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

2009-10-08 03:38  

在我国广西南部,在美丽富饶的北部湾有三个小岛:山心、巫头、尾。由于京族主要分布在这里,所以这三个小岛又被人们称作“京族三岛”,它隶属广西防城港市。京族现有人口2.2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除主要居住在京族三岛外,还有少数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

京族,历史上自称“京”、“越”或“安南”。 新中国成立后通称“越族”。1958 5 月,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是同一个族群,大约500年前由越南海防地区迁来我国京族三岛定居。京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京语,与越南语是同一种语言。不过京语有更多的汉语借词。京族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他们一般都会当地汉语(粤语),通用汉文。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崇拜祖先。京族人在比较大的海事活动前,要举行祭海活动,析求海神的保护。

 

抗击帝国主义侵略

京族地处北部湾海边,与越南毗邻。十九世纪法国侵占越南以后,多次入侵我国的京族地区。他们奸淫掳掠,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使京族及当地各族人民遭受极大的苦难。不少家庭倾家荡产,流离失所。为了维护民族的生存、祖国的神圣领土的完整,京族人民和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早在中法战争期间(1883-1885),京族人民在杜光辉的率领下组成义军,一起参加当时有名的抗法部队——黑旗军。一次,京族义军和其他黑旗军被法军围在马头山,情况十分危急。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们用一根绳子将部分士兵吊下悬崖,巧妙地冲出重围,在敌军背后发动猛烈的进攻,敌人以为黑旗军援军到来,仓皇逃走,黑旗军取得了胜利。

1886 年,法军武装占领北部湾的江平地区,更加激起当地群众的抗法斗志。当地京族和汉族组成一支反帝武装队伍——江平抗敌义军。这支义军成立后,机智地与敌人周旋,常常出奇制胜,屡建奇功。一次,当侵略军进入鱼囊岭时,义军在对面的一座山上竖起一面旗子引诱敌人,敌人以为义军己登山,便集中火力猛烈射击,消耗了敌人的许多弹药。在侵略军驻扎下来的时候,他们燃放炮竹以迷惑敌人,敌人以为义军偷袭,慌作一团。义军趁乱进攻,消灭了不少敌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由于抗敌义军的英勇反抗,法军穷于对付,于1887 年退出了江平地区。英勇的京族人民用自己力量捍卫祖国的领土和尊严。

 

京族三岛的传说

京族人民口头流传的故事丰富多彩。这些传说故事,或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或控诉封建礼教的罪恶,或歌颂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忠贞,或颂扬京族人民对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抗争,总之,这些传说故事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特征、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关于京族三岛就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北部湾有一个月牙形的小海湾,东头住着京族,西头住着汉族。湾东住着一户父女俩相依为命的京族渔民阮大爹、阮阿妹,靠租借大渔霸花头鲨的渔具打鱼为生。一次,阮大爹生病,阿妹独自出海捕鱼,在海面上,阿妹杀死了一条大鳖鱼,救了被鲨鱼紧紧迫赶的龙虾的命。那得救的龙虾原来是海神王的女儿,名叫珊珠。她送给阿妹一颗能治百病、能让人起死回生的大珍珠,并告诉她千万别让珍珠掉在地上,否则它就会变为一堆沙土。如想见到珊珠,只要将船向南划到99 海里处,轻声呼叫三声她的名字,她就会立即从海浪中现身。阿妹用这颗大珍珠救了被催租的花头鲨打得奄奄一息的父亲的命,让一位被渔霸折磨而死的汉族老人死而复生。不久花头鲨的老娘、妻子和儿子染上了瘟疫,听说阿妹有能治百病的宝物,就派人夺走了珍珠,并把阿妹她们抓来逼问治病的方法。阿妹他们佯装帮他们看病,将宝物扔到地上,珍珠马上变成一堆沙土。花头鲨大发雷霆,扬言如果三日内不把宝物送上,就要把所有的京族人投进大海。阿妹只好答应去寻找宝物。她找到珊珠,要她再给一颗珍珠。她俩一起去求海神,海神非但不给,还把珊珠关起来,把阿妹变成海鸥。阿妹凭着嗅觉在海中寻找到了珍珠,偷取珍珠时不幸触动了机关,中了暗箭,珍珠掉进海底。阿妹再次去偷时,又被海神发现并刺中,珍珠掉入海底。她不死心,第三次去偷宝物,又被海神发现,搏斗中珍珠又掉进了海底。阿妹无功而返,已经过了大渔霸限定的时间,他的老娘、妻子、儿子一个个死掉了,花头鲨气急败坏,命令把京族人全投进大海。这时只听海底爆发出惊天动地的三声巨响,海面波涛翻滚,浪涛中冒出三个小岛,把京族人都托出海面,而汹涌的巨浪吞没了花头鲨一伙坏蛋。原来是阿妹取来的三颗珍珠变成了三个小岛:巫头、山心、尾。从此,京族人民在三个小岛上幸福地生活。

