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

2009-10-15 03:34  

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一个以黑为贵、崇尚黑色的民族,她就是生活在山峦陡峭的怒江两岸的怒族。

在本民族语言中,怒族的“怒”就是“黑”的意思。

怒族人口有2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

怒族自称因地而异,有“怒苏”、“阿怒”、“阿龙”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怒族。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方言差异很大。无本民族文字。

怒族主要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与藏族相邻的部分怒族信奉藏传佛教,也有一些怒族信奉天主教、基督教。

 

悠久的历史

怒族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有两个来源:住在福贡、贡山一带的怒族,是最早的居民;住在碧江、沪水一带的怒族,则是从剑川、丽江以东陆续迁来的。

怒族地区从8世纪起,先后受云南的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以后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17世纪开始,怒族人民不仅要向纳西、藏、白各族土司和喇嘛寺交纳贡物,而且还要受傈僳族统治者的压迫剥削。

辛亥革命后,1912年在怒族地区先后成立三个“殖边公署”,后改为行政委员公署。1928年至1933年,国民党政府又将三个公署改为设治局,步步加强对怒江地区的统治,对人民横加各种苛捐杂税,使怒族和其他各族人民进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

新中国成立前,怒族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其生产和生活水平与汉、白、纳西等族的相似,已进入封建社会;而有的地区社会发展则比较迟缓。私有制虽已确立,并开始有了阶级分化,但土地不集中,还保留着原始社会公社制的残余。

过去,怒江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社会分工不明显,手工业和商业还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家庭手工业有织麻布、编竹器、制木器、打铁、酿酒等。原来在买卖土地和奴隶以及债务中,大都以黄牛、铁锅作为货币的等价物,进行计算。1929年以后才出现定期集市,半开银元、铜币、纸币才开始流通。怒族中也出现了一些季节性的小贩。

怒江怒族的土地所有制,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时期,既有原始公社公有制,也有个体的家庭私有制,因而那时的怒族人民生活困苦。

 

英勇的斗争

有压迫就有反抗。历史上,怒族人民曾不断掀起反对压迫的斗争:1746年参加傈僳族领导的反对清朝官吏和泸水土司的斗争;1801年参加以傈僳族为首的反清及反康普土司的斗争;1935年福贡的傈僳、怒等各族人民又举行联合武装起义,杀死了设治局长等人,烧毁了所有档案、税契、债簿,并占领设治局近一个月,迫使设治局不得不下令减少赋税。

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殖民者以缅甸为据点,不断向我云南怒江地区侵略扩张,美、德、法等帝国主义分子亦接踵而来。他们披着“传教士”、“科学家”、“探险队”的外衣,从事各种间谍活动,激起了怒江各族人民的愤恨,连续不断掀起了反帝斗争。1907年,贡山爆发了傈僳、藏、怒、独龙等族人民参加的反对白哈罗天主教堂法帝国主义横行霸道的斗争。1937年福贡木古甲一带的怒、傈僳人民又起来焚毁该村教堂,拒向帝国主义分子售粮和带路,不准他们再从事破坏活动。

 

人人会弹琴

怒族诗歌大部分为即兴编唱,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民族特点。曲调有一定规律,形式完整,内容广泛,用“达比亚”、口弦、笛子、葫芦笙等伴奏。曲调中有反映狩猎生活的猎人调,反映农业生产的收苞谷(玉米)调,反映男女爱情的求婚调,表示悼念死者的哀叹调等。

怒族的舞蹈多姿多彩,既有摹拟动物的喜鹊吃食舞、鸟王舞等,也有表现生活场景和反映生产活动的打猎舞、洗衣舞等,动作粗犷豪放,敏捷有力,节奏鲜明。无论喜庆和哀怨,怒族人民都能用歌舞来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

每当夜幕降临,怒族小伙子来到姑娘门前,他们弹起心爱的嗒标,悠扬的琴声响起,美丽的姑娘也悄悄地来到小伙子身旁。

这种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乐器“嗒标”也叫“达比亚”,是怒族人喜爱弹拨的乐器,形状略似琵琶。有椭圆形和三角形两种。它由手工精心制作,全长70厘米左右,有琴弦四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拨弦。琴声优美动听,可用于歌舞伴奏。

怒族无论男女老幼都爱弹嗒标,几乎家家有琴,人人会弹。男孩子满10岁就在大人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弹奏。

每当夜深人静,老年人喜欢躺在火塘边,取琴贴于胸上弹“劳爪五”(意为过去的事情),他们用音乐叙说祖先的业绩,从中得到感情上的慰藉。

 

木板房与独木舟

怒族的传统房屋分木板房及篾房两种,在木桩上铺设木板或竹篾席建成。一般都为两间,外间待客,并设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铁三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烧饭之用。内间为主人卧室及储藏粮食。

波涛汹涌的怒江、澜沧江成为阻隔各族群众相互交往的天然屏障。过去常见的渡河工具除溜索外,就要数独木小舟了。它看上去不堪风浪,但怒族人划起来得心应手。如今怒族地区乡乡通公路,各类桥梁随处可见。然而为了方便,怒族人仍然没有放弃这一原始的渡河工具。

