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

2009-10-29 03:27  

柯尔克孜族有16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另有一部分居住在阿克苏、喀什、伊犁、塔城等地。黑龙江省富裕县也有零星分布。

“柯尔克孜”,这是本民族的自称,其含意有多种解释,最为常见的解释是“四十个姑娘”。

据史料记载,汉朝称其为“鬲昆”、“坚昆”;魏时称“纥骨”、“契骨”;隋时称“黠戛斯”;宋代称“辖戛斯”;元明两代称“乞儿吉思”或“吉利吉思”;到了清朝则称之为“布鲁特”。在历史上曾隶属于匈奴,居于叶尼塞河上游,后来一部分陆续迁入新疆天山地区居住。先后被鲜卑、柔然、突厥、回纥统治。公元7世纪中期,与唐朝关系密切,唐朝政府以其地为坚昆都府,隶属于燕都督府,从此正式纳入唐朝的版图。在其后的几百年间,和内地各民族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汉文文献中,保留了大量有关黠戛斯的政治、经济、贸易的记载。公元744年,回纥打败东突厥,建立了回纥汗国。黠戛斯和回纥汗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后,于公元840年摧毁回纥汗国,建立了黠戛斯汗国,势力曾达新疆的吉木萨尔和库车等地。1018世纪,先后处于喀喇汗国、辽、西辽、察合台汗国及其后王统治下。其间,居叶尼赛的诸部向西南迁移,融入若干蒙古和哈萨克部落,促进了本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柯尔克孜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突厥语族。居住在南疆阿克苏、喀什一带的柯尔克孜兼通维吾尔语,居住在北疆伊犁、塔城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兼通哈萨克语。分布在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通用汉语和蒙古语。

柯尔克孜族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居住在新疆额敏和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受蒙古族的影响,信仰喇嘛教。

 

英勇的反侵略斗争

柯尔克孜民族游牧边疆,他们忠于祖国,从不屈服于强敌,尤其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英勇顽强,屡立奇功,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世纪60年代,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侵入我国新疆,并于1867年在喀什噶尔建立了所谓“哲德沙尔”(意为“七城”,包括喀什噶尔、和田、阿克苏、库车、莎车、叶尔羌、吐鲁番)的反动殖民政权,自封为毕调勒特汗。遭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抵抗和坚决的反对,1877年,清军讨伐阿古柏,复喀什噶尔时,柯尔克孜冲巴噶什、奇卜察克、提依特、奈曼、蒙额勒多尔等14个部落,誓死不当沙俄臣民,重新归附清朝,大大削弱了阿古柏的力量。在平息分裂叛乱之后,各部柯尔克孜族人民又纷纷回到清政府的管辖之下,他们接受清政府的委托,替清朝政府管理牧群,有的人每年还由清政府发给俸饷,甚至有的人被授予高官,世代传袭。

    1895年,英、俄瓜分帕米尔后,帕米尔东部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人民,共同组成了“绥远回队”,为阻挡侵略继续东进,和沙俄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不少忠于、依恋祖国的柯尔克孜族人民,拒绝沙俄侵略军的利用和拉拢,冲破层层障碍,纷纷结队返回祖国。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新疆又陷入了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为了粉碎帝国主义分裂新疆的阴谋,维护祖国的统一,柯尔克孜人民在伊斯哈克拜克的领导下,在乌恰山区建立了武装骑兵队伍。1944年,国民党政府以“边境安全”为由,封闭了许多草场,断绝了柯尔克孜牧民的生活来源,迫使他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19458月,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和阿克陶等地区爆发了由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人民参加的蒲犁革命,成立了革命政权,有力地配合了三区革命,严重地动摇了国民党在南疆的统治。先后参加起义的青壮年,约有7000余人,为新疆各民族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重礼节和好客的民族。相互见面,不管认识或不认识都要用手抚胸躬腰彼此问候。凡有来客,不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陌生人,都热情款待。当客人来到家门口时,主人要迎上前去扶客下马,掀起门帘让客进屋,然后拿出最好的食品来招待。如果对客人招待不周,要受到舆论的指责。在客人临走时,主人要为客人备马、扶客人上马,然后话别。在迁居时,邻居互相招待,以示告别。

 

多彩的节日

柯尔克孜族的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诺鲁孜节四大传统节日,而又以开斋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两大节日最为隆重。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时间与仪式和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相同。

诺鲁孜节时间为322日,相当于二十四节气的春分这一天,作为新年来庆祝。节日那天,家家户户都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尽量把饭菜做得丰盛些,有的人家还要宰羊,宰了羊,往往有一位老年妇女提着刚掏出来的养肺往小孩头上拍打,以示祝福、去灾,还要用一根松树往四处摇晃,也是消灾免难的意思。这天傍晚,在家家房前用芨芨草和树枝燃一堆火。当畜群归来时,人和畜都要从这堆火上跳跃过去,这是预祝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人们围在火堆四周,唱起“诺鲁孜”歌。歌词一直流传到今天:

阿拉斯,阿拉斯!一切灾难都过去!

     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临了!

     祝愿月月都平安!祝愿全年都如意!

“诺鲁孜”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做一种叫作“阔确”的粥,这是用小麦、青稞等七种以上的粮食煮成的粥,相当于汉族的“腊八粥”。喝这种粥,预示着一年五谷丰收。

 

红柳毛毡帐篷

柯尔克孜牧民住的是用红柳毛毡做成的帐篷(勃孜吾)。帐篷着地的地方是用红柳或其他硬质木料制成的“开列盖”(圆形木棚),上接50-120根“乌窝克”(木棍支架),最上面接“昌格尔阿克”(圆形天窗)。“开列盖”外面围着薄薄草帘子,帘子外面围以毛毡,“乌窝克”上面也围盖毛毡。“昌格尔阿克”上面盖一块能活动的方毡,晴天和白天将方毡拉开,阴雨、刮风或晚上睡觉时将方毡盖上。帐篷是用绳捆绑在牢固的大石或木桩上,以免被大风刮走。毡房中央和外部周围门一般向东或向南开。帐篷内壁挂有图案美丽的挂毯或刺绣围布,地上铺柯尔克孜族花毡。帐篷内右侧摆设餐具和食品,正面放置木箱、被褥、枕头等物。木箱前是客人的座位和铺位。右后角是年幼子女的铺位,左边是老年人的铺位。放三角锅架和做饭的地方位于对准天窗的正中央。柯尔克孜族夏季多住在气候凉爽的高山地带,冬季则迁到气候温暖的山谷地带。

 

服饰与花毡

柯尔克孜族的衣、食、起居都与经营畜牧业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柯尔克孜族的男子和姑娘常年戴圆顶小帽“托甫”,一般是用红、黑、紫、蓝色的灯芯绒制成。冬季还戴“台别太依”。台别太依是一种边缘用羊羔皮或狐狸皮做的卷沿圆形帽子。夏季则戴下沿镶一道黑绒、上卷并在左右两边开一道口的“卡尔帕克”白毡帽。中、青年妇女普遍包红、黄、蓝色头巾,老年妇女包白头巾。柯尔克孜族男子穿“袷袢”,一种无领长衣。袷袢外系皮带,带上拴小刀、打火石等随身用物。下身着宽脚裤,蹬高筒靴,或用牛皮裹上,称为“巧考依”鞋。女子穿对襟上衣,宽大无领,长不及膝,缀银扣,多褶的长裙下端多镶皮毛,也有穿连衣裙的,裙子下端带皱裥,外套黑色坎肩或袷袢。妇女喜爱戴银质的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坎肩前襟缝白扣子、银扣子、铜钱或银币。发辫上系链子和银元等饰物,有的还佩戴有花纹的银质胸饰。未婚女子梳许多小辫,婚后改成双辫。男子除戴戒指外,还在腰带上镶嵌金银饰物。

“什尔达克”是柯尔克孜语,它是柯尔克孜族家家户户铺炕、铺地用的一种精制的贵重花毡。

花毡有大有小,一般多为两米半长、一米半宽,分成两层,底层是棕色毡子,上面再缝上剪成鹰、羚羊角、小山等形状的彩毡和花边,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案,鲜艳夺目,非常美丽。制作花毡,最难的工艺是把染成各种颜色的毡子剪成各种图案,并把这些各种形状的图案用毛线缝制到底部棕色的毡子上。柯尔克孜族妇女个个心灵手巧,每当她们冬闲时,往往几个人聚在一起,边唱歌边制作花毡,有的灵巧地剪图形,有的往底毡上缝,大家分工合作,不几天就把一条精致、美丽的花毡做成了。我们通过柯尔克孜族妇女制作花毡,可以看到这个民族勤劳、和睦、喜爱协作的美德。

 

饮食与包槽酒

柯尔克孜族人喜欢吃炖马肉、炖羊肉、炖牛肉、纳仁(面条加羊肉、土豆、洋葱、胡萝卜)、库尔达克(锅烤羊肉块)、烤羊肉片、羊肝、羊腰、灌奶肺、灌米肠、炒肉片等。主食有馕、锅贴、烤酥油饼、汤面条、奶皮面片、烤包子、油馓子、油炸面果、奶油稀饭、抓饭等。奶制品有撒马力(鲜马奶)、骆驼奶、克半孜(酸马奶、酸骆驼奶)、牛奶、奶酪等,而酸奶是柯尔克孜牧民的主要食品。蔬菜有圆白菜、葱头和土豆等数种。

    柯尔克孜族酿酒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唐代的汉文史料中就有记载。“包糟”酒就是其中广为柯尔克孜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健身饮料。

