰色和黑色。这种服装过去衣身又大又长,袖管也很大,经过长期演变,已变成紧身窄袖、曲线更加优美的服装了,再加上精致的银饰的衬托,更是锦上添花,令苗族妇女分外妖娆。这些相对“盛装”简单一些的服装其实也绝不平常。
苗族男装比较简单,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包头,冬天脚下多缠裹绑腿。
过去,不论哪种衣饰,从备料到成衣,都是妇女自纺自织自缝自绣,费工很大。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的苗族服装也成了商品,不少青年妇女多从市场购买成衣。当然有些特别的服装,还是妇女们手工制作的。
吊脚楼里酸腌菜
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此过去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建筑。式样各地不尽相同。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竖立较长的木柱,上方竖立较短的木柱来支撑,上铺楼板,盖房屋。吊脚楼下不住人,一般堆放杂物或养家畜。既经济,又实用。
苗族的饮食因地而异,过去,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吃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为主食。黔东南地区的苗族还喜欢做一种特具风格的酸腌菜——把糯米饭和蔬菜一起封存坛内,一两个月后再取出来食用。现在,伴随着生活的富庶,苗族人民的食物种类日益丰富。
欢庆丰收的苗年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船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收后举行,是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
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带有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芦笙、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