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

2009-12-19 13:29作者:国家民委  
   地理位置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康滇地轴南段的偏西一方,跨东经100º43′~102º30′,北纬24º13′~26º30′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思茅地区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地区相望。自古为省垣屏障、滇中走廊、川滇通道。全州总面积29258平方公里,州境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最大横距1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47.5公里。

  行政区划 该州辖楚雄市和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禄丰9县,128个乡(镇),1094个村(居)委会(其中:社区30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1049个),15738个自然村。

  民族与人口 居住有彝、苗、傣、白、回、哈尼、傈僳等26个少数民族。年末全州户籍人口256.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0.58万人,占总人口的85.94%,少数民族人口83.76万人,占总人口的32.63%,彝族人口67.9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6.49%。人口出生率12.71‰,死亡率7.72‰,自然增长率4.99‰。

  气候特点 楚雄州境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州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降水偏少,春夏旱重。年均气温为14. 8~21.9 摄氏度。绝大多数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7.4摄氏度;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1.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2摄氏度(1963年5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8.4摄氏度(1974年1月1日)。全州降水量偏少,年均降水量800~10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月至10月。楚雄州地处云南省日照高值区,年均日照为2450小时,从西北向东南呈递减分布。全州的蒸发量年平均为2432毫米,为年降雨量的3倍多。

  地质地貌 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乌蒙山虎踞东部,哀牢山盘亘西南,百草岭雄峙西北,构成三山鼎立之势;金沙江、元江两大水系以州境中部为分水岭各奔南北,形成二水分流之态。州府所在地鹿城海拔1773米,大致为全州坝区的一般海拔高度。在群山环抱之间,有104个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坝子)星罗棋布,形成州内一个个规模不同、独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区域。

  土地资源 楚雄州土地总面积4388.7万亩,其中耕地238.36万亩,水田123.95万亩。土壤共有19个类,其中耕作土壤类14个,自然土壤类5个,以紫色土分布最广,红壤次之。此外,水稻土是最主要的耕作土壤,全州有128万亩,主要分布在平坝地区。

  矿产资源 州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涉及41个矿种,产地和矿化地达431处。其中,铜、铁、砷、岩盐、芒硝、石膏等可称优势矿种,煤、铁、石油、天然气等储量较丰富,其他还分布有金、银、铅、大理石、石棉、磷、铂等矿藏。

  动植物资源 楚雄州的植物种类有6000多种,主要是森林、中草药、野生食用菌等。州内常见的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金丝桃、滇橄榄、杜鹃、冬瓜树等。草本植物以香茅、龙须草、野古草、金球花为最多。药用植物以薄荷、大黄、黄连、茯苓最为有名。州境有野生哺乳动物110多种、鸟类有390多种、爬行类66种、两栖类34种、鱼类85种。
  
  旅游资源 素有“西南第一山”之称的武定狮子山,风景秀丽,元代建筑正续禅寺古刹庄严,为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与武定相邻的元谋县,便是著名的“元谋猿人”化石发掘地;永仁方山山顶平阔,松涛呼啸,极目远眺,金沙江蜿蜓于群山峡谷之间;大姚的唐代白塔、明代的石羊孔庙是早期佛教和儒家文化在此流传的历史遗存;楚雄紫溪山于明清时为省内佛教圣地,成为旅游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化石王国”的禄丰,曾发掘出世界上第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区域,又是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建有恐龙化石博物馆。

  政府网站: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网站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