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培训侧记

2010-05-01 13:07作者:作者:罗燕  

  在忙忙碌碌和充实愉悦、春风春雨和阳光云雾中,第三期民族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两周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望、回顾、回味这段珍贵的学习经历,做一小结,以兹留恋。

  一、讲座所得

  15个讲座,主讲者有的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有的生动流畅情趣盎然,有的抑扬顿挫激情绽放,有的娓娓道来深沉儒雅。不同的风格、丰富的内容、多维的角度、开阔的视野,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新天地。

  二、参观考察所得

  4次参观和现场教学,从古老的前门、长城、十三陵,现代的奥运场馆、国家剧院、北京城市规划馆、现代汽车厂、汇源灌装车间,到最独特的新农村,我们欣赏到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尤其是昌平区的香堂村,很美,管理很完善,很有文化味儿,相对而言,郑各庄村过于城市化了,使人疑惑生活选择和生活状态的本位。尽管这两个村的区位优势和原质与家乡差异太大,但是至少对于我们如何理解后现代化、如何尊重农村、尊重差异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分组讨论所得

  2次分组讨论,围绕乡镇工作,同学们有共鸣也有交锋,我们感受到同为基层干部的苦与乐,体会到作为党的干部为人民服务的任重道远和光荣神圣。言谈之间,也看到形形色色人等:充满激情奋发向上的,油腔滑调满不在乎的;意志坚定积极主动的,悲观消极无所适从的;有思想的,也有随大流的;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

  四、班级活动所得

  我们共同做了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为玉树灾区发起捐款;我们共同完成了欢快热烈的联欢晚会,这一切,展示了民族乡镇干部的风采,让这个集体更有凝聚力。

  稍有遗憾的是,当时的3个培训班230名学员共捐款18865,平均每人100元不到,这让我很诧异,以为领导干部对于自己的定位至少是整数吧。或许有的人对于自己的身价估值不够。鄙视他是不够的,好像也是没有直接作用的,但是我、以及很多人仍然会鄙视——这至少应该算是一种正义感。

  小小得意之笔:估计是老师根据报名表,看到我曾经在宣传部呆过,所以给我安了个副班长。本想推却——明摆着有名无实、有责无利的事,影响学习和休息。光速转念之间,想到自己经历的好多事都是靠大家伙儿支持,也遇到不靠谱的,深知其中甘苦,小心眼儿一软,于是便答应了。结果当然凭空多了好多事。不管怎么着,做到了积极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任务、真诚为同学服好务。得意之笔:一是主持闻闸老师的讲座,言辞不落俗套,让大家耳目一新;二是成功组织了联欢晚会,煽动同学们很放松很开心很投入地狂欢,留下美好难忘回忆。

  五、个人游乐所得

  课程安排得很紧,晚上有时有课,周末不休息,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冲锋陷阵一样紧张匆忙地去了一些特色地方——来之前就请朋友给我列了一个《北京值得去的地方》,当然没办法都去成,去一处算一处,以后有机会再补上。

  香山:朋友说是一座很烂的小山包。今年北京的气候异常,气温较往年同期低很多,去的时候新芽初绽,有一些白的粉的黄的花儿开放,许多落叶乔木灌木尚未成林,看着有些荒凉。但是觉得还不错,有这样一个不算小气还有些文化底蕴的公园已经挺好。

  潘家园:一个好大的古玩和民族饰品市场,有意思。价格可不便宜。跟好几个说是贵州安顺、凯里的摊主交谈,还看到一套件绣法颇为丰富多样的上衣,有点动心,但是没买——没有强烈的喜爱或者购物欲驱使。

  南锣鼓巷:跟成都的宽窄巷子对比,有相似,却又有着北方味儿,挺有味道。每个小店子都别出心裁,包括名字。有个叫做“12平方”的小小酒吧,看到里面温馨地坐着几个人,似乎很惬意。有个叫“老伍”的酒吧餐厅,好像是一个团队聚会,都是外国人,好热闹。数不清的酒吧,大大小小蓝调彩调,飘出各种各样的歌声乐声,各色歌手乐队宾客,繁华浪漫热烈奔放,我喜欢。可惜当时缺乏情绪,没有浅酌低吟,没有眼神迷离,没有心旌动摇,没有浪漫邂逅,没有……没有进去。

  华星电影城:繁华地带,五星级影城。在朋友的煽动下,执着地要看IMAX,第一次没赶上,看了3D《诸神之战》,不甘心,改天又挤出时间去看《爱丽丝梦游仙境》,还行,但是也许因为期望值太高,感觉不够震撼。可能要看《阿凡达》之类的大片才有感觉吧。

  国家图书馆:精神圣地,文化乐园,心灵宿地。去走走看看吧,心胸无比的开阔,心灵无比的纯净。寻找到想要的苗族文化资料时,狂喜,开心得真想跳起来。

  红点艺术中心:据说是北京最大的民间的演艺中心,有剧场、音乐酒吧、摄影棚等。在麻雀瓦舍欣赏为玉树义演的民谣演唱会,没有专门的主持,很随意,反倒自在。新疆一个乐队的曲风我喜欢。朋友说来的都是热爱音乐的人,不管是否科班。有些听不懂,有些不喜欢,也不敢随意评价。时间太长了,从八点到凌晨一点,应该紧凑点更好。思索:小众艺术存在的价值?或许,大众的即使足够美足够隽永,然而对于艺术家而言是不能止渴的,所以要费煞苦心求新求异,这恐怕就是引导艺术发展的动力。