 

   

京族有自己的传统戏剧,过去称为“嘲剧”,以后又有人称之为“京戏”,为了有别于我国汉族的第一大剧种,专家们还是将它叫做“京族戏”。

京族戏有唱词有道白,用京语唱,一般用二胡、笛子、鼓、锣、竹梆等伴奏。京族戏节目多是一些历史故事,如《阮文龙英勇杀敌》、《等新娘》、《二度梅》等。《阮文龙英勇杀敌》叙说法帝国主义侵占越南时,英雄阮文龙在出征前与妻子话别,深明大义的妻子鼓励丈夫放心出征,英勇杀敌,自己会担负起照顾家中老小的责任。《等新娘》所反映的是京族地区男女结婚的盛况,男女双方的兄弟、姐妹、亲友们满怀喜悦之情,尽情地欢歌乐舞,整场戏充满喜庆的气氛和浓郁的民族情趣。《二度梅》的剧情脱胎于汉族的剧目《二度梅》,主人公的姓名与汉族剧目中的相同,即梅良玉与陈杏元,但故事背景却是越南被法国侵略者侵占时期。故事叙述法国侵略者强迫老百姓每年献一个美女给他们的大头目寻欢作乐。梅良玉不幸陷于法国侵略者的魔爪。最后经过抗争,梅良玉遂与自己的心上人陈杏元幸福地结合。

京族戏是京族的一门综合艺术,是京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剧。

 

“跳天灯”和“花棍舞”

京族人一般在哈节期间要举行舞蹈活动。过去最常跳的舞蹈有“跳天灯”和“花棍舞”。

“跳天灯”由4个、6个或8个女子表演,演员上身穿白色长衫,下身穿黑色裤子,头上顶着一个盘子,盘内点着三支蜡烛,演员手中各拿一个杯子,杯中也点着一支蜡烛。整个舞蹈动作不算复杂,伴随着鼓点节奏的快慢,一面转动手腕,一面不断变换队形,组成各种造形。加上烛光闪闪,白衣飘飘,相映成趣,十分优美。

“花棍舞”由一个或两个女演员表演。演员身穿白色长衫,两手分别拿着一根木棍,木棍上缠裹着彩色花纸。一般是先唱后舞,唱词的内容很广泛,有叙述父母养育儿女之恩,儿女成家立业后应给予好好回报的;有用雀鸟相好比喻男女爱情纯真深厚的。有时边唱边舞。舞蹈以手转动花木棍为主,双手中的花棍或分别绕圈,或单手绕圈,或交叉在身前,同时迈着舞步,不断变换位置,到高潮时,伴奏的鼓点加快,歌曲速度加快,演员的脚步和双手的花木棍舞动更快,使人目不暇接,把观众的情绪引向高潮。

新中国建立后,京族人民在劳动之余,创编了各种舞蹈。他们根据传统舞蹈动作,借鉴了当地汉、壮、瑶等民族的舞蹈动作,创编出具有当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舞蹈节目,如《绣花舞》、《龙灯舞》、《学文化舞》、《京族渔民大丰收舞》等,这些舞蹈深受群众喜爱。

 

   

