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

2009-11-10 03:20  

哈萨克族有125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地。

哈萨克族历史悠久。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哈萨克族的先民。“哈萨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意思是“游牧不定”、“胜利者”或“白天鹅”,但更恰当的解释是“勇敢大胆的人”。

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哈萨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

     

历史的贡献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其实这种用婚姻关系来加强民族团结的作法,早在公元前就已有之。还是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汉朝的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就先后嫁给了哈萨克先民的首领——乌孙王昆莫和军须靡,写下了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自汉朝公主与乌孙王联姻以来,哈萨克族与内地汉族一直交往密切,为加强民族团结,开发和保卫祖国边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沙俄侵略我国西北边疆时,与沙俄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即便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在沙俄的威逼下割地赔款,哈萨克族人宁可迁居也不离开祖国,表现出了忠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1933年,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革命活动。哈萨克人民积极投身革命,并于1944年同维吾尔等族人民在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爆发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哈萨克族能歌善舞。每逢节庆和各种喜庆的日子,哈萨克族男女老少在冬不拉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尽情欢唱。对于唱歌,哈萨克民间有句俗话:“歌声伴你躺进摇篮,歌声送你离开人间。”按当地风俗,婴儿一降生,男女青年便会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地轮流唱三昼夜的“希里德哈娜”,以示祝福。此后,婚礼、节日、聚会直到葬礼,都无一不伴有歌声。可以说,哈萨克人的一生都是在歌海中度过的。冬不拉是一种双弦弹拨乐器,琴杆及背板用一块完整的红柳木或松木挖制,面用另一块红柳木或松木制成,音箱有圆底、平底和尖底几种。冬不拉的表现力极为丰富,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弹奏草原上淙淙的泉流、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呜咽的驼吼和骏马奔驰的蹄声,并能完美地表达哈萨克族人民愉快的劳动和对新生活的热爱。

此外,诗歌在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已挖掘、整理的长诗就有200多部。其中《阔孜库尔帕西与巴颜苏鲁》是哈萨克文学遗产中最优秀、最有文学价值的爱情长诗。这部产生于公元810世纪的作品,不仅在哈萨克族人民中间广为流传,而且还流传到了中亚西亚一带。

 

阿肯弹唱会

哈萨克族民间有许多歌手,人们称之为“阿肯”。这些“阿肯”不仅能演唱民歌,而且能熟悉地演奏冬不拉乐器。“阿肯弹唱会”就是哈萨克族民间艺术的大聚会,每年气候温和、绿草如茵的夏、秋时节都要在哈萨克草原上举行。牧民们在牧场上预先搭起许多漂亮的毡房,以供宾客住宿。参加者都是从各地选派出来的著名阿肯,有宝刀不老的老艺人,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歌手。这样的弹唱会实际上是一年一度哈萨克牧民用诗歌进行哲理辩论和才智较量的活动,同时又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场所。弹唱会的时间短则七八天,长达十天半月,一般由对唱进行的实际情况而定。参加者有上百人乃至千人以上,有的牧民甚至从百里以外翻山越岭而来。弹唱会上,阿肯们的表演形式以对唱为主。表演者即兴编词,自弹自唱,一问一答,以答词切题、准确无误、口齿伶俐、含蓄多趣为优胜。对唱的形式和名目也很多,一般常见的有民谣对唱,多在小伙子和姑娘之间进行。对唱时双方可以在民谣中加进一些诙谐、幽默的言词,以抒胸怀,可表达爱慕之情。还有一种对唱是长歌对唱和短歌对唱,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谜语对唱、比喻对唱、教对唱、告别对唱及赞颂对唱等,可取历史题材,也可歌唱现实;可猜谜语考智力,也可表达爱情;可相互戏谑,也可赞扬或讽刺。当阿肯唱出了风趣或智慧的歌词时,旁边的人会不断高声喊叫助兴,形成十分热闹的场面。对唱虽有时间限制,但必须在双方唇枪舌战中难住对方时,才在欢笑声中结束。阿肯对唱的胜负,一般以听众的赞许为标准。败者要给胜者赠送毛巾或手帕。获胜的阿肯声誉顿增,听众往往把他与弛骋疆场、屡建功勋的英雄相提并论,但也把败者当作久经沙场的战将,绝不轻视。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在节日或集会时经常举行的娱乐活动。整个过程是:人们先在终点集合,男青年们首先物色好与自己进行姑娘追的姑娘,然后成双成对地慢慢走向远处的起点。途中,小伙子可以向姑娘表露自己的爱慕之心,可以说各种俏皮话,甚至可以用手护着姑娘趁机吻一下。按习俗,姑娘此时是不能生气和反抗的。但当到达起点后,小伙子则调转马头拼命往回跑,姑娘则在后面策马扬鞭紧追不舍,因为这时姑娘可行使报复的权利。姑娘若追上了小伙子,可以用鞭子狠抽小伙子,以此来作为对方给小伙子行为的报复;也有的姑娘只是高举鞭子,在小伙子头上挥动几下,这说明姑娘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了。如果没有追上小伙子,那就是小伙子获胜。在挨姑娘鞭打的过程中,小伙子的背哪怕是被打伤了,也必须做到打不还手。有许多青年男女就是在这种戏谑性的追逐中,相互产生了爱情结为终生伴侣的。