  宋庄:朋友说值得去。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一个人去了。很失望:怎么就这样乱糟糟的一块地儿?即使有些开放式的画廊,可是实在不够美不够艺术——或许这是我这种凡夫俗子的认识。后来告诉朋友,他说我没去到真正的艺术中心。我倒是不遗憾,只想说:但愿我没去到。

  798:一处旧工厂改造的艺术区。也不是我想象的那种——我这人,总把艺术的东西唯美化。还好,有很多有趣的小店:奇思妙想的手工陶瓷,买一个荷花的发簪送给万姐姐,她一定会喜欢;用铁丝做摩托车模型的,做古老汽车模型的,用特别的纺织物做出古里古怪的服装的,在极亮的光下做手工首饰的。愉快欣赏。

  感觉北京很深很广很丰富,是个创业的、发展的、奋斗的好地方,可是不易居,也不宜居,生活压力很大,生活节奏太快,浪费在路上和其他的时间太多。

  绿地很大,高大的一天天长出新叶的杨树柳树还有金灿灿的迎春花、红艳艳的桃花、虬枝盘根的叫不出名儿的树木很美很美,可惜除了天安门等要地,大多数地方卫生很差,可见城市管理并不怎样,市民素质也不怎样。

  偌大的北京城,有古老建筑的地方很中国很精致很艺术,某些现代建筑群在观感上也过得去,可是很多地方给人的感觉就是城郊结合部,很多房子莫名其妙地存在于京城,让我不可思议。

  发现广告和标语都很少,仅有的也做得不怎么样,特别是店招,基本没有特色和美感,好多已经很陈旧很难看了也不更换。就连商场的广告画都不多,更别说那些特别具有煽动性的购物季也好、周年庆也好之类的打折促销广告了,让人产生不了购物欲。是北京的经济不景气消费市场不好?还是北京人习惯了就这样?后来听朋友说是后者。

  喜欢地铁,好快,够方便够舒适。可是朋友说他每天上班下班高峰时乘坐都罐头似的,人与人鼻子贴鼻子,动也不能动。不敢想象,不想尝试。

  六、思考

  1、讲经济和人文的普遍比讲党建的效果好。主要体现在对观念的改变、冲击和思维的启发上。比如谢鲁江的“改善民生,实现普惠式发展”“中国要在世界中心站稳脚跟,获得普遍认同,发挥建设性的参与作用”,王衍用的“老少边穷的特殊优势”“不能用技术摧毁科学摧毁中国文化”“本土化就是国际化个性化就是标准化”,闻闸的“每个领导者至少准备10-20套基础语言段落”“每天大声念5分钟当地报纸就能锻炼出领导讲话能力”“结束语的有效归纳”,郭驰的“自我管理以反思自己为前提”“包容差异,学会妥协;民主决策,推动执行;授权激励,培养下级”“制定决策要讲民主,重过程、轻结果;执行决策要讲魄力,重结果、轻过程”“在优秀的领导眼中没有蠢才,只有放错了地方的人才”,这些精髓是许多人许多年智慧的结晶,耐人寻味,多思多得。

  党建是不好讲,可是有那么多机构、那么多人在研究,怎么就都成书呆子了?党建不是领导干部和学者的党建,是七千万党员的党建,是全中国的党建。咱们真该好好想想怎么研究怎么讲了。

  2、感觉学者和高层领导对于农村问题的深刻性复杂性调研不够,不能说到核心、点到痛处,比如土地问题、农村的多民族相处问题,以及基层干部的关注不够、对民族政策的具体化、操作性研究不深,难以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共鸣。

  3、讲师需要适当的年轻人和女性,需要更多社会层面的代表,这样授课氛围、主题和内容会更丰富多样,听者会有更多兴奋点。比如企业界、文艺界、宗教界,多元交织,多向思考,更有裨益。

  4、外出学习其实并不轻松,听课不是当录音机,是要动脑筋的;听过了不是就完了,是要回味和思考的;天天听是很累人的,头昏脑胀腰疼屁股硬。要学会调节。安排课程也可以考虑每隔五天休息一天,缓冲一下。

  5、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绝不翘课,但是不能总是坐家。多出门走看,多观察体验,多思考联想,收获更丰富。

  101名同学用心珍惜“百年修得同船渡”的缘分,在团结友爱、互敬互助中享受温馨和快乐。和我同住的阿坝松潘十里回族乡的春蓉书记,性格和我一样说到做到、干净利落、守时守信,相处甚欢。

  然而,没有不散的宴席,很快就要回到岗位上,再次开始新的征程。我确信,这一期培训班的记忆将会伴随我、影响我、推动我为党的事业继续践行使命,也将为我的思想、行为、人生注入激情和活力。

(作者系第三期全国民族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党委书记)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