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

2009-11-15 03:17  

1986年,在巴黎国际艺术节上,来自中国贵州的侗族姑娘表演的一领众合多声部的侗族大歌,以独特的演唱方式、优美旋律、非凡的韵律感轰动了西方音乐界。外国专家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和世界民间音乐的奇观。从根本上扭转了西方音乐界关于中国民间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

侗族源于秦汉时期生活在今广东、广西一带的“百越”中的一支“骆越”。侗族自称“甘”,隋唐文献中多称“峒人”、“峒僚”、“峒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

侗族人口为296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等县和湖南省的新晃、靖州、通道等县,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侗族过去没有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8年,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侗 寨 烽 火

历史上,具有英勇斗争传统的侗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起,掀起了多次反抗压迫的斗争。

1378年和1385年贵州侗族农民在黎平兰洞贫农吴勉的领导下,先后举行两次声势浩大的起义,得到了当地苗、汉等族人民的支持和响应,起义军拥兵20万,占领黎平、锦屏、通道、三江一带。明朝大为震惊,急忙派兵30万,残酷镇压这次起义。以后,侗族人民反抗明朝在侗族地区统治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这些斗争,都给明朝统治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清朝统治者对侗族人民统治的加强,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735年爆发了以包利、红银为首的苗、侗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声势十分浩大,震动贵州全省。174910月,龙胜侗族人民在吴金银领导下,组织二千余人武装起义。苗、瑶、壮各族人民纷纷响应。清政府急忙派遣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兵力并勾结地主武装,残酷地镇压了这次起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清朝官吏、封建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剥削下,湖南、贵州等地各族人民相继爆发了抗捐抗粮斗争。1849年在天地会领导下,湖南新宁一带人民揭竿而起,黎平、洪州一带侗族农民大都投入斗争行列。1850年,贵州天柱县侗族贫农姜映芳组织天会(又称金兰会),提出了“反清复明”、“打富济贫”的口号,领导侗族农民掀起了反清斗争。1862年,姜映芳、龙海宽与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会合,一直坚持斗争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在姜映芳领导农民起义时,黎平府永从(分属黎平、从江二县)的六洞也爆发了侗族农民起义。18554月,白莲教在古州大坪山起义。1858年,大坪山起义军与六洞农民军会师围攻古州厅城,当时李文茂领导的大成军万余人由广西进入贵州,攻克锦屏,黎平府大部地区为农民军占领。1873年,白莲教联合六洞农民军攻下江厅,与太平军密切配合,在黎平打死清军总兵、游击,消灭清军千余人,坚持斗争长达12年之久。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侗族人民的英勇斗争进入了新的时代,侗族人民的骄傲龙大道烈土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龙大道,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锦屏县,在19273月曾与周恩来同志一起领导过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龙大道于19312月被反动派杀害,是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

 

诗 乡 歌 海

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侗族人民,创造出了出类拔萃的歌唱艺术,使侗乡赢得了“诗的家乡、歌的海洋”的美誉。

侗族民间有着极为丰富的传说故事和动人心弦的诗歌,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义深长。

叙事诗歌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开天辟地、万物来源的神话以及豪放悲壮的英雄史诗,有歌颂青年男女坚贞不渝的爱情诗篇和控诉阶级压迫、叙述劳动人民疾苦的长诗。农民起义领袖吴勉、姜映芳的故事和珠郎娘美的传说,更是叙事诗歌里动人的篇章。

民间的故事传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表现手法富于浪漫性,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善良愿望。

唱歌在侗族人民心目中,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年长的教歌,年轻的唱歌,年幼的学歌,代代相传,成为社会风习,人们常以“侗家人人会唱歌”而自豪。

生产活动以歌传言,记叙历史以歌代书,男女相爱以歌为媒,就是丧葬祭祀也离不开歌,民歌几乎融汇到侗家生活的各个领域。

侗族民间还有传统的歌队组织,他们串乡走寨,以唱“侗族大歌”而远近闻名。

吴朝向是侗族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位著名的歌师。1778年他出生于贵州省黎平县。吴朝向自幼能歌善唱,一生编有大量情歌、拦路歌、鼓楼赛歌和叙事歌,被称为“万麻”,意思是“一万个舌头”。晚年他又和好友、侗戏创始人吴文彩一起创作侗戏,为侗族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侗 族 大 歌