在京族喜爱的弦乐、打击乐等乐器中,最有民族特色的还要数独弦琴。独弦琴流传于我国京族地区和越南,京语称这种琴为“单莫意埃”。它的结构虽很简单,但演奏起来音质清雅、婉转悠扬。

独弦琴也称“瓢琴”。琴身长约一米左右,民间多用剖成对半的大斑竹制作,或用三块木板合成长方形长匣。琴身左端固定着一根钩状摇杆,摇杆上有一个碗状的共鸣器,唯有的一根弦由共鸣器中心引到琴身右端的弦钮上。

独弦琴过去只独奏乐曲,有时也为歌曲伴奏。琴手们不用乐谱,全凭记忆弹奏。

独弦琴曾一度失传,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工作者深入京族地区,对独弦琴乐曲进行发掘、整理,加以研究提高,使独弦琴这一古老的乐器重新焕发青春。近年来,专业音乐工作者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研制出新一代独弦琴,在琴面上安置了带音品位的斜梯形指板,使它可以演奏实音,也可以演奏滑音,扩大了独弦琴的演奏功能,使独弦琴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乐器中独特的一员。

 

丰富多彩的民歌

民歌是京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在京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作和传唱中不断显示出自己的生命活力和艺术光彩。

京族人民除了在本族最盛大的节日哈节演唱民歌外,在其他婚娶喜庆、节日和男女青年交往活动中,也演唱、对唱各种民歌。歌唱的曲调不下30 种,内容很广泛,如有长篇叙事歌、劳动歌、风俗歌、婚恋歌、渔歌、诉苦歌、宗教歌等。其中有些是由懂得“字喃”(根据汉字创制的京族文字)的人加以记录整理成为歌本保存流传,而大部分则是专业和业余歌手们在生产、生活、节日等场合中触景生情,即兴创作,随口演唱,表现了歌手们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京族民歌曲调比较简单,歌词也很朴实,比如反映京族祖先迁徙的一首民歌这样唱:

京族祖先几个人,出海打鱼春连春。

眼踪鱼群来尾,孤岛沙滩不见人。

尾海上鱼虾多,打鱼捕虾有门路。

大家定居生活好,找出各处好滩涂。

大约住定有几年,娶妻生子不搬迁。

千辛万苦来尾,路程迢迢八九千。

由于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京族历史文化的史书很少,所以这些世代相传的民歌不仅是优秀的民族艺术,而且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可作为研究京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京族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广大京族群众继承了祖辈们能歌善舞的传统,用心中无尽的歌来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如有的歌唱道:

巫头是个好地方,四面海水白茫茫。

渔汛连年传捷报,岛上阵阵稻花香。

巫头是个好地方,四季如春百花香。

五谷丰登人畜旺,幸福生活万年长。

 

传 统 服 饰

京族妇女的服饰,一般是穿紧身上衣,下身穿黑色或褐色的宽松式长裤,类似现在城里人常穿的裙裤。有重要的活动,她们往往再罩上一件白色或浅色外衣,样式与旗袍相同,但较宽松,而且下摆开衩较高,达到大腿的中部。由于京族地区气温高,衣服多选用较细薄的布料,有条件的一般选用丝绸、香云纱等。香云纱是京族妇女喜欢的布料,它是一种薄丝织物,表面黑亮如漆,背面呈棕色。它耐晒耐洗易干,防水性能好,穿起来轻巧凉快。京族妇女喜欢戴耳环,但一般不戴项圈、项链。梳头时头发正中平分,两侧留一些头发称为“落水”,其余大部分结成发辫,并用黑布条或黑丝带缠住,再盘绕在头顶,京族称为“砧板鬓”。

京族男子上身穿窄袖袒胸对襟上衣,下摆长到膝盖,腰间围一条长布带,下身穿宽松长裤。

京族群众长期与汉族交流,多数京族现在穿着与汉族没什么区别,只有少数老年妇女仍穿着本民族传统服装。

 

特色食品  “鲶汁”

