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从大西方北到大西南,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不断迁徙,历时千年,然而民族的特色却能保持始终。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也不多见。现今生活在云南云岭山区的普米族可以说是我国迁徙路途最远的少数民族之一。
普米族人口为3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
普米族史称“西番”、“巴苴”;自称因地而异,兰坪、丽江、永胜的自称“普英米”、宁蒗的自称“普日米”、“培米”。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木里和宁蒗地区的普米族曾使用一种用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传不广。现在大多使用汉文。
普米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也有信仰藏传佛教的。
从游牧到农耕
据本民族传说和历史记载,普米族原来聚居在青藏高原,是青海和甘肃、四川交界一带的游牧部落,随后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和水草丰茂的地区迁徙。约在公元7世纪以前,他们已分布在四川越西、冕宁、汉源、九龙及石棉等地,是当时西昌地区主要民族之一。《宋史》记载,当时有人“入西番求良马以中市”,说明普米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已有了密切往来。13世纪以后,普米族陆续迁入宁蒗、丽江、维西、兰坪一带。定居下来。他们耕山种田,又饲养很多牛马,表明当时畜牧业的比重仍很大。此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农业逐渐占主要地位。
普米族地区90%以上的耕地是山地,水田很少。农具由汉族地区运入。生产技术大致与邻近的汉族、纳西族、傈僳族的相仿,极少数地区还遗留着“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法。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然,所以产量很低。“春撒一片坡,秋收一箩箩”,就是这种落后状况的写照。畜牧业仅次于农业,牧畜以牛、羊居多。副业有织羊毛衣、麻布、编织竹器、酿酒、烧炭、打猎、挖药材等,家庭养猪、鸡、蜜蜂也很普遍。宁蒗地区普米族的木漆碗,制作精致,远近闻名。新中国成立前,本民族没有铁匠,只有木工制作简单的生产工具,也没有专业的商人,多以副业产品交换日用必需品。
新中国建立前,兰坪、丽江等地普米族已处于地主经济发展阶段。除少数的“公山”以外,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中,普米族人民负担沉重,生活困苦。宁蒗一带是纳西族土司统治的地区,保留有比较浓厚的领主经济的残余。普米族人民除受本民族地主的剥削压迫外,还要向纳西族的世袭土司和总管承担无偿劳役,交纳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如“火草税”、“麻税”、“油税”等等,甚至打猎、挖药也要上税。此外普米族人民还要受汉族地主和国民党政府的压迫剥削。沉重的负担,压得普米族人民透不过气来。
普米族的地主,纳西族的土司、总管等封建统治阶级,还占有家庭奴隶,可以任意买卖、转让。
政治上的重重压迫,经济上的残酷剥削,使普米族人民长期挣扎在苦难的深渊,导致了普米族地区生产力的落后和低下。
追求自由和解放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普米族人民,为了摆脱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曾经进行过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如1936年永年地区的普米族和纳西族、彝族人民举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起义者攻破了总管衙门,吓得土司、总管闻风逃窜。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普米族和纳西等族人民联合举行了武装起义,提出了“打倒土豪劣绅”的革命口号,在群众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滇西北解放前夕,普米族和邻近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解放滇西北做出了贡献。
歌 舞 之 乡
普米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艺术,其中,神话传说和故事数量最多。神话《洪水朝天》、《捉马鹿的故事》、《嘎达米》等包括了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等内容。
普米族的诗歌也很有名,早在东汉时,就在内地流传着著名诗篇《白狼歌》。
唱民歌的习俗更是普及到村村寨寨。凡遇婚、丧、节日,都举行“对歌”比赛,歌词包括劳动生产、婚、丧、宗教等方面题材,形式多为叙歌。另有短调,以男女爱情为主,通过对唱,表达爱慕的心意。平时也喜爱唱纳西族、白族和汉族的山歌。
