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是中国古代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重器、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年代约自春秋中期至清末不等。用铜铸造,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一百厘米以上,最小的仅十余厘米,重量自十数斤至数百斤,体形凝重,制作精致。鼓面有浮雕图案,中心为日光形,边缘有蛙、龟、牛、马等立体装饰;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丰富多彩。原系统治权力的象征,用以号召部众进行战争,并作为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的变化,成为一般的娱乐乐器。今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等族还十分珍爱这种乐器,保存了很多优美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