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

2009-11-03 03:24  

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政府办公楼前,两个巨大的葫芦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关于葫芦里产生人类的民间故事虽然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多有流传,然而,以葫芦作为民族的象征,则并不多见。

澜沧江流域的这个喜欢葫芦、崇拜葫芦的民族就是拉祜族。

拉祜族人口45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族自治县以及孟连、双江自治县。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和汉族、傣族接触较多,一般群众多能兼说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文字,1957年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制定了统一标准的拼音文字。

拉祜族信仰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和大乘佛教,有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从狩猎到农耕

“拉祜”是本民族的自称。在拉祜语里,“拉”是“老虎,“祜”是“用火烤食”。历史上拉祜族以善于猎虎而闻名,故而有猎虎民族的雅号。传说拉祜族祖先因追逐窜入南方密林中的一匹马鹿,发现了水草茂盛的草原,而开始从北向南迁徙。远在2000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游牧于滇西洱海地区的“昆明”或“昆明之属”,可能就是包括拉祜族在内的彝语支某些民族的先民。

公元8世纪,云南南诏政权崛起后,拉祜族先民被迫大规模南迁。至迟到18世纪以前,拉祜族大致就已居住在现今所分布的地区。在周围汉族、傣族封建制生产方式的影响下,拉祜族由狩猎生活进入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随着经济生产的发展,拉祜族社会在缓慢地向封建制转化。

 

反帝反封建斗争

为了反抗历代统治者和土司领主的压迫剥削,历史上,拉祜族曾联合傣、佤、汉、哈尼、布朗等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三百年来,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

1728年,镇沅县拉祜、傣、哈尼等族人民起来暴动,焚毁府署衙门,杀死威远同知。

澜沧江以西的拉祜、佤、布朗等族农民于1796年到1799年爆发了反对傣族土司的斗争。

1934年拉祜、佤等族农民粉碎了英帝国主义侵占班洪的可耻阴谋。

以后,拉祜等族人民还展开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和帝国主义宗教特务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拉祜族人民纷纷加入当地游击队,展开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陀普科”和芦笙曲

拉祜族有丰富的口头文字,内容多与劳动有关,并富于反抗精神,想象力丰富,形象具体生动。诗歌中有一种叫做“陀普科(谜语),特别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拉祜族的音乐、舞蹈,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舞曲和乐曲很多。传统的乐器有芦笙、三弦等。舞蹈形式的特点是全用脚踏动作,左面单摆。传统的舞蹈有芦笙舞,样式多达三四十种。

拉祜族长篇史诗《牡帕密帕》中记载,拉祜族的祖先是从葫芦中孕育出来的,因此拉祜族人以葫芦作为自己民族的象征,喜欢葫芦,崇拜葫芦,生产、生活处处离不开葫芦。拉祜族人自豪地认为,用葫芦装酒,酒不跑味;用葫芦装种子,种子不发霉;用葫芦装水,味道清纯凉爽,而用葫芦做成的芦笙更是拉祜族最喜爱的乐器。不仅逢年过节办喜事时要吹它,劳动时也要吹它。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更少不了芦笙。每当夜幕降临,从密林里、树丛中便会飘出阵阵悠扬的芦笙曲,柔和婉转,动听悦耳。据说一个真正的拉祜族男子汉,随身必带的两样东西:火枪和芦笙,如今火枪已渐被出锄头取代。对恋爱中的拉祜族男女青年来说,芦笙尤有特殊的用途。每个拉祜族小伙子,都会别出心裁地吹奏出一支独特的芦笙曲调,召唤心爱的姑娘。受人们喜爱电影《芦笙恋歌》中的插曲“婚誓”就是根据拉祜族民歌的基本旋律创作的。

 

以黑为美的服饰

拉祜族历来崇虎尚黑,衣料大多为黑色,其基本款式为右衽大襟长袍,右衽圆领短衫或对襟立领短衫,肥大长裤。

拉祜族传统女服上身为右衽大面襟黑布长袍,长及脚面,两侧开衩,高达腰部,具有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的特点,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中国旗袍的前身。在领口、盘肩、衣袖、襟边及衩沿镶有红、白、蓝三色几何纹布条、布块,显得艳丽而大方。前胸开襟边沿镶嵌上雪亮的银泡,显得雍容华贵。下身为黑布长裤,裤脚有纹饰,头缠一丈多长的黑布包头做盘状,一端由后背长长地垂至腰际,头帕两端缀有彩色线穗。赤足、裹脚。

