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下人们正处在2011年新春的愉悦之中,回首“十一五”规划的5年,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怎么样的发展和变化?他们的节日生活或许是一面最能反映实际情况的镜子,让我们走近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新春生活,同他们一起感受幸福的点点滴滴——
上海新疆班学生在沪找到家的感觉
农历大年三十,上海阳光明媚、大地回暖。上午9点多钟,上海松江一中新疆班的宿舍里一片欢声笑语。这一天,上海市教委和松江区的有关同志特地来到这里,探望内地新疆班的同学们。
“你们都是孩子,过年了政府给大家发‘压岁钱’。”在新疆班阅览室里,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对16岁的维吾尔族女生麦丽克扎提说。这一天,86位新疆班学生,每人都收到了政府的100元慰问金。“大家远离家乡,要好好学习,安排好生活,有困难跟老师讲,多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薛明扬再三叮嘱道。
松江一中是上海市的示范高中。2010年9月起,这所学校设立新疆班,接收首批86名新疆来内地读高中的学生。寒假期间,学生们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早上7点起床,7点半到食堂吃早饭,上午去机房学习计算机知识,下午到体育馆里练跆拳道、乒乓球,也可以踢足球、打篮球,晚上10点熄灯。”17岁的1班班长努尔艾力告诉记者,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大家约定,每天自习不能少于两个小时,成绩较好的同学和成绩平平的同学还自愿结了对子。
远隔家乡几千里,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想不想家?“想,想家了就给妈妈打电话。”来自喀什地区莎车县的买托乎提告诉记者,学校给每位同学发放了500元的电话卡,在寝室里就可以和家里联系。买托乎提的父亲早年去世,家里靠妈妈做一些小生意过活,哥哥姐姐都在当地生活,小伙子十分懂事。“我告诉妈妈,我在这里交了不少新朋友,和当地的高中班学生一起组队踢足球,她很放心!”
1班班主任王洁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虽然已经放寒假了,但是她心里放不下这些新疆的孩子,每天都要来一趟学校,除夕这天也不例外。“除了指导学习,还要关心生活。”谭海岚校长告诉笔者,春节过后,学校计划组织新疆班的同学们去做“义工”,参加助老服务,让他们在接受社会关爱的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学会感恩。
内蒙古牧民新春忙着“亡羊补牢”
今年,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降雪早,雪量大,造成了罕见的冰雪灾害。家住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嘎达布其镇的纳顺巴耶尔在这个春节一直忙着“亡羊补牢”。他家的600多只羊在草场上无草可觅,已经圈在棚舍里饲养。“从去年11月就开始降雪,家里的饲草料还没来得及准备。好在镇里面统一购置了饲料,一斤7毛多,比市场上卖得还便宜。”纳顺巴耶尔说。
在嘎达布其镇饲草料分发点,镇长照日格图说:“这些年抗雪灾,我们已经积累了经验,早早联系了饲料供应商。目前已经统一购置、分发了90多吨饲料,基本解决了牧民饲料短缺问题。”
因为雪灾,纳顺巴耶尔一家的烦恼还不止于饲草料短缺。这些年,由于草场生态恢复,草原里的狼逐渐多起来。今年,因为雪灾严重,狼群无食可觅,开始袭击牧民家的羊群。前几天,纳顺巴耶尔家一下被狼咬死了20多只羊。按照目前的市价,每只羊可卖800多元,纳顺巴耶尔一天晚上就损失了一万多元。
这些天纳顺巴耶尔一直忙着加高、加固棚圈。当地边防派出所教了他防狼“秘籍”——在边防战士的帮助下,扎了一个稻草人,唱“空城计”吓唬狼群;边防站赠送了“二踢脚”“一万响”,鞭炮的响声、硫黄的味道足以吓走任何狼群。
怕引起火灾,蒙古族牧民在春节期间一般不放鞭炮。但今年春节纳顺巴耶尔燃放了边防站赠送的鞭炮。“为了防狼,也为了来年的希望,而且今年雪大不容易发生火灾。”纳顺巴耶尔说。
多年的雪灾经历,已经教给当地恢复生产的经验。前几年,雪灾一发生。牧民就要购置饲草料、羊羔,因为资金短缺就要向信用社贷款。但是。因为大雪阻路、手续麻烦。等到牧民拿到贷款。往往为时已晚。今年。镇里早早向牧民下发了“周转资金”。纳顺巴耶尔早在雪灾之前就拿到了5万元贷款。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丢了20多只羊令人伤心,但来年春天拿着贷款购买一批羊,可以弥补一些损失。”谈起来年的计划,纳顺巴耶尔满有信心。
