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

2009-11-12 03:19  

在我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交界的武陵山区,居住着一个自称“毕兹卡”的民族(意为“本地人”)——土家族。土家族有802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土家族历史悠久,约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其族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秦以后定居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巴人的后裔,有的说是巴人与汉人融合而组成的。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有些风俗习惯与汉族已大体相同。但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山区,还保留着一些自己的风俗。比如妇女挽发髻、用布缠头,穿滚有两三道花边的左襟大褂,衣袖又短又大,着八幅长裙,喜戴手镯、足圈一类的银饰物,男子穿扣子很多的对襟短衣。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土家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长期以来用汉文。

土家族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道教在其信仰中有一定的影响。

 

东南抗倭第一功

明朝中叶以后,国力逐渐衰落。由于政治上的腐败,海防的废弛,倭寇对江浙的骚扰侵犯到了极点;而负责抗倭的山东、江浙官兵缺少训练,士气不振,连连打败仗,更使倭患迅速蔓延,越来越严重。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抗倭名将张经执政东南各省区务,立誓扫除倭患,拯救国家危难。他一面加紧操练水陆官兵,一面请示朝廷,抽调少数民族兵马参加抗倭。当朝廷调兵的军令驰达湖广土家族居住区时,土家百姓听说要剿平倭寇,保卫国家安宁,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土家山寨到处都出现父送子、妻送夫参军抗倭的感人场面。短短十天半月,应征的土家子弟就成倍地超过了征兵的限额。还未来得及训练便风尘仆仆赶赴了前线。

公元1555年农历五月初二,侵占浙江嘉兴王江泾的倭寇主力,凭借江河湖泽之险,向明朝抗倭大军反扑。刚赶到前线的土家兵还来不及休息就立即投入战斗。

战斗在王江泾东西南北全面展开。数千倭寇陷入重围,拼命地夺路散逃。乱军之中,只见一队队盔甲鲜明的士兵,喊声震天,冲入敌群,手执钩镰枪弩犹如挑瓜切菜,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杀得倭寇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土家士兵越杀越猛,只有少量倭寇连滚带爬地仓皇逃往海上。

在这次战斗中,土家士兵的钩镰枪弩和“连坐”阵法,果然大显神威。

钩镰枪弩,是土家士兵特有的战斗兵器,长击短刺,易守能攻,使用技术灵巧、娴熟,急如电闪风旋,锐不可当。

“连坐”阵法,是土家兵独创的连环兵法。就编制而言,是3000人为一营,设参将统领;一营6总,各总500人,设把总统领;一总5哨,各哨100人,设哨长统领;一哨10对,各队10人,设队长统领。就军纪而言,主要有两条:一是只许击刺,不许割头,违者立斩;二是只许向前,不许退缩,若营退缩而参将不退战死,斩6把总;若总退缩而把总不退战死,斩5哨长;若哨退缩而哨长不退战死,斩10队长;若队退缩而队长不退战死,斩9卒;若一军不退,则主将虽战死,还须安抚嘉奖全军将士,不连坐。这一阵法,在土家士兵历次征战中,都被证实行之有效。后来被抗倭名将谭纶、戚继光所推崇,演进发展为“鸳鸯阵法”,为最后铲除倭患起了巨大作用。

王江泾大捷,一举重创倭寇,使百年倭患顿时缓解下来,人们热烈赞扬湖广土家士兵英勇善战,扭转了抗倭战局,不愧是抗倭的中坚劲旅,被誉为“东南战功第一”。威名赫赫,传扬四海。土家儿郎奋勇抗倭的英雄业绩,为各族人民共同抗敌卫国的光荣史册,谱写了光辉夺目的篇章。

 

抗英名将陈连升

陈连升是湖北鹤蜂土家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因镇守祖国南大门九龙官涌山泡台有功,被晋升为三江协副将,调守号称“虎门第一隘”的沙角炮台。

