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

2009-10-01 03:55  

     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基诺族,在40多年的时间里,跨越了几个历史时代,由原始社会末期农村公社阶段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古老的民族于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民族——基诺族。

基诺族有人口2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乡,其余分布在基诺乡四邻山区。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

    基诺族信仰万物有灵,祖先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

 

尊奉诸葛孔明

关于基诺族的族源,没有文字记载。据传说,基诺族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和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尚未形成定型的阶级社会,基本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

    基诺族尊奉诸葛孔明。传说基诺族的祖先是孔明南征部队的一部分,因与大部队走散而留在这里。为了他们的生存,孔明赐给他们茶籽,命其好好种茶,还叫照他帽子的式样盖房。男童衣背上的圆形刺绣图案,据说是孔明的八卦,祭神鬼时呼喊孔明先生。上述传说虽然难以考证,但却反映了古代基诺人同汉族的紧密关系。

 

《玛黑和玛纽》

    基诺族有丰富的史诗、故事和传说。《玛黑和玛纽》反映的是远古时代,洪水淹没大地,只有善良的玛黑和玛纽受仙人指点,幸免于难,经过各种波折,他们结为夫妻。仙人曾赐给他们十颗葫芦籽,种下后只长出一颗,结出的一百个葫芦中,仅长成一个,却长得像房子一样大,里面还有人在说话,打开一看,葫芦里出来四种人,先出来的是基诺人,依次而出的是汉、傣、哈尼(有的说还有第五种,是布朗)人,后来,他们分别找到了乐土。

    这个关于人类起源的洪水故事是基诺族大量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的代表作。这个传说,反映了基诺族和汉、傣、哈尼等民族在远古时代的密切关系。

    基诺族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还有《小壮阿嫫——造地母亲的故事》、《特巴特前——祖先住牧地》、《阿普少雪》、《狗和谷种》、《神刀》、《车里土司与西双漂》、《显什多》等。

基诺族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喜欢学习唱歌,且能触景生情,依照曲调,随意填词。歌声悠扬,娓娓动听。每当节日聚会,长者乘兴高歌,青年生情起舞。

    牛皮大鼓是基诺族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乐器。牛皮鼓舞则是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

 

象征爱情的太阳花

    基诺族的男子,上穿镶边无领对襟白色麻、布褂,衣服背面正中缝上一块方形红布,上绣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下着白色、蓝色裤子。

    基诺族男子服装上的太阳花,来源于基诺族的一个动人的民间爱情故事。

    美丽善良的基诺姑娘布鲁蕾爱上了勤劳忠厚的小伙子泽白。贫穷的浑白不能像别的求婚的小伙子那样送彩礼,每次见面时,他都准备一朵布鲁蕾最喜欢的美丽的太阳花送给她。布鲁蕾被霸道的头人的儿子抢走,泽白历尽艰辛,夺回了心爱的姑娘,在俩人的婚礼上,泽白的背上仍然插着那朵太阳花。乡亲们称赞这朵爱情花是他俩真挚爱情的象征。从此,基诺族男子的衣服背面正中一定要绣上一朵红方块的太阳花,这一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基诺族妇女上穿镶绣无领对襟杂色小褂,下系镶红边黑色开合短裙,现在也有改穿长裙的,绑裹腿,挽髻于头顶的前部,戴白厚麻布、后披翅尖帽。

    基诺女子不论是未婚还是已婚,头上都要戴一顶白底黑纹花的三角尖顶帽子;衣服袖口和裙子边上镶上红、黑等色彩的花边。

 

干栏式竹楼

    基诺族喜住在平缓的小山上。过去住的干栏式竹楼大致有两种:一是有一个火塘的竹楼,内居一个父系家庭的全体成员,五六人至十余人。另一种是长方形竹楼,楼内共居着同一个父系氏族的数代人,楼中间石头砌边的土台上并排着各个小家庭火塘,火塘两边是各个小家庭卧室,进门右边第一间为家长的寝室。

 

   

    基诺族人有一个习俗,即父亲去世一年后,儿女们就要重盖新房,意思是把自己的房子献给父亲。新居落成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这就是“上新房”。

这天,全寨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届时先由寨中年龄最大的妇女登上竹楼,进入新居,支好锅灶,并点燃火塘中的第一塘火,然后用扫把清扫室内灰尘,接着进行有关祭祀等仪式。

