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广泛流行于苗、侗、水、瑶、拉祜、纳西、彝等民族民间。多由舞者持芦笙边奏边舞,故而得名。据云南大波那出土的战国芦笙及石寨山出土的铜鼓腰部所雕芦笙歌舞图案考证,芦笙舞距今已历两千余年。芦笙舞按民族可分为以下几类:
(1)苗族芦笙舞,亦称“踩芦笙”。尤以贵州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大方、水城及湘西等地苗族民间最盛行。多在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重阳等传统节日及造房、丰收、迎亲等喜庆日举行。乐、舞合一,舞姿多重于下肢变化,以四步最为常见,亦有六步、二步、三步、蹭步、跳步、点步及左右转动等步法。较为规范常见的组合有搅稀饭、客(蛤)妈(蟆)晒肚、翻刀、燕子耍、抽天柱、滚刀、滚坡等数十种。苗族芦笙舞有多种形式:一是群众性芦笙舞(即踩芦笙)。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芦笙领舞,其他人(或均女子,或全为吹笙男子)分列成圆圈,人数不拘,无芦笙者或女舞者手拉手(或手搭前舞者肩上)踏乐而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夜晚举行则在圆圈中燃篝火助兴。双膝颤动为动作特点。每首乐曲均有邀请、感谢、号召、赞美等特定程序。二是竞赛性芦笙舞。在集会或节日由少数技巧较高的男子表演。参赛芦笙队各列“一”字形。轮流由集体或个人竞赛表演。舞者一般为二至四人,动作以腿部为主,兼有大蹲、屈身乃至仰卧、倒立等高难动作。三是风俗性芦笙舞(即跳花)。以青年男女相交为内容,以讨花带形式共舞。舞蹈进行间,姑娘可将精心刺绣的花带拴在意中人的芦笙上以示定情。四是女子芦笙舞。20世纪80年代发展形成。昔时,苗族有女不吹笙之俗。随着时代发展,女子吹笙并与男子同舞已屡见不鲜。动作、乐曲均与男性芦笙舞大同小异。五是大鼓芦笙舞。流传于黔西一带,在舞者围成的圆圈中央横置一大鼓,由一至二人司槌,余众围鼓起舞。据传,源于古代哀悼御敌阵亡者的仪式。今不多见。
(2)侗族芦笙舞,亦称“踩堂”“、踩笙堂”,侗语称“多伦”。传说源于春耕前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祭祖仪式。今已成为侗族民间主要娱乐活动。有两种形式,因节令约束不能混淆。一为娱乐性芦笙舞。每两年(逢双年)举行一次,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六到八月底循环进行,八月十五为最高峰。届时,各寨按传统习惯划定区域组成芦笙队,举行盛大比赛,俗称“芦笙会”。二为表演性芦笙舞,限农历正月至谷雨间跳,其他季节、场合须经特许方可举行。有组舞、集体舞和四人、双人、独舞之别。由前导曲、进堂曲、踩堂曲、萨神曲、日神曲、地神曲、风神曲、火神曲、通贺曲、邀请曲组成。进堂曲和踩堂曲以村寨为单位表演。舞者身着华服,无芦笙者持各种器械,穿插表演。技巧难度较高,造型性较强。
(3)水族芦笙舞。主要流行于贵州三都一带,多在节庆举行。一般由一男子持小芦笙引吹,众男子吹大、中芦笙相和而舞。多由五支高低不同的芦笙和七支低音芒筒组成,女子舞花帕而随。动作有模拟行船、荡桨、骑马、射猎、水牛滚塘等。开胯、蹲裆、亮臂是其基本舞姿。
(4)瑶族芦笙舞。源于古代瑶族民间祭盘王仪式,最早见于芦笙长鼓之中。舞者有吹芦笙、击长鼓者各二人,打皮鼓、锣、钹者各一人,由司祭师公吹角率众起舞。速度多由慢渐快,持芦笙者将笙于胸前绕横“8”字而舞。
(5)拉祜族葫芦笙舞。舞者所持的笙用葫芦制成。据传,拉祜族民间有七十二套葫芦笙动作。舞时男吹笙者在圈内,女舞者携手围于圈外。内容广泛,有反映生产劳动的“风吹谷子倒”,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摇娃娃”,有模拟动物的“斑鸠捡谷子”等。
(6)纳西族芦笙舞。纳西族称“芦笙搓”,流行于云南丽江一带。舞者多为青年,舞时由一吹笙者在场中或队首边舞边吹,众人手挽手侧身向内而舞。动作幅度较大,有上步、双脚跺地、对脚等。
(7) 彝族、傈僳族芦笙舞。舞步、技巧、要求均与上述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