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虽说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民族语言,但是,有文字的并不很多。除回族、畬族、满族使用汉文外,只有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哈萨克族、朝鲜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纳西族、彝族、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有本民族的文字。其中,有的民族文字还不完备、不通用。
1949年后,国家组织了大批语言专业队伍分赴少数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少数民族“自愿自择”和有利于各民族发展繁荣的方针,先后帮助壮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哈尼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等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或文字方案。帮助一些文字不完备、不通用的民族改进了文字。这些新创制的文字或文字方案的试用推广,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