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

2009-11-08 03:21  

黎族,有124万余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我国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白沙、昌江、东方、保亭、陵水、乐东、三亚、通什等七县二市之内。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早在秦汉以前就从两广地区陆续来到海南岛定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固定于宋代,并沿用至今。

黎族有自己的语言,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也有不少群众兼通汉语。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采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代相传。著名的有《人类的起源》、《五指山大仙》、《鹿回头》等。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传统的乐器有口弓、鼻箫等。民间歌谣有两种:一种是用河南汉语作唱词,以黎族民歌韵律为唱腔,称为“汉词黎调”;一种是用黎语作唱词,称为“黎谣正调”。黎族的舞蹈来源于生产和生活。著名的舞有《打柴舞》、《舂米舞》等。

黎族的造型艺术,以织锦工艺最为著名。在唐宋时期,黎族的纺织技术比中原先进。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纺织工具,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生产工艺,编织的“崖州被”和“双面绣”,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花色艳丽富于特色而驰名。元初,杰出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在崖州居住40多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回到故乡后,在黎族传统纺织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技术,为科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黎族宗教信仰以祖先崇拜为主,杂以自然崇拜,有些地区还保留着图腾崇拜的痕迹。

 

白 沙 起 义

黎族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宋代到清代鸦片战争期间,就多次掀起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我国近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在海南岛的黎族苗族聚居地区便建立了党的组织和革命武装,成立“琼崖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许多黎族地区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扩大革命武装队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黎族聚居的东方县成立了一支由黎、苗、汉等族人民组成的抗日游击队,随后琼崖工农红军改编琼崖抗日独立大队,“红色娘子军”就是其中一支由妇女组成的工农队伍。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纷纷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日军的疯狂进犯海南时,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1942年,国民党反动派对黎、苗族人民进行残酷镇压,集体屠杀黎、苗族群众1000多人。这一滔天罪行激起了黎、苗族人民的强烈反抗。19438月在黎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王国兴等人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白沙起义,把盘踞在白沙、保亭、乐东等到地的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队一扫而光。1944年春,原琼崖抗日独立大队改名为琼崖纵队,到抗日战争胜利时,这支队伍已发展到7000多人,解放了全岛2/3的地区。

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白沙解放区发动进攻,琼崖纵队在黎族等族人民的支持下,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并开辟了“五指山根据地”,开展了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培养民族干部,壮大革命队伍,到19489月,解放了海南岛70多座城镇和广大农村,歼敌5000多人。黎族人民以辉煌的战果,于1950年春迎接解放大军南下,解放了海南岛。

 

 竿  

竹竿舞,亦称“打柴舞”,是黎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该舞蹈一般在“孚念孚”(黎族传统节日)、“沃八”(即“做佛”)、劳动间歇或农闲的晚上举行。舞前,人们或在庭院里,或在晒谷场,或在平坦的坡地上,平行置放两根4米长的大竹竿(没有大竹竿,用两根小腿般粗的方木或圆木亦可)作垫架,间隔2米左右,其上横放着453米半长的竹竿作为跳杠。舞时,两边各蹲45人,各人双手平握住竹杆的末端,按照一定的节奏,在垫架上张合、敲打,或站起来在擦边舞者胫部分击等,使之发出响亮、悦耳之声。舞者(单人、双人或更多的人均可)趁各对竹竿张合、敲打或高举击打之前的间隙,两脚不断地替换,敏捷地上跳下踏,前冲后跃,左转右躲,以及下蹲等,在避过双竿张合、击打的同时,跳出各种优美的动作。每当舞者机智巧妙地避过各种险关时,拍击竹竿者则齐呼:“嘿!呵嘿!”如舞者被竹竿夹住脚颈部,就会引起围观群众的哄堂大笑。

 

古老的“叮咚”

“叮咚”,亦称“打哥叮咚”、“咚咚”等,是黎族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器。

“叮咚”用几种特殊的木料制成,音调清脆、洪亮。其制作方法较简单:先选木料并去皮做横木,接着用绳索或红绸将横木悬吊在大树枝或人工搭成的木架两端,然后数后精选两根质地坚硬的一尺长的小杂木作成敲棍,这样,“叮咚”也就制作完成了。“叮咚”横木多少不一,二根,三根,四根或五根均可。唯乐东、东方和昌江县一带的“叮咚”与众不同:是用一根木料劈成两半,一半厚而宽,一半薄而窄,此外,横木的大小、长短也没有一定标准,大者直径13厘米,小者直径9厘米;长者可达300厘米,短者33-165厘米均可。用两根木料制成的“叮咚”,一般只能发出轻四度的音阶,上根为1-5,下根为6-3。音调通过移动吊挂两根木棒的红绸布或绳索进行调节;敲击多用两拍的四折,三拍甚少,节奏为对称手法。

