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从远古开始就生息繁衍在肥沃的云贵高原、美丽的金沙江和澜沧江畔。彝族的先民与我国西部古代居民氐、羌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部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
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撒”、“腊苏”、“罗罗”、“撒尼”、“阿细”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彝族的人口有776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蜚声海内外的美丽的西昌,是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之一,运载卫星的火箭就是从这里腾空飞升的。西昌也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6个方言。彝文是一种音节文字,大约形成于13世纪,有1万多个字形,常用的有1000多个。197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通过彝文规范方案后,在四川彝族聚居区普遍试行。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彝族聚居区正式推行。
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云南、贵州的部分彝族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较大。
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彝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在历史上曾和汉族人民一起进行过多次反抗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的斗争。近百年来,彝族地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更是如火如荼,有的地区还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19世纪末,英、法帝国主义多次武装入侵我国西南边疆,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1895年云南元阳、金平等地彝、哈尼等族人民,多次联合起来武装抗击法国侵略军。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滇越铁路沿线彝、汉等族人民的反筑路斗争,从开始勘测路线、修筑、铺轨,直到竣工,从未止息。个旧锡矿的彝族、汉族等族工人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官僚和资本家的重重压迫,于1903年爆发了矿工的起义,起义的工人达到8000人之多。起义军一度占领个旧和建水,以后分散滇南各地,坚持长期斗争。在四川、贵州、广西等彝族地区,不同规模的反帝斗争也相互声援,给侵略者以坚决的打击。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迅速波及彝族地区。云南武定环州彝族、傈僳族人民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土司斗争,经过26年的武装斗争,彝族和当地各族人民终于摆脱了土司的残酷统治。
1914年,还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四川凉山彝族爆发了近代史上最大一次反抗奴隶主的起义——拉库奴隶起义(彝语称虎为“拉”,年为“库”,因此又称虎年起义)。四川冕宁窝普地区的奴隶群众,不堪奴隶主的暴行,向奴隶主发动了迅猛的进攻,提出了废除奴隶主种种特权的要求和“一身脱干净,一身洗干净”(即要求人身自由)的口号。起义的烈火燃遍西昌、喜德、普雄等地,迫使奴隶主有的缴械投降,有的逃向大凉山中心地区。由于当时官府企图趁机削弱奴隶主的统治,用“强迫归化”即所谓“改汉”的阴谋破坏了起义,奴隶主得以反攻倒算,使坚持了两年的奴隶起义归于失败。但是,拉库奴隶起义显示了群众的力量,打击了奴隶主的威风,极大地鼓舞了千千万万彝族奴隶争取自由解放的斗志。
彝 海 结 盟
1935年春天,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由刘伯承、聂荣臻同志带领先遣队,准备抢占大渡河渡口,掩护红军主力过河。从红军驻地四川省冕宁到大渡河,必须经过彝族同胞居住的大凉山区。但是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不断向他们动武以及汉族一些奸商的欺骗行为,大多数彝族群众对汉族有误解,反对“官军”进大凉山。为了顺利通过大凉山区,红军中普遍开展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教育,并且请了通司(翻译),准备向彝族群众做解释工作。
5月22日,红军先遣队进入大凉山区后,在一个叫谷麻子的地方,彝族群众把红军挡住了,无论如何也不让红军往前走。红军让通司告诉彝族群众,红军是为各族群众打天下的,不是打彝族同胞的,从大凉山只是路过,为的是救国救民。开始,彝族同胞半信半疑,当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与国民党军队截然不同,特别是一些彝族群众抢了红军先遣队工兵连的武器弹药,红军也不开枪,他们才改变了对红军的态度。
为了彻底消除彝族同胞对红军的怀疑,刘伯承同志决定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与彝族果基家支的头人小叶丹结盟。谷麻子附近有一个海子(当地人把湖叫海子),十分美丽。刘伯承和小叶丹就是在这个海子边上共饮“鸡血酒”结拜为兄弟。之后,刘伯承把自己随身带的小左轮手枪和一些步枪送给小叶丹,小叶丹把自己骑的骡子送给刘伯承。
红军还向彝族同胞赠送了绣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红旗(沽鸡即果基),帮助他们建立了武装,支持他们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在广大彝族人民和果基小叶丹的支持协助下,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地区,取得了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而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在川、滇彝族地区愈燃愈旺,许多地区都建立了武装组织,当地彝、汉各族人民一起积极展开了向国民党军阀、反动地方政权和土豪劣绅的斗争。
罗炳辉 从奴隶到将军
彝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罗炳辉,是一位从奴隶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范。
罗炳辉,云南宜良县人,早年加入滇军,参加过讨袁运动,后受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影响,投身北伐运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罗炳辉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他加人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红军长征,历任旅长、纵队司令、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一支队副司令、江北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协同陈毅将军在大江南北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指挥过鲁南战役。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身经百战的杰出将领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正如陈毅同志所说:“炳辉同志的一生贡献给了人民,他为革命已经奋斗到了最后一口气!”
