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

2009-10-09 03:38  

裕固族人口较少,只有1.3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和青海省祁连县境内。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史称“撒里畏兀”,“撒里畏兀儿”。1953年经本民族协商讨论,定名为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自己民族的族称。

裕固族的先民可溯至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4世纪的铁勒。唐武后时,一部分回纥人迁至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一带游牧。

8世纪中叶建回纥(后称回鹘)汗国。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为黠嘎斯所破,其中一支迁至河西走廊,与当地回鹘部会合,即成为今天裕固族的前身。

裕固族有自己的语言,分西部裕固语和东部裕固语,使用两种语言的人口约各占半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部裕固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裕固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裕固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但原始萨满教的部分教俗,在裕固族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

 

光荣的革命传统

裕固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更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近、现代革命史中,裕固族人民同中华各族人民一起积极参加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清顺治年间,甘州地区以米喇印、丁国栋为首,进行了反清斗争。特别是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的西路军进入河西走廊祁连山区,同国民党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进行殊死斗争的时刻,裕固族人民不畏艰险给红军带路,掩护伤病员,送粮、送柴,不惜牺牲支援红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19499月,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上了祁连山,裕固族人民终于得解放。

 

   

1937年,红军长征经过河西走廊,裕固族人民给予红军以有力的支援。他们为红军送粮、带路、救护伤病员,为此,不少人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一天,红军西路军仅存的三千多人边打边退,进入康隆寺一带。裕固族牧民们纷纷邀请红军到帐房里避风寒,喝热茶。红军将士为了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礼节,除少数重伤员被接到牧民家住以外,其余的都住在松林里和石崖下。

第二天早晨,康隆寺紧闭的大门敞开了,小班第(寺庙里等级最低下的人员)出来扫除寺门前的积雪。这一情景正好被裕固族女牧民雅尔吉斯看见了,她心里好生蹊跷,大法台(寺院里等级仅次于活佛的人)说佛门圣地,不容刀兵入内,现在怎么又打开了?小班第看见了她,正想告诉她什么话时,大法台从寺内出来了,自言自语道:“佛门慈悲,救世救民,愿意红军进本寺避风寒。”康隆寺欢迎红军入内的消息传开了,但红军还是没有打扰寺院,晚上便悄无声息地开拔了。牧民们推举雅尔吉斯等几人追赶红军,把他们缝制好的皮背心送到红军手里。雅尔吉斯一行没走出多远,身后火光耀天,康隆寺被焚烧了。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红军放火烧了康隆寺后逃跑了。雅尔吉斯返回家找小班第,小班第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寺院里外号“瘦猴”的坏蛋出谋定计,焚烧了康隆寺。雅尔吉斯要小班第当众证明焚烧康隆寺的不是红军而是寺院里的败类“瘦猴”。众人要求除掉“瘦猴”,但部落头目没有开口。“瘦猴”狗急跳墙地指着雅尔吉斯:“你是个红女人。” 雅尔吉斯没有被指责吓住。事后,她还是想方设法把皮背心送到了红军手中。康隆寺就这样消失了,“红女人”的名字却在草原上传开了。人们诅咒“瘦猴”,对大法台、部落头目的举动也抱着深深的疑问。随着岁月的流逝,雅尔吉斯被人们称作“红老人”。

 

风格各异的民歌

民歌,是裕固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容大体有:歌唱生产劳动的,如擀毡歌、割草歌、垛草歌等;反映生活和爱情的;反映妇女受压迫的,其中以《黄黛琛》最为著名;有关习俗的民歌,主要有“戴头面歌”、“待客歌”、“阿斯哈斯”等。裕固族民歌特点是每节二句或四句,每句音节数大致相同;押韵以押尾韵为主,使其民歌特别具有音乐性。其民歌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汉、回、藏、蒙等民歌精华,加工改造,创造出各种新的曲调,如裕固族的“花儿”,是向回族学来的;裕固族的山歌,是在藏族山歌(拉夜)的基础上,对本民族的牧歌加以改造而成的。

 

丰富多彩的“古经”

