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

2009-11-02 03:25  

1921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正式召开。在参加会议的12名代表中,有一位年纪只有20岁的青年邓恩铭,他是山东共产主义小组的负责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他是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

水族人口为40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部分分布于贵州省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过去曾有一种古老文字,称为“水书”,通用单字100多个。现通用汉文。水族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是,三都和普安等地的水族人民不仅会唱苗、汉歌曲,而且会说苗语、汉语,这表明各民族在文化艺术上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也显示出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水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悠久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居住着许多部落,如“瓯越”、“骆越等,统称“百越”。骆越人的一支发展成为今天我们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水族。

水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末的文献中,隋唐时期,湘、黔、桂边境一带统称为“溪洞”之地,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处于部落阶段,主要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

宋末元初,水族已进入早期封建社会。龙江上游的广大地区出现了封建领主制度的雏形,但仍保留着较浓厚的农村公社色彩。领主对辖区内土地并无绝对的支配权,人身依附关系并不牢固,而且在社会基层组织的“洞”或“寨”内,还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

元朝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招抚”政策,设置了一套从路到总管府、军民府的统治机构。统治者加封少数民族首领为世袭土官,通过他们来统治少数民族人民。

明代,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显著发展。生产技术有所提高,粮食产量有了增长。随着江南汉族移民的大量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水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互相学习,友好相处,对水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明王朝沿袭元代分封土官的办法,在水族地区设土司。在加强土司制度的同时,在有条件进行直接统治的地方,明朝政府则逐步实行“改土归流”。

从清初到鸦片战争的200年间,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水族人民的统治,在水族的土司辖区内增设流官,这时地主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地主霸占。

 

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  邓恩铭

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活动家邓恩铭,于19011月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水浦村的一个水族劳动人民家庭。中学求学期间,他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在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逐步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0年底,邓恩铭和战友王烬美一起,团结了一批愿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青年,在山东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初,山东共产主义小组在此基础上秘密诞生了,邓恩铭和王烬美是小组的负责人。

1921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大会在上海正式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了。邓恩铭是参加大会的12名代表中最年轻的,年仅20岁,并且是一名少数民族代表。

在旧中国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邓恩铭常年在外奔波,传播革命真理,组织群众和反动派开展各种斗争。1931年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地杀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0岁。他的英雄气概,他的赤胆忠心,将永远激励各民族人民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奋勇前进。

 

唱不完的山歌

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艺术。他们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景生情,随编随唱,故有“唱不完的山歌”的美称。其他艺术形式有口头文字、舞蹈,还有近百年来从汉族地区流传进来的花灯戏。

诗歌形式的水族民歌,是水族民间文学的主要样式,并且也是最能反映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

水族民歌的特点是:曲调变化不大,旋律较为简约,但歌词内容常因时因事因人而异。

水族民歌种类繁多,按形式可分为单歌、双歌、蔸歌、调歌、诘歌等;按内容分可分为古歌、颂歌、生产歌、风物歌、风俗歌、礼仪歌、酒歌、情歌、丧葬歌等。而各类中还可以分出细目。

双歌是水歌中最富有特色的一种说唱形式。双歌以组为单位,分有歌前的说白和主体的吟唱两部分。说白相当于小引或序,往往是一则短小的故事,用以概括性地介绍吟唱部分主要对象间的主要活动。

双歌,尤其是寓言性的双歌,十分幽默、风趣。双歌演唱时,多在热闹庄重的酒席间。主客对阵时,往往要二至数人甚至所有在场的人打和声(帮腔)。和声有起歌和声、歌尾和声两种。起歌和声,既引起周围听众的注意,烘托场面气氛,又使演唱者精神振奋。观众重复的歌尾和声,既是一种祝贺性的礼节,也是让演唱者有个舒缓、回旋的余地。

 

铜鼓舞和斗牛舞

尽管历史变迁,每逢喜庆佳节跳铜鼓舞一直是水族必不可少的项目。它从宗教祭坛搬到民间舞台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了。

流传于水族中的民间舞蹈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味。铜鼓舞是水族的传统舞蹈之一。其演出多在节庆和红白喜事期间。舞蹈反映的内容有破土耕作、播种、栽秧、收割和欢庆等,其舞姿与相应的生产劳动接近。当铿锵而浑厚的铜鼓声、大革鼓声咚咚响起,舞蹈者踏着雄健的步伐,应着鼓声,循着节拍,旋转跳跃,或联臂欢呼,或马步行进,或奔突冲刺,或漫步扬手,最后在急如骤雨的鼓点声中戛然结束。

斗牛舞是欢庆丰收的舞蹈,有时在丧葬活动中也有演出。其素材来源于生活中的斗牛、杀牛祭祖、驯牛耕田等方面。舞蹈中既有驯牛的紧张场面,也有相互的角抵表演。伴奏的乐器有铜鼓、革鼓和芦笙等。现在,多以芦笙伴和莽筒伴奏,深受水族人民的喜爱。

 

刺绣珍品  “反结”与“者勾”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水族人民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水族妇女擅长制作一种叫做“反结”的绣品,它用白马尾缠上白丝线绣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工艺繁杂而精细,堪称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民族工艺佳作。

为了美化生活,水族妇女常在围腰的胸牌、布鞋的尖端、袜垫、童帽和背带等物品上绣精美的丝线图案。在所有的刺绣品中,“反结”背带和尖端双翘的刺绣鞋——“者勾”是水族刺绣中的珍品。