 

怒家迎客宴

当你来到怒家作客时,怒族人会按一整套传统的待客礼俗,摆出迎客喜宴。

进门后,主人先把蒸好的玉米粑粑和玉米糕献上来,这是给客人的见面点心。然后把腊獐肉、猪肉放到一起。怒家人素有团结和睦的好习俗,他们一向把一家的客人,视为全寨的客人。大家得讯后,都会把自家的猎品、野味和各种可待客的食品送来,主人选取一些腊肉,架在火上把肉皮烤黄,捣碎,掺进糯米饭中,这是主食。拿出自酿的酒,一般有“处酒”和烧酒两种,是用新鲜的小麦或玉米酿制的,酒味馨香诱人。

随着酒量的增加,气氛越来越热烈,怒家人有句俗语是:野味在山里,需用猎狗撵才能出来;知心话藏在肚里,得靠美酒才能引出来。所以在饭吃得差不多时,主人就会拿起竹酒桶,敬到客人面前说:你像天上的星星,从远方到寨上来,你在我们心里,将永远不会消失,愿我们的友情,像滔滔不绝的怒江水,流也流不完。然后共饮“双杯打”,即主客双方嘴并嘴,同时喝一桶酒,如果谁头抬得高,酒就会流入对方的口中。好客的怒家人,会尽量把客人的头压低,以使酒都流到客人口中,使客人能喝到更多的酒。随着主客双方都有几分醉意后,对歌就开始了。“不醉唱不得歌”,只有醉酒才会有歌唱;客人赞美道:高黎贡山高啊,也没主人的情意高;怒江的水长啊,也没怒家人的友情长。欢歌乐舞一直延续到深夜。

 

羊毛袜子也传情

在贡山县丙中洛区或察阳县察瓦龙区,怒族妇女无论背柴还是赶集,或聚会,总要挎着一个小“搭弓”(怒语小篓的意思),两只手不停地捻着羊毛线。经过怒族妇女的心灵手巧,编出一双可脚的羊毛袜子,捻不尽的均匀细线就像怒族姑娘和妇女的千缕情思。

看一个怒族的小伙子有没有对象,不用问,只要看看他脚上有没有穿上羊毛袜子。羊毛袜子是男女间的传情物。这里有一个浪漫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阿贝的俊俏姑娘,悄悄爱上了一个叫阿嘎的青年小伙子。对阿嘎的爱恋,苦苦缠着阿贝的心。每当阿贝思恋阿嘎时,就情不自禁地捻起手中的羊毛线团,捻出无穷尽的线,又编出精细美丽的羊毛袜。入冬之际,阿贝把羊毛袜子送给阿嘎,阿嘎暖在脚上,热在心头。根根毛线,把阿贝和阿嘎的情意联在一起,他们结成了一对终身情侣。从此,羊毛袜子就成为怒族青年恋人的牵线传情物。此后在怒族的传统习俗里,女孩到了七八岁时,就要向阿妈学习捻羊毛线,织出质朴大方而又松软的羊毛袜子。姑娘到了情窦初开时,只要心里爱上了哪个小伙子,就可把织好的羊毛袜子送给他,小伙子只要收下了羊毛袜子,也就表示他接受了姑娘的爱情。只要小伙子穿上羊毛袜子就表示他已有了恋爱对象。

羊毛袜子成了怒族青年爱情的象征,不过,他们身上穿的,多是麻布衣裙。过去,怒族男女都穿麻布。女子十二三岁后,穿麻布长裙、右大襟上衣。有胸饰,并以精致的竹管穿两耳为饰。碧江、福贡怒族已婚妇女还在衣裙上加花边,用珊瑚、玛瑙、贝壳、珠料、银钱串成头饰及胸饰,耳戴大铜环。各地怒族妇女都喜欢用细藤环缠于头部、腰部及足踝部以为美观。男子穿麻布长衣、短裤,成年男子左腰佩砍刀,右肩背弩弓及箭包,雄伟健壮。

 

   

朝山节亦称“鲜花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一般历时三天,也有部分地区长达七天的。一般节日前两个月就开始准备。节日的第一天,全村寨人按时集中,前往仙人洞接“仙奶”。“仙奶”即是钟乳石滴下的水。接完“仙奶”,每人回到祭台自选一包苞谷带回家,掺入籽种,传说这样能使粮食获得丰收。“仙奶”带回家要倒入醋酒中,喝这种醋酒能使人安康。

晚饭后,人们聚集在一起听老人唱古歌,年轻人多唱山歌和地方小调,跳弦子舞,一直到拂晓。

传说朝山节是为了纪念一位发明溜索的姑娘。姑娘像杜鹃花一样美丽,因此每年三月十五日人们都要从山上采许多杜鹃花,插在岩洞周围,从山上带许多杜鹃花进寨子,插在家中的柱子上。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