裕固族把民间故事与传说称为“古经”或“古今”。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民族风格,保留着本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习俗、道德、观念等诸方面的原始素材,是研究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宝贵资料。已整理出的作品有:《黄黛琛》、《萨娜玛珂》、《尧熬尔来自西至哈至》、《金银姐妹与木头姑娘》、《莫拉》、《神箭手射雁》、《贡尔建与央珂萨》等几十篇。其中《尧熬尔来自西至哈至》,全文9节、400多行,用说唱形式叙述了裕固族于明代东迁入关的历史,除有文学价值外,也弥补了《明史》记载不详之缺陷。

 

风格多样的造型艺术

裕固族擅长造型艺术,主要是实用工艺美术,如结实耐用的褐子,各种口袋、毯子、马缰绳等生产和生活用品,并在这些用品上编织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结构和色彩都朴素大方。裕固族的造型艺术还吸取了汉族的刺绣技术,在妇女的衣领、衣袖、布靴上,常绣有各种花、鸟、虫、家畜、家禽等图案,色彩和谐,形象活泼,独具特色。

 

独特而简洁的男服

裕固族男子服饰比较简单,其特色主要是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檐后边卷起,后高前低,呈扇面形,有的帽檐镶黑边。帽顶正中有在蓝缎上用金线织成的圆形或八角形图案。身穿大领偏襟长袍,多用布、绸、缎和白羊毛捻毛线织成的褐子等料缝制。腰间一般都扎大红腰带。单、棉衣襟上都用彩色布或织锦缎镶边,还有用水獭皮镶外边的;单、夹袍下摆左右开衩,在衣衩和下摆处镶边。逢年过节或重大活动时,长袍外面要罩上件青色长袖短褂,左右开小衩。

 

妇女的高领长袍

裕固族已婚妇女身穿高领偏襟长袍,按季节分夹、棉和皮衣,由绸、缎、布、褐、皮等料缝制。衣领高齐耳根,衣领外面边缘用各色丝线精心攀绣成波浪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几何彩色图形。袍子一般以绿色、蓝色为主,也有深红、紫红等颜色。袍子下摆两边开衩,大襟上部、下摆、衣衩边缘都镶有云字花边,富裕人家还用水獭皮镶外边。年轻妇女衣袖从袖口至肘部,用各色织锦缎、彩绸、彩缎花边一圈一圈缝缀装饰。大襟衣袖上挂有刺绣的荷包、针扎等。长袍外面罩一件高领偏襟坎肩,一般都用红色、紫色缎子缝制,形似偏襟坎肩背心,下摆左右开衩,镶有绸制彩色花边,背后从左肩至右肩镶一道半圆形花边,偏襟领口和腋下的边缘都绣有各种动物和花草花边。下身冬、夏季都只穿一条单裤。

 

精美的头面与首饰

头面,就是头饰,裕固语称“凯门拜什”。裕固族妇女的头面是一件构思巧妙,制作精细,价值昂贵的民间手工艺品。用红色珊瑚珠、白色海贝块、玛瑙珠、珍珠、孔雀石、绿松石、银牌、铜环穿缀,用红布、青布或红色香牛皮做底,用中黄、淡黄、翠绿、褐、赭石、紫红、大红等色丝线合股滚边,用各色珠子穿缀成各种图案精致而成。头面共分三条,即先将头发梳成三条大辫,一条垂在背后,两条在胸前,再将三条头面系于发辫上,每条又分三段,用金属环连接起来,构成美丽的图案。裕固族姑娘出嫁时举行戴头面仪式,在众宾客面前取下姑娘的头饰、服饰、换上崭新的嫁衣,在舅舅领头唱的哭嫁歌声中,给新娘戴上头面,这也是裕固族妇女已婚的重要标志。

裕固族妇女讲究戴银耳环、手镯、戒指,银耳环下坠一个直径约4厘米的薄银片,上有彩色图案。手镯一般讲究翡翠或玉石的,也有银镯。上了年纪的男子也戴玉镯,据说戴上胳臂不疼,戒指一般是银制的大戒指,也有银制珐琅的和镶珠子的,戴在无名指上。

 

