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

2009-11-07 03:22  

1991328,这是傈僳族历史上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这一天,沟通怒江两岸的永久性大桥——六库怒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所采用的三跨切面预应力连续厢型桥,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桥型,不仅标志着怒江峡谷的交通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而且在中国桥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58年架设第一座钢索汽车吊桥以来,目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怒江段,并修建各类江桥、河桥和驿道桥490多座。新中国的成立,使怒江上的桥梁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也使傈僳族同胞实现了从原始社会末期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跨世纪飞跃。

傈僳族人口63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部分散居在云南省的丽江、迪庆、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的拉丁大写字母及其变体形式的文字,结构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过去傈僳族主要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也还有图腾崇拜的残余。19世纪中叶后,基督教和天主教传入傈僳族地区。

 

从金沙江到怒江

傈僳族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一直沿用至今,唐朝时被认为是“乌蛮”的一部分。傈僳族和彝族、纳西族在族源上关系密切。8世纪时他们的先民居住在金沙江两岸。

12世纪以后,傈僳族先后受元代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代丽江土司木氏的统治。15世纪中叶,狩猎和采集已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16世纪中叶,由于战争以及反对木土司的压迫和掠夺,大批傈僳族人在头人木必帕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开始进入怒江地区。此后的两个世纪,陆续有大批傈僳族人往西和往南,迁入德宏地区以及再往南的临沧、耿马等地,有的则沿金沙江南下,进入禄劝、大姚等地、迁徙中,傈僳族的居住地区不断扩大,并分散为许多小块,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由于边境地区和内地的傈僳族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不同,他们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平衡的状态。

19世纪20年代,清朝在靠近内地傈僳族分布的丽江、永胜、华坪等地,实行“改土归流”。一些世袭的纳西族和白族土司为流官所取代。改土归流的结果,进一步促使这些地区的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转化,同时也加强了清朝对傈僳族等各族人民的统治和掠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汉、白、纳西等族人民进入怒江地区,带去了大量铁质农具和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这对怒江傈僳族地区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地作用。

  

恒乍绷起义

1819世纪中,傈僳族人民掀起了多次起义斗争。其中较著名的有泸水弄更帕、枝花帕领导的反清起义;维西恒乍绷领导的反清起义;永胜唐贵、丁洪贵领导的反土司、抗清起义等等。

1801年恒乍绷联合怒、白、汉、纳西等族人民掀起了傈僳族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起义斗争。斗争历时两年多,革命烈火烧遍八个省,先后消灭了康普土司等大小头目及清朝官兵数千人,迫使清朝查办了维西厅守备及其他贪官污吏,免除了维西土司的一些封建特权,减免了33个府、厅、州、县的三年赋税和铜课。

 

光荣的历史

傈僳族人民具有光荣的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他们为捍卫祖国边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07年,法帝国主义分子在贡山白哈罗横行霸道,他们霸占土地,强派民工修建教堂,并阻止当地人民信奉其他宗教,这大大激怒了各族人民。傈僳族与藏、怒、独龙等族人民一道,愤怒地烧毁了教堂,驱逐了这些帝国主义分子。

1908年,傈僳族人民杀死了以“探险”为名、潜入福贡从事破坏活动的德国武装间谍。

1911年,为抗击英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我国领土片马、古浪、岗房等地,傈僳、景颇等各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斗争。

1941—1943年间,傈僳族人民和汉、傣、景颇等族人民一道,英勇地抗击了侵入云南西部的日本军队,迫使侵略者不敢越过怒江。

 

欢 歌 健 舞

傈僳族善于歌舞,凡是结婚、打猎、盖房或收获季节,都要尽情歌舞。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斗争中,他们创作了大量富于民族特色和生活感染力的诗歌曲调,内容可分为生产调、盖房调、收获调及逃婚调等十多种。曲调有的高亢激昂,有的低沉感伤。演唱时,往往配以琵琶、四弦、口弦等。

傈僳族舞蹈的动作矫健有力,生动活泼,节奏性强。在无伴奏的舞蹈里,下肢动作较多,臂的动作较少,两人一对互碰脚跟,以脚跟的撞击来掌握节奏。

 

  

傈僳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历法——自然历。他们把一年分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火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十个季节月。

 

色彩斑斓的服饰

有人把傈僳族分称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傈”,这主要是根据各地傈僳族衣服颜色的差异而划分的。不管正确与否,它至少说明,傈僳族的服饰色彩斑斓,差别很大。

由于怒江峡谷特殊的气候条件,这里不生长棉花,但怒江两岸肥沃的土地却盛产麻。自古以来,傈僳妇女便熟练掌握了种麻、收麻、渍麻、纺麻的全套技术。和这种生产条件相适应,过去大部分地区的傈僳族都穿自织的麻布衣服。