18408月,英国侵略者入侵广东摩刀洋。林则徐派陈连升率船五艘载三千名水师,与英舰激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英军见广东防守严密,无隙可乘,乃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并窜天津,威逼京城。清朝廷大惊,立即派人南下讲和。184117日,正当清朝卑躬屈膝与英方反复谈判之际,英军兵分三路,突然进攻虎门门户沙角和大角炮台。敌炮火猛烈,经久不息,共向我炮台施放炮弹千余发。陈连升怒火万丈,奋起反击。敌军从正面进攻不下,就派陆战军由汉奸带路,爬上后山夹攻。陈连升豪不畏惧,率领驻守炮台六百官兵浴血奋战,阵前敌尸满地。激战数目,官兵伤亡甚重,火药也消耗殆尽。英国侵略军的数十只兵舰趁清军弹尽之际,偷偷绕道江口,放火烧毁清军水师兵船,随即呼啸登岸,与后山包抄上来的英军汇合,向守军猛攻。陈连升抽出腰刀,冲入敌阵,众士兵随之而上,同英军展开了肉搏战。突然,一敌炮弹飞来,陈连升胸部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其子长鹏见状,挺戟而出,跃杀数敌,身伤十余处,最后投海殉国。英军恨陈连升坚守不屈,而割害其尸,并将其坐骑黄骠马掳去香港。据说此马北向悲鸣不已,绝食而死,时人称之为“节马”。

陈连升牺牲后,广东人民为其建造专祠,立“节马碑”石刻,至今犹存。1884年当地百姓按风俗习惯,将士兵遗骨起出,用陶罐装好,合葬于沙角山南麓的白草岗上,取名“节兵义坟”,并立碑纪念。广大群众还自动捐献,为陈连升树立高达数丈的公德碑,以表示对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崇敬和怀念。

 

向 警 予

向警予于1895年出生在湖南溆浦的一个土家族商人家庭。

警予八岁时,就读于其哥创办的一所小学,开创了溆浦女子公开入学的先例。1912年秋,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6年春,她毕业时,满怀“教育救国”的热情,回到溆浦创办了男女合校的新型溆浦学校。这是她立志改造社会,向封建势力挑战的一次重要实践。向警予四处奔波,筹集了一笔数额巨大的教育经费,但在创办之初,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来上学的女孩,寥寥无几。她面对现实毫不气馁,常常手拿一把黄油伞顶风雪,冒雨霜,跋山涉水,行程百余里,深入乡村,登门劝学。在她的号召下,四乡家长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来上学,有些地方连二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也被送来了。而当时身为校长的向警予也不过21岁,校长、学生犹如姐妹,一时被传为佳话。

在溆浦办学三年,向警予力求改革,尊重个性,强调实用。学校影响很大,女孩由一个班,10多个学生,逐步发展到八个班,300多学生,其中不少学生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骨干。三年的办学也使向警予深刻地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行“教育救国”的道路,是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的。

1919年秋,她离开学校前往长沙。在那里她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组织的新民学会。同年底,她又束装赴法学习。在留法期间,她以顽强的精神学习法文,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时,向警予还在橡胶厂、纺织厂做工,广泛地接触了在法的华工,深受工人阶级革命思想和感情的陶冶,积极带头参加各种革命活动。1929年初,回到阔别了两年的祖国的向警予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她参加了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第一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向警予生活艰苦朴素,工作积极,以充沛的精力从事妇女运动,她提出“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是天造地设的伴侣”的著名论断,为中国妇女解放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而后她又在广州组建广东女权运动同盟,并担任第一届会长。除了领导和发动广大劳动妇女参加妇女运动外,她还用很大的精力去做上层妇女的工作。

1925年冬,向警予又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7年返回武汉参加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正值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际,各地反革命势力剑拔弩张,伺机蠢动,武汉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在这儿进行地下斗争的向警予处境十分危险,有人劝她转移,但她临危不惧,依然坚持斗争。