姑 娘 服 饰

裕固族姑娘前额戴“沙日达什戈”。裕固语,指用一条约宽三寸的红色布带,上缀各色珊瑚珠镶饰的图案,带的下边缘用红色或白色珊瑚小珠穿缝成许多珠穗,像珠帘一样悬垂在前额,带子在脑后系住,有两条绣制精美的飘带飘在背后。姑娘在三岁剃头时,只蓄留后脑勺一片头发,待长成长发时和穿有珊瑚珠的黑色丝线编成一条辫子,辫梢垂线穗被掖到背后的腰带里。两鬓的头发按年岁的增长,一岁编一条小辫,一直到出嫁。姑娘身着高领偏襟袍子,束腰带,胸前戴“舜尕尔”,背后戴“曲外代尕”。裕固语,指用红布做成的两块长方形硬布牌,上缀有鱼骨圆块、各色珊瑚珠组成的图案,下部边缘缀有红色线穗或珠穗,用各色珊瑚或玛瑙醇成珠链把两块布牌连起,戴在脖子上,分挂在胸前和背后。姑娘的服饰色彩艳丽,以红、绿色为多。

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是姑娘和已婚妇女的区别标志,姑娘到了成婚年龄,举行戴头面仪式时,才戴上帽子,表示已结婚。

裕固族把妇女和男子腰间系的桃红色、绿色和大红色腰带称为系腰。妇女腰带右下方挂红、绿、天蓝色正方形绸帕,少则两块,多则四块,腰带上还挂有三寸小腰刀,腰刀上有刺绣精美的刀鞘套和红缨穗。男子腰带上佩五寸腰刀、火镰和鼻烟壶。

裕固族男女都穿高腰皮靴,妇女钝尖鼻子软腰绣花布鞋,靴帮上绣花草、小鹿、小羊等动物图;海子地区的男子也穿手工制作的上鼻梁圆头高腰布靴,靴帮上一般在青布上纳白线缀云字形图案。

 

牛皮烟荷包和鼻烟壶

裕固族男子年长者,一般腰间要挂有香牛皮缝制的烟荷包。荷包呈长脖大肚花瓶状,底部垂红缨穗,荷包上还带有弩烟针和铜火盅。

裕固族的老人,大都有吸鼻烟的习惯。鼻烟壶的制造工艺精巧。至今裕固族人手中珍藏的玉石壶,可分为青玉、白玉、水晶、翡翠、珊瑚、玛瑙,壶中又分藻草、丝、冰糖。造型上又可分为砖方、月圆、鸡心、鱼篓、双连式、美八肩等等。作为裕固族人喜欢的工艺品,他们把各式烟壶装入绣制精美的鼻烟壶荷包内,佩挂在身上。

 

   

甩头茶,又称炒面茶、酥油奶茶,是裕固族特有的一种茶,盛行于甘肃肃南裕固族地区。因喝茶时须用嘴吹,还得左右摆头而得名。甩头茶与藏族的奶茶不一样,做法是:先把茯茶或砖茶捣碎,放进盛凉水的锅里,根据需要加放些草果、姜片等。待茶熬酽后,再调入食盐和鲜奶,并用勺子反复搅动;在碗里放入炒面、酥油、曲拉(奶渣)和奶酪皮,把煮沸的奶茶倒入碗中即成。茶中的盐和炒面必不可少。裕固族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茶(甩头茶)一饭,或两茶一饭。热情好客的裕固族按本民族待客的习俗,往往首先用甩头茶为客人接风洗尘。客人喝甩头茶时,须吃净碗底的曲拉,方表示已经喝够,否则,主人便会不停地给客人添茶。

 

酸辣爽口的支果干

支果干,裕固语,对形似灌肠的一种食品的称呼。支果干是裕固族牧民最为喜爱的食品之一,流行于甘肃肃南裕固族地区。支果干的制作方法是宰羊时用一洗净的盆,内放一把食盐,接羊血。把羊肝、肺、心脏取出剁成碎末,加入姜粉、花椒面、放入羊血内,拌上葱、蒜、炒面,把羊护腹油(蒙肚油)整块取下,在面板上铺开,把剁好的血肉浆用手抓在蒙肚油的上边,放成长条状用脂油卷住,多余的部分用刀切下,拿白线缠裹两头和全身,剩余的如法制作。全部卷完扎好后,摆放在笼屉里蒸,蒸熟即可。蒸熟的支果干变硬不会散开,把缠裹得白线取掉,切成二三寸长的段,蘸上酸蒜吃,其味酸辣爽口,美不可言。

