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石阡县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

2012-07-12 12:00  

 

大沙坝乡集镇全景

 【概况】

  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位于东经27°37′24.75",北纬108°15′44.68",地处石阡北部,距县城12公里,北与思南县板桥、塘头接壤,东与本县坪地场乡相连,西与龙塘镇相靠,南与汤山镇毗邻。思剑高速、省道203穿越全境。境内山峦起伏,群山耸立,森林繁茂,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21.03%。以低为缓坡,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0米。全乡总面积60.9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7687亩,人口18638人,农户4617户。住着仡佬族、侗族、苗族、布衣族、蒙古族等族。仡佬族、侗族占全乡人口72.9%。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山区农业乡。

  民国32年(1943年),属大新乡;1953年,设置沙坝乡,属龙塘区;1956年改为龙硐乡; 1992年撤区合并龙硐乡、孙家坪乡、关刀土乡组成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辖15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2004年10月实施撤小村并大村后辖4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2010年12月实施撤大村恢复小村,调整设置为15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全乡总面积62.99平方千米,总人口21888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7人。

  【经济发展】

  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乡域经济发展迅速。特色农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已形成无公害蔬菜、精品水果、畜牧养殖、烤烟、茶叶特色经济。已建成了以大沙坝、鲁家寨、何家坝等村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亩,以坡脚、邵家寨、埃山、付家坪等村为中心的红心李、美国黑李基地3600亩、以龙硐、任家寨、关刀土等村为中心的生态养殖和种草养羊5000亩,以沙槽、芹菜塘等村为中心的烤烟基地1000亩,以余家寨、孙家坪等村为中心的1500亩茶叶基地等。  
  【社会事业】

  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乡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农电网改造全覆盖,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建成沼气池1000余口,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现有村级活动中心10个、“农家书屋”15个、远程教育站点20个,有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4所、私立幼儿园4所,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家喻户晓,群众参合率达97%、参保率80%。

  【民族文化】

仡佬族自然村寨

  民风民俗:

  仡佬族族婚俗 在大沙坝乡,解放前期还存在 “郎舅亲”,一部分女孩才十五、六岁就已出嫁,但同姓是不能结婚的。新娘从娘家出屋,开始是不能步行的,必须由自己的亲人背着出来家门上轿。通常是四人抬轿,可替换抬共八人,回男方家途中如果抬轿人起兴,可以“抖轿”使得新娘子颠簸不堪,没经验的甚至被摔出花轿,这种习俗一直保留了下来。结婚三天后“回亲”,新夫妇二人去丈母娘家,男子称呼女方的父母改为女方的习俗了,必须当天回家。九天后,丈母娘家来人接新姑爷,叫 “回门”。如果一个月接的话,新姑爷就得在丈母娘家里呆上九天了,叫做“坐九”。

  仡佬族孝歌(哭丧歌) 老人去世后,一般要通过洗尸、停尸、入棺、闭棺和出殡几道程序。过去一般为3天,现在多为一天一夜。从守灵一开始,哭丧歌丧礼仪式中少不的演唱形式。 哭丧歌是本地长期流行的一种仪式歌,曲调哀婉多变,内容有乐施劝善的,也有封建迷信的。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倡火葬,哭丧歌也有了新内容。

  风景名胜:

  大沙坝乡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成氏古墓群、关鱼粮温泉、硐塘峡谷风光、罗家坝电站上游水上乐园等旅游景点。

  成氏墓群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为(清)道光进士,江宁布政使司、两江总督成世瑄及族人之墓,共11所,分别葬于南起白鹤田、牌头、烟岗岭、雪峰塘四处,墓群一律坐西向东,均用方石转砌而成,长五分尺,宽三公尺,高二、三公尺。

成氏墓群牌坊

  关鱼浪温泉位于龙川河下游,集镇边缘地带,地热泉喷口高于河水,水温35℃左右,热泉流量为3立方米每秒,水质好,富含硫、硒、锶等多种微量元素,能洗浴解乏,饮用治病。

  硐塘峡谷两壁刀凿剑削,鬼斧神工,显得极为幽深,水势时而汹涌翻腾,时而平静如镜,是漂流探险的首选之地。

  罗家坝电站上游水上乐园下至罗家坝电站护河栏,上至大沙坝毛家寨滚水坝,约3000米路程,平均水深约20米,非常适宜快艇之类游乐工具在其滑行,是休闲、垂钓的绝胜之地。

(图文资料来源: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
  

浏览次数: