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黔西县新仁苗族乡

2011-12-09 15:08作者:吴晓婧  

  【概况】

  黔西县新仁苗族乡是民建中央重点帮扶乡镇,位于黔西县南陲,地处东风湖上游北岸,东与大关镇接壤;南隔东风湖与织金、清镇两县相望;西与羊场乡相邻;北与雨朵镇、绿化乡相依。距县城41公里,距贵毕高速公路中山站23公里,总面积68.9平方公里,总人口22356人。是多民族聚居乡,有汉、苗、彝、白、仡佬、布依、蒙古7个民族。乡域面积68.9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和1个农村社区,120个村民组,总人口23837人。居住有汉、苗、彝、白、仡佬、布依、蒙古7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5.54%。辖区内的化屋村辖4个村民组,总户数253户,1066人,境内居住苗、彝、汉三个民族,苗族占村人口的95%,是黔西县典型的苗族乡镇。

  【经济发展】

  2010年全乡生产总值达到551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60元;农村存款余额1933.7万元,农村贷款余额1453.8万元。其中,化屋景区通过举办各种节会活动,旅游业稳步推进,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0万元。

  特色产业情况 一是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业、特色农业产业逐步成为全乡主导产业。2008年发展养猪180多头,养牛70多头,实现经济收入70余万元;2008年12月,民建中央资助20万元,种植玛瑙红樱桃20亩;化屋气候温暖,适宜种植生姜,化屋生姜以其味辣、口感脆等特点享誉市场。二是全乡推行经济作物辣椒、生姜、马铃薯、茶叶的连片的种植。2011年,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制定了“五个一”工程,即用五年时间发展一万亩经果林、一万亩蔬菜、一万亩茶叶、一万亩脱毒马铃薯和一万亩种草养畜。并在东风村打造“7555”(700亩脱毒马铃薯连片种植、500亩生姜连片种植、500亩辣椒连片种植、500亩金银花连片种植)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力争用2年时间使全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全乡贫困人口基本脱贫。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建设 修通了大关至化屋21公里油路建设,建成通村公路总里程近70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实施1461口沼气池建设,实施1725口小水窖建设和小寨村提灌工程,解决了9650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部分村民组农网改造工程,解决群众用电贵的问题。新建化屋码头,新建景区管理房953平方米,建成广场并铺设石板7845平方米,绿化面积3200平方米,建成化屋村近万平方米的院坝和户间便道建设,改造175户特色民居,新建游船3艘,新建旅游寨门、文化墙,引资修建宾馆、接待中心等。

  人民生活水平 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平均保障标准达到12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完成1880户农村住房改造,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化屋通过政府扶持、旅游带动,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近3倍。

  【民族文化】

  在少数民族中,苗族5618人,占总人口的25.54%。

  苗族,苗语称为“蒙”。由于迁入的时间、居住的地域以及服饰和生活习俗的不同,贵州苗族被分为高坡苗、平地苗、长裙苗、短裙苗、红苗、黑苗、白苗、青苗、素苗、歪梳苗、花苗等数十种,因而有“百苗”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称苗族。起源于古时部落联盟中的“九黎”,据《史记》载:“九黎君号,蚩尤是也”。 

  新仁化屋虽地处偏僻,但这里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一是有着以山水秀丽的东风湖为主线的风景区,景区内有八仙溶洞、水西坐佛、天竹奇峰、哈冲燕城、灵猫戏鼠、水西姑娘、返老还童、天鹅戏水、天蟾静卧、人面狮身、红运天书、大鹏展翅等景点,集奇、雄、峻、险为一体,加上湖水之清,峰峦之秀,无不令人叹服大自然造化之妙;二是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如极具特色的蜡染刺绣服饰,优美动听的多声部民歌,奇特的芦笙舞、板凳拳舞、打鼓舞等舞蹈无不体现了苗族历史的渊源流长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资料来源:毕节地区黔西县新仁苗族乡政府)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