“反结”指用梭结方法刺绣而成的背带。这种背带由几十块不同形状的图案拼镶而成,刺绣工艺精细,工序繁杂,能干的妇女几乎要耗费整整一年的闲暇时间才能完工。这种背带是妇女显示自己审美才干和刺绣工艺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了炫耀自己的天才,女孩子几乎从十岁左右起就与丝线和刺绣打交道。她们从学剪花开始,继而学粘布壳、缠马尾、描花,几乎把整个身心倾注于一针一线之中。

在水族妇女的服饰中,脚下那双尖端翘起的绣花鞋——“者勾”,也是用“反结”法刺绣而成。这种“者勾”通常作为礼服穿用,也用作妇女的寿鞋。制作“反结”背带与“者勾”绣花鞋,除了工艺之外,在剪裁时要择吉日,尤其要忌戒水书上的“腊血”、“皆没”、“沙伤”等凶祸之日,否则认为会招致祸殃。

 

  

水族地区的名酒,要数贵州省三都自治县九阡地区的糯米酿制的酒,人们习惯称为九阡酒。其实,按照水族的意译,应为九仙酒。

九阡酒是水族的传统特产,它以糯米为原料,采集草、木本药物制成发酵的酒曲,在蒸馏出的低度米酒中掺入熬得橙黄的甜米汁,然后存入缸中密封,置于泥地窖储藏。每一周年,都要破封检查一次,还要加入适量上等糯米酒,以填补失散的部分。密封达30年的九阡酒,会凝为浆汁体。饮用时,略加冷开水稀释,以一比十或一比八或九的比例与冷开水搅和,倘若再掺入鲜糯米酒,便成了勾兑的九阡酒。

上乘的九阡酒,色泽棕黄,状若稀释的蜜汁,其味纯正,微甘可口,香气馥郁,沁人心脾。它不仅以色香味闻名,而且营养丰富,适量饮服,能舒筋活血,健骨强身,助兴提神,即使误饮过量也不会损伤身体。

 

情深谊长的交杯酒

水族有句谚语:“纺车没油难转旋,人不喝酒难共言。”水族是个喜好饮酒的民族,待客以酒为贵,并且在酒宴上要喝表达情谊的交杯酒。

水族的交杯酒不同于汉族二人手臂交叉互饮的形式,而是席间所有饮酒者联臂举杯形成半封闭圆圈的互饮形式。当酒饮至半酣时,主人就会提议大家喝交杯酒。入席者心领神会,于是右手端着自己的酒杯向右侧的饮者伸去,而左手则接过左侧饮者递过来的杯子,大家联臂举杯牵成个圆圈,因此,有的亦称之为转转酒、团圆酒。先饮者,往往要推让给贵宾或德高望重的长者,然后再逐次从右向左推移。但是,不论是谁饮了酒,众人都异口同声高呼一声表示祝贺,众人联臂举杯的圆圈,直到逐次饮了一周之后才能撒开,把杯子收回自己的面前。

交杯酒是水族宾主之间表示真挚情感的席间礼仪,在水族山乡,不论是逢年节的借端、借卯或春节,还是接亲嫁女或修房屋的庆贺,或者是贵宾偶尔来到时的接风,交杯酒总是少不了的。

 

像凤凰般美丽的山乡

水族主要居住地带,由于溪流交错、山脉纵横、气候温和而多雨潮湿,因此住房多为干栏式的建筑。水族的楼房多取杉松为料,凿柱穿枋为架,以木板围装而成。其结构过去多分为上下两层,正房多为3间,另搭两头拖厦共为5间。另外,也有走马转角的走廊楼房,还有傍山修建的半楼半平的房屋。近年来平房带楼房的住屋不断增加。

村寨大多建筑在低丘谷地的溪流旁或平坝边缘的山脚与山腰一带。青翠的竹木环绕村寨周围。村寨内修有鱼塘,有的还在鱼塘中间修起阁楼式禾仓,别具一格。翠竹婆娑,木楼倒影,波光弄影,加上古朴的舂米石碓声声,使水族村寨古风遗韵醉人。

 

分期分批过的节日  端节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每年阴历八月到十月的“端节”。

水族有句俗话:“汉族节日数春节大,水族节日数端节大。”端节,也称瓜节,水族称为借端,意为吃端,是水族地区范围最广、人数最多且历时最长的节日。端节起源于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联盟的祭祀节庆活动。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新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的年终岁首,因此,端节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

据传说端节原来只过一批,因人口发展散居各地难以见面,因此实行按地域分批分期过节,以便相互走访祝贺。

端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除夕”和“初一”相连的两餐忌荤吃素,忌吃飞禽畜兽的油肉,不忌水产的鱼虾类。“初一”上午要挨家逐户去吃祝贺性的新年饭,并把糖食果品及干鱼等分给小孩。新年饭后,大家都到传统的端坡上举行赛马活动。四面八方骑手云集,人山人海,十分热闹。节日期间,铜锣声此起彼伏,马蹄声、铃铛声、悠扬的歌声和芦笙调,从早到晚飘扬在翠竹掩映的木楼里,水乡山寨沉浸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

 

鱼 包 韭 菜

端节的酒宴上宾主欢聚一堂,品尝水族妇女泡制的风味菜——鱼包韭菜。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水族人饱受疾病的折磨。于是,他们采集九种野菜,同鱼一起制成一种可以治病的菜肴。以后,水族人用韭菜代替失传了的九种野菜,这就是沿袭至今的鱼包韭菜。

今天,食用这道菜肴,已失去了用来治病的含义,保留了祝愿贵宾和亲友身体健康,企盼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心愿。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