“包糟”,是用小麦、糜子、玉米、燕麦、青稞等纯粮食作物酿制而成的一种粥状、略带酸辣味的饮料,酒度为10度左右。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人们都很喜欢喝“包糟”酒。“包糟”酒还是招待客人的常见饮料。喝了它,能舒筋活血,消食顺气,祛寒生津。柯尔克孜族,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满面红润的,这与他们经常喝“包糟”酒有关。同时,“包糟”酒还可以当粥喝,它有解渴充饥的作用。

 

“美妙之口”的库姆孜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有很高的音乐天赋的民族,素有“美妙之口”的美称。

    柯尔克孜族的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称西域和北方各民族的音乐为“胡乐”,柯尔克孜族音乐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唐代宫廷的十部乐曲,就有三部是新疆的。这三部是:高昌乐、龟兹乐、疏勒乐。柯尔克孜族音乐属于“高昌乐”的一部。千百年来,柯尔克孜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不仅创造和发展了本民族自己独有的民族乐器,有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和丰富多采的民族歌曲、乐曲,而且还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音乐成份,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民族音乐。

    古代柯尔克孜人曾使用多种乐器,仍流传于民间的乐器有“库姆孜”、“柯牙克”、“口琴”、“秋吾尔”四种乐器。

    “库姆孜”亦称“亚柯其姆孜”(木琴),是一种全木质三弦弹拨乐器,是柯尔克孜族人民最古老、最普遍使用的乐器之一。千百年来,它作为柯尔克孜族的民族乐器,早已传人其他民族地区以至国外。唐代,柯尔克孜人民便将库姆孜作为贡品献给了唐王朝。后来唐王朝又将库姆孜作为大唐乐器转赠日本。至今尚能在日本见到这种乐器。库姆孜在长期的流传中,不断得到发展和革新,最早的库姆孜是三弦蒙革弹拨乐器,经过长期发展,演变成了现在的全木质的库姆孜琴。“库姆孜”意即“奇妙之口”,柯尔克孜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这库姆孜琴上。库姆孜成为他们世代相传的亲密伴侣以及借以传声达情的“美妙之口”。

柯尔克孜族的民间音乐以歌颂山川河流、森林大地、草原牧场为主,具有游牧人的特点。器乐曲以库姆孜弹唱为主,另有一些其他乐曲的独奏曲。合奏曲的曲子,少不了库姆孜,没有库姆孜参加的合奏曲是不能称其为柯尔克孜乐曲的。除器乐曲外,还有一大部分是长诗、民歌配乐曲的声乐曲。不论是器乐曲和声乐曲,其总的特点为旋律自由奔放,节奏明快多变。

柯尔克孜族舞蹈,反映了柯尔克孜族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特点。如《姑娘的心》、《接鞭舞》、《吾尔买克之舞》、《擀毡舞》、《挤奶舞》,以及舞剧《帕米尔之春》等。柯尔克孜的舞蹈具有热情奔放、生动细腻、舞资优美、骠悍大方的特点,具有浓厚的草原乡土气息。

 

英雄史诗《玛纳斯》

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一部规模宏伟、色彩瑰丽的巨著,它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它与我国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并称为我国三大史诗。英雄史诗《玛纳斯》大约产生于公元1013世纪前后。

    《玛纳斯》是以第一代主人公玛纳斯的名字命名的,全诗主要是描写玛纳斯一家八代为统一零散的柯尔克孜部落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故事。它通过对玛纳斯及其后代子孙的英雄业绩描写,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为争取独立与解放,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历史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揭示了中世纪柯尔克孜族的社会生活与社会风貌。为了本民族及其他受压迫民族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玛纳斯团结各民族人民,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勇士,组成了反侵略大军,南征北战,击败了敌人,逐步统一了柯尔克孜族各分散的部落,建立了柯尔克孜汗国。玛纳斯子孙八代为民族的独立与兴旺而叱咤风云的英雄业绩,为后世所颂扬。

  《玛纳斯》全诗分八部,共20多万行,240多万字。各部的名称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玛纳斯》不仅是一部以战斗为主的诗篇,同时也是研究柯尔克孜族的历史、地理、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家庭婚姻、音乐美术、语言文字的一部百科全书。

 

工艺  美术

柯尔克孜族的绘画和雕刻等民间工艺也饶有情趣。除了花卉鸟兽之外,还常以牲畜的犄角构成图案,用以装饰毡房、马具、墓碑和各种建筑物。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性格开朗、热情、豪放,在色彩方面最喜欢红色,其次是白色和蓝色因此绘画、装饰和工艺品的格调都十分鲜艳、明快,有比较突出的悦目之感。柯尔克孜族美术图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造型美观,质朴大方,形象生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众多的图案艺术中,有六种最常见:古代兵器、山鹰、群山、波浪、云及动物。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