姑娘追并不只局限于青年男女,如果感兴趣,一些结了婚的男女也可以参加这一娱乐活动,但必须是年龄相仿,必须是同辈人,这样便于开玩笑。

            

流成河的马奶子

马奶子是哈萨克族牧民十分喜爱的一种饮料。每当盛夏来临,辽阔的哈萨克草原上几乎所有的毡房都备有马奶子。一首哈萨克民歌这样唱到:“骏马遍山坡,马奶流成河”,形象的描述了马奶子如同骏马一样是哈萨克族牧民每日都不可缺少的东西。马奶子实际上是一种含三到五度酒精的营养丰富的消暑饮料。它的制作方法奇特:牧民把刚挤下来的马奶装入牛皮制成的皮桶中,然后放入陈奶酒曲,放置保温处,使之发酸。随后,每天都用木杵搅动数次,几天后就成了略带酸味、酒香、清凉适口的马奶子。因为哈萨克牧民多以肉食为主,所以喝马奶子有助于消化。此外,马奶子对于肺结核和胃病有一定疗效。马奶子虽然含有少量的酒精成分,但不易醉人,哈萨克人时常用它来代酒招待客人。今天,有的哈萨克族地区建成了马奶酒厂,生产酒精含量很低的马奶酒,大大方便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

               

可以自由拆合的房屋

由于哈萨克族从事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绝大多数哈萨克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哈萨克族很早就创造了适合于游牧生活、便于搬迁的房屋——毡房。

哈萨克族的毡房一般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门五部分组成,用料基本上就地取材。毡房的骨架由红柳木做成的圆栅和顶圈构成,围墙用横竖交错相连的木杆栏构成,可以自由拆合,圆形顶圈既是屋顶,又是窗户,顶部中央开一个天窗,白天揭开用来通风接受阳光,夜间及雪雨天盖上以防风寒。毡房的门多面朝东南,以避北风,外面在挂一个毡帘子,冬天天寒时,放下门帘可以挡风寒,夏天天热时,卷起门帘可以通风凉爽。

哈萨克毡房内的陈设和布置都有一定的规矩,主要分为住人与放置东西两部分。前半部分放置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和待客。进门右上方是长辈的铺位,左上方是晚辈的铺位,右下方放置饮炊具和食品,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猎具等,正方放置衣箱,箱前铺坐垫或坐毡,上面再铺花毡,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哈萨克人的毡房用途很多,它不仅是供人居住的地方,而且也是接人待客的地方,同时又是从事手工生产、制作奶食品、春季接羔时圈羊羔的地方。此外,唱歌、跳舞也常在毡房内举行。

 