演奏时,通常用左手反复敲打同一音调作为衬托音,用右手的先慢后快的节奏敲击主旋律,并运用变奏法形成高潮,敲击得越有节奏就越动听,用三根木料制成的“叮咚”,可有七个音阶,敲击技巧复杂,节奏多变。

“叮咚”的产生是与生产紧密相关的,长期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过的是“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生产手段落后,产量低下,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庄稼,黎族人民每年从庄稼开花、结果到收获,总要在山兰地中间搭起“布隆陶盎”(即小棚),看守庄稼。为了清除寂寞和疲劳,也为了驱赶鸟兽,看守山兰者便砍来木棒敲敲打打。这样,既带来了乐趣,又保护了庄稼。久而久之,这种敲打就由简单的音阶发展到复杂音阶,直到后来成为一种娱乐的工具。

 

   

“孚念孚”系黎语的近似音译,意为“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民间传统节日。

“据南宋范大成《虞衡志》记载: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装束来游,携手并肩,互歌相答。”这就是对黎族人民欢度“三月三”情形的描述。可见,黎族人民的这一节日在南宋时期已出现。近年来,有些历史学者认为,黎族自殷周时期从广东、广西移至海南岛繁衍生息后,便已开始欢度这一节日。

追溯黎族“三月三”文化的内容,在清代以前,主要是青年男女对歌求家,寻找伴侣,和开展一些较简单的如荡秋千、射箭、打叮咚等娱乐活动。清代以后,黎族“三月三”文化得到一定的发展,其内容既有多姿多彩的舞蹈、风格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又有情意缠绵和脍炙人口的对歌以及风俗礼仪等。其舞蹈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体相结合的特点,而且融打击乐、歌声、动作为一体,显示了黎族能歌善舞、热爱生活的特点。

节前半个月,各村寨的男青年便相约上山狩猎,然后把猎获物腌制风干,女青年们则忙着酿糯米甜酒,包粽子,留待过节时享用。

节日那天,各村寨均在老人主持下,举行祭祖仪式。青年男女则盛装打扮,各自带上准备好的肉干、糯米酒和粽子等,分别由一名俊俏的小伙子和一名漂亮而口齿伶俐的姑娘领头,聚集到活动地点。然后,各以对歌形式,相邀自己血缘氏族以外的意中人。一对对有情人随后携手并肩分散到丛林翠竹中和山间小河边,互诉衷肠。

夜幕降临,山坡上,河岸边,便燃起一堆堆篝火,男女老少围在篝火旁,有的荡秋千,有的钻火圈,有的对山歌,比摔跤和跳舞等,人们尽情欢乐,气氛十分热烈。

天快亮了,人们各自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这时,恋中的男女青年们却依依不舍地互送定情信物,阿哥把银色的耳环穿到阿妹的耳上,或把鹿骨雕刻的发钗插在阿妹的发结上;阿妹则把亲手编织的土彩腰带系在阿哥的腰间,或把绣有各种艳丽花纹的头巾缠在阿哥的头上,相邀来年“孚念孚”再相会。

 

   

船形屋,黎语称“布隆亭竿”,意为“竹架棚房子”。因状似倒扣在地上的船只,故而得名,是黎族的传统住房。据传说,黎族人民设计和建筑船形“布隆亭竿”,是为了纪念早年漂洋过海来海南岛居住的祖先。就类型而言,“布隆亭竿”有铺地型、高架型和向金字型过渡三种。其共同的特点是:用茅草或蒲葵叶作屋盖,以木头或粗竹子作柱子和梁;墙身一般为非承重墙,最常见的有编竹抹泥墙、竹条墙、竹透露墙和椰叶墙等;垒110厘米高的石块作架空地板,其上搁着纵向和横向的大竹竿或木条,上面铺有弹性的竹片。架空地板的内地台,一般为原土夯实,高出地面15厘米左右。全部构件的搭接处,均用藤条或野麻缚扎缠紧,使其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增强房屋的稳定性和抵抗台风的能力。

