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

2009-10-18 03:33  

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当地的青年男子几乎人人佩带着工艺精巧的户撒刀。户撒刀是他们农耕伐木的上乘工具和护身武器,而且被视为英俊勇敢的象征。这种户撒刀,又称阿昌刀,因出自户撒的阿昌族能工巧匠之手而得名。

阿昌族人口为3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保山地区的龙陵、腾冲等县。

阿昌族在汉文史籍中有“峨昌”、“莪昌”、“俄昌”等称谓,自称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有“蒙撒”、“勐撒掸”、“村撒”、“汉撤”、“峨昌”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

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梁河、陇川、潞西三种方言。由于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人兼通汉语和傣语,阿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阿昌族因居住地区不同,分别信仰原始宗教、小乘佛教,有些则崇拜祖先。

 

从采集狩猎到“水稻之王”

阿昌族的先民很早就居住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一带。后来一部分迁至怒江西岸,再逐渐南移,约于公元13世纪定居于现陇川县户撒坝子;另一部分沿云龙、保山、腾冲迁徒,最后定居于梁河地区。

从历史记载中得知,阿昌族最初以采集、狩猎为主。后来才逐渐种植芋类,开始了初期的农业生产。

唐、宋时期,阿昌族地区属云南的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代,阿昌族地区由云南行省管辖。

明、清两代在德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1388年明将沐英领兵西征麓川时,留下部分军队驻守屯垦,户撒地区的阿昌族人民,向这些劳动人民出身的汉族士兵学习了耕种水田的技术。阿昌地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聪明的阿昌人很快就以种植水稻闻名。他们种植的水稻品种繁多,质量优良,其中,梁河地区的“毫安公”品种,过去曾号称“水稻之王”。

辛亥革命以后,云南地方军阀在阿昌族地区设立设治局,推行保甲制度,与当地土司狼狈为奸,加深了对阿昌族人民的压迫与剥削。

 

反抗压迫保卫边疆

为了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榨,阿昌族人民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793年,阿昌族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包围户腊撒的土司衙门,击毙土司,斗争持续了三个多月。

1856年,云南大理等地爆发回民起义,阿昌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起,也投入了这次起义斗争。

1909年,阿昌族人民参加了德宏各族人民反对清政府的干崖起义。

1943年,户腊撒的阿昌族和各族人民一道,又一次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群众包围了土司衙门,坚持斗争五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无论在19世纪80年代英帝国主义侵入德宏陇川边境时,还是在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期间,阿昌族人民都进行了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他们纷纷参加各族人民组织的武装队伍,奋勇杀敌,捍卫祖国的边疆,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战斗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遮帕麻和遮咪麻》

阿昌族的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叙述了人类的始祖天公遮帕麻和天母遮咪麻多次拯救人类、重整大地的故事。《遮帕麻和避咪麻》是研究阿昌族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对歌”是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十分喜欢的活动。乐器有竹琴、洞箫、葫芦笙、三弦、象脚鼓、铜锣等。阿昌族的舞蹈以象脚鼓舞和猴舞最流行。

 

   

户撒刀,又称阿昌刀,为阿昌族的一大绝技。

户撒刀工艺精巧,品种繁多,用途广泛,不论是黑长刀、花钢刀,还是腰刀、背刀,都深受各民族的青睐。当地景颇、德昂、傣等民族的青年男子尤为喜爱,几乎人人佩带。

阿昌族打制户撒刀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形成规模经营。户撒阿昌民族乡3000多户人家中有1000多户生产阿昌刀,品种有150多个,除大量销往民族地区外,在泰国、缅甸、印度等南亚国家也颇受欢迎。1990年的产量达到20万把,产值突破150万元。

户撒刀能闻名于世的另一原因是阿昌人精湛的金属镌刻艺术。阿昌族人可以在刀上或刀把上镌刻花纹、图案,诸如猛虎长啸、飞燕迎春、东山日出之类的精美图案,使之更加光彩夺目。另外,阿昌族还在各种银饰和器皿上镌刻极为精致、细腻的各色花纹、图案。他们可以制作各种银饰,如项圈、耳环、耳筒、手镯、

刀壳、链子、烟盒等,品种多样,式样花纹也相当精美,素为当地各族群众所喜爱。

 

服饰  判断婚否的标志

判断阿昌族的青年男女是否已婚,注意看服饰就知道了。

阿昌族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每逢节日盛会都喜佩戴各种银饰。一般已婚妇女穿长裙和窄袖对襟上衣,用黑、蓝布包头,有的高达一市尺。未婚女子则穿长裤,以辫子盘于头顶。

男子穿蓝、白、黑等色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腊撒地区成年男子也有穿左襟上衣的。未婚青年一般缠白色包头,已婚的则缠青色包头。外出时斜背一个筒帕,并背上一把美观的阿昌刀。

 

过 手 米 线

到过云南的人大概忘不了过桥米线,不过,云南还有一种米线一样闻名遐迩,那就是阿昌族制作的过手米线。过手米线也称火烧生猪肉米线,是阿昌族风味小吃。

过手米线做法是:在滑糯的米线里加上别具风格的调料,使之与过桥米线区别开来。先拿一块新鲜猪肉,烧熟后剁细斩茸,然后用酸醋拌匀。之后在上面撒上碎花生米、猪肝、猪脑、粉肠,和匀后,再拌人芝麻、大蒜、辣椒、芫荽、豆粉、酸水等调料,最后倒入米线,拌匀即成。

过手米线酸辣可口,味道鲜美,别具风味。

 

   

浇花水是阿昌族青年男女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间,青年男女在浇水时,三五成群从这寨到那寨,小伙子们端着新脸盆,盛着水,在寨内找姑娘浇水。这时全寨姑娘集中在一家,见小伙子来了,将门关起来,故意不让小伙子进屋来。小伙子们发现姑娘们藏在哪一家后,即去打门,或者越窗、越墙而入,见着姑娘就浇水,而姑娘们也早已准备好了水,进行反泼,互相间泼个痛快。浇水后,姑娘们和小伙子们欢聚一堂,有说有笑,双双对对到河边或村寨旁的草地上,对唱山歌,互诉衷情,彼此倾吐爱慕之心。有的青年男女借此机会缔结良缘。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文体竞技活动。主要在阿昌族重要的节日会街节时进行。

所谓白象,是用木头做的,它的形体都用木料作架,外面糊上白纸,但象鼻要用布做,以便甩动。象鼻的鼻尖上系一根绳子牵到象体内的一个滑轮上,拉动这根绳子可以直接指挥象鼻。耍白象时一人钻入象体内,用双手拉动绳子,象鼻就会上下左右甩动。男人们绕着白象跳象脚鼓舞,妇女们拿起树枝起舞,同时发出一片欢叫声:“哦——会会!”围观的人群则爆发出一阵阵的欢笑声。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