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折断难。”通过人们习以为常的筷子,一位父亲向10个儿子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真理性的认识。这个流传广泛的民间故事出自我国的土族。
土族现有人口24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聚居在青海省的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同仁、乐都、西宁和甘肃的天祝、永登等县。
居住不同地区的土族有不同的自称。居住在互助、大通、天祝一带的自称“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白蒙古);居住在民和的自称“土昆”(意思是“土人”);其他地区的自称“土户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工作并依据本民族人民的共同意愿统称为土族。
关于土族的族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鲜卑支系吐谷浑人后裔;二说是沙陀突厥后裔;三说是蒙古族后裔,至今尚无定论。
土族有自己的语言,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区。由于土族长期与藏、汉等民族交错居住,土语深受藏语、汉语的影响。土族原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1979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方案。
土族信仰喇嘛教。
不屈的斗争
有压迫就有反抗。历史上,土族人民和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起,曾多次掀起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将领贺锦率军进攻西大通(今甘肃永登地区),当地土族人民积极配合,消灭了恶贯满盈的土司鲁元昌;清道光年间,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人民为反抗土司强征苛重粮赋,发动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抗粮运动。近代以后,为反抗三座大山的压榨,土族人民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续不断。例如:1938年,互助县红崖子沟的30多名土族妇女打跑了以丈量土地为名向群众勒索的反动官兵;1939年,在东沟大庄庙会上,群众又痛打了前来勒索的税局长;1945年,姚马庄的土族人民和安定村的汉族人民联合起来,赶跑了勾结地主苛索群众的国民党县长等等。红军长征经过甘青地区,失散的红军路过互助县时,受到当地土族人民群众的掩护和热情帮助。1949年9月,土族人民获得了解放。土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彻底摧毁了保甲制度,建立了人民政权,接着清匪反霸,进行土改,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家曲”与“野曲”
“家曲”与“野曲”是流传于土族地区的口头民间文学说唱艺术形式,极富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点。
顾名思义,“家曲”就是仅限于家居环境内演唱的曲目,可以不避亲友和不分辈份。内容包括“赞歌”、“问答歌”、“婚礼歌”。其中,“赞歌”是土族人款待贵客时,宾主之间在宴席上相互称颂的歌。旋律柔和优美,悦耳动听。它运用各种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华丽的词藻来渲染气氛,表达彼此间的热情赞美之意,甚至将双方的品德、智慧或恩情进行一番近似夸张的赞誉。如,主人赞美客人“德高如蓝天,恩深似大海”;“意志像雄鹰一样坚强,智慧像海洋一样渊博”。客人称颂主人时,则把普通的餐具说成是金杯玉盏,把普通的食物说成是山珍海味,以感谢主人的殷勤款待。
与“家曲”相对,“野曲”则被土族称为“外面唱的歌”,俗称“花儿”,“少年”。其曲调、歌词都与家曲截然不同,大多属于情歌,曲调衬词多是“阿哥”、“尕妹”等。按土族人民的习惯,就是在山上、野外唱,这类歌也要避父母、同胞兄妹和亲属。野曲(“花儿”)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是土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主要活动形式之一,深受喜爱且十分普及,几乎人人会唱。出色的“花儿”演唱者,大都能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出口成章,对答如流。
“花儿”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奔放,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各民族中的民歌。而土族人民创造的“花儿”旋律进程起伏更大一些,音域也较宽广,尾音拖长而下滑,给人以深沉而又无穷的回想,可谓别具风格,为丰富西北高原的“花儿”园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对偶话”和童话
