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医药有什么特点?

2009-12-19 22:55  

早在2世纪初,羌族人民就懂得用羚羊、鹿胎、麝香、鹿粪、鸡胆等大批动物药治病,根据陶弘景对《本草经》的注释和补充,已详细记述了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药物近二十种,产地和效用都有明确的记载,如羌活、独活、大黄、当归、黄芪、戎盐、雪荷花、麝香等品种,充分说明了该地物产丰富,药材众多。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岷江上游的茂汶、汶川、理县、北川和松潘的镇江关一带,多数居住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地形复杂,海拔悬殊,气候多变,是许多名贵药材的天然产地,如植物药冬虫夏草、贝母、羌活、独活、黄芪、天麻、当归,动物药熊胆、鹿茸、麝香,矿物药水晶石、水母石、石膏、雄黄等。

羌族医药有它独特的用药习惯,医疗技术和经验主要靠家传和师承,通过口传心授、脚踏手指或投师学艺,方药对换等方式沿袭下来。治疗方法和工具比较简单,多采用牛角罐、挑刺、针刺、放血、火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火罐等。用药剂量无统一标准,采取一把、一握、一撮等经验量法,一般鲜用或晾干用,具有新鲜、味浓、效快的特点。只有治疗需要内服剧毒药物时才加工炮制,保存了古老的治疗方法和格式。羌族民间对药物采收都有季节性,花一般在春夏采集,根基、种子在秋季采收。四五月收红毛五加,挖冬虫夏草,端午挖欠母,立秋挖羌活、大黄、秦艽等品种。

                                 来源:中国中医网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