肥羊馈佳宾

哈萨克人民热情好客。宰羊待客是哈萨克人隆重的待客礼俗之一。远方的客人光临,主人先用奶茶招待客人,然后牵一只肥羊站在毡房外边,真诚地说:“尊贵的客人,你远道而来,我不胜荣幸。请允许我为你宰羊。”说完,把羊牵进来让客人过目。客人中的长者这时要代表大家作“巴塔”祝福,对主人的盛情表示谢意,并祝愿主人家人畜两旺,百事如意。然后,主人出去宰羊。待主人把羊宰好、羊肉煮熟进餐时,主人先要把羊头端到客人面前,以示尊敬。客人这时应先把盘中的羊头端起,先割下羊头左颊面上的一片肉放在盘中,以示接受,再割下一只羊耳朵给主人的孩子或在座的最年幼者,意思是让孩子们听长辈的话;然后,再把羊头还给主人。以上礼仪结束后大家才动手割肉吃。吃肉时,只吃盘中靠近自己这边的肉,切忌在盘中乱抓或挑肥拣瘦,这些都会被看作失礼。羊的十二根骨头和其它部位的肉分配给什么人是有一定规矩的。通常,羊头和臀部上的肉给年长而尊贵的客人;羊腿上的关节肉和胸肌肉给女婿和媳妇;羊舌头、耳朵、腰子和心脏给小孩。

 

架鹰出征的马背猎手

哈萨克族在从事畜牧业的同时,也从事狩猎。利用猎鹰追捕猎物是哈萨克族狩猎的一种方式。猎鹰是哈萨克人狩猎的主要助手之一,哈萨克人架鹰出猎的场面十分惊心动魄。猎手骑着骏马奔驰在草原上,左手架鹰,右手扬鞭,一旦发现猎物,猎人一声呼哨,训练有素的猎鹰就像箭一般腾空而起,向着惊窜的猎物俯冲下去。在哈萨克草原上,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各种猎物,只要猎人把猎鹰放出去,顷刻间就会被生擒活捉回来。

 

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每一年农历春分日,昼夜长短一样,这一天便为“纳吾鲁孜”节。节日这天,每家每户都用小米、麦子、大米、奶疙瘩和肉等混合起来做成“纳吾鲁孜饭”。节日期间以这种饭为主,除了自己吃,还用来招待拜年的客人。纳吾鲁孜节还有一种专门的节日歌,它有固定的曲调,歌词由各人自编。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彼此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平安,牛羊满山,庄稼丰收。

 

    

叼羊是哈萨克族传统的马上娱乐活动,一般在节日喜庆时举行。它十分动人地表现了哈萨克人的机智、勇敢和娴熟的马上功夫,是一场力量和勇气的较量、马术和骑术的比赛。每当叼羊盛会来临前,牧民们都要派了代表广为宣传,并选择地点和日期。叼羊当天,牧民们不论男女老幼都身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地来到指定地点,自觉地围成一个大圆圈。叼羊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分组叼,有如体育运动中的集体对抗赛。被叼之羊要预先割掉头,扒掉内脏,放置场地中间。骑手们排成两队,雄赳赳,气昂昂,如待发的箭。主持者一声令下,两队骑手急驰而去。最先抢到羊的骑手飞驰而出,冲出重围,后面的骑手们策马紧追不舍。骑手根据情况利索地把羊扔给同伴,有时又被对方争夺去。草地上群马奔驰,时而追赶一骑,时而混战争夺,场面十分壮观激烈。当某队最后把羊“叼”到规定地点时,就算获胜,围观者报以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第二种形式是两人单叼,就像体育运动中的单打比赛,出场的两位骑手代表各自的集体,两人在马上分别抓住羊的一端,拼命地拉扯争夺,谁最后夺到羊,谁就为胜。这是力量和骑术的单个较量。第三种形式是群叼。届时,骑手们听到号令后,争先恐后地策马奔去抢羊。谁抢到羊,并将其放到规定的地点即算获胜。叼羊时,先叼到羊的骑手飞马奔向目的地,其他骑手快马加鞭急起直追,观众们欢呼雀跃,呐喊助威。后来者追上前者,紧紧抓住羊的一端拼命争夺。时而数人相持,难分难解;时而一人得手,甩掉对手。雄壮的骏马时而疾驰,时而配合主人拉扯,形成动人心弦的紧张激烈的场面。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