大歌之所以称“大”,既有大型之义,又含古老之意。大歌都由“歌班”演出。歌班成员一般只是未婚青年,按性别分成男班和女班。不同性别的班又按年龄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班次。孩子们过了十岁就进入小班开始学歌,到十五六岁左右成了中班,继续学歌外,还随着大班参加社会活动;十七八岁后就独立接待外寨来访的歌班,并按习惯外出游访、赛歌、传歌、学歌。歌班人数视青年人多寡而定,少的在4人以上,多的可达20余人。

大歌为高低音自然多声部合唱。合唱形式是领唱(独唱)与众唱相结合,因此,歌班中要选拔出唱高音部的领唱歌手。高音从小开始培养,一般同时培养三人,但演唱时,唱高音者只有一人,其他成员唱低音。每个歌队都有老年的歌师来管理和教授。高音领唱歌者也起领队的作用,又称为“歌头”。

大歌的演唱场面比较隆重。通常是外寨的歌班来访时,主寨的歌班邀请他们进鼓楼对唱。男性歌班由女性歌班接待邀请,女性歌班由男性歌班接待邀请,同性歌班习惯上不互相邀请。大歌演唱在夜间进行。当夜幕降临时,双方歌班就进入鼓楼,对面排坐,高音坐在歌班的中间。鼓楼里挤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围在歌班的周围,全神贯注倾听演唱。对唱开始,先由主队唱“迎客歌”,客队回唱“赞鼓楼”。唱完这两首礼节性歌后,才进行正式的大歌对唱,一般由女方开头,男方回唱,通宵达旦,至第二天黎明时方散。

大歌歌声优美抒情,含蓄浑厚,引人入胜,深受听众喜爱。19869月,贵州侗歌合唱团参加巴黎国际艺术节,引起巨大的轰动。

 

   

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哆耶”主要盛行于从江、黎平、通道、三江等地。每年正月,大家穿着节日盛装集中在鼓楼坪上,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以整齐和有节奏的步伐,边走边唱。芦笙舞是边吹芦笙边跳舞的集体舞蹈。舞龙、舞狮多在春节期间表演,舞姿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甚为群众所喜爱。

侗戏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侗族大歌”说唱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来的。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桂戏、桂北采调、贵州花灯戏等地方戏曲的影响。曲调有平调、哭板、仙腔等,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铃、锣、钹、鼓、牛腿琴和琵琶等。侗戏的传统剧目约有五十种以上。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剧目经过不断的挖掘和提炼,无论在主题或艺术形式方面,都更趋完善。侗戏《秦娘美》已为其他剧种所移植,并拍成电影。反映侗族人民新面貌的现代侗戏剧目,也日益增多。

 

侗 家 服 饰

侗族的服饰衣料过去以自纺自织的侗布为主,细布和绸缎等多做盛装或配饰,颜色喜欢用青、紫、白、蓝等。现已普遍用机织细布,也流行现代时装。

男子装束多穿对襟短衣,在南部山区男子穿右衽无领短衣,包大头巾。

妇女衣着,大致可分为穿裙和穿裤两种类型。上穿大襟无领、无扣上衣,襟边、袖口和裤脚镶有花边,束腰带,裹腿,包头帕或戴银冠及各种银首饰等等。头发的式样,或挽髻或以头发编辫盘头,因地区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

 

一家煮糯全寨香

    侗族有食糯民族之称。主食大米,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腌鱼加糯饭,神仙也离坛”,这是侗家人认为的理想食谱。

侗族的糯稻种植技术先进,品种很多。其中,香禾糯颗粒粗大,色泽清白,做成米饭滋润油亮,气味芬芳,有“一家煮糯全寨香”美名。糯米还是侗族通用的礼品。

侗族还喜食酸味,酸味制作方法独特,种类很多,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等。侗家把酸味奉成上品,盛大场合都必须有酸味上桌。侗族的这种生活习俗和侗族居住的自然环境及社会历史变迁有直接的关系。

 

   

“酸鱼糯饭常留客,米酒油茶宴嘉宾”,这是侗族地区流行的两句话。油茶是侗族人民的普遍嗜好,也是侗家款待宾客的佳品。打油茶,侗家称“多些”,即侗族茶道之意。

打油茶用的茶叶,最理想的是谷雨茶,将它同糯米炒成糊状,再将清水冲入,拌以用色清味香的茶油炸好的米花、黄豆、花生等等。其味鲜美,清香可口。侗族的油茶,又作充饥的饮料。

 

