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幸福之船,从政策落实中启航

2010-05-01 09:31作者:来源:新华网  

 幸福之船,从政策落实中启航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状况是最大的政绩。2010年年初,拉萨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坚持两强化三突破”的新要求,要求“强化政策落实惠民生”,多做“暖民心、得民心、稳民心”的工作。时间已经过去4个月了,惠民政策落实得怎样,群众得到了哪些实惠?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了解。

    “学校就是孩子的家”

    对农牧民子女教育实行“三包”,是“中国最早的义务教育”。根据我区2009年11月实施的补贴新标准,小学生每人每学年由原来的1300元提高到1750元;初中生每人每学年由原来的1450元提高到1850元;边境县、乡中小学生每人每学年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0元。

  资料图片:图为4月6日,拉萨市第三小学的学生在课间开心玩耍。《西藏日报》记者 姚海全 摄

    日前,记者在拉萨市的中小学看到,新的农牧民子女教育“三包”经费正在落实,按照不同标准,学生每学年最高保障经费可以达到1950元。

    堆龙德庆县中学校长巴珠告诉记者,该校1223名农牧民子女已全部享受到新的“三包”政策,目前保障经费标准是每人每学年1850元。

    记者在拉萨六中看到,600多名住校生享受“三包”待遇,一日三餐都有可口、营养的饭菜,有整洁宽敞的宿舍和餐厅,还有太阳能洗澡室和宽阔的运动场。整洁的宿舍里,学校从“三包”经费中给学生统一装备了两床褥子,一床被子,一薄一厚两条毛毯,枕头和床单,还有牙膏、牙刷、毛巾、脸盆、水杯等日常生活用品。拉萨六中负责人普布次仁说,“三包”政策让农牧区的小孩享受城市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享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学校就是孩子的家,孩子吃得好,睡得好,根本用不着我们操心!”13岁学生卓嘎的爸爸如是说。

    “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改善居民群众居住条件的一项‘民心工程’。作为首府城区,一定要解决好这项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拉萨市委常委、城关区委书记赤列多吉经常这样说。

    按照部署,城关区形成《“城中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居民群众的愿望,遵循“规划先行、分类改造、分期实施、多元筹资、先易后难”的指导思想,确定利用5年时间,分期分批完成“城中村”改造工作,力求使12个小区成为“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现代化城市新社区。

  2009年8月,总投资3365.79万元的拉萨市城关区八一小区、拉鲁小区两个“城中村”改造工程开工奠基,这标志着拉萨市“城中村”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今年以来,城关区“城中村”改造工程指挥部积极开展入户测量工作,目前已完成近400户,占全部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争取到国家对嘎玛贡桑小区范围内市政基础设施投资2.63亿元,项目实施正待拉萨市政府批示。

    “把惠民政策落实到群众中”

    “为把惠民政策落实到群众中,今年,城关区已争取投资1595万元建设180套廉租房,目前正待批复。”拉萨市城关区区长唐海蛟这样告诉记者。

  资料图片:西藏拉萨阳光家园小区一角(摄于2009年2月19日)。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今年来,拉萨市各县(区)不等不靠,上下突破,一方面,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汇报,争取资金;另一方面,积极想办法,在出台《拉萨市廉租住房资金筹措管理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市财政投资1000万元。

    为防止富裕人群挤入廉租房浑水摸鱼,拉萨市首期廉租房的实物配租主要针对3人和3人以上国有企业“双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进行,通过摸底公示、初审公示、审定公示,使分配结果得到了群众的信服,从首次分房至今,没有一起投诉事件。

    截至目前,总投资8891万元、占地面积137亩、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首期1000套廉租房已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已有409户国有企业住房困难职工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

    “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

    “关注、关爱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级政府,一定要让所有老年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拉萨市委副书记、市长多吉次珠在拉萨市“两会”上作出承诺。

  如今,拉萨市交通局正在实施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政策规定,从2009年4月1日起,凡60周岁以上老人,统一使用免费乘车IC卡,在拉萨市范围内免费乘坐由拉萨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负责运营的公交车。拉萨市交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1949年当年出生的,不管是哪个月出生的人,从2009年4月1日以后就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而1950年出生的则从今年1月1日起享受该优惠政策。只要是中国公民,不分区内区外,均可享受该项优惠政策。

    目前,拉萨市交通局正在制定免费乘车IC卡管理的有关办法,待条件成熟后将正式向社会公布并实施。(杨正林)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