1928320,向警予被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国民党反动派使尽威胁、刑讯、引诱种种办法,终不能使向警予的革命意志有丝毫动摇。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从向警予身上所得到的是轻视和严斥。51日,向警予慷慨就义于汉口余记里,时年33岁。现今,向警予的墓埋在汉阳的龟山上。每年,不少人来此瞻仰和悼念。

 

   

土家族逢年过节,都要打糯米糍粑。先将糯米洗净(也有用小米、高粱和糯米拌玉米的),泡上一两天,再滤干蒸熟,盛在粑槽内,用锤打烂,捏成坨子(大小均匀),压成圆形,上下板涂有蜡油,制成风干几日,泡在坛子里,十天半月换一次水,这样,可以放到端午节,经久不坏。吃时只需文火烤熟,又方便又快速,再沾上芝麻糖粉或酸菜、酱豆腐之类小菜,酸甜咸辣各随己欲,吃的津津有味。

土家族为儿子定亲或走亲拜年,一对大如明月的大糍粑是不可少的,这也是团圆的象征。

土家族在招待客人时,也可以把糍粑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和甜酒一起煮来吃,吃时也挺有风味。

有的在打糍粑时,将豆粉包在中间,然后用油炸,这种糍粑脆香松软,却不腻人,非常可口。

平时,用猴梨叶包糍粑,糍粑内包豆粉或猪肉,再在锅内蒸熟,也是一种味美的食品和待客的佳品。

 

   

团撒是土家人特有的风味食品,它是选用色白粒状的大糯米制成。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一夜后入甄蒸熟。以圆形竹圈作模,用饭勺取热腾腾的糯米饭在模内边团边揉,制成瓷盘大小的圆饼,放在竹架上用微炭火烘干或晒干,再用品红品绿写上字或画上花草。土家以团撒作礼品或供品,若是供祖先用则写“福禄寿禧”、“五谷丰登”之类;乔迁则以“竹苞松茂”等词致贺;“望月”则是用“玉燕兆瑞”、“石麟呈祥”来区分性别以贺喜;若是婚娶用,则要做几个模圈特大超过箩筐上圈的盖面团撒,上写大红双“喜”字。食用前以茶油浸炸,酥香膨脆,或干食,或以开水加蜂蜜冲泡,酥脆甜香可口。烘干而未经油炸的叫生团撒,多作“望月”用。吃时先烧开油汤,再煮团撒,盛入碗中常盖上两个荷包蛋,在撒上胡椒,吃起来清淡香糯,别有风味,土家产妇多以此作早餐。

 

   

土家族有“愚要读书,穷要养猪”之说,所以,家家都养猪。每到五月,土家家宴中多是以陈年腊猪腿为主菜。

在土家山寨中,岁过冬至,各家就要杀猪宰羊。先将山苍子、花椒、八角等佐料和盐炒香磨研成粉,然后将宰杀好的猪、羊砍下头、腿、前胛,余下的按八斤左右的一块改成条形,逐块腌好,依层放好,每层在撒些盐和佐料,如此腌制10个月左右即取出上炕。炕时,忌烧松杉等含烟重的柴,多以青冈、土荆条、香叶树、柏树等杂柴为薪,早晚烟火不断,多熏倒第二年立夏后才下炕。熏制好的腊肉,炒回锅肉片,肥而不腻,色泽橙黄;精肉色嫣红,肉鲜嫩,味清香,是宴中佳品。土家族的腊羊肉特别香,炒时加以辣椒、生姜、大蒜、桔叶,是下酒的好菜。

 

西 兰 卡 普

如果您到过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您定会被厅里的主壁挂“岳阳楼”所深深吸引住。它就是出自土家织女手中的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著名的民间传统工艺,又称“土家织锦”。它是以棉纱为经线,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靠着土家姑娘一双灵巧的手,用一只牛骨挑针,在古老的斜织机上手工织成的。以其工艺独特,色彩斑斓,质地厚实,图案古朴而与蜀锦、壮锦共同合称为中国三大名锦。