志书与诗歌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记载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抄本,就有上千种之多,现已陆续翻译、整理出版,内容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学等方面。其中《西南彝志》是记述彝族历史、风俗的彝文书籍,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全书37万字,是目前发现的有关彝族历史、人文情况的一部巨著。
彝族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史诗《梅葛》描述了先民开天辟地的经过:“天神格兹苦用九个金果变成了他的九个儿子,用五个去造天,用四个去造地”,又用七个银果变成七个姑娘。天地造好后,天神觉得人间太寂寞,就用老虎的两个膀子做了日月,用老虎的眼睛做了星星,从此地上有了光明。天神还不满足,又用老虎的肠胃化为江海,用老虎的皮毛化为草木,从此地上有了生物。”想象奇特,瑰丽多彩。
在彝族地区,长期流传着一部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以及对未来胜利坚定的信念。诗中写到,(阿诗玛)长到六七岁/就会坐在门槛上/帮妈妈绕麻线了/长到八九岁/就会把网兜背在背上/拿着镰刀挖苦菜去了/日长夜大了/不知不觉长到十七八岁了/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姑娘的美名天下传。
后来,阿诗玛和阿黑哥恋爱了,但好景不长,狠心的财主阿布巴拉,强娶阿诗玛,活活拆散了这对被爱的圣火点燃的年轻人。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他们只有以死殉葬自己纯真的爱情。
阿 细 跳 月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把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
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阿细跳月”是彝族最流行、最有影响的舞蹈之一。顾名思义,就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跳舞。夜幕降临了,明月高照,人们三五成群聚集到寨外。小伙子们吹起短笛,弹起大三弦,姑娘们成群结队地踏着节拍,拍掌迎上。她们伸出右脚腾起左脚,伸出左脚腾起右脚,而后,小伙子们也和她们一起跳跃起舞。当舞到最高兴时,姑娘们随手摘来一片树叶含在嘴上吹起歌来。欢快的舞蹈直到月落方止。
三节裙 英雄结 花衣
彝族的服饰一直保持着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格,男子穿大襟右衽、窄袖上衣,下着长裤,裤脚有大中小三种。女子上着大襟右衽衣,下着百褶裙。质料多以羊毛为主,麻布为辅。过去喜好黑色,现在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欢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老年人则多用青、蓝色。
凉山彝族姑娘的三节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彝族服饰。这种裙子的裙身用三种不同花色的布料拼缀而成。姑娘们跳起舞来,宽宽的裙摆随风飘起,就像一朵大大的喇叭花。小伙子披着羊皮做成的披风,头缠黑色头帕,并裹成一尖椎状,偏立于包头前部,称“英雄结”,显得雄赳赳、气昂昂。
有的地方彝族姑娘喜欢穿一种叫“花口绳塔”(彝语:花衣)的衣裳。制作这种衣裳除了用布、丝绒外,还要用纸花、纸蝴蝶、浆糊。姑娘们先是一针针一线线绣成飞舞的蝴蝶、鲜艳的花朵,最后把绣好的花朵一块块一条条地拼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衣裳。要缝好这样一件花衣,姑娘们要用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鸡冠帽传说
