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始建于1974年(当时与现在的姚关镇是一个公社,分出来后单位名称为摆榔公社,后经过几次体制改革,现为摆榔彝族布朗族乡人民政府),位于施甸县城东南角,距县城26公里,东至湾甸大河,与昌宁县相望,南接姚关镇,西与甸阳镇接壤,北与木老元乡相邻。地处东经99°14′至99°20′,北纬24°36′至24°41′30″,属于横断山脉帚形山系中部地峡区,行政区域面积80.4平方公里,境内最低海拔750米,最高海拔2442米,相差1692米。由于海拔悬殊较大,形成明显的立体型气候,素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之称的特点。
摆榔乡有4个村委会,40个村名小组,36个自然村,1688户72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081人,占总人口的70.36%;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布朗族2246人,占总人口的31.19%,是保山市35个扶贫攻坚乡之一。 世居彝族、布朗族、汉族三种主要民族,彝族人口为2820人,占总人口的39.17%,布朗族人口2246人,占总人口的31.19%,特别是两种少数民族,聚居地相对集中,并且两种民族都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没有形成文字),沿袭着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艺术,如:“火把节”、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耍龙灯”,二月“插花节”、六月二十四、“祭五谷魂节”、“打弩箭节”、“赛马”、“荡秋千”、“打歌”、“唱山歌”等隆重的民族节日和习俗,有美丽的民族服饰,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独具特色的大筒、大号、金锁呐、芦笙、三弦等民族乐器,有优美动听的民族乐曲”等。更为突出的是彝族的顶朗刻木传说至今延续着刻木供木人的习俗,并且,布朗族还被列为全省七个少特有扶贫攻坚对象之一。
摆榔境内还有迷人的自然景点:仙人洞、石花洞、老黑龙、塘连塘、龙上树、芭蕉关等。主要粮食作物有:包谷、稻谷、小麦、豆类、苦荞、洋芋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茶叶、核桃、板栗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