巍峨逶迤的群山,风景秀丽的原始森林,铸成了普米族人粗犷豪放的性格,清澈明洁的高原湖泊,赋予了他们能歌善舞的灵性。普米族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这里的孩子从七八岁起就跟着大人学习跳舞,舞蹈多反映耕作、狩猎、纺织等生产劳动,用葫芦笙、笛子等伴奏。舞步刚健明快,并配以优美生动的曲调。其中“跳锅庄”是最为普及的舞蹈形式,每到傍晚,院子中央燃起篝火,人们边唱边跳,气氛相当热烈。
服饰与住所
宁蒗、永胜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喜包大头帕,并将牦牛尾和丝线编入头发盘在头顶,以粗大为美观。着大襟衣、百褶长裙,用宽大而染有红、绿、蓝、黄的彩带束腰,背披羊皮。兰坪、维西一带的妇女,喜欢穿青、蓝、白色大襟短衣,外着坎肩;穿长裤,腰系绣有花边的围腰布,并戴耳坠银环,手饰镯圈等物。男子服装各地大体相同,穿对襟短衣和宽大的裤子,披白羊皮坎肩,穿氆氇和呢质大衣,外出多佩刀系囊。
普米族的住房木楞房亦称“木垒子”。普米族主要住在山腰,村落多分布在半山缓坡地带。房屋多纯木结构,墙壁用圆木重叠垛成,屋顶用木板铺成双斜式样,当地俗称“木楞房子”。房屋一般长两丈,宽一丈,四角并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称为“擎天柱”,普米人认为,这里是神灵所在的地方。房屋分为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门朝东开,进门为正房,靠门右方为锅庄(火塘),是由木架围成的土台,火塘是全家活动的中心。
转山会与干木女神
转山会是云南永宁、宁蒗普米族在“端午节”就行的盛会。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携带食品,穿上节日的盛装,热热闹闹地来到泸沽湖畔的狮子山下,互相祝福,唱歌跳舞,骑马打枪。青年们趁此机会结识情侣,所有的人都要去瀑布洗澡,祈求四季平安,万事如意。人们还要到山洞里聚餐歌舞,老年人喜欢用野杜鹃树枝点烟火祛邪。因此,“转山会”又叫“饶灵洞”,是预示吉祥的盛会。
“转山会”在狮子山下举行,是因为普米族和当地纳西族一样,把狮子山当作一位女神,而且是人间最高的保护神。“女神”的名字叫“干木”。远远望去,狮子山顶上层层的岩石就像妇女的包头;岩石上的几颗青松,就像包头上的挂珠:山脚下一条条垂直的山谷,就像普米族妇女的百褶裙。普米族特别尊敬“干木”,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干木”的神话。
很古的时候,永宁坝子是一片肥美的草场,草场中央秀丽的湖泊,引起了神仙们的向往。有一位叫干木的女神,不辞辛劳地迁来湖泊的北岸居住;有一位哈瓦男神,千里迢迢地赶到湖泊的南岸居住。虽然他俩都是神仙,却也像凡人一样结成情侣,彼此定期在湖中约会,有时也在岸边叙情。饿了同吃野果,渴了共饮湖水,过着穴居野处的生活。为了躲避日神的惩罚,他们便约定夜夜相会。可是有一次干木来晚了,当她跑到哈瓦身边时,东方已经发白,公鸡叫了数遍,终于被日神发现。日神勒令他们“永远留在人间,不许回到天上”。从此,干木变成一座山,站在泸沽湖的北岸;哈瓦变成一座山,站在泸沽湖的南岸,永远地保护着善良的普米族人民。
普米族的节日还有转海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泸沽湖畔的普米族,都要以村寨为单位,祭祀“格姆”(女神)山。他们绕泸沽湖一圈,祈求山神保佑人间太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俗称转海会。
转海会分划船绕湖和步行沿岸绕湖两种,活动隆重庄严,气氛极其热烈。
“穿裙子礼”与“穿裤子礼”
普米族的成年礼亦称“穿裙子礼”和“穿裤子礼”。聚居于宁蒗的普米族,也和当地纳西族的风俗一样,当孩子们进入成年即年满13岁的时候,就要为他们举行成年礼。
成年礼在每年的春节举行。除夕之夜,那些年满13岁的孩子们,按性别各自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共进晚餐。他们以通宵的欢乐,迎接成年仪式的到来。等到雄鸡报晓,东方发白,正月初一清晨,他们就立即回到自己家中,准备参加成年仪式。
成年仪式由孩子们的母亲主持。届时,人们面对着宅内的公共火塘。如果参加仪式的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双脚分别踩在猪膘和粮袋上,右手拿着耳环、串珠、手镯等装饰品,左手拿着麻纱、麻布等日用品。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耳环、麻布等象征着一个妇女将有享受物质利益的权利,并有承担家庭劳动的义务。接着,母亲把姑娘的麻布长衫脱下来,为她换上麻布短衣,穿上百褶裙,并在她的腰间扎上一根绣有彩色图案的腰带。客人们将一些针线、衣物、装饰品等送给少女,并预祝她一生平安。
如果参加仪式的是男孩子,他便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旁,在舅父的主持下,双脚分别踩在猪膘和粮袋上,左手拿着象征财富的银元,右手握着象征勇敢的尖刀。接着,舅父把他的麻布长衫脱下来,给他换上麻布短衫,穿上麻布长裤,系上一根腰带。然后,引导他用羊角酒杯向客人敬酒,客人们便向他祝福。
“穿裙子”和“穿裤子”以后,姑娘和男孩子就算成人了。女孩子不再只留一根小辫,而开始蓄留长长的发辫,有时还加上牦牛毛编制的假发,让粗大的发辫盘绕在头顶,还在宽大的包头上拴钉五彩丝线,行走时随风飘动,非常美观。男孩子也开始在脑后蓄留一撮长发,编成小辫,披发至肩,显得格外英俊威武。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