感受“天路”新春之旅
2月6日,大年初四,青藏高原上仍然寒意料峭,但在开往拉萨的K917次列车车厢内,却洋溢着暖暖的春意。舒适的暖风徐徐吹着,列车上装饰着唐卡、藏毯,还有随处可见的藏族群众悠悠旋转的经筒。
虽然刚到大年初四,但青藏铁路已经提前迎来了节后首个高峰期。“春节期间主要是朝圣的乘客,本次列车75%的人都是进藏拜佛的藏族旅客。”青藏铁路公司拉萨车队党总支书记刘立军说,自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开通以来,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藏区群众,乘坐火车进藏拜佛的人数不断增多,由于不受季节限制,他们成为青藏线最稳定的客源。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列车员格桑卓玛优美的歌声回荡在车厢里,乘客们有的拍手打着节奏,有的打着呼哨,有的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春运期间,青藏铁路公司特意安排了多支文艺小分队,在列车上为乘客即兴表演,互动交流。
格桑卓玛刚刚唱罢,从宁波回拉萨探亲的28岁藏族小伙子丹增也自告奋勇,用他的男高音清唱了一曲藏族民歌《百花开在雪山上》,大家欢笑着帮他打着节拍,车厢内弥漫着浓浓的年味。丹增是一名唐卡画师,2008年他被宁波的老板高薪聘请到那里,从事唐卡绘画工作,每年收入10万元。
同样准备回家过藏历新年的才旦多吉说,他是青藏铁路开通那一年乘着火车外出打工的,经过近5年打拼,他已在成都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小型藏族民俗饰品店。“青藏铁路开通后,很多有出去闯闯念头的年轻人,都走出了原本封闭的藏区。”才旦多吉说,他这次回家想再带自己的两个弟弟去内地发展。
贵州遵义花灯一出谢党恩
兔年新春,贵州省龙凤村农民自编自演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火遍乡村。
“十谢歌”感谢啥?“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翻身、吃饭、穿衣、住房、走路、照明、上学、看病、致富、养老,龙凤村农民从十个方面歌唱幸福新生活、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歌为心声。“十谢歌”唱出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十谢共产党”的花灯戏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传唱,原创与表演者都是这个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地地道道的农民。
受益于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近年来,茶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村民上学、就医、养老全不用操心,破旧的房子变成漂亮的小楼,狭窄的烂泥路变成宽敞的水泥路。聊到田家沟的变化,村民胡绍明、伍云明、祁承烈、伍远华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些变化就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老支书伍远华算了一笔账,这几年来,国家在田家沟用于村民建房、修路、环境改造、通讯、电力、水利等方面的投入不会低于1000万元。读过师范学校的胡绍明即兴唱出了“六谢共产党”。在传唱过程中,村民们你一个想法我一个建议,不断修改丰富,最终形成了这出花灯戏“十谢共产党”。
伍远程在台上唱起花灯劲头很足,表情也比其他人都要丰富,动作豪放,举扇甩帕间,根本看不出是一个69岁的老人。另外一位领唱者胡绍明是这出花灯戏的原创者之一,他今年已经70岁了,但是每场演出都参加。自己和村民们编的这出花灯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胡绍明很有成就感。
老支书伍远华说,从大年初二开始,田家沟花灯队表演基本上天天都有,一天要走上二三十场,一场表演两三个节目,而“十谢共产党”是必唱节目。(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