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

2009-10-06 03:39  

   被称为“神秘河谷”的独龙江两岸,是我国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独龙族人口较少,现有0.7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独龙族在汉文史籍中曾被称为“俅人”,自称“独龙”。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独龙族。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独龙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山川、河流、大树、巨石等自然物。

 

反抗压迫  抗击侵略

    独龙河谷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魔掌不断伸入我国西南边境,一些帝国主义分子披着旅行家、传教士的外衣,潜入怒江、独龙河一带,进行间谍活动。侵略者的行径激起了独龙族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反抗。

    1907 年在怒江发生的“白哈罗教案”,就是当地藏、傈僳、怒和独龙族人民对法帝国主义进行的反抗斗争。

    1913 年英帝国主义派遣军事特务“勘测队”二十多人,从缅甸入侵我独龙河,独龙族人民立即进行反抗,断绝敌人粮源,砍断溜索,使为首的特务分子坠死江中,迫使侵略者不得不退出我国国境。

    1944 年抗日战争期间,有两架美国飞机撞毁于独龙河岸。美国传教士诬蔑群众运走机中物资,擅自抓去独龙族四人,关在怒江的茨开教堂严刑拷打。这种暴行激起了独龙族等各族人民的愤怒,教徒也群起反对,迫使他们释放了无辜被抓的独龙族人。

    由于历代反动统治的压迫、屠杀和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独龙族人民灾难深重,人口不断下降,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只剩下1700多人。

 

   

    像民族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一样,独龙族也是个心灵手巧的民族。妇女几乎人人都会编织风格朴实的独龙毯。她们以当地盛产的大麻、黄麻、绿麻等为原料,用自制木纺机编织的独龙毯,色彩斑斓,图案精美,既是美化生活的工艺品,又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来源,颇受各界人士青睐。

独龙毯是独龙族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白天披身,夜晚当被。它又是青年男女恋爱的信物,姑娘若看上了小伙子就把自己织的独龙毯送给他,以示爱慕。独龙毯还可缝成口袋装运粮食,盛放食物。

独龙人精于编织,男子个个是制作藤篾竹器的能手,经他们精心编织的竹制器皿,盛水可以滴水不漏。

 

特色食品  董棕粉

独龙族的主食为大米、玉米等,同时他们也喜欢吃含有丰富淀粉质的野生植物,如野芋头、野山药等,董棕粉就是其中的一种。

    董棕粉是从一种称“四维”的董棕树干的芯部撮出来的淀粉。董棕树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树身比较高大,生长周期较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今天,只有当远方的客人来临时,独龙族人才用董棕粉做成的食物招待来宾,以示热情和友好。

 

长竹楼与藤网桥

    独龙族的房舍多建在两岸的山坡上。修建时,先在地基上树立数根木桩,然后用竹木组成地板和墙壁。屋顶覆盖多层茅草,或铺以木板,绑扎在“人”字形屋梁上。“人”字形屋檐一端连接山坡,另一端面江。房屋底层一般离地面约一米。这就是独龙族人的长竹楼。

    长竹楼有两种形式,一种称“皆木巴”,意为父亲的房屋,这种房屋有过道,由前门入口直通后门出口,过道左侧或右侧隔成若干单间,每间设一个火塘,称单排火塘;另一种称“皆木玛”,意为母亲的房屋,这种房屋中间有一条通道,由前门入口直通到后门出口,通道两侧用篱笆隔成若干单间,每间设一个火塘,称双排火塘。由于独龙族习惯数代同堂,子女一结婚就加盖一间,且都连接在一起,竹楼越盖越长,有的长竹楼长20米,宽8米,面积达100多平方米。有的独龙族家庭到80 年代后才出现分居制。现在独龙族地区仍能看到连片的竹楼房。

独龙族人分散居住在南北长200多公里、水流湍急的独龙江两岸。藤网桥是独龙族群众往来过渡的重要交通工具。

藤网桥的结构古老别致,它以独龙江畔特有的藤竹编织成两根藤蔑索,平行拴在两岸粗壮的树干或固定的木桩上,再用山上的野藤或竹蔑在两边编织成网吊在藤索上,网底铺设比脚掌稍宽的木板或数根并拢的竹竿,供人行走。架设藤网桥是独龙族人生活中一件大事。每架好一座藤网桥,人们都要身着节日服装,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以示庆贺。

    独龙族人身背重物,在藤网桥上行走自如,但外地人要从桥上走到彼岸却非易事。因为用藤网、木板、竹子作材料架设的桥非常轻便,人踏上桥后,一举足迈步,桥身就抖动摇晃,过桥者会感觉地转天旋,仿佛桥就要飞走一般,加上桥下激流滚滚,白浪滔天,更令人心惊胆战。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历史上,独龙族被誉为不用锁门的民族。他们始终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古老而纯朴的社会风尚。

独龙族人拾到别人的东西,一定设法物归原主,不论翻山过江,路途多远。人们在路上见到任何东西,只要上面压着石头,便知道那是有主之物,绝不会动的。若出远门,常把携带的食品用具挂在路边的大树上或放在岩洞里,其他过路人即使饥肠辘辘,也绝不会擅自取用。独龙族收玉米时,他们就在地边修一简易的楼房,俗称“苞谷楼”,把收获的玉米储藏在山上过冬,需要时再上山背取。所种的芋头都在原地过冬,随吃随刨,不用愁有人偷。独龙族人出门,家门上别两根竹条或木棍,过往行人及邻居一看便知主人不在,决不闯入。远途客人,若到此非用火不可,也可以打开门进去,在主人屋里生火做饭,但须等主人回来再走,主人绝不怪罪。

 

春风吹绿独龙河谷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有长达30多公里的大理石矿密集地,其中天然彩色大理石“贡翠”,是目前我国大理石家族中的珍品。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秃杉、贡山三尖杉、澜沧黄杉、大树杜鹊、黄棕、光叶珙桐等。还有被人们称为“植物活化石”的珍贵蕨类植物。

    独龙族地区的资源丰富,然而,雄奇连绵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阻塞了独龙族与外界的交往,奔腾咆哮的怒江、澜沧江和独龙江又把独龙族地区切割成许多小块。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地理等种种原因,直到新中国建立前,独龙族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处于父系为主的家族公社阶段。生产工具主要是随用随丢的木器和竹器,每年打下的粮食只够吃半年,没有一处医院,也没有一所学校,大部分人用结绳记事,靠杀牲祭鬼治病。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同胞才从刚刚出现私有制萌芽的父系氏族公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飞跃。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独龙族聚居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