    上新房这天杀牛要用弩,并请毛丕(巫师)念经,祈愿家庭富裕,六畜兴旺。然后由毛丕吟诵本民族史诗。

    深夜十一二点钟,贺新房的酒宴才摆开,人们饮酒唱歌,主唱“上新房调”,内容主要是介绍民族发展的历史,叙事性较强。还可以唱“巴格勒”情歌,向青年人进行恋爱、婚姻道德和传统习俗教育。除此之外,还可以唱一些生产劳动歌。歌声彻夜不断,一直要唱到东方日出,宴会才宣告结束。

    毛丕离开新房回家后将主人送他的牛腿、牛肋骨和酒米等食物煮熟,并请寨中寨老来吃,寨老宴席解散,上新房的仪式才算结束。

 

   

    基诺族的成年礼具有鲜明的特色。年满15岁的男孩,往往在劳动的归途中,或出门办事时,受到事先埋伏好的青年们突然袭击式的劫持,并被“绑架”到举行祭祖仪式的会场。在庄严隆重的仪式中,被绑男孩接受村寨长老分给的两包祭祖肉食,接受父母赠送的全套生产工具,然后更换成年衣服,将帽子换成包头,穿上圆形花纹的月亮衫,背起绣着彩色图案的筒帕,这样,他就取得了正式社交的资格。

    如果举行成年仪式的是女孩,那就免去劫持仪式,只要上新房时到场,举行祭祖仪式时就位,就可以接受村寨长老分给祭祖的肉食,接受父母赠送的生产工具。她们更换成年衣服后,还要举行梳发仪式。年满15岁的女孩,经过成年仪式,她们的围裙就换成夹层的了。肩上可以挎彩色筒帕,头发也梳为一条独辫。这样,她们就取得了正式社交的资格。

    成年礼是基诺族青年成长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举行过成年礼的青年即可参加一种社会性组织,男青年的叫“绕考”,女青年的叫“米考”。组织内有一定的规矩,如共同遵纪守法,大家聚会时不说脏话,人与人之间要团结互助等等。参加组织的男青年要维护村寨的治安,调解人事纠纷,对违纪者要进行教育,参加组织的女青年则多在一起纺织唱歌。

    基诺族青年的恋爱生活比较自由,而且充满了诗意。青年男女相爱后就可以互赠礼物。青年们恋爱的方式也比较灵活,恋人往往把树叶花草等信物,放在自己情人必经的路口,表示约会的时间和地点。

 

   

打铁节,基诺语称“特毛切”,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历时三天。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举行剽牛仪式。午后,长老敲响大鼓,人们立即带上酒菜佳肴聚集于长老家,欢庆节日,边饮边唱。饮酒唱歌往往夜以继日,久久不散。

    节日的第二三天,各家各户自由活动,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走亲访友聚会时,人们也要唱歌、跳舞。青年人开展踩高跷、打鸡毛、打陀螺等活动。年轻人还利用节日的机会,将绣花荷包丢给自己心爱的人,以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节日期间,村寨之间的拜访十分盛行。送走客人,卓巴(寨母)卓生(寨父)要专请铁匠到家中作客。饭后一同带上铁锤、火钳和红公鸡到铁匠房中,杀鸡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卓巴卓生从铁匠房出来后,披上防晒的树叶,带上雨帽,取一块生姜一个芋头,手握长刀,在屋外举行号地仪式。号地以前,寨中任何人都不能下地干活。次日清晨,卓巴卓生到路边插两棵树枝,过一小时又把树枝收回,以示开路。这时,人们才可以出寨去耕地。

当然,上述的打铁节中的许多活动已成为历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基诺人的打铁节也赋予了时代的内容。

 

   

新米节,亦称“吃新米”。每年农历七八月间,是基诺山谷子即将成熟的时候,人们到自己的田地里采集一些谷子、蔬菜和瓜豆,回家后杀几只鸡,鸡的数目从一到七皆可。再将新收获的谷子用碓去壳,以保持米粒的完整,然后上锅蒸熟。蒸饭时,人们还要注意观察蒸汽冒出的方向,据说蒸汽从东边冒出,象征狩猎顺利。

饭菜做熟后,还要举行一些仪式,然后请亲戚朋友上桌,大家共同品尝新米、陈酒、鲜肉、绿菜。人们边吃边唱,欢乐声常常通宵达旦。

来源:《民族大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