男服上身为右衽大面襟圆领黑布短衫或对襟黑布短衫,下身为裤管肥大的黑布长裤,头缠黑布包头或戴无檐黑布小圆帽,帽顶上嵌有一颗宝石大小的银泡。这种无檐黑布小圆便帽,中、老年妇女平时也常戴。男子服饰无纹饰。

拉祜族佩饰也相当别致,妇女耳戴大银耳环,腕戴银手镯,胸前佩挂“普巴即(大银牌),肩挎拉祜花背袋。背袋以黑布为底,两面均用红、白、蓝、绿等彩色布条、布块组成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图样,并在背袋尾端及图案间隙处缀以红、白、蓝、黄、绿等线穗,显得古朴、艳丽而明快,甚至连背袋的带子也用色线织上图案。男子佩饰有葫芦笙、花背袋、长刀、火枪等。

 

清香可口竹筒饭

拉祜族习惯于用竹筒煮饭菜,用来煮饭的竹筒,一般都是薄竹,约胳膊般粗细,去掉一头的竹节,将大米或玉米面放入其中,加入少量的水,煮菜或肉时,就不必再加水了。然后用树叶塞紧筒口,放在火上烧。烧熟后即破开竹筒食用。用竹筒烧出来的饭,既有稻谷的醇香,又有青竹的清香,味道好极了。

竹筒饭的产生与拉祜族古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拉祜族历来生活在南方亚热带丛林山地,过去曾是一个游猎民族,四时迁移,没有固定的住所,宜轻装行动,不宜携带笨重的炊具;由于所到之处山高林密,植物丰富,到处都生长着竹子,竹筒饭就是这样被拉祜族的先人发明了。如今拉祜族已离开原始森林而定居;竹筒饭已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只是在每年季节性的集体狩猎活动中,还可以看到和吃到香喷喷的竹筒饭。

拉祜族人不仅用竹筒做饭,还用它来制茶。竹筒茶是拉祜族一种别具风味的饮料。它不仅具有醇厚的春茶香味,而且还散发着浓郁的竹香味,既解渴,又解乏,一杯下肚,浑身舒畅。竹筒茶的制作简单方便,但却很独特:将刚采摘下来的春茶叶,炒、揉之后,砍来山里青嫩的青竹,去掉一端的竹节,将茶叶放入筒内压实,然后放到火塘边上烤,等青竹烤干,即破开竹筒,取出茶叶,即成竹筒茶。

 

简易别致的掌楼

七八月是拉祜族造房的季节。简易、精巧别致、竹木结构的掌楼是拉祜族传统的房屋住宅。掌楼一般为正方形,象征着房主地位平稳,生活安定。掌楼一律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用木板,竹笆将楼面、四壁铺栅而成,并分隔为寝室和客房。寝室再按辈份、人数隔为若干小间。客房中央有个用木头围成、泥土垫底和搪壁的火塘,火塘的火终年不熄,用来煮饭烧水,取暖待客。掌楼的下层,不筑围墙,用来堆放柴禾杂物,拴牛养鸡。楼外设有一小台,用以日晒谷物,夜赏星月。

 

争先恐后迎新水

“扩扎直译成汉语就是“年吃,意即过年,是拉祜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扩扎”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举行,但不一定是初一,要视日子的好坏而定。如日子不好,就往后顺延,直到遇上吉日。“扩扎”共九天,分三个阶段,初一至初四为第一阶段,称为“扩路妈”,即大年。大年初一抢新水,可说是“扩扎最富情趣的活动。凌晨,随着雄鸡第一声破晓的啼鸣,男女青年便争先恐后地冲出家门,穿过浓雾,趟着朝露,抢先来到泉水边抢新水。新水,在拉祜族看来是纯洁与幸福的象征。第一个抢到新水的人,被认为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将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初二这天人们开始带上糯米粑粑、猪肉和米酒,走村串寨,拜访亲友,互致问候。这天还要弹唱歌舞,尤其是芦笙舞,是“扩扎”的主要活动。初八、初九为第二个阶段,称为“九黄会”。拉祜族是一个喜欢狩猎的民族,据传说,拉祜族男子因外出狩猎,未能赶上“扩扎”,因此用这两天给他们补上,所以又称“男人节”。十三日到十五日为第三阶段,称为“小扎”,即过小年,村村寨寨都要荡秋千。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