刺绣与侗锦

侗族的民间手工艺制品,有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等,大都实用美观,富有鲜明的特色。

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在服饰上刺绣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形象生动,色彩绚丽。

编织品有色彩鲜艳的侗锦,图案精致的侗帕和形式多样的花腰带。

彩绘一般见于桥梁、庙宇的栋梁及横匾,多系工笔画法,内容多采自汉族历史故事,也有各种鸟兽图案,色调鲜艳,神态生动。

其他如雕刻、剪纸、刻纸以及日常生活常用的竹、木、藤器的编制,也都精致实用,均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巍峨壮美的鼓楼

依山傍水是侗族村寨的特点。侗寨在群山环抱中,梯田层叠,寨边溪河长流,寨头村尾树木参天。侗寨的房屋建筑,一般都是用杉树建造的木楼,有二三层的小楼房,也有四五层的大高楼。在河边或陡坡上的寨子,根据地形建成吊脚楼房。一般楼上住人,楼下圈牲畜、堆放柴草杂物等。

鼓楼是侗寨中的一种很有风格的建筑物,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高耸的形体成为侗寨的标志。

侗族民间自古就有“建寨先建楼”之说。鼓楼既吸收了汉族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又突破了塔楼建筑的常规,被中外建筑家誉为建筑家族中的杰作。

鼓楼一般是一姓一座,较大的寨子多到三四座以上。鼓楼是侗族人民用以聚众开会、休息娱乐的场所,特别是逢年过节,侗族人民聚集在楼前广场上唱歌跳舞,所谓“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鼓楼的建筑,下部一般都呈方形,上面瓦檐呈多角形,飞檐重阁,层层而上,形似宝塔,高耸寨中,巍峨庄严,气概雄伟。

贵州从江县高增寨的鼓楼高达13层,结构精巧,瓦檐塑有龙凤花鸟,秀丽玲珑,蔚为壮观,反映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水平。

 

精巧美观的风雨桥

在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桥,桥梁大都建筑在村寨前的交通要道,除了木质结构以外,还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其中名为“风雨桥”的一种长廊式木桥,以它独特的艺术结构和高度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

风雨桥一般长达60米至100米,宽45米。因桥上建有长廊式的桥屋可蔽风雨而得名,又因其宏伟美观,也称花桥。

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座桥长达165米,桥面宽10米,桥高离河床1520米,桥上建有多角宝塔形的楼亭5座。桥屋顶上盖瓦,瓦上雕花刻画,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凳,形如游廊,供行人观赏休息。

桥梁的构造不用一颗铁钉,只是在柱子上凿通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精巧,其坚固程度,可延二三百年不损,充分显示出侗族建筑工程的特色。

侗族山区还有许多供人休息的凉亭,叫“风雨亭”,建筑也很精巧雅致。

 

行 歌 坐 月

    行歌坐月是侗族男女青年的一种传统的社交活动。侗族青年在一起唱歌、谈情说爱的机会和方式是很多的。每逢节日或农闲季节便相邀唱歌游玩。这种走村串寨活动在侗族北部地区,一般是白天在山坡上对唱情歌,而在侗族南部地区却是在夜晚,小伙子们弹着牛腿琴,走村串寨到姑娘家去,姑娘们则多相聚在鼓楼等公共场所等候。它是播种爱情的一种形式。

 

侗年吃新节

侗年在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又称“冬节”。当一年的庄稼收割完毕,大家便要喜庆丰收。

过侗年首先离不开的是糯米饭和冻鱼。糯米舂作糍粑,鲜鱼煮作冻鱼,杀鸡宰鸭,喝重阳节酿下的酒,有的还杀猪宰羊。过年这天,全寨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鼓楼内外还唱歌唱戏,真是一派欢乐的节日景象。

吃新节是侗族较为广泛的隆重节日,一般是在农历七月间举行。吃新节的称呼和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地方称作“打半”,意思是说:上半年过去了,农活做完了一半,过个节庆祝一番,故将时间定在下半年的头一天——农历七月初一。有的地方过“听美”(尝新),有的地方过“六月六”,也有的地方过“六月十二”。据说,从前侗族祖先从梧州沿江而上,经过长途跋涉而到达今天的住地,因为落寨时间不同,因此节日时间也不一样。吃新节时,早稻刚成熟,家家在田间摘取新禾,尝新米饭,并以鸡、鸭、鱼供奉祖先,并唱侗歌、侗戏,开展斗牛活动。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