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

2009-10-02 03:42  

    林芝,素有西藏江南的美誉。在林芝的东南部米林县,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谷中有一个成立于1985年民族乡,这就是南伊珞巴族民族乡。

90年代,国家投资60多万元,为生活在米林等县的珞巴族人民建立了“第三代珞巴新村”。新中国成立前被反动统治者赶入深山老林的高原“南方人”再次喜迁新居。

   “珞巴”原是藏族对西藏东南部洛渝地区居民的习惯称呼,意思是“南方人”。珞巴族自称“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民族识别和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珞巴族。

    珞巴族人口据2000年人口普查到的区域统计为0.29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珞巴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隆子、朗县一带。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珞巴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方言差别较大,没有本民族文字,大多使用藏文。

珞巴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鲜血写忠诚

 珞巴族自古就在西藏的塔布、工布、白马冈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广大地域生息,是由活动在这一带的古老群体中的一支或数支“蕃”繁衍而来的。

 1680年,达赖五世发给梅惹喇嘛的文书中,明确记载“洛渝人等亦入我治下”。19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把洛渝地区划归波密土王管辖。西藏地方政府也经常派人到洛渝地区巡查。1927年,西藏地方政府和波密王发生矛盾,撤销了嘎朗央宗,仍划归地东宗,恢复达岗错建置。又在达岗错及其以南地方,委派“错本”(相当于乡长)和“学本”(相当于村长)。当时,西藏地方政府为巩固边防,还派军队到达洛渝南境和印度阿萨姆交界的地方。

  1944年前后,英帝国主义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借口,派兵逆雅鲁藏布江而上,侵入洛渝的戛高、许木地区,强令当地人民不再为西藏地主政府支差纳税。随后,英帝国主义又派兵侵占了更马拉以南、戛高以北,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停止对当地行使固有的管辖权力。

 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珞巴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的同时,也用鲜血捍卫着这片土地。早在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伸入珞渝,以考查、开发、传教、采集动植物标本为名,派遣“探险队”来这里侦察时,就遭到珞巴族人民的反抗。

 1911年,英帝国主义派人到洛渝南部进行间谍活动时,被珞巴族阿迪部落处死,珞巴族人民还狠狠打击了前来寻衅报复的英帝“陈波尔”远征军。

 1944-1945年,英属印度阿萨姆当局又数次派人到洛渝刺探情报,均遭到珞巴族人民的坚决抵抗。此后,英国在苏班什里河流域,大肆推行“巴利巴拉开发计划”,蚕食我国领土,更是遭到我珞巴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多次抗议,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珞巴族人民用鲜血写下了对祖国的一片忠诚。

 

“加金古调”谱新曲

过去,珞巴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多少年来,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自己的文化传统。珞巴族有篇幅宏大、别具一格的史诗,具有代表性的是博嘎尔部落的《创世纪》。

“加金”是珞巴族民间最古老的曲调,一般在饮酒作乐时吟唱,在珞巴族地区广为流行。曲调欢快流畅,演唱者即兴填词,想到什么唱什么,看到什么唱什么。有时几人对唱,一直唱到深夜。在每一句歌后面都唱出一个“加金加”,极富节奏感。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的提高,古老的曲调也增添了新的内容。

 

崇尚力量和勇敢

    狩猎是珞巴族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形成了赞美和歌颂力量与勇敢的审美观念,并突出地表现在珞巴族男女服饰上。

    男子穿长到腹部的坎肩,戴熊皮做的或藤条编的圆帽,时时刻刻佩有弓箭和长刀,另外喜欢用耳环和项链装饰自己。

    女子穿圆领窄袖的短衫,下面配上长及膝盖的花格羊毛裙。她们特别喜爱装饰物,有时佩戴十几到几十串的珠子,再加上手锡、耳环、银币、铜铃、铁链、火镰、刀子和贝壳,重量可达十几斤,走起路来,叮叮作响,英姿飒爽。

 

“达谢”与“达睐妈拜”

   “达谢”是一种生长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棕榈类植物,俗称糌粑树。珞巴人常取其茎部去皮切片舂碎,经水浸泡去渣后制成淀粉,与谷物掺食,或做成粉坨食用,也可以酿酒。

   “达睐妈拜”是珞巴族喜爱的食物。制作时,先将磨好的鸡爪谷粉在沸水中边撒边搅,使之成为粘坨状,稍凉后用木铲成坨取出,用手抓食,别具特色。

 