土家织锦历史悠久,图案繁多。土家姑娘一般从十二三岁便开始学织锦,其工艺优劣是衡量一个女子聪明与否的标志。土家锦以绚丽多姿而著称,以设计自由浪漫而见长。其特色主要表现在纹样构成的题材内容及色彩运用的形式法则上。传统图案造型就达200多种。

土家姑娘长期生活在山区,那红的花,绿的叶,锦羽,朝霞,蓝天,白云…都成了她们得天独厚的天然色谱,更兼土家织锦通经断纬的传统工艺所赋予的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色彩表现形式,致使土家锦运色独特,斑斓耀目。土家锦常以深青色、黑色作底色,配以红、黄、蓝、紫、白等艳色,使锦面色彩对比强烈,艳而不俗,清新明洁,绚丽悦目。并以其丰富的纹样,表现出鲜明的主题。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拓宽,西兰卡普的图案又有新的发展。花色不断翻新,品种繁多,异彩纷呈。许多壁挂工艺品,如“张家界风光”、“北京八大景”、“湘西行”等,都是采用传统的花色、线条、构图编织的,深受国内外工艺美术界和群众的欢迎。产品也由过去单一的土花被面、衣、帽,发展到旅游袋、坐垫、壁挂、信插、鞋帽等多种新型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广大顾客的赏识和喜爱。

西兰卡普是生长在土家山乡的一朵常鲜不败、芬芳扑鼻的民族工艺之花。

 

土 家 傩 戏

傩戏是集戏剧、说唱、诗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在土家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土家傩戏源于土家族祭神还愿仪式。

土家傩戏多在祭祀性场合表演,祭中有戏,戏中有祭,巫教祭祀与戏曲表演结合。整个傩戏中剧情一般较为简单,结构亦不甚严谨规范,常在演出时插入无关内容。面具是土家傩戏中特有的饰物,有“全堂戏二十四面,半堂戏十二面”之说。傩戏的音乐既有较浓的宗教色彩,又不失民间音乐特色,常杂有各地土腔土调,易为群众所接受。正戏唱腔节奏平缓,曲调较慢,其曲式是主词唱段,由多段唱词反复;尾腔全由锣鼓填补,起帮衬作用。

土家傩戏的舞蹈动作夸张、变形,随意性强,且与气功相结合,有着若干高难、神秘动作。剧目较多,多分为正戏和插戏两类。正戏剧目部分与法事有关,如《金角将军》、《关圣帝君》、《开路先锋》等。也有移植剧目的,如《古城会》、《刘海戏蟾》、《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插戏亦称“杂戏”、“后戏”,多杂在正戏之间或之后表演,与祭祀无关,很丰富有生活情趣,如《王大娘补缸》、《牛皋卖药》等。

土家傩戏唱词通俗,道白风趣;唱腔简单朴实,有单调、悲调、神仙调等,用锣鼓伴奏;道具多是牛角、司刀、神卦、开山刀等,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它与土家梯玛跳神、土家原始戏剧“茅古斯”及土家摆手系列活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古老、神奇的傩文化现象。这种人文学科的傩文化遗迹,至今仍存活在湘西许多偏远山乡,并以其“活化石”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茅古斯”是土家族在小摆手舞中与摆手歌舞穿插进行的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原始戏剧活动。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生产内容,既具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剧。

结草为服是“茅古斯”的显著特征。服装有用茅草做的,也有用棕叶、桐叶、芭蕉叶组成,每服五块,一块扎在腰间如裙状;一块周围胁下,前遮胸,后盖被;两块如肩褡系在左右臂;一块作头套以蒙面。头套上有扎二辫、三辫的,亦有扎二至五辫,以辫象征犄角,偶数代表兽,奇数代表人,奇数往往多于偶数。据说,人角多于兽角是为了吓唬兽,战胜兽。