妇女的服饰美丽大方。上穿短衣,下着长裙。头上饰以红白色料珠,胸前有彩色料珠串成的项圈。

男子一般着短衫,裤长及膝,有的以青布包头,左腰配砍刀,右腰挂箭袋。

傈僳族服饰的色彩斑斓,不仅表现为各地傈僳族衣服颜色的差异,并集中体现在傈僳族妇女爱穿的百片花裙上。

傈僳族妇女的裙子是用上百片的各色布料经过精心剪裁、设计缝制而成的连衣裙。

关于百片花裙,流传着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传说在很古的时候,傈僳族遭到外来的掠夺和残杀,勇敢、不畏强暴的傈僳族走向了反抗的道路。男子身背长刀,握紧弩弓,告别亲人,走上战场。妇女则留在家中,担起全部生产、生活重担。英雄的傈僳族男儿英勇无惧,杀得敌人尸横遍野,他们每打一次胜仗,就评一次功,勇士们用敌人的战旗撕成块包装上奖品和奖章,送回家乡给亲人,向亲人报告自己的战绩。如此年复一年,亲人们收到的奖品和奖章越来越多,包裹奖品的彩色布条也越来越多,而且颜色各不相同,妻子们见物思人,挂念远离家乡的亲人们,于是她们便把所有各色布条缝成衣服,穿在身上,表达对丈夫的思念。这也是一种荣誉,因为谁的衣服颜色多,就说明谁的丈夫奖品、奖章多,战功大。这样,便逐渐形成了百片花裙。

 

吃美味苦肉  住“千脚落地”

傈僳族的主食是玉米、荞子。由于擅长狩猎,肉食丰富。傈僳人认为,动物的苦胆是一种良药,因此,在杀鸡宰猪时,总把苦胆取出,把胆汁拌入酒中,然后喝苦酒。在杀牛羊时,则把苦胆和肉一块煮,煮熟的牛羊肉是苦的,傈僳人认为,苦味是牛羊肉的一种调味品,没有放入胆汁而煮熟的肉,是乏味的。实际上,苦胆在肉里起的是去腥开胃的作用。

傈僳族的住房适应山区特点,基本上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木结构,四周用长约一二丈的木料垒成,上覆木板,形状类似一个木匣,内地傈僳族大都居住这种房屋。

另一种是竹木结构,先在斜坡上竖立二三十根木桩,上铺木板,四周围以竹篾篱笆,顶盖茅草或木板,屋中央置一大火塘。由于这种房子下面有很多木桩为基,因此称之为“千脚落地”,流行于怒江傈僳族地区。

 

   

溜索是怒江天堑上傈僳族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用竹篾编成,高悬于江两边的悬崖上。人过江时,把木滑板的凹槽扣在索上,用牛皮绳穿过滑板,系在人的双脚跟和腰部,然后,人就可顺索滑向对岸。

怒江天险从北部山巅到南部谷底,两岸陡峭,河道深邃。这段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被形容为猴子发愁、老鹰掉泪、山羊都无处落脚的险要之地。傈僳族同胞在怒江天险凌空飞索过江的场面,当地人叫做“过溜索”。溜索的使用反映出傈僳人的勇敢和智慧。

 

穿   

傈僳族少女到了13—14岁,家人要为她举行穿裙礼的仪式,以此承认其已步入成人获得了社交的权利。

穿裙礼对于女孩来说,意味着告别少女时代,并开始享有一系列权利,因此仪式十分隆重。举行仪式时要选择吉日,由家中地位最高、辈分最长的老妇人主持。举行穿裙礼的早晨,女孩要首先向父母、祖父母行礼,然后,女孩的母亲将自己亲手纺织的麻布长裙为女儿穿上,同时高声吟唱:“女儿啊,今天是你自由的日子,你长大了,你像一只小鸟可以飞了。”至此,一位成年姑娘宣告进入社会了。

举行穿裙礼后的姑娘,可以佩戴头饰、耳环,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新生,这与其说是生理上的成熟,毋宁说是心理上的一次飞跃。至此,她们依偎父母身边的日子宣告结束,社会对其应有权利给予庄严承诺。

穿了长裙的姑娘与其他青年男女一样,享有较大的社交自由,每逢农历十五,天高月明之时或寨中建新房、盖窝棚、播种、收获、酿酒等各种节庆时,便可以与寨中的青年男女一起弹口弦、吹竹笛、弹三弦、唱调子、对歌、尽情欢跳。

 

  竿 

傈僳族的主要节目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傈僳族每年在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节日——刀竿节。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着盛装,喜气洋洋。在节日会场中央,竖立起两根约20米长的粗大木竿,上面像梯子状绑上36把长刀做为横档,长刀的刀口向上,寒光闪闪,谓之刀竿。正午时刻,鞭炮齐鸣,鼓点阵阵,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飞快地跑到刀竿子下每个人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随即纵身跳上刀竿,他们用双手捏紧上层的刀面,将赤脚斜放在锋利的刀刃上,勇敢、灵巧、机智地攀缘而上,爬至竿顶,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鞭炮点起来。顿时,鞭炮声和观众的掌声、喝彩声响彻云霄。爬竿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们敬献美酒,能爬刀竿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人尊敬。

爬竿结束,青年男女孩开展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了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

 

   

云南丽江县香兰河东村附近有一股常年喷涌不息的泉水,傈僳族称之为臭水。其实,这股水并不臭,还有奇特的功效。每年的立夏节令前三天到后三天,这股泉水会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并逐渐变浑。据说,这浑水能治各种病,喝了能治肠胃病;用它煮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用它洗澡,则可治疗风湿病。因此,每到这个时候,方圆三四十里的傈僳、彝、白、纳西等各族人民都会赶来,形成了臭水会。

臭水会,现在有人又称桑那浴。先在泉边挖一条长形土坑,把臭水侵蚀过的石头捡来放在土坑内,用柴火烧,直到把石头烧红。然后,在土坑铺上木棍、木条,其上铺树叶、毯子。再把臭水打来泼在烧红的石头上,整个土坑就会蒸汽腾腾,人们就脱掉衣服很随意地躺在上面,直到蒸得大汗淋漓。

两三天以后,浑水逐渐变清,人们纷纷离去,臭水会才结束。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