奇异的藤网桥

    在钢铁结构的桥梁遍布世界的今天,用藤索织成的桥自然可以说是奇观了。如果来到珞巴人民生活的洛渝地区,你就能欣赏到这种珞巴族最具特色的桥梁建筑——藤网桥。建造藤网桥,是珞巴族特有的技术。最初是用射箭的方法把竹索或绳索送到江对岸,往返多次,拧成索绳,牢牢地拴在两岸的石崖和大树上,然后再固定藤环和藤网,这样就架起了藤网桥。

    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区横跨雅鲁藏布江上的藤网桥,是现存的年代最久的一座,距今已有300多年。远远望去,这座藤网桥好像一条在空中飞腾的蚊龙。近处细看,桥像一张网筒。上方有两条粗大平行的铁索横跨江面,两端缠绕在两岸的岩石和松树上。这两根铁索是桥的骨干。铁索以下,与铁索平行、横跨江面的是千余根藤索。藤索两端也缠绕在两岸的岩石、松树和木桩上,藤索之间相隔大约两尺。与铁索和藤索垂直的还是藤索,弯成“v”形,两端系在铁索上,相距也是两尺左右。横竖的藤索构成“井”字形网眼,所以称为“藤网”。每5米远的地方,还有用粗藤拧成的直径约2米的“○”形藤环,藤环与铁索垂直,上部系在铁索上,下部托住藤网。桥的底部是可以供人行走的用藤子编的宽0.3米蔑席。这座桥全长约150米,高出江面约50米。凌空飞架,气势雄伟,令人称奇。

 

独特的物候历

    珞巴族在长期的狩猎、采集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培养了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他们根据月相盈亏、寒暑冷暖、草木荣枯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年月日,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历法——物候历。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十二次为一年。

    珞巴族人有的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有的则把一年划分为暖、冷两季,暖季自二月至九月,冷季自十月至第二年的元月。

    月份是根据月相盈亏来确定,月相盈亏的每一个周期为一个月。对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依次称为:一月——“夏谢”,意为桃树开花,开始烧荒、翻地。二月——“鲁布谢”,意为杜鹊和“辛永”树开花,树叶长出。三月——“拉热布”,意为积雪融化。四月——“闵谢”,意为开始砍“达翁”草,烧后肥田。五月——“依洛”,意为其时青黄不接。六月——“翁木迪”,意为青裸吐穗,土豆结块。七月——“亚勒”,意为河谷地的玉米、辣椒成熟。八月——“那热宾”,意为鸡爪谷开始成熟。九月——“辛珠”,意为收割鸡爪谷。十月——“鲁阿勒”,意为山地玉米成熟。十一月——“松奔勒”,意为冬天到来。十二月——“哈尼”,意为阻挡人的季节。

    日,是根据月相盈亏制定的。每月三十日,“月黑夜”是每个月的起讫点,当月亮像弯刀时,就说“新”的月份开始三天了;当月亮剩下了一半时,就说“这个月只有五六天了”。

 

热 诚 如 火

    珞巴族是个诚实好客的民族。他们把能挽留客人、讨得客人的喜欢视为荣耀,有一套待客的独特方式。屋内有专门为客人准备的坐席。客人在屋内就坐,女主人会立即站在客人面前捧上米酒,先喝一杯,以示洁净,然后殷勤相劝,客人须连饮三杯方休。如果客人是从远方来的,他们还会拿出自己最喜欢吃的干肉、烤肉、奶渣、玉米酒、荞麦和辣椒等招待。假如客人到来时,遇到主人家猎获到野兽,客人也可以分到一份。

 

弓箭送男儿

    历史上,珞巴族擅长狩猎。腰挂弓箭和长刀曾是珞巴族男子的标志。以前,珞巴族生下男孩,亲友们便会送支弓箭,祝福孩子成长为一名好猎手。男孩长到七八岁时,就随大人进入丛林练弓射箭。因此,珞巴族男子个个都有一手好箭法。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发明的“碧秀”,即响箭成为珞巴族人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比赛“碧秀”时,不设裁判员,只有一人检箭。人多分组赛时,按规定,每人只射两箭,两箭连中的可再射一箭。如三箭连中,叫“检札”。如射穿红靶心,则可继续射,直至射不中为止。“碧秀”的箭头是木制的方形风哨,因此箭射出时有响声。

 

昂 德 林 节

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晚上饮酒对歌,老年人对歌往往是歌颂本民族的光荣历史,青年人则用对歌倾吐爱慕之情。节目的晚上篝火熊熊,歌声彻夜不绝。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