当你走进红河南岸的彝族山寨,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那里的姑娘头上戴的银光闪闪、形似鸡冠的“鸡冠帽”。这种帽子用硬布剪成鸡冠形状,再用大小1200多颗银泡镶绣成,戴在头上就好像一支“喔喔”啼鸣的雄鸡。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彝族青年在一个夜晚来到森林中约会,被森林中的魔王发现了。魔王杀死了小伙子,又要凌辱姑娘。姑娘跑呀跑呀,当她跑到一个小寨时,寨中突然雄鸡高叫,魔王听到鸡叫,不敢再追赶,美丽的姑娘终于逃出了魔掌。
后来,姑娘知道魔王怕雄鸡,就带着一只雄鸡来到和小伙子约会的地方。这时,雄鸡“喔喔”高叫,被魔王杀死的小伙子听到了鸡叫声后立即苏醒、复活了。他们终于结为夫妻,过上了美满的生活。以后,每年过“尼遮西”节时,彝族姑娘都要绣制一两顶鸡冠帽,那帽上的大小银泡,表示星星和月亮,象征着永远光明和幸福。
团结友爱的“转转酒”
彝族有句谚语:“火木哪觉依,尼木吱基侬”,意思是“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这句谚语道出了彝族人好酒的情怀。他们在饮酒时,往往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圆圈,端着酒杯,依次轮流地喝,这就是饮“转转酒”。为什么要饮转转酒呢,这里还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
从前,在一座大山里,住着汉、藏、彝三个民族,他们和睦相处,情同手足,就结拜为兄弟,汉族为大哥,藏族为二哥,彝族为幺弟。有一年,幺弟开荒种了一块荞麦地,秋天收获后就磨成荞面,请大哥二哥一起去吃。因为煮得太多了,头天没有吃完,第二天再热着吃时,荞面变成了浓烈溢香的水,舀进碗里后,三个人都舍不得喝。他们围坐火堆边,你推我让,从清早转到晚上都没有喝完。
突然一道金光闪亮,从天上飞来一个人,他说:“你们喝吧,只要辛勤劳动,喝完了又会有新的来。”四个人于是开怀畅饮,直到每个人都喝醉了,碗里还是满满的。后来才知道天上飞来的人叫觉撒斯惹(幸福之神),因为有酒喝,他就留在彝家不走了。从此,彝家就有了喝转转酒的习俗了。
除了团结友爱的“转转酒”,彝族人还喝“杆杆酒”。“杆杆酒”又是怎样的一种习俗呢?每逢过年过节,彝族姑娘就抱出一坛酒,插上几支麦杆,放在家门口的路边上。只要你经过这里,热情好客的彝族姑娘就要劝你拿着杆杆从坛里吸饮酒。喝过杆杆酒的人都知道:“甜不过彝家的杆杆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
冬暖夏凉的“土掌房”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们称彝族的房屋为“土掌房”,这种房屋多半建筑在斜坡上。来到彝家寨子,放眼望去,高低错落的平顶和鳞次栉比的墙基,似阶梯级级而上,显得十分整齐。
建这种“土掌房”,以石块作墙基,用土坯砌墙,有的大梁架在木桩上,担上垫木,铺上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一层稀泥,再用细土捶实。也有的把大梁放置于墙上,梁上铺上木板、木条、树枝或竹子,上面再载上一层土,经洒水捶实,形成平台屋面,滴水不漏。这种“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特别是平台屋面,既是房屋顶,又是晒场,曝晒谷物,能免遭家禽、牲畜的糟蹋。因此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傣族,也都喜欢建筑这种“土掌房”。
欢乐的火把节
每年的6月24日(6月6日或6月25日)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它也是白、纳西、哈尼、拉祜等民族共同的节日。
彝族人民最重视火把节,每当节日来临,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杀猪宰羊,饮宴歌舞。火把节之夜,家家户户点燃小火把奔驰田间地头,遇到朋友,则在火把上撒松香粉、火药面,发出“啪、啪”的声音,以示祝贺、嬉戏。各村还立有三四丈高、二人合抱粗的大火把,系上火把梨和莲花等装饰品。黑夜里火光冲天,照亮二三里远的地方。各家还以瓜、豆等食品,赠送儿童,男女老少沉浸在一片欢乐、热烈、和睦的氛围中。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