“对偶话”是土族对谚语的俗称,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土族口头民间文学创作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对偶句往往是押韵的,因而也具有诗歌的上口效果。因其语言精练、比喻生动和哲理深刻,而被土族人奉为行为准则。如“做贼的富不了,待客的穷不了”,“花美在外表,人美在内心”;又如“马瘦了毛长,人穷了舌短”,“路不走不知,字不学不识”,这些谚语都体现了土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此外,如“四月晒,川受害”,“五月晒,山受害”,“日晕要下雨,月晕要刮风”等一些对自然现象观察和认识后所形成的谚语,对指导生产和生活也具有实用价值。
土族的童话十分通俗易懂,含蓄幽默,喻意深刻,影射了许许多多的社会现实。如童话《兔儿与羊羔》、《懒人必受穷》、《饥寒哥》等,对善与恶、真与假、是与非的形象塑造,都表现了土族人民朴实无华的思辨与判断。
土族人民借助于不同题材的文学形式,将自己所追求、所抗争、所鄙视、所赞美的一切,都率直无讳地表达出来,为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民间文学瑰宝。
“纳顿”会
“纳顿”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人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大型舞蹈盛会。其舞蹈形式和风格集原始遗风、历史文化和宗教内容于一体,特色浓郁。主要由传统的“会手舞”、面具舞和神舞组成。
“纳顿”会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轮流在20多个较大的村庄举行,历时63天。每逢某村举行“纳顿”会,土族人便身着节日盛装,带上特大的麦面馒头、整缸的酒,前往赶会。从馒头的大小、酒的多少,可衡量土乡当年的丰收情况。
首先表演的是“会手舞”,由白发长须老人、青壮年男子和10来岁小孩组成上百人以至数百人的集体舞队伍,在欢快的锣鼓节奏声中,踏着缓慢的舞步前进。各村的“会手”们抬着神轿,在身穿长袍、手持各色彩旗、兵器、扇子的长辈带领下走向“纳顿”会场,沿途过桥或过道时,高呼“大好一哟好!”意为“过关”,并狂欢一阵。待双方“会手”汇合一处,互相握手,兴高采烈地再呼“大好!”这时,锣鼓声变得更加急骤和强烈,充分表达了庄稼人的欢乐心情,而表演“会手舞”的队伍更像古代战争中凯旋而归的英雄。
其次表演的是面具舞,表现的是长辈教子的内容,既洋溢着泥土气息,又幽默诙谐且富于教益。
尔后表演三国故事中的《三将舞》、《五将舞》。最后表演原始而粗犷的面具舞《杀虎将》。杀虎将的扮演者身着战袍,挥舞长剑,威风凛凛,先是虎与牛斗,然后人与虎斗,表现了土族先民的勇敢气概和游牧生活中的艰辛。
民 间 刺 绣
土族民间刺绣是其文化艺术领域里一朵夺目的奇葩,这一源远流长的民族手工艺,是土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标志。土族人民的服饰穿戴及其他实用物品都离不开刺绣,并点缀在最易被观赏的部位。
“盘线”就是土族妇女独创的一种绣法。不管是针法、绣法还是色彩运用、图案构思,土族的刺绣都表现出特有的艺术创造力和魅力。从绣品题材来看,土族刺绣吸收了不少汉族文化艺术的传统内容,如“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松鹤迎春”、“寒雀探梅”等。
土族刺绣没有专业艺人,全凭母女相传,邻里相授,姐妹互教。按照土族过去的习俗,姑娘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就认真学习刺绣,因为她们出嫁前,需要为自己、为新郎、为公婆等人准备一系列的嫁妆和饰物、礼品等。
五彩花袖衫
土族的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花纹美观、精致,色彩鲜艳、协调。尤其是妇女服饰,以五彩花袖衫最具代表性。一般为小领斜襟,两袖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拼圈而成,十分鲜艳和美观。据说其中的各种颜色都有所象征和寓意,如蓝色象征蓝天,红色象征太阳等等。衣袍腰间还配有一宽而长的彩带,带子两头有刺绣的花、鸟、蜂、蝶、彩云等花纹图案。
酩 馏 酒
酩馏酒是土族人自酿的一种青稞酒。凡来宾客,都要先上面馍、奶茶,待饭菜备好,气味醇香、清爽甘润的酩馏酒就斟满了客人的酒杯。伴随着热情悠扬的赞歌,宾客之间尽兴抒怀.,其乐融融。具有300多年历史,并深受国内外欢迎的互助大曲(原名“威远烧酒”)便是勤劳智慧、忠厚好客的土族人酿酒技术的体现。
说起“威远烧酒”的来源,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呢。据说八洞神仙到昆仑瑶池西王母那里赴蟠桃宴回府途中,路过威远堡,一时口渴难忍,这时,看见一老奶奶顶着烈日在一口古井边设摊施茶,过往的行人在此纳凉品茶赞不绝口。吕洞宾仔细一看,原来此井与土乡“神仙”——龙王山下的黑成泉相通,其水清澈甘醇,沏的茶格外好喝。八洞神仙畅饮了老奶奶的茶却无钱酬谢,铁拐李便打开了自己的宝葫芦,将从瑶池带回的仙酿倒入井里,对老奶奶说,取这水煮酒可名扬四海,富甲天下。老奶奶将信将疑,从井里打了水,一尝,果然酒香扑鼻,沁人心脾。后来烧酒的作坊专用这口井水酿酒,味美甘甜,入口绵润,一举成名。
村落和庭院
湟水以北,互助、乐都、大通等地的土族村落,大多依山傍水,其显著标志,为附近山顶有“鄂博”(山神标记),山壑上挂有五色布做的“加达尔”(小旗)。村前村后的山视为神山,一年四季被封,山坡上最古老的大树,便是神树,其枝条不得砍伐和修理。村庄的最高点坐落着寺庙,红墙蓝瓦,树林环抱,桑烟缭绕,为供奉护法神的场所。是全村宗教活动的中心。