京族以大米为主食,喜欢食用鱼、虾、蟹、贝等产品,也爱吃糯米饭,爱喝糯米甜粥。

别有风味的“鲶汁”是京族最有特色的传统食品,一向为群众喜爱。鲶汁,也就是鱼汁、鱼露。其制作方法相当讲究:先把从海上捕捞到的小鱼洗干净,放进大瓦缸或大木桶中,分层撒上盐,再加盖封严。经过几个月腌制后,鱼肉逐渐溶解,化成酱红色溶液,将它过滤后,便得到头道鱼汁,这就是鲶汁。鲶汁色泽红润、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京族群众祖祖辈辈最为称道的传统调味食品,京族人民用它作为待客及馈赠亲友的佳品。第一道过滤出鲶汁之后,可以再过滤第二道,第二道过滤出的鲶汁,俗称“二漏”,无论色泽、香气、味道、营养都不如头道鲶汁。

过滤后剩下的鱼骨残渣,可以用来作饲料或肥料。由于其中磷钾等无机物含量高,用作庄稼基肥很理想。鲶汁多在每年春季至夏初鱼汛期中制作,由于鱼源充足,到这个时候京族家家户户都忙于制作鲶汁。现在,京族人制作鲶汁,不仅供自家平时食用,而且形成一项传统的家庭副业,产品行销两广各地,还远销东南亚各国,深受人们欢迎,享有很高的声誉。

 

哈节和哈亭

哈节,也叫“唱哈节”,是京族人民最隆重最盛大的民族节日。“哈”在京语里的意思是“唱歌”,“哈节”就是“歌节”。随着历史的演变,哈节已不纯粹是歌节,它还包含许多祭祀活动,哈亭也不纯粹是歌仙的纪念亭,它已成为京族祭祀神仙和祖先的地方。在京族地区,每个村寨都建有哈亭。哈亭全部采用优质木料建成。

举行哈节的时间各地不一样,比如尾、巫头两地是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则是八月初十,而红坎则是正月十五。哈节大致分为迎神、祭神、人席、唱哈、送神五个部分。

哈节期间,家家户户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男女老少换上节日盛装,汇集到哈亭进行迎神祭祖。哈节期间的京族村寨,热闹非凡,附近的汉族、壮族同胞也喜欢前来观看京族兄弟唱哈。

唱哈是京族最有特色的文艺活动,深受京族人民的喜爱。唱哈是哈节的高潮,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其中一个男的称“哈哥”,两个女的称“哈妹”。哈哥主要负责弹琴伴奏,哈妹轮换着担任主唱,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正堂中央,一边唱哈,一边轻敲着手中的两块竹板。另一个哈妹则坐在旁边敲着竹梆。当主唱的哈妹唱完一句时,哈哥便根据曲调弹奏三弦琴伴和。这样一唱一奏,悦耳动听。主唱的哈妹唱累了,由另一位换上担任主唱,一直进行三天三夜。

哈节中所唱的“哈歌”内容相当丰富,有长篇叙事歌、生产劳动歌、诉苦歌、情歌、盘歌等。哈哥哈妹一般对哈歌都很熟悉,所以能连唱几天,不重复歌的内容。

 

从竹木茅草房到新式小洋楼

过去,由于只从事单一的渔业生产,生活比较贫困,京族人民的住房只能是竹木结构的茅草房。房的四角是安放在半尺高的石基上的木柱,四周用竹木编结成墙,房内用竹木密排成地板,铺上草席。这种房屋,就地取材,凉爽透风,京族人民世代相传,居住其中。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帮助京族人民在发展渔业生产的同时,也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建成了一条4000 多米长的海堤,将“京族三岛”与大陆连在一起。这条连心的海堤使海水再也不能侵蚀海岛,阻断交通,同时使堤内形成了大片田地和盐场,陆地上的淡水沿着堤上的渠道流进了过去惜水如油的岛上人家,使京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京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渔业、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多种经营的开发,京族人民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不仅粮食自给有余,而且大都建起更加牢固、更能抗击风雨的砖瓦房,有的还建起了新式的小洋楼,过去的竹木茅草房已经消失。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