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新问题

2010-03-12 09:34作者: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肖小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我国干部教育的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干部教育培训中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将严重地影响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战略的实施。

  一、重规模、轻质量问题 

  “只有精品,没有规模;只有规模,没有质量”的培训都是效益不大的培训,都是对党和国家人力、物力、财富的浪费。只有那种既求规模,又求质量,才是效益最大化的培训。在当前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出现了一种重规模、轻质量的倾向。如一些干部教育主管部门只盲目追求每年的调学人数,却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闻不问;少数培训机构为了追求政绩和创收,片面追求计划外的办班数量和培训人数,忽视培训质量的提高。为此,拉夫凑数、降低学员入学条件,减少培训内容、缩短学员学习时间,放松管理、讨好学员以吸引生源等现象屡见不鲜。

  干部教育就好像一块稻田,我们不仅要把这块稻田做大做漂亮,还要力求多收粮食。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面积,或只追求禾苗的郁郁葱葱,却不管能收获多少粮食。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广种薄收,或者是只开花不结果。因此,在大规模培训干部中的战略中,我们应把培训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规模和质量的最佳统一,从而更好地达到大幅度提高干部的战略目标。

  二、“言必称希腊”问题

  随着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战略层面后,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一个热潮。在这些研究中,有关于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有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实施研究、有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研究、也有国内外干部教育培训的经验介绍。绝大部分研究者能从我国干部教育的实际和历史出发,但也有部分研究者脱离我国干部教育的实际,动不动就国外干部教育培训经验怎么搞、现代培训理念怎么说,哈佛怎么样、牛津怎么样、埃纳(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怎么样,把引用国外干部教育理论和术语当成一种时髦。这种倾向与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批评的那种“言必称希腊”的教条主义现象十分类似。对这些观点,如不加以理性思考和审视,则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模糊,给工作带来困惑。

  我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干部教育的这种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我国的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始终把政治培训即政治理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而国外的干部教育培训,则由于政治制度的不同,如公务员的政治中立,他们主要是以能本培训为主。这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与国外干部教育培训最大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的干部教育既需要世界眼光,但更需要立足于我国干部教育的实际。因此,我们研究国外干部教育培训的理念、经验、方法,主要是学习人家的思想,从中受到启发,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而不是照抄照搬他人的具体做法,更不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否则,即使他人的经验、方法再好,但不与实际相结合,也终成“淮北之枳”。 

  三、“小教员、大学员”问题

  众所周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这一关系成立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必须远远大于学生,即教师必须“一桶水”,而学生只有“一杯水”。我党早期干部教育中教员与学员的关系基本上是这么一种关系。因为那时参加培训的学员大都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不高。但随着我国干部队伍结构的变化,教员与学员的关系就不再是这种“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了。如在知识储备方面,学员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等明显提高,“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已成为当前中高级干部队伍发展的新趋势。甚至少数地方学员的学历与培训机构教员的学历基本持平。同时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也使学员获得知识比教员要快要多。学员经常参加的考察、调研、开会、学习及社交活动,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在实践经验方面,大多数学员有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判断能力、管理能力、驾驭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绝大部分是本部门的一些业务骨干。一些中高级别的学员还参与了国家政策的制订,是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者,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出台过程的了解及内容的理解比局外人要清楚得多。但与此相反的,一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阅历简单,从校门到校门,既没有基层工作实践,也没有机关工作经历,实践经验远远不如学员。在社会地位方面,学员大都是方方面的头头脑脑,拥有掌管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权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而培训机构教员的工作则相对较单纯,活动范围有限,社会交往能力有所欠缺。虽说,工作无等级贵贱之分,但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在绝大部分人眼里,学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明显高于教员(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在视野方面,学员不仅工作在经济社会建设的第一线,需要和社会方方面面打交道,实践感知丰富多彩,而且其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也是大多数教员所不能比的。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外出考察观摩的机会极少,教师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主要局限于书刊和网络,缺乏生动活泼的感性体验。

  这些差距的存在,致使一些从事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员和管理人员心存自卑,难以妥善处理与学员之间的关系。如,不能大方、自如、平等地与学员进行交流沟通(有时感到话不投机或没话说);与学员进行教学互动时畏畏缩缩,不敢亮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学员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管、不好管、不敢管;对学员的服务多于管理,原则性不够强;等等。因此如何尽快优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建立以政府官员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以弥补教员队伍结构的不足,是当前干部教育必须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贵族化”倾向问题

  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办学,对受训学员进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纪律的教育,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的一贯要求。然而在当前的干部教育中,有的地方却与此要求背道而驰,出现一些“贵族化”倾向。一是硬件建设高档化。一些培训机构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样样俱全,学员宿舍、食堂、教室富丽堂皇,各种设施高档豪华。二是学员生活享受化。一些级别较高的培训,学员的食宿标准常以“星级”来衡量,少数学员的生活交秘书打理或交服务中心包办,学员间的宴请、纪念品追求高档次高规格。三是一些培训机构重服务、轻管理,不是把学员当学生看待,而是把学员当领导干部来接待来服务。少数教师和管理人员角色定位不准,不把自己当老师,而是把自己当成服务员。四是出行权力化。有的学员不管路途多远也要带车参加培训,有的学员虽然没带车,但要当地的下属部门负责接送。甚至少数地方在学员外出参观考察调研时,安排警车开道,一路鸣笛,八面威风。五是培训内容娱乐化。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调动学员参训的积极性,借社会考察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乘豪华车、住高档宾馆、吃地方特色。遇到级别较高的学员,基层的党政领导还要迎来送往。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也是对领导干部一项基本的政治要求。干部教育培训中“贵族化”问题如不解决,轻则影响了教育培训的效果,浪费了国家的财力物力;重则破坏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风气,损害党群、干部关系,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五、形式重于内容问题

  培训目标决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决定培训形式。在任何教学中,形式只为内容服务,形式永远次于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应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依据。但时下有一种观点比较流行,就是认为我国传统的干部教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不能发挥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在今后的教育培训中,应广泛地采用音像教学、网上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研讨式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力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一些培训机构把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颠倒了,片面地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忽视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内在逻辑性,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但热闹过后学员什么印象也没留下。这就像一块绿油油的稻田,表面上看来生机勃勃,可收获时稻谷没几粒,稻草倒一大堆。

  其实,每种教学形式既有自身的长处,也有自身的不足,如讲授式教学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学员传送大量的信息、能够确保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足之处是如果教师把握不当,易导致“满堂灌”,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发挥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再如案例式教学,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课堂组织和课堂驾驭比较困难,问题设计比较困难,归纳总结比较困难。其次,有些教学形式教学形式虽然直观、生动、形象,充满趣味性,但不一定适应干部教育。如在企业培训中被广泛运用的拓展训练,在干部教育中就难以推行,因为学员的参与性没有企业职工强。学员长期处于领导岗位,养成了“矜持、沉稳”的特点。再次,有些教学形式并不是对所有教师都适应,如组织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不强的教师就不适应案例教学;年纪比较轻、资格比较嫩的教师就难以驾驭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习惯了板书的老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可能就不挥洒自如。因此,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妥善从实际出发,理性对待,切不可本末倒置,图表面形式。

  除上述一些新问题外,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调训分离、训用分离、教学针对性不强、忽视对学员的严格考核等问题也是干部教育培训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当前干部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简介] 肖小华(1967-),男,江西吉安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调研员,党史学科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近年来先后在《领导科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领导科学报》、《德育报》、《教育发展研究》、《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党史文苑》、《云南省委党校学报》、《世纪桥》、《社会发展导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社会工作》、《理论学习与探索》、《桂海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