在“茅古斯”中,其奉祀的神像也是用七根茅草扎成的,土家称为“梅山”,是其民族尊崇的猎神。更有趣的是“茅古斯”表演中所使用的道具也是用一根一米来长的小木棍外面包以稻草制成。参加“茅古斯”表演的人数有十人到二三十人不等。一人饰其子孙(小茅古斯)。因为“茅古斯”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是古代始祖的化身,当人们在摆手歌舞中颂扬了先祖拓荒创业的丰功伟绩后,更想目睹先祖尊容及其创世活动。于是,土家族便一代传一代地保留这种原始戏剧的活化石——“茅古斯”。

“茅古斯”表演活动从《扫堂》入手,中间还有《猎山》、《捉鱼》、《做阳春》、《打糍粑》、《接新娘》等场。其中渔猎农垦等内容与摆手舞基本相同,但表现形式却不一样。“茅古斯”是通过一定情节、人物对话及动作等戏剧手法再现当时的生活。

 

  

土家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土家摆手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以祈求吉祥幸福为主题,是土家人用歌舞戏剧酬报先祖的重要赛会,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现象。它以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狩猎捕鱼、桑蚕纺织、刀耕火种、古代战争、神化传说及饮食起居日常生活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以史诗般的结构和炽热的色彩,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气势磅礴的土家历史画卷和风情浓郁的土家生活画卷。

摆手舞的舞姿粗犷,歌曲雄浑,风格古朴。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其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时间多在春节或重大节日时举行,参加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可达万人之众,场面十分雄伟壮观;反映的多是“祭祀”、“狩猎”、“农事”、“民俗”、“军事”等,中间还可以穿插“茅古斯”,玩龙舞狮以及“叠罗汉”、“打飞棒”、“抵杠”等一系列民族体育活动。

土家摆手舞以自然、洒脱的舞姿,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生活,表现生存和劳作,表现欢乐和向往……以它简朴自然的美学形态为人们所感悟,以它真挚开朗的浓郁情感撞击着人们的心扉,给人一种亲切的直观感受。

 

姑 娘 哭 嫁

一般来说,姑娘结婚出嫁舍不得父母亲人,悲切流泪,这是人知常情,而土家族姑娘哭嫁却不一般。

    土家族姑娘从小在歌山歌海中长大,耳濡目染,朝拾暮集,个个都是吐珠落玉的好歌手。姑娘哭嫁是土家族的古老婚俗。女孩子一般长到十一二岁时,就要开始学哭嫁。在土家族的传统观念中人们都把是否会哭嫁,作为衡量一个姑娘德才高低的标准。因此,不善于哭的姑娘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土家族婚姻在“改土归流”以前是比较自由的。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干预,土家族地区逐步实行了包办婚姻。男女婚恋受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严重束缚,且礼仪繁琐,所以年轻人,尤其是姑娘们内心充满怨愤,于是在出嫁时,姑娘们把一腔积怨洒在媒人头上,用“哭嫁歌”把媒人骂得狗血淋头。“哭嫁歌”委婉、生动,歌由情发,情随歌生,泪随歌生,泪随情涌,其语言真切,句式自由,在一片依依难舍的骨肉情中,如高山流水,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人们对封建婚姻的血泪控诉,述说自己的悲痛。

土家族姑娘的哭嫁,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择定婚期后开始哭嫁了。她们以哭诉的语言,唱哭嫁歌,歌声悲切,很有感染力。起初声音较低、小,婚期越近,声音越大,以至哭道嗓子沙哑、口干舌燥、双眼又红又肿,一直哭到男家来迎亲,将她抬上花轿来到男方家里为止。这长达几天、几十天甚至一个月的哭泣,没有非凡的功力是不行的。

现在,土家族男女青年可以自由恋爱构成伴侣,但哭嫁这种土家族婚姻遗俗在很多地方仍保留着,不过现在所谓“哭嫁”只是做作样子而已。

 

打 飞 棒

打飞棒在土家族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是勤劳的土家族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不受野兽、鸟类的损害而创造的。现在形成了一整套民族体育表演竞赛项目。