 

   

烧壳子,是裕固族的一种烤饼。用酵母把面发好加入适量的碱,把干羊粪堆成一堆在门外点着烧,羊粪全部烧过不冒烟时,把面擀成烧锅大小圆形,放入热锅内盖上盖,扒开烧好的火堆,把烧锅埋入火内,由于上下左右四面加温,里面的烧饼上下和边缘都上火,烤得黄而脆。烧壳子吃时香而脆,冬天出门带上不会冻住,不易破碎。一般家里有喜庆大事时,作为席上的主食。做面活好的妇女,能做出花卷、百叶、石榴、桃形的壳子。

裕固族喜爱的食品,还有被誉为草原上珍品的肉肠。

 

九 杆 帐 房

裕固族居住的帐房,有独特的风格。过去裕固族帐房呈圆锥形,由四、六、九根木柱支撑,因九根柱子支撑的帐房最大,故有九杆帐房之称。1958年后,改用藏族式方形帐房。帐房用牦牛毛和山羊毛制成毯子,用毛线缝制而成,为便于搬迁驮运,每顶帐房分为两片。扎立帐房,根据山形和水路确定坐向,大多是坐北向南,也有坐东向西或坐西向东的。坐向选定后,先用一条横梁、两根柱子撑起来,再将两片帐毯盖在上面,然后用绳子拉成四方形。帐房固定好后,周围控上排水沟。帐房内的布置井然有序:正方过去是摆神位的地方,现多放家具、座钟、收录机等物。左边是用木板拼成的板炕,夏秋两季可以防潮,冬季可以用牛、羊粪填热炕。板炕上垫以毛毡、兽皮,叠放被褥、毛毯,平时盘腿坐在上面吃饭;帐房内右边放置奶桶、锅碗等炊具,同时也是女客的座位;中间是炉灶,过去是三石一顶锅,现多用铁炉,是取暖和做饭的地方;帐房顶端有天窗,白天掀开,以通空气,夜晚盖住,以避风遮雪。

 

羊背子寄深情

每逢遇到较大的喜庆之事,裕固族都要献羊背子互相祝贺。所谓“背子”是将一只新宰的羊,整只或将羊头割下,羊身劈作两半一起煮熟,然后分成若干份,每一份称为一个背子,主人要根据客人的身份与自己的关系等将背子分为头背、二背、三背等不同等级,分别赠送。宰一只羊,除羊巴骨(小腿)不做背子外,共分为十二背子:羊臀尖是头背子,享受这个背子的是当地有声望的人或是舅舅等长辈至亲;羊头是二背子,赠给有威望的老人……每份羊背子都凝结着主人的深情厚谊。客人来时带上洁白的哈达献给主人,席间,主人给每一位客人送羊背子,并回献每个客人一条哈达。给客人赠羊背子时,主人要非常慎重且适当地根据每个客人的身份辈数分别说上一段祝词和感谢的话语。客人收到羊背子后,当场不能吃,因为这是给客人带回去的礼物,意为回家后全家老小也能共享这份情谊。

 

一生三取名

裕固族人从出生到成年,一生都要取三次名字。一般在婴儿出生10多天或30天时,由其祖父、舅舅或父亲给取一乳名。乳名多含吉祥或喜爱之意。到了上小学或外出工作时,请老师或朋友取一汉文名字,称取学名。学名一般为二字名或三字名,并按辈份排字。青年男女到了结婚年龄,取大名,又称取经名,在举行戴头面仪式时,请喇嘛念祝福经并在查阅佛经后给取名;男子在举行婚礼作冠戴新郎时,请喇嘛念祝福经并给取名。

裕固族命名一般不受字义褒贬的限制,有的以物件的名称为名;也有的以山名、水名、地名、花草名为名的,但是一般晚辈忌叫长辈的名字,俗人忌呼喇嘛的名字,以此表示对长辈及喇嘛的尊敬。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