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

2009-10-20 03:32  

流传在贵州省本部的织金、黔西等地歌谣:“仡佬、仡佬,开荒辟草。”生动地反映了仡佬族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艰辛历程。大约在2000年前,仡佬族的先民古代“僚”(音老)人就在贵州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为开发我国大西南做出了重要贡献。

仡佬族人口为57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遵义、仁怀、安顺、镇宁等20多个市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及云南省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仡佬族以信奉道教为主,有的也信仰佛教。

 

艰辛的历史

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人有关。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佶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古代仡佬族人口较多,分布范围很广,遍及中南、西南各省。除四川、湘西等地外,现在贵州很多地方还保留有仡佬寨、仡佬冲、仡佬坟、仡佬井、仡佬桥的名称,说明当时是仡佬族的住地,但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仡佬族了。

宋代,仡佬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山区还沿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生产粟米、豆类等,粮食不足则以猎获物来作补充。而居住平地的仡佬族多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手工业生产有了相当发展,开采朱砂,制造精致的银质酒器“银鹁鸠”,用桑树皮织成“圈布”以及编织有花纹的用以束发的“不阑带”,缝制“阑斑厚重”的仡佬裙等。这些,都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大都为当地的土司所统治。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改土归流”,清代雍正年间,仡佬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从此在流官的直接统治下。但在贵州黔西、大方等地彝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还对当地仡佬族及其他的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不屈的斗争

为了反抗封建王朝的统治,古代包括仡佬族先民在内的僚人,曾多次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公元7世纪中叶,川西雅州、邛州、眉州一带的僚人,就因反对繁重的劳役而爆发了规模很大的起义。

9世纪中叶,四川戎州(今宜宾)、泸州(今泸州市)一带的“葛僚”(仡佬)也因封建官吏巧取豪夺,愤而进行反抗,一直打到四川三台一带。

16世纪中叶,在抵御倭寇入侵我东南沿海的斗争中,居住在湘西的仡佬人民也曾和土家族、苗族一起,应召赴、浙一带作战,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作出了贡献。

19世纪中叶,贵州苗、汉各族人民掀起了反抗清王朝的“咸同起义”,起义军于1865年(同治四年)春经过平坝县仡佬族居住的地方时,仡佬族人民积极为起义军号送粮、挑水和做饭,支持这一正义斗争。安顺县黑寨一带的仡佬农民,还直接参加起义队伍,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文 化 艺 术

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诗歌、故事、谚语等。诗歌多为小调,三言、五言、七言不拘,但大都是七言体裁,也有用仡佬语歌唱的长短句形式。音韵铿锵,自成一格。仡佬族的民间故事,很多内容是歌颂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勇敢;同时也尖锐地、无情地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贪婪,如《勇敢的姑娘》、《聋兄瞎弟偷羊》等。

音乐舞蹈朴素优美。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乐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使用二胡、横箫各一对和五星、锣、鼓、板等合奏,音调十分和谐动听。遵义、仁怀一带还流行跳踩堂舞和芦笙舞。

 

“打花龙"与“打篾鸡蛋”

“打花龙”、“打篾鸡蛋”,是仡佬族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

“花龙”是用细篾编成的比乒乓球稍大的小球,里面装碎碗片和一二枚铜钱或小砂石,使其相撞发声。打时,男女数十人聚集在固定的花龙坡上,两人一组,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参加。它流行在遵义、仁怀一带。

“打篾鸡蛋”流行在织金县大营乡一带,篾鸡蛋比“花龙”稍大,里面塞满稻草,打时分成两队,每队三五人,可以手送脚踢,沾身就算输了。由于就地取材,场地要求不高,“打篾鸡蛋”已成为当地最普及的体育娱乐项目。

 

独特的服饰

大约在19世纪中叶,仡佬族妇女上衣短仅及腰,袖背上绣鳞状花纹,下穿百褶长统裙。整个裙子分为三段,中段用羊毛织成,染成红色,上、下两段多用麻织,一般有青、白色花纹。外罩青色无袖长袍,长袍前短后长,均绣有花纹,穿时从头套下,脚穿钩尖鞋。男子多穿对襟衣,男女均以长帕包头。后来,仡佬族服饰受邻近汉族或其他民族影响,出现了一些变化。

 

“丢布”娶亲乐融融

贵州省镇宁地区的仡佬族,流行着一种“丢布”娶亲的奇特风俗。

山头村边的大榕树下,是仡佬族未婚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小伙子和姑娘们由相识而相爱后,姑娘便摘下几片厚实的榕树叶,用角帕包着向对方打去,表示自已的爱像榕树一样深厚,万古常青,同时暗示小伙子可以上门求婚了。小伙子来到姑娘家,把红纸包着的筷子放在桌子上,姑娘的亲属们便知道了他的来意:我愿和你家姑娘成双成对。

不过,要结婚,还得等两年,并需经过种种曲折和考验。第二年的定婚日这天,小伙子要提着一壶酒到姑娘家接受“盘郎”。所谓“盘郎”,就是在酒席宴会上众人对小伙子进行盘问,以考察未来新郎的聪明才智。这时,姑娘一般都躲在堂屋的门后,悄悄观察自己未来夫婿的对答情况,有时还很为小伙子着急呢!

第三年的完婚日到了,小伙子就要“丢布”娶亲了。“丢布”前晚,姑娘的女友们来陪伴“坐夜”,唱歌吹箫 ,以示祝贺,等待着第二天新郎的到来。翌日清晨,小伙子打扮一新,捧着十二方(四米左右)蓝布,由七个好友陪伴着,到姑娘家里去接亲。新娘便由女友充当的“伴娘”陪同走出屋来,向父母及长辈告别,有的还要唱“哭嫁歌”。这时,跟随新郎来迎亲的男友们,替他把十二方蓝布散开,让新郎提着布的一端,将另一端向新娘丢去。这就是“丢布”。新娘拦住后,女友们便急忙帮她把布拴在腰上,新郎拉着就走,一直把新娘引领回自己家里,这美好奇异的婚礼便告结束。

 

   

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的饭桌上都摆着几碟别有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全家人团团围坐,欢度吃虫节。吃过节日饭后,全村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吃虫庙,唱歌跳舞,然后排成长龙似的队伍,敲锣打鼓,在田垅里游行、捉虫。村寨的妇女这天还都要回娘家过节,并且一路走一路捉虫。

关于吃虫节的来历,流传着一个生动的故事:古时候,仡佬山乡虫灾连年,五谷歉收。寨上的人们在万般无奈之下,贴出悬赏告示:凡能除掉虫害者,赏肥猪三头。先后揭榜的有公鸡、鸭子和道士,但都制服不了虫害,眼看这一年的收成又要被害虫白白吃掉,人们心急如焚。这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有一个叫甲娘的妇女带着几个孩子从外乡回娘家,因为贫穷,没有礼物带给父母,很是难过。正愁得没办法时,几个孩子从田垅里捉了几大包蝗虫回来,她灵机一动,就把虫子带回来炒给大家吃。这清香可口的菜肴一下子传开,人们便也都争相去捉虫。这样一来,害虫大减,这一年便获得了丰收。寨上人为报答甲娘的治虫之功,便奖给她三头肥猪,甲娘把猪杀了回敬乡亲父老。后来,甲娘死了,人们在田垅中间立庙纪念她。这庙就叫吃虫庙。因为甲娘捉虫的日子是六月初二,以后每逢这一天,仡佬族各村寨都要杀猪过“吃虫节”。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