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

2009-12-18 14:10  

    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是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的重要工作,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是党和国家在民族工年和作方面的优良传统。早在1952年和1956年,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两次民族政策的大教育、大检查。这对当时正确贯彻民族政策,疏通民族关系,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离,增进民族团结,顺利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方面的教育工作一度中断,民族政策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政策得以重申,在民族政策教育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仍有一些人的民族政策观念比较淡薄,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党的民族政策,以致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不少问题,影响了民族关系。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优良传统必须恢复和发扬。

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看到,当今世界上,敌对势力对我国还在进行渗透、颠覆和威胁,企图在民族问题上找到突破口;在国内,虽然民族关系已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但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某些问题上还会反映到民族关系上来,损害民族团结;残存在人们头脑中的旧思想、旧习惯势力、传统的民族偏见以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的残余,也会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因此,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下去,使各族干部和群众都能自觉地同各种损害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变成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

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从以往的经验看,主要是“三个结合”和“两个为主”。

三个结合:一是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要同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相结合;二是重点教育和一般教育相结合,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少年;三是提高思想认识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两个为主:一是正面教育为主,如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二是自我批评为主,如在民族团结方面出现问题时,当事双方应当自我批评。

应当指出的是,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四个不够”:一是不够广泛。从块块讲,大多只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而在全国普遍进行不够;从条条讲,大多只在民族和宗教工作部门进行,而很少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普遍进行;从对象讲,大多只在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中进行,而在广大汉族干部和群众中进行不够。二是不够深入。有的往往就事论事,不结合理论或不联系实际,群众不感兴趣,收效不大。三是不够主动。宣传教育工作往往不是做在问题发生之前,而是出了问题后才引起注意,很被动。四是不够经常。宣传教育工作往往是断断续续。中央强调一下,上级督促一下,就突击式搞一下。或者出了问题就临时抓一下,解决问题后就又放松了。

搞好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要有战略眼光,要从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兴衰的高度去认识,去对待,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