打飞棒场地,最短30米,宽5米以上。器材为一根长0.7米左右、粗约0.030.04米的杂木棒和数根0.2米长的小杂木棒。比赛一般为两人对抗赛,人多亦可分组进行团体赛。每场比赛,时间不限,如果某一方打满事先约定好的数,便可以结束比赛。

打飞棒首先是“挑飞棒”,即由甲将棒架在场地一端挖的一个菱形小坑上,手持长棒用力将短棒往前挑出去。乙在对面则要抓住空中飞来的短棒,抓住了与甲互换,抓不住,则由甲把长棒横放在小坑上,乙在短棒的落点处用短棒击打长棒,击中了与甲呼唤,击不中,由甲进行第二步“打飞棒”,即用一手将短棒抛向空中,再用另一手挥起长棒将短棒打出去。乙在对面若能抓住短棒,与甲互换,抓不住则遂将捡起的短棒扔回小坑处,这时甲再挥起长棒向尚未落地的短棒击去,被回击的短棒飞得越远越好,如又没接着飞来的短棒,那么短棒的着地点与小坑处的这一段距离就是有效距离,甲就可以用长棒做尺,丈量距离,所量数字,作为第一轮的成绩。然后与乙互换,轮番较量。输者要受到学鸟叫的惩罚,以示飞棒击中飞离走兽。

打飞棒这一土家族体育活动,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他们打出的飞棒刁钻、角度多变,常旋转摆动,直奔对手,以致对方措手不及。表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土家人多居住在依山傍水地区。这儿森林密布,木材资源丰富,建房可就地取材,故土家人多修建木屋居住,一般是一家一栋房屋。

木屋的建筑,结构美观。大挑杨起,笼檐低垂,恰似藏龙卧虎,气宇轩昂。根据土家人的习俗:“要得发,不离八。”每一栋房屋的空间——长、宽、高,都要有一个“八”字。

正屋的座向一般是背山面水,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正屋中间的一间叫做“堂屋”,后壁供有“天地君亲师位”的祖先牌位,专作祭祀祖先、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待嘉宾之用。堂屋左右两间叫“人间”,是人们饮食起居的地方。“人间”又以中柱为界装上板壁,分为前后两小间。后面一间作卧室,前面一间作伙房。伙房内,高有三尺见方的一个火坑,火坑中架一个三脚架,作煎饭、炒菜时架锅用的。坑上一人高处,从楼枋上吊下一架木坑,是供炕腊肉用的。父母住左边“人间”,儿媳住右边“人间”。不论大小房屋都铺天楼板,分板楼、条楼两种。堂屋的大门和“人间”的窗户,多装格子,或雕花草,或采“万”字格。房屋装修好,四周用桐油油好,既可防腐防虫,又光亮美观。

在正屋的两头,一般的一头转个“马屁股”,一头接个偏屋。在“马屁股”这间打灶,红白喜事在灶上煮饭炒菜。在偏屋里设猪牛栏、鸡鸭舍和厕所。较为富裕的人家,则在正屋两边配房或吊脚楼。厢房又叫“横房”,分上、下两层,下层作粮仓,上层作书房、客房。吊脚高翘,楼台腾空,楼脚似吊,故谓“吊脚楼”。楼上一般作姑娘楼,是闺女们用腰机编织西兰卡普、绣花、做鞋等活动场所,也是主人陪客人聊天的地方。

 

社巴节和赶年

    “社巴节”是土家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届时,男女老少唱着“摆手歌”,跳起模仿农事活动、卫国征战的“摆手舞”,祭祀祖先,祈祝新年。除了“社巴节”外,土家族还有“赶年节”。传说很久以前,土家族接到朝廷调令,那天正好是腊月廿九,离过年只差一天了。因战事在即,便决定提前一天过年,当天启程出征。由于时间紧迫,肉来不及细切,小菜没时间样样炒,只好混在一起。直到现在土家族过年仍要提前一天,并保持大肉、合菜的特色,以此来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祖先。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