土族人每家都有一个庭院,土语叫“日麻”,方位为靠山向阳,多是土木结构。土族人对庭院的门面(如围墙、大门)十分讲究,多刻有孔雀、雄狮、麒麟、牡丹等鸟兽和花卉图案,而房屋里同样是画栋雕梁,象征着牛羊健壮、五谷丰登。屋顶平展光滑,正如当地人所说“青海有三宝,房上能赛跑”。院子中有一拴牲口的圆槽,圆槽中间高竖“玛尼旗杆”(幡杆),其顶端是一个木刻吉祥物,象征着与日月同辉;杆上还悬着印有六字真言或平安经的蓝、白布经幡,人们认为它能避邪除灾,保佑全家四季平安,有明显的宗教信仰特点。如今,圆槽已多变为种植多种花草的花坛。
丰富多采的节日活动
土族的节庆活动几乎月月都有,汉族所有传统佳节土族也都过。土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有农历正月十四佑宁寺的观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二十九的“少年会”等等。这些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活动,除了传统的多种娱乐形式(如赛马、摔跤、唱“花儿”),还有规模较大的物资交流活动。。因此,频繁的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土族人民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进行广泛交流的主要途径。
春节是土族最重视的节日。除夕之夜,和汉族一样,要接灶神,点长明灯,但其灶神是“灶神娘娘”,而不同于汉族的“灶王爷”。入夜吃罢年饭,有的家就通宵唱“家曲”,其乐融融。正月初一早上,身穿新衣的晚辈要给家中的长辈拜年,然后要带上“油炸馍”,欢聚一起,翩翩起舞跳“安玛”,这是土族人最喜爱的传统欢乐舞蹈,尤其是那些身穿五彩花袖衫的妇女,双臂舞动时,就好像无数彩虹在熠熠生辉。从初三到初八这六天里,土族人一般是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和“端干茶”。正月十五之夜,互助地区有的土族人家常在自家门前点燃三堆或七堆火,全家老少在长辈带领下,逐一跳过火堆,企盼新的一年不会有灾病。
每逢春节期间,土族人都要举行一项别致的体育活动——轮子秋,即打秋人各坐在一头绳圈里,其他人推动横杆,使安装好的车轮转动起来。据老人们说,打了轮子秋可消灾避邪、财运亨通、吉祥如意、五谷丰收。所以,轮子秋一架起来,男女老幼都要上去转一转,围观的人群便在一旁歌舞助兴,场面十分热闹,融人了土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迎送客人三杯酒
酒是土族人接待宾客的最佳饮料,迎送客人三杯酒就是土族人热情好客习俗的最突出表现。一般主人知道宾客要光临,就拿着酒壶、酒杯等在大门口。当客人下马或下车,便将满满的三杯酒敬给客人以表热烈欢迎之意,这叫“下马三杯酒”。待客人进门时还得喝三杯酒,叫做“进门三杯酒”待客人脱鞋上炕盘腿坐在棉毡上,喝完第一道茶后,又向客人敬三杯酒,叫“吉祥如意三杯酒”。敬酒后,宾主边饮酒,边唱赞歌。每唱完一首赞歌,被赞者又要喝三杯。当客人准备起程时,主妇端来长面条或面片,叫做“启发面”,请客人吃。吃完,主人又托起酒壶、酒杯等侯在大门口,向出门的客人敬上三杯酒,叫“出门三杯酒”。待客人上马或上车告别时,主人还要敬上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祝客人一路平安。
对每次敬酒总是三杯缘由,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三”数为大,是吉祥的数字;有人认为“三”代表佛、法、僧三宝:有人认为日、月、星是三光,天、地、人是三才,均为吉祥之物,故敬三杯酒以示吉祥如意。
客来了 福来了
热情好客是土族自古以来的风尚。不论什么人、什么时候、相识与否,只要登门拜访土族人家,都会受到热情接待。“客来了,福来了”,是土族笃信的格言。一个土族人家冷落客人是不可思议而且会受到别人笑话的。
敬老爱幼是土族的优良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长者的尊敬是土族评价一个人教养如何的标准之一。土族人民最讲究第一杯酒先敬最年长者,第一碗茶、饭也必须先端给最年长者。家庭用餐,更是老人不动筷子不开餐,赴宴入席老人同样会被让到上位就座,老人动筷子后才开席。晚辈在家里见到长辈或在外面遇到长辈,都要主动问候或让座;年轻人与老人同行时,也要让老人走在前面。另外,年轻人如走路时遇见老人,不能从老人面前横过,而应从老人背后绕过去;若骑马乘车见到本家或本村的长辈或亲戚,都要停车下马打招呼,否则就是失礼的表现。土族最爱护幼儿,婴儿出生三天后,要举行隆重的“洗三礼”,亲朋好友都来祝贺,祝福孩子幸福、平安。待小孩开始懂话之际,大人和长辈们就用丰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启迪儿童热爱真、善、美,憎恶假、恶、丑,十分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坚持正义、抗击邪恶、勤劳诚实、奋发向上的优良品德。
土族还十分珍惜民族间、家族间、邻里间和亲友间的团结互助,一家有事大家帮忙蔚然成风。如建造房屋时,远亲近邻肯定都来帮忙,又如“打庄廊”对技术和人力都有一定要求,有经验的人就会自告奋勇地出来充当指挥并根据来帮忙的每个人的特长派活,最终按照主人的意图,把庄廊修建得坚固而美观,才如愿而归。如家有老人生病,亲戚朋友都带礼物前来看望。遇上灾害,亲友都会来慰问并帮助解决困难。如家族内部或邻里间起纠纷,一般请地方上一位有声望的老人出面斡旋和裁决就都能解决。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