“布隆亭竿”分大屋和小屋两种,大屋有高柱四根,高3-4左右,长16-20,宽3-4左右,设两个火灶;小屋只有主柱两根,高2-3,长5,宽3左右,只有一个火灶。窗户设在屋顶侧面一处或两处实际上是能够开关的天窗。门设在屋子的两端,门上的屋檐向前伸展,屋檐下是挂小孩“布吊”、摇篮、器物或休息座谈的场所。火灶设在门内的一角,灶旁放着水缸和一张高于地板的竹笺供放置餐具和炊具。灶的上方悬挂一块竹笺,作烤干食物用。屋内设有间隔和睡床,一般在灶旁地板上铺席子,一家人席地而睡。

目前,在黎族地区,“布隆亭竿”已不多见,多数住宅已为金字顶所代替,有些地区还出现了仿汉式住房。

 

   

嚼槟榔,黎语称“拉梓隆”,是黎族人的一种嗜好,平时不论在家里闲谈,下田劳动,或是走在路上,嘴里总是不住地嚼着槟榔。槟榔还是待客、定婚不可缺少的佳品。客人来访,主人得先要招待客人嚼槟榔。定亲时,若女方收下槟榔,就表示允婚,若女方退回槟榔,则表示婉拒。

嚼槟榔,分生吃和干吃两种。生吃时,取刚摘下的新鲜槟榔,切成小指大小若干片,放进嘴里咀嚼;干吃时,先把生槟榔放进锅里煮熟,切成两半,用线穿成串晾干,长期保存,随吃随取。无论生吃还是干吃,都要将贝壳灰、烟丝等包在萎叶里。萎叶包成三角形,放进嘴里咀嚼。初嚼时,口水呈黄色,味苦辣;继续咀嚼时,味由涩变甜辣,口水变红,牙齿、嘴唇也随之变红,脸部有些发热。据说,槟榔有助消化、驱绦虫、降血压、提神和健胃的作用。

 

   

“筒裙”,是黎族妇女服饰之一。一般用野生爬地毛藤、山麻纤维或棉花纺织而成。因居住地区不同,“筒裙”长度和图案也存在差异。有的长至脚面,有的只到膝盖。至于花纹图案,流行于乐东县三平地区的筒裙,织绣的多是抽象化的动物图案;抱由地区的筒裙,多织“黄莺在森林中”的象征性纹样;志仲地区的筒裙则是织抽象的猫纹,整条筒裙(筒裙头除外),从腰部至尾部布满花纹;望楼溪中游一带和三亚市一、四区,东方县一、三区则普遍流行乌鸦花;陵水地区的筒裙上多描绘婚娶礼仪中的人物。这些都使筒裙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逗娘”是黎族的婚娶风俗,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

“逗娘”,即娶亲时,新郎所在村寨的小伙子们对新娘和伴娘的逗趣。其形式因支系不同而异。杞黎的“逗娘”活动,在婚礼过程中,要进行三次。第一次,在娶亲的当晚,送亲队伍还未到达新郎村寨前,小伙子们点上火把守候在寨门。送亲队伍一走近藤门,小伙子们便举起火把争着照新娘和伴娘们的脸,看谁长的漂亮。此时,新娘和伴娘就用精制的小圆竹遮盖住脸蛋,小伙子们改用动听的歌声去引逗,但姑娘们则把脸儿藏得更严密,于是小伙子们只好下狠心用火把去熏新娘和伴娘们的脸,用棍子绊姑娘们的脚,新娘和姑娘们这时只得走走停停,东躲西藏,但脸儿还免不了被熏得乌黑乌黑的,累的汗水淋淋,直到跨入新郎家门槛才算闯过“难关”。

第二次,是在洞房里,新娘和新郎“争位”。上半夜,新娘吸完“毛醉”(缸装甜酒)后,和新郎入洞房休息。当时洞房里摆着新桌一张,上面放着“福酒”、糯米团和一盏煤油灯,灯前顺排着两张椅子,新郎和新娘一进洞房,要互相争坐最靠近煤油灯的椅子,谁首先按到椅子,谁就能管住另一方。新郎和新娘争位时,宾客聚集在洞房内外观看、嬉笑,场面十分热闹。第三次,是次日上午小伙子们和姑娘们争抢糯米团,当时,送亲的姑娘们正紧张地舂糯米团,准备带回家分送亲友。小伙子们先是围观,等糯米团块舂好时,便动手抢,顿时,你抢我护,场面十分热闹。有的小伙子抢走了糯米团,有的没抢到反被姑娘们抓住将糯米团往小伙子们的头上揉抹,让他三天三夜也洗不掉。

台黎的“逗娘”,在吃饭时进行。新娘和伴娘吃饭只好一颗一粒地吃,而旁边围着许多人观看,弄得新娘不好意思吃